正文
說到這里,鴻玉的臉色徒變,她想到什麼似的急急忙忙道:"顧公子你快瞧瞧,這燉壼里是否悄悄地藏毒了?"
顧子衿使用銀針試了又試,以口嚐了又嚐,然後搖搖頭道:"除了陶土,就只是很一般的晶塩,無毒的,直接拿來炒菜都可以,不怕咸的話,拿來啃幾口都不會弄死人的。"
"沒有毒,怪了?"鴻玉想也想不透。
"沒有任何一家窰廠會刻意的在燉壼的制程里摻入晶塩,因為完全沒有這個必要……"董婉皺眉道:"很顯然這個燉壼是有人刻意私下特制的,這番的大費功夫……目的是為何啊?"
董婉皺起眉頭,細細的思索,低喃道:"吃塩是不會死人的吧?那麼食塩過量呢?身子會不會產生不適?"
鴻玉道:"我從來就沒聽說過有人吃塩來自殺的,人以米飯為食,無論是作菜、煮粥、下面,天天都會吃上一點塩,就算是窮苦人家也會用大量的塩來腌魚、腌肉配米飯吃,從來未曾聽過曾經吃死過人哪!"
顧子衿想了又想,最後神色肅穆,低沉的開口道:"那是對於一個有能力自主的人才會如此,對於一個幼兒而言,則不然了。因為只要有味覺,只要有自主的能力,一個人就不可能會過量的吃下塩巴。太咸的東西,不會有人大量的食用,一小塊咸肉,得配上一碗米飯,才不致於感到咸得難以下咽……。況且,就算吃進了太多的塩,也會感到口乾舌噪,因而會不自覺的大量飲水,來沖淡體內過多的塩份。總而言之,任何看似無害的東西,只要超過人體能夠負苛的能力,便會產生危害,甚至致命。"
看似無害的日常用塩。居然也能拿來害命。
董婉沉著臉道:"禛兒病重時,經常跟我要水喝,必然是體內的塩份過量的緣故。就如你所言,過量的食塩對於一個有能力自主的成人而言,會下意識的大量飲水來自然調解,因而不容易受到危害,一個人正常也不可能會忍受太咸的東西,所以也未曾聽聞有過受塩所害之事,但對一個年幼且無法自理的幼兒而言,卻十分的危險。"(注。嬰幼兒食塩(鈉)過量。會導致高血鈉癥。足以致命。)
在王府里群醫束手無策,一致認為禛兒是患了怪病,在離開王府之後,卻被皇宮里的御醫給輕易的醫治好了。原來,不是江南無名醫,而是問題正是出在這只摻了塩的燉壼上。
此刻,鴻玉終於晃然大悟道:"在小世子生病之後,天天使用燉壼燉藥,在無意之中,反而讓他天天吃進過量的塩了,喝愈多的湯藥,只會吃進更多的塩。難怪會害得他病得愈來愈重了。根本不是藥石罔效,而是這只該死的燉壼在作崇啊!"
董婉轉頭對著文心問道:"這只燉壼在王府里多久了?府里還有多少只燉壼?"
文心立刻娓娓道來:"原本府里有六只燉壼,在竇夫人搬回王府時,從小別苑那處帶回了三只,便全部一起擱在廚房里。後來有一次因為一個廚娘不小心把她的補湯給打翻了。竇夫人發了好大的一頓脾氣,還特地派了寶珠氣沖沖的跑去廚房把一些東西器物都給砸了……"
董婉聽了立刻明白了過來,於是冷聲道:"廚房里其它的器物不算,寶珠可是砸毀了所有王府里的燉壼,只留下從小別院里帶回來的那三只?這事為何沒人告訴我?"
文心道:"因為當時王妃人正在西湖,所以不知道這件事情。爺得知寶珠跑去廚房撒潑大鬧砸了器物,并沒有太大的反應,他向來不管王府里這種瑣碎的小事,太夫人譴責竇夫人不該驕氣重,性子跋扈,顧忌著她當時有孕在身,東西砸毀了便砸毀了,幾個器物算不得什麼大事,她吩咐總管將該位廚娘遣走,罰了寶珠個三月的月銀,以示懲戒,這件事情便這麼的落幕了。"說到這里,文心氣憤難平道:"有誰能想得到竇夫人的懷孕居然是假的,那一陣子她仗著肚子里有種,氣焰極高,動不動就亂砸東西,或者找人興師問罪,很多奴仆都在那個時候無端地遭了殃,直到王妃回府,她才不得不收斂了起來。"
董婉暗忖著,所謂的跋扈,砸毀東西以及找下人麻煩,都是為了掩飾那三只有問題的燉壼,刻意的制造多次的小紛亂,唯有如此,這事才能不教她知曉了。
在她回到王府之後,必然會詢問總管有關她不在王府里那段期間所發生的大小事,如果僅是發生了寶珠砸毀幾樣器具一事,總管必然會向她回報此事,若是同時發生了太多瑣碎的小事,總管則會先做好總整理,再擇要向她稟報,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自然的便會被略過了。
摻了塩的燉壼只會對幼兒造成危害,不難猜測原本那三只燉壼是備來讓肅兒生病所使用的,竇沅沅幾次利用生病的兒子來牽絆寧王,在得知她有孕之後,她歹心再起,於是便趁著她不王府的時候,幾次故意生事,順利的砸毀了原有正常的燉壼。
此舉正是為了殘害幼兒。
竇沅沅的歹毒之心,已經令她再也無法容忍了。
文心道:"竇夫人曾經遣寶珠幾次去廚房燉湯藥,都是使用那三只僅剩的燉壼,大人吃了沒事,誰能料到小孩子卻會出事啊?如果知道那幾只燉壼有問題,奴婢說什麼也是不敢使用的。"
又是竇沅沅那個陰險的女人,簡值是作惡多端,無惡不作,此人不除,王府便永無寧日。鴻玉氣得咬牙切齒道:",這只有問題的燉壼正是竇夫人從小別苑帶進王府的,如今罪證確鑿,她意圖謀害小世子,可是死罪啊,這次咱們千萬不可放過她啊!"
董婉揉一揉額頭,沉聲道:"如果現在我送一盞鴆酒連同燉壼的碎瓦過去她的屋里找她對質,確實,竇沅沅將會無可抵賴,她得為小世子的怪病擔負起罪責,可最後喝下毒酒伏罪而死的人,絕對不會是竇沅沅,反而是她的貼身侍女寶珠。她竟然敢朝著小世子下毒手,怎不早替自己想好了退路?將來若有朝一日東窗事發了,所有的罪責將會全數的推到寶珠的身上,而她只會是個被奴婢所瞞騙的無辜主子,最多也只能治她個管教奴仆不嚴而論處……。若真要鏟除竇沅沅這顆危害禛兒的毒瘤,得手握實證,還得一舉殲滅,不能容她半分的喘息才行。更何況……"說到這里,她頓了一頓,接著低聲道:"如今寧王的生死未卜,并不是處置任何人的好時機啊。"
無論是處死或者是逐出王府造成母子的分離,在這當下做出這麼嚴厲的處置,都是犯忌諱的。太夫人絕對不會容許她這麼做,寧王或許正身處於危難當中,王府得積德,處事得寛厚才能獲得蒼天的賜福,福佑寧王。
這個時候若拿這事來處置竇沅沅,只會讓她幸運的逃過所有的罪責。
她得等到寧王平安的回來,她才能動手除掉竇沅沅,又或許……
鴻玉氣得跺一跺腳道:"那個竇沅沅運氣就是該死的好啊!我就不信老天總是站在她那邊幫著她!終有一天,她一定會得到報應,或者一定會自食其果。"
"真要立於不敗之地,得沉住氣,等待時機。這件事先別傳出去,就說燉壼不小心打破了,讓府上再買幾個新的進來吧。"說到這里,董婉低吟片刻,態度沉穩道:"在歷經了生產之後,我才明白女人生下一個孩子是有多麼的不容易,竇沅沅身為相府千金或許從小便驕緃成性,可她對待肅兒的方式,卻不像是一個辛苦才生下孩子的母親啊?"
竇沅沅的陰毒已經毫無母性可言了,她明知道只留下有問題的燉壼,害不了大人,卻能毒害幼兒,括她自己的兒子肅兒。
如果這個時候肅兒病了,也是得用上那只有問題的燉壼。竇沅沅絕不會突然開口要求買入新的,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毒計。
為人母者,就算心腸歹毒,要謀害他人之前,也會先護住自己的兒子,所謂虎毒不食子,不正是一位母親的天性嗎?
除非……肅兒根本就不是她所生的。
董婉轉頭對著顧子衿開口要求道:"你經常在外游走,交友廣闊,請盡速的替我找尋一個人吧?"
顧子衿笑道:"請說吧!"
如畫是竇沅沅的親妹妹,竇沅沅如果真的曾經懷胎產子,就算是有心隱瞞,憑她是一個大門大戶的千金,多多少少也會留下蜘絲馬跡,聰明如如畫絕對不可能會完全的沒有察覺,竇沅沅絕無可能會瞞得過對於任何事都觀察入微的她。
在竇家獲罪一夕敗落之後,如畫害怕會牽連到自己,於是便悄悄的離開了皇宮,至今下落未明。
只要能夠找出如畫,一切便真相大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