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回歸故里
第三部回歸故里
拳法有云:寧挨十拳,不挨一肘,充分說明了肘法的力道剛勁,兇猛無比。肘法的特點是發力時程短,防御困難,是古來武林人士一擊制敵的絕招之一。張錚一招‘攔腰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點向了肖磊左肋部位的“章門穴”。
章門穴,乃人身之大穴,也是36個死穴之一,是鐵布衫練習者的罩門,該穴位一旦被擊中后,會導致肝臟或脾臟破裂,膈肌膜受損,氣受阻,血不暢,輕者會造成昏迷,重者則會導致死亡。
當然,張錚這一變招也是帶有風險的,如果這招不能一招制敵的話,就會因為兩人的身體相隔太近,會受到肖磊的近距離猛烈的攻擊。
張錚一肘過后,便聽到身后傳來“哐當”一聲,當他轉過身來,發現肖磊被自己的這記“東坡肘子”,當場給點倒了,他像一堆爛泥一樣趴在了地上。
看到肖磊被張錚打倒在地,不明就里的圍觀群眾,立時歡呼起來。這場精彩的武術功夫格斗,讓他們大開眼界。
現場的情勢可謂千變萬化,他們的纏斗,猶如霹靂弦驚,萬馬奔騰,地動山搖,一個出招如猛虎下山,招法兇狠,一個應對如蛟龍出海,綿綿有余。一個傾畢生武學,全力出擊,一個以一招應萬變,四兩撥千斤。
“太精彩了,這場武打堪稱經典之戰,相比之下,那些所謂的武術比賽都不過是垃圾表演了,一個攻的精彩,盡展華夏武功之擊殺之法,一個守的出色,盡顯神州武術之博大精深,這場散打與太極的較量,是華夏武壇上多少年來,少有的攻守兼備,攻防轉換的典型戰例,可惜的是沒有留下視頻資料,使這場難得一見的龍虎爭斗之戰不能光耀武林,太可惜,太可惜了!”
嗜武成性的馬錦標老拳師為這場精彩的武術對決沒有留下視頻資料,而不斷的大喊可惜,感到遺憾。
“馬老先生,你先別著急呀,你向南面的那處低矮建筑的平臺上看看,那不是有人在錄制節目嗎?”排長郭東指著人群后面的一處建筑的平臺說道。
“哦,還真是有人錄制節目,小郭呀,你過去看看,和他們溝通一下,如果有可能的話,給馬老復制一盤帶子,做個紀念吧!”梁本初對郭東說道,“好的司令員!我這就過去和他們溝通一下,你們等我的消息吧。”郭東說道。
“馬老先生,剛才場上局勢的發展,還真應了您老的分析,發生了不可思議的逆轉勝,作為曾經的戰場指揮員,與馬老先生相比,我真是自嘆不如呀。其實,對于小張能否取勝,我原本就對他充滿了信心,但沒有想到的是,此戰竟然如此艱難,贏得如此艱苦,這是我沒有意料到的。說句丟人的話,剛才,其實我一直在為這小子擔心呢。”梁本初說道。
馬老解釋道:“這有什么丟人的?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小張根本就不會失敗。小張的取勝,看起來艱難,其實不然。他為了履行自己的諾言,舍棄了自己拿手的暗器和慣用的武功,以僅僅作為鍛煉身體用途的太極拳,與對方潛心多年的散打功夫相搏,使得這場格斗更加激烈,更加富于觀賞性,為大家提供了一次欣賞華夏武林文化的大好機會。試想,他如果采用自己慣常的功夫,幾秒鐘就將對方拿下,這場格斗還有什么可看的呢?另外,他看似處處被動挨打,其實在他的應對中,卻步步留下了反擊的機鋒,只是一般人看不出來罷了。”
“馬老說的有道理,看來小張的勝利絕非偶然,而是必然了。”梁本初贊同道。
“是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雖然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但還是有其規律可循的,關鍵是要懂得因勢利導,善用轉化之法,轉換敵順我逆的現狀,化被動為主動。小張利用太極中的借力打力,將對方的彈腿,引導到墻上,使對方的進攻受到了干擾,貽誤了戰機,而自己則搶占了先機,一舉扭轉了劣勢,為后面的點穴取勝奠定了基礎。”
“我發現這小子雖然沒有上過軍事學院,但對兵法的運用還是比較嫻熟的,像《避其銳氣》、《致人而不致于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等這些常用的兵法之道,在這場大戰中就有很好的體現。”作為軍事家并深諳兵法之道的梁本初司令員說道。
馬老贊同道:“開始時,對方連續使出了各種兇狠的腿招,不給小張一絲喘息的機會,一副勢在必得的架勢。但兵法有云: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小張遵循這一道理,避開了對方的銳氣,尋找到對方的弱點,最后給予了狠狠打擊。另外,小張利用借力打力,抓住戰機,連續轟出六大錘,一舉扭轉不利局面,讓對方被自己牽著鼻子走,這就是兵法上的:致人而不致于人。所以,正如司令員所說,小張對于兵法的運用的確有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