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可能,決不接受求和,”
劉和瞪大眼,憤怒大吼,他看向使節的眼神,恨不得吞了使節,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公孫瓚犯下的罪過,必須血債血償,
太史慈看了劉和一眼,略作思考,淡淡說道:“是否罷兵,我需要稟報主公,等主公給了答案,才能給予答復,在這段時間,你暫時留在營中,”
使節說道:“可以,”
太史慈一擺手,吩咐道:“來人,帶使節下去休息,”
士兵走進來,把使節帶下去后,劉和忍不住了,急切的說道:“太史將軍,一定不能饒了公孫瓚,家父的仇,必須解決,”
太史慈說道:“劉公子,請你相信主公,”
劉和聽后,無奈嘆息,只得按捺住躁動的心緒,離開了營帳,
太史慈讓使節在營中呆著,卻沒有停止出兵的步伐,麾下的軍隊依舊繼續征討,拿下周圍的一個個縣城,這一消息被公孫瓚的使節得知后,使節找到太史慈,氣憤的說道:“太史將軍,現在還處于談判的時期,你不應該繼續動兵的,”
太史慈冷笑一聲,說道:“若是主公同意罷兵言和,那么,涿郡就是主公治下的疆土,我帶兵收服涿郡,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若是主公不同意罷兵言和,我就更有理由橫掃涿郡各縣了,不論是什么緣由,我都要出兵,”
使節嘴角抽搐,立即不說話了,
軍隊前進,不斷的拿下涿郡的各縣,而太史慈傳達的消息,很快就傳回了北平縣,王磊得知了消息,召集了麾下的眾人議事,王磊目光掃過郭嘉、審配、田豐等人,說道:“太史慈傳回消息,公孫瓚派人求和,割讓涿郡作為條件,”
審配想了想,道:“主公,我認為可以接受公孫瓚的建議,李儒發兵攻打鄴縣,鄴縣遭遇危機,需要派兵回援,而公孫瓚主動求和,給了我們一個臺階下,正好借坡下驢,退出戰場,”
一開始,李儒派遣張遼帶兵攻打鄴縣,消息被王磊壓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張遼殺入鄴縣后,消息難以隱瞞,
田豐、審配、郭嘉等人,都已經知道了消息,
一部分官員和將領擔心鄴縣的安全,建議調兵回援,畢竟鄴縣是冀州的治所,不容有失,而審配就是主張回援的人,
田豐附和道:“主公,我也支持罷兵言和,李儒和公孫瓚不一樣,公孫瓚有勇無謀,而李儒卻智謀出眾,李儒曾輔佐董卓入主雒陽,狡詐無匹,他的危險程度,遠遠高于公孫瓚,”
兩人的觀點,在于李儒和公孫瓚的差別,
在審配和田豐的眼中,公孫瓚是砧板上的魚肉,隨時可以宰殺,李儒卻不一樣,李儒是一條狡猾的毒蛇,稍不注意就會出現大問題,
王磊神色平靜,臉上的表情并沒有變化,
“主公,在下認為不妥,”
許攸站了出來,神色嚴肅,
王磊和郭嘉聞言,同時看向許攸,兩人相視一望,心有靈犀一笑,王磊的目光又回到許攸的身上,笑吟吟的問道:“子遠有什么建議,”
許攸說道:“敢問主公,現在和公孫瓚罷兵,以后還會攻打公孫瓚么,”
您正在閱讀本章節的第1段,請繼續翻頁
隨機推薦:,
閱讀提示:
④如果您發現《》這本書存在色情、政治、暴力等違反國家互聯網管理規定的內容,請通知我們進行清理。
⑥各位頂點小說友如果喜歡《》這本書,請積極參與評論和投票,不但可以與其他書友共同分享樂趣,也可以增加積分和經驗!
字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