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終歸陳勝(第一更,)
三江中,沖榜的大好時機啊,支持。
再說了,當今張繡軍中,將軍特多,兵馬甚少。軍中大將胡車兒,領兵不過八百而已。哪來的兵馬,再給趙云。
想著,張繡婉拒道:“子龍雖高俊,然而今軍中兵少。”
陳勝聞言也覺得有道理,于是退而求其次,說道:“那請兄長以子龍為中郎將,領兵八百,列為統兵大將。”
張繡聞言皺眉道:“子龍南下,寸功未立,若為將軍恐諸將心有不服。”
這又是實話。
但陳勝卻是急了,我說子龍而來,承諾是統兵大將,若是連統兵大將都沒有,豈不是失信于人?以子龍傲氣,沒準就舍宛城而去。
沒了子龍,這我這一次北上空耗力氣還好說,這對抗曹cāo,損失才是真的大啊。
想著,陳勝焦急道:“兄長三思。”
張繡見陳勝堅持,沉吟了片刻,說道:“這樣吧,我當以子龍為校尉,領兵八百,先歸入子威你的營中。暫為子威你的部將,若子龍立功,則可為統兵大將。如何?”
張繡卻是真沒私心,雖然不分趙云為統兵大將,但是陳勝給的八百兵丁,還是還給陳勝了。
再加上陳勝獲得的五百兵丁,以及宛城內的一千精兵,這樣陳勝所統轄的兵力,就多達二千三百人了。
真正的冠絕諸將。
這些張繡都不甚在意,他反而懷疑趙云能否勝任,以及,趙云初來乍到,若為統兵大將,則軍中將軍不服,引發動蕩。
一句話,張繡沒甚識人之名,也沒甚耐心去好好的了解趙云。
“兄長。”陳勝也沒私心,想進行辯說。但這時,趙云卻笑著說道:“張將軍所言甚是,我初來乍到,寸功為立,何以為大將?當領兵八百,歸入陳將軍麾下聽用才是。”
趙云卻又是一番想法,他對張繡本就不甚看好,完全是看陳勝的面子來的。剛才,張繡忽略他與周倉。
趙云就察覺出,張繡性格頗粗,再加上,剛才陳勝力薦他為統兵大將,張繡以寸功未立推脫。
可見張繡沒甚魄力。
趙云心中自然是失望的,想著,即是他不看好我,我也不看好他。還不若在子威麾下,逍遙自在。
畢竟,子威知我,懂我啊。
況且,我也是為子威來的。
這樣一想,趙云就主動出聲,領了校尉的職位,為陳勝部將。
張繡見此倒是挺高興的,心中想著。這人還是聽識趣的。面上,張繡則笑道:“子龍放心,一旦立功,必為統兵大將。”
“多謝將軍。”趙云拜謝。
陳勝見此張了張嘴,只得把滿肚子的話,給吞下去了。
“從今rì后,子威的兵馬就多達二千三百了。這城北大營,怕是容納不下了。子威明rì可將大軍拉出宛城,于城外dúlì一營,為宛城別部。如何?”
張繡見事情擺平了,于是轉頭對陳勝說道。
“諾。”
陳勝還有甚說?只得應諾道。
“這些軍事,俗務,真是越說越多。”隨即,張繡又有些不滿。隨即,舉杯笑道:“今rì是子威你北行歸來的時候,當痛飲才是。不醉不歸。”
“不醉不歸。”
陳勝默然舉杯。
隨即,張繡頻頻舉杯,最后果然是大醉,被侍女扶著回去了。而陳勝,趙云,周倉三人只是紅光滿面而已。
三人一起走出了大廳,出了建忠將軍府。
“子龍,兄長只是不識得子龍的才能而已,待過些時rì,必定命子龍你為統兵大將。”出了建忠將軍府,陳勝怕趙云不開心,會離去,于是強笑了一聲,勸說道。
“子威不必擔心我會離去。”趙云見此猜出陳勝心思,笑道。隨即,又大笑道:“其實我挺喜歡在子威麾下為將的,自在。”
陳勝聞言先是有些不信,隨即,又仔仔細細的打量了一下,發現趙云沒有不開心的模樣。頓時,轉憂為喜。
爾后,又慚愧道:“我已食言,然子龍義士,不棄我而去。實在羞愧。”
“你我雖相識不久,但實為兄弟,不必如此。”趙云笑道。
“哎。”見趙云如此,陳勝越發慚愧,嘆息了一聲。
“莫要嘆息了,剛才建忠將軍,命子威你將所領二千三百精兵,屯扎在城外,為宛城別部大軍。這不僅是自領一軍兵馬,還是給予了獨斷的權力,甚是器重。當是立刻著手準備,遷徙大軍才是。”趙云說道。
陳勝聞言也是點了點頭,說道:“我家大兄雖然不識子龍高才,但是為人甚是豪爽豁達。”
說著,陳勝命左右道:“入城北大營,遷徙精兵出城。”
“諾。”
眾人應諾了一聲,往城北大營而去。
不久后,陳勝遷徙了一千兵馬出城,與城外一千三百兵丁匯合,建立了一座大營。
如此,陳勝所領精兵正式到達了二千三百,并且屬于別部大軍。隨即,陳勝依照了張繡的建議,正式任命了趙云為校尉,統兵八百,為麾下部將。依舊命方固為長史,攝領兵馬。并命周倉為軍候,領五十精兵,為軍中近衛。
爾后,陳勝又派人令選了土地,安置趙云的同村,宗族,以及周倉,裴元紹舊部的男女。
如此,一切才算安頓了下來。
這一rì,魚肚翻白而已。但是陳勝,趙云,周倉,方固卻是已經起床了,于中軍大帳內,商議大事。
“而今我所督別部大軍,雖有二千三百精兵,但其實良莠不齊。原先一千西涼悍兵,乃真精兵也。其余一千三百精兵,不過是流寇之流爾,不堪一用。當勤加cāo練才是。”陳勝大馬金刀的坐在主帥的位置上,環視麾下的方固,趙云,周倉三人,說道。
“諾。”趙云等人齊齊應諾道。
“鼓吹升帳,命士卒進入校場,我要訓話。”見此,陳勝站起身來,喝令道。
“諾。”
眾人再次應諾了一聲。
而后,軍中鼓聲齊名,號角悠揚。大批大批的士卒,隨著震蕩之聲,進入了校場。而陳勝,趙云,方固,周倉等人則登上了點將臺。
雖說這二千三百精兵,良莠不齊。但是各個都是壯丁,甚有氣勢。再加上人數眾多,聚集在一起,氣勢很強。
陳勝立在點將臺上,俯視而下,只見士卒披甲持矛,身背弓矢,“趙”,“陳”二面將旗迎風飄動,甚有威儀。
氣勢雄雄。
“左右是趙云,周倉,前方是二千三百精兵。不想,我也有今rì。”在那一刻,陳勝情不自禁的想著,心中甚有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