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勝見此,心中把握更大了。
心中更是感激這個時代,這就是時代的氣息啊,如此的誠實,如此的可貴。
心中感激,陳勝面上卻是搖頭說道:“子龍言重了。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建忠張將軍屯兵宛城,麾下精兵萬余。皆能以一當十。然卻無一大將,可謂勢單力孤。得文子龍大名,于是特來招募。若能招募到子龍,反而是我要感激子龍才是。小小險惡,真算不得什么。”
趙云聞言感激愈甚,但最終,卻還是搖頭嘆息了一聲,說道:“對于張將軍,子威的厚恩,我甚是感激。只是而今公孫將軍,正值用人之際。我卻是不會舍棄將軍而去,南下宛城的。”
“子威好意,只得來rì報答了。”
隨即,趙云又說道。
陳勝聞言頓時失望,但隨即又振奮了起來。
這就是趙云啊。有勇有謀,更有情有義。而今公孫瓚已經勢窮,趙云更不會舍棄公孫瓚的。
想著,陳勝心中對于趙云的渴求,越發的深了。
這就是兄弟,手足啊。
我玉與曹cāo廝殺,以如今實力無異于螳臂當車。而多了子龍,就可以互相扶持。子龍,我非拿下不可。
想著,陳勝開始了思索,該怎么請趙子龍這員大將南下。
對了,記得歷史上,趙云就是自動舍棄了公孫瓚南下的。似乎是因為公孫瓚剛愎自用,不聽人言,趙云徹底失望,這才辭別了公孫瓚,去鄴城依附劉備。
從此就跟了劉備,隨從周旋,最終名震天下。
而此刻,我當說說公孫瓚的弱點,再直白點,就是說點公孫瓚的壞話,讓子龍盡快南下。
在別人的背后,說人壞話,有點不太好。
但是為了子龍這一員大將,豁出去也要干一次了。再說了,反正你公孫瓚也不重視子龍,棄之如草芥爾。
讓子龍早一步離開,你也不會心疼。
心中有了計較,陳勝于是舉拳對著趙云說道:“我知子龍忠義無雙,乃鐵錚錚的壯士。自然不會強求子龍舍棄公孫將軍南下的。”
“多謝子威體諒。”趙云聞言感激越甚,舉拳行禮道。
但就在這時,陳勝又說道:“說起公孫將軍,不知道子龍心中如何看待?”
“公孫將軍真勇將也。”趙云聞言一愣,不知陳勝為何換了話題了。但他迅速反應過來,臉上露出了贊嘆之色,說道。
“對,公孫將軍鎮守邊塞,宵小胡人不敢侵犯大漢。乃世之虎臣也。”陳勝聞言也是點頭說道。
隨即,陳勝又話鋒一轉,問道:“只是公孫將軍即是世之虎臣,又兵精糧足,有氣吞天下之壯烈。然為何領兵與袁紹廝殺,至而今卻是困頓如此?”
“這。”趙云聞言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這個問題,趙云曾經也在腦中閃現過。但是從來沒有一次,這么明確的思索過。
而今,陳勝提出,頓時猶如一道閃電,劃破了夜空,照耀,震顫了趙云的心靈。不由自主的,趙云開始思索為什么。
思索許久,趙云只覺得心中苦澀,說道:“公孫將軍有勇,卻無略。麾下即有謀臣,但卻甚少聽人言。”
畢竟公孫瓚乃是趙云的主公,說到這里,趙云也就說不下去了。
而陳勝也沒說了,因為他知道,目的已經達成了。
想必,子龍已經明白了公孫瓚非是人主。而且,勢力窮困,怕是滅亡不遠了。
點醒就好了,繼續說壞話,就會給人以一種背后使刀的壞影響。當點到即止也。
想著,陳勝說道:“先不說公孫將軍,這天下豪杰,也都是各自有弱點的。就說袁紹吧,此人多謀而無斷,有能人而不能用,見利忘義。雖能一時逞兇,卻也必不能長久。”
“再說曹cāo,此人千古梟雄,又chūn秋方壯,真英雄也。然心性不穩,偶有志得意滿,此定為人所趁。”
“淮南袁術,呂布之輩,更是兵敗如山倒,不足為慮。”
陳勝侃侃而談,將這天下的豪杰,論了一遍。
趙云聞言有些驚訝,心中的苦澀沖淡了一些。
不想袁紹豪杰,在子威的心中,居然如此不堪。不過,也是。袁紹這廝有時候確實是多謀少斷,麾下謀臣更是明爭暗斗。
多謀無斷,有能人而不能用。見利忘義。倒也中肯。
在聽陳勝議論曹cāo,也是十分中肯。即是英雄,也有遐思。
不由自主的,趙云聽的非常入神。
心中對陳勝也非常的佩服,不想子威看待天下豪杰,居然如此的清楚。先前,他自稱是壯士,而非先生。
卻是自謙了。
一般的謀臣,名士,怕也不能看得如此的明白啊。
陳勝本是想換個話題,不想單純的說公孫瓚的弱點,引起趙云的反感。卻不想,引得趙云敬佩不已。
這就是所謂的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陳勝也不知道這一點,他暢快淋漓的將天下英雄幾乎都論了個遍,最后意猶未盡的收聲住口了。
陳勝還意猶未盡,趙云也是如此啊。
“敢問子威,這劉備,劉使君如何?”趙云張口問道。
卻是原來,陳勝眾論天下豪杰,卻獨獨忘記了劉備了。
陳勝聞言心中暗叫了一聲,“苦也。”
剛才他就意識到了劉備了,這個人就是趙云的正牌主公啊。所以,陳勝就下意識的將這個人忽略了。
怕引起趙云的共鳴啊。
畢竟,按照張繡的人才了得,是拍馬也是比不上劉備的。
而現在,趙云卻主動問起了。
這就是一個難題啊。
陳勝為難了。這個時候,陳勝覺得應該說劉備的弱點才是,盡量的往低處說。但隨即,陳勝又想著。
先前,我評價天下豪杰,多相當中肯。若是這時,評價劉備,卻是違心。怕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當中肯一點。
于是,陳勝笑著說道:“劉使君帝王貴胄,出身不凡。然智術短淺,因而人到中年,而一事無成。不過,其人待人處事,有高祖之風,能得人死力。若是時運不濟,必定中途夭折。但若是風云際會,怕也能成一方之主。”
陳勝這一次,說的很中肯。
趙云聽的連連點頭,說道:“劉使君待人,確實讓人如沐chūn風。”
趙云對于陳勝的評價,非常的認同。但也下意識的聽進去了陳勝的一句話,若是時運不濟,怕是要中途夭折。
這句話,使得趙云心中對于劉備的看重,稍稍低了一些。
實在是陳勝對于天下豪杰的評價,對于劉備的評價實在是太中肯了。這一句話,才特別顯得有分量啊。
縱使趙云再看重劉備,但對于一個隨時會中途夭折的人,也是有幾分遲疑忐忑的。
陳勝卻是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話已經奏效了。心中暗暗苦笑,這趙子龍,真是難搞定。
公孫瓚不算什么,這劉備到是成了大事了。
我得小心謹慎,莫要讓子龍去了劉備處。
盡快,盡力,盡全力的讓子龍南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