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殘酷的廝殺開始了。
高迎祥等人,急于打敗官軍,或者說撕開一條道路,帶領大軍突圍,可這一次,官軍也卯上勁了,死死的咬住他們,就是不后退,而且神機營的殺傷力,特別大。
兩天時間過去,朝廷其余的軍隊,終于靠過來了。
有趣的是,馬進忠帶領的六十營軍士,輕松的突破了防線,順利到達了紫陽一帶,朝著鹽廠關的方向而去了,不知道高迎祥得知了這個消息,作何感想。
高迎祥等人率領的流寇,已經沒有辦法逃走了,為今之計,是在大山里面躲藏起來,繼續找尋機會,突破朝廷大軍的包圍。
遺憾的是,他們選到的地方,是興安州的車廂峽。
車廂峽山勢陡峭,道路崎嶇,兵馬行走都很困難,這樣的地方,是不利于作戰的,流寇不擔心朝廷大軍發起攻擊,但是,他們忽略了一條,車廂峽前后的峽口不大,若是有軍隊堵住了峽口,在得不到糧食補給的情況下,軍隊很容易崩潰。
車廂峽的兩邊,人力很難爬上去的。
不過優勢也有,車廂峽面積巨大,里面地勢復雜,若是朝廷軍隊進來了,摸不清東南西北,反而會被他們所剿滅。
幾天的戰斗下來,高迎祥率領的軍士,還有七萬多人,這么多的人,吃喝拉撒是少不了的,消耗非常的巨大,車廂峽之內,不可能有多少的補給。
進入了車廂峽,查看了里面的地勢之后,高迎祥等人,反而不著急了,他們認為,這里的環境不錯,只要官軍進來了,一定是有來無回的,自己的軍隊,只要能夠堅持一段時間,就不會有多大的問題的。
再說了,軍隊帶的糧草,還是充足的,堅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不在話下,相反,朝廷有十五萬大軍,糧草難以為繼,不可能長期的堅持。
陳奇瑜的中軍帳內,激烈的爭執,也開始了。
不少的軍官建議,殺進車廂峽,徹底剿滅流寇,朝廷軍隊裝備精良,絕不會有什么問題的,也有一部分的軍官建議,就按照目前的態勢,封堵兩邊的峽口,與流寇對峙,畢竟流寇被封堵在車廂峽之內,前后都沒有出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張溥坐在一邊,很是安靜,沒有說話。
該說的,他提前已經給陳奇瑜和盧象升說過了,流寇進入了車廂峽之后,他已經找到了當地的農戶,詳細詢問了車廂峽之內的地形,農戶說了好長時間,娿沒有完全說清楚,接下來,他又找到了當地的幾個老人,問了車廂峽之內的情況,幾個老人都是搖頭,說這個車廂峽太大了,里面有不少可以藏身的地方,不過所有人都肯定了一條,車廂峽沒有其他的出路,唯有從兩個峽口,才有可能離開,峽谷兩邊,都是筆直的山峰,沒有任何的出路。
弄清楚了這些情況之后,張溥已經有了主意,他將幾個老人,帶到了陳奇瑜和盧象升的面前,讓老人介紹了車廂峽的情況。
之后,他說出來了自己的建議,堵住兩邊的峽口,一定要堵死,車廂峽里面的流寇,插翅難飛,至于說流寇組織突圍,那就更好說了,就地剿滅。
眾多的軍官說出來意見之后,陳奇瑜最后說話了,他一錘定音,十五萬大軍,分守兩邊的峽口,不準進入車廂峽,若是流寇想著突圍,絕對不準放過,誰放走了流寇,就斬下誰的腦袋。
至于說守候峽口期間的錢糧,朝廷統一供給。
此言一出,皆大歡喜。
要求進攻的軍官,無非是考慮到錢糧的消耗,要是都需要自行負責,那是承受不住的,說不定老本都要拿出來的,現在,有朝廷負責了,那就太好了,再說了,守候在峽口,以逸待勞,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
當然了,大家也明白,肯定是不能夠消極怠工的,若是放走了流寇,可能不是自己掉腦袋,家人都要受到牽連了。
這一次的會議,最大限度的統一了思想,效果確實不錯。
會議結束之后,陳奇瑜馬上找到了張溥,讓張溥寫一個奏折,他要奏報皇上。
這份奏折很重要,兩個目的,一是報喜,流寇的主力被圍困在車廂峽之內,插翅難逃了,朝
最新推薦
如果本文涉嫌色情、暴力等違法內容,或者是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