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帝國第五百一十章 德國人的條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東帝國 >>遠東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章 德國人的條件

第五百一十章 德國人的條件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東人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東人 | 遠東帝國 


“大使先生,我想,既然你知道,我們把這兩項技術賣給了英國人和法國人,那么相信你對他們為了這兩項技術付出的代價也并不陌生。相比之下,不知道德國是否也愿意付出同樣的代價。”

黃勝話音剛落,羅恩.魏登費勒便緊緊地皺起了眉頭,對于英國人用加拿大北部,法國人用毛里塔尼亞換取這兩項技術,以及霍家軍付出一部分錢財的消息,他心中自然清楚。

甚至這兩件事情已經在歐洲各國高層當中已經不算是什么秘密了。甚至這兩筆交易在國際上引為笑談。

不過,英國和法國可以用這些荒涼,又沒有多少人口,經濟價值有限的地區換取他們需要的技術和資金。因為作為全球帝國,他們的殖民地面積遍布五大洲四大洋。就算賣了幾塊也無所謂,更何況還是這種沒有絲毫價值的殖民地。

但是德國不一樣啊,等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的時候,除了非洲之外,其他地方早就被歐洲國家瓜分殆盡了。雖然搭上了全球殖民的末班車,拿下了幾塊非洲殖民地,但是相比英法在全球的影響,以及俄國龐大的國內市場。德國還是差的太遠了。

再加上現在德國工業迅速發展,現在是僅次于英國,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所以德國比任何國家都需要市場。

雖然非洲并不發達,但是德國人并沒有放棄的打算。就算是此刻人口不到百萬,而且境內大部分都遍布沙漠,只有沿海地區還算可以的西非領地(納米比亞)。德國人也沒有絲毫放棄的打算。

所以,如果華夏人堅持必須用土地來交換這兩項技術的話,那么這次他們雙方將注定無法達成協議。

而這卻是羅恩.魏登費勒不愿意看到的。

“總理先生,對于這兩項技術我們德意志帝國非常需要,不過你也知道,我們國家統一時間太晚,并不像英法一樣再全球擁有那么多的殖民地。所以。可不可以請貴方看在過去貴我雙方的友好交流中,換一個條件。”羅恩.魏登費勒態度誠懇的說道。

相比傲慢自大的英國人和天性浪漫的法國人,刻板的德國人態度更嚴謹。也更容易看清現實。

現在的華夏共和國雖然初建,但是其軍事實力,已經不可小覷,對于這樣的國家。需要的是尊重。是平等的溝通,而不是訛詐。

“大使先生,我也非常尊重我們雙方多年良好的外交關系,不過這件事情事關重大,請讓我想一想!”黃勝皺眉說道。

“可以,沒有問題!”羅恩.魏登費勒見到事情出現了轉機,連忙高興的說道。

看著對面德國人臉上驚喜的樣子,黃勝不由心中暗笑。根據霍山的交代。這兩項技術他們從來就沒想過讓德國人用殖民地來還。相比殖民地,德國人手中掌握的技術才是最讓人心動的。

不過。為了爭取更為有利的條件,必要的矜持還是需要的,要是答應的太痛快。能夠爭取到的條件必然也不會太好。

德國人雖然刻板,但他們也不傻,否則,俾斯麥這種把整個歐洲都玩弄于鼓掌之間的外交家也就不出出現在德國了。

隨著時間一點點的流逝,半個小時過去了,中間雙方都在觀察著各自的表情變化。不過能夠成為政府首腦的黃勝,和德國駐霍家軍大使的羅恩.魏登費勒都是心智非常之輩,擁有者足夠的耐性。所以誰都沒有先說話。

不過,正準備建國大典的事情,手中有大量的事情等著忙的黃勝卻不打算繼續拖下去。感覺差不多后,便開口說道:“羅恩大使,飛艇技術和燃燒彈生產技術,都屬于軍方的高端技術,如果貴方想要的話,考慮到我們雙方的友誼,我方也不好拒絕!不過,貴方必須付給我們足夠的籌碼!”

“總理先生請說!”羅恩.魏登費勒知道最關鍵的時候到了。

“305mm艦炮生產技術,還有我們希望可以派遣大學生進入歸國的國立物理研究所,國立化工研究所和國立機械研究所!”

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這段時間之內,大家都知道戰艦是這個星球上最為龐大的武器,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工業最高成就。

而艦炮則是戰艦上技術的皇冠,特別是長身管的大口徑艦炮,在這個世界上更是工業技術上的皇冠。

就像305mm大口徑長身管的艦炮,在八十年代只有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俄羅斯帝國這五個國家可以建造。

而霍家軍海軍艦船艦炮研究所,在霍山的幫助下,從全世界網羅了大量的科學家,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攻克這一項技術。

當然,這也與霍山的要求太高有關系,因為他要的并不是那種短身管的305mm口徑火炮,而是倍徑超過35,射程達到一萬五千米的大口徑戰列艦主炮。

所以蹉跎了六年后,達到霍山要求的大口徑長身管305mm口徑艦炮仍然遙遙無期。眼看著前無畏艦大比拼的時間就要到來,霍山的心中也著急了。

法國和意大利那種短身管的305口徑火炮他看不上。

而剩下能夠制造達到他要求的305mm口徑長身管艦炮的,就只有英國和德國了。英國人為了保持海軍上的優勢,向霍家軍轉讓這一技術的希望不是太大。只有德國人還有可能。

所以接著這次機會,霍山想用飛艇技術和燃燒彈技術交換,為霍家軍海軍的發展狠狠地推上一把。

至于派遣大學生進入歸國的國立物理研究所,國立化工研究所和國立機械研究所。霍山也是蓄謀已久。

自從德國統一,然后把從法國獲得的50億法郎的賠款全部用于發展國內工業之后,在19世紀70、80年代,德國完成產業革命后,資本主義工業跳躍式地發展起來。

1870—1900年間,德國的鋼產量由17萬噸增加到667萬噸;煤產量由3400萬噸增加到近15000萬噸;鐵路線由約19000公里增到50000公里。機器制造業、造船業、電氣工業和化學工業都有迅速的發展。

同時,德國也是19世紀后半期文盲率最低的國家。

德國的高等教育既注重基礎理論的教學,又重視應用科學的研究。19世紀20年代,著名化學家李比西在基森大學創辦的化學實驗室,被譽為化學家的搖籃。哥根丁大學成為數學家的薈萃之地。

70年代又建立起許多國家級的科研機構,如國立物理研究所、國立化工研究所和國立機械研究所等等。德意志民族在工藝技巧、科學文化水平及實際運用能力方面都居歐洲之冠,擁有許多高級專門人才。

對教育的重視,科學研究和生產發展的結合,以及對新科學技術成果的運用是20世紀初,德國在工業生產方面超過了英國,僅次于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的重要原因。

而這個時期的德國化學工業,更是整個歐洲實力最為雄厚的國家,誕生了諾貝獎獲得者弗里茨.哈伯,‘化學之父’李比希等諸多聞名世界大化學大家。

至于機械工業,克虜伯火炮名鎮一個時代。德國戰艦制造和設計,短短幾十年就可以跟發展了幾百年的英國人不相上下,甚至是超出。汽車在德國發明,并走向世界。發電機和電動機也在這個時期的德國出現。

至于物理學,后世被稱為世紀偉人,發明了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出現在這個國家。

如果說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的科學策源地是英國的話,那么十九世紀末到二十幾世紀初的一個世紀里,世界的科技圣地就是德國。

甚至在二戰之后,美國人占領德國之后,第一個想要的不是任何金錢或者其他什么,而是首先把德國數千名高級科學家給奪走了。隨后在霍山重生之前,美國的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想想普朗克、馬克思.波恩、愛因斯坦、薛定諤、海森堡等等一系列德國科學界的大牛,霍山就忍不住腎上腺激素急促躥升。

雖然這次中美戰爭,霍家軍得到了大量的科學家,但是霍山知道這樣的手段不可持久,只有自身的培養才能夠真正讓霍家軍的科學技術和人才發展起來。

所以,他才千方百計的想要讓霍家軍自己的學生,進入德國國內最頂級的科學實驗室。一個是盡量培養他們成長,最后為霍家軍所用。另外一個霍山還希望以后中國的科學界能夠傳承到德國人治學嚴謹,務實,認真的學習和科研態度。

聽完黃勝的條件,羅恩.魏登費勒皺了皺眉頭。

最后一個條件倒是沒什么,甚至羅恩.魏登費勒自己都愿意提供幫助。不過305mm艦炮的生產技術卻非常敏感。畢竟這可是這個時代代表一個國家工業成就的最尖端技術。

沒有哪一個國家愿意輕易的轉讓。(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遠東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