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第361章 特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迷茫大明 >>迷茫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1章 特區

第361章 特區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11日  作者:塞外流云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塞外流云 | 迷茫大明 
吧內搜索

搜標簽

0回復貼,共1頁


王廷相看了看海圖,又轉身看了胡萬里一眼,看來對方是早料到他要談滿刺加的事情,當即微微頜首道:“滿刺加地理位置顯要,鄭三寶下西洋,曾數次在滿刺加停留,對于滿刺加,長青是何dǎ算?”

“滿刺加不僅是商貿中心,亦是戰略要地。”胡萬里含笑道:“這地方就算還給滿刺加王國,他們也無法長期堅守,如此戰略要地,還是握在自己手中為好,再說,滿刺加王國如今已然不復存在,無須有顧忌。”

滿刺加王國已不復存在?王廷相詫異的看了他一眼,南洋的情形他雖然不清楚,卻也不是一無所知,滿刺加王國的名稱是不存在了,但柔佛王國實則就是滿刺加王室的延續,這一點,東興港不可能不知道,胡萬里這話的意思,是要滅了柔佛王國?

想到昨日胡萬里直言要大明占領南洋諸藩以避嚴寒氣候,他便不再多言,這事讓嘉靖去頭痛去,當下,他便話頭一轉,道:“長青昨日所說的美洲大陸亦要經過滿刺加?”

胡萬里并不擔心朝廷討要滿刺加,因為朝廷目前沒有能力接管滿刺加,他是擔心朝廷勒令他將滿刺加交還柔佛王國,是以一開口就將話說的死死的,不留一絲余地,見王廷相轉移了話題,他微微有些松懈,當即便隨口道:“理論上,只要向東航行,就能夠到達美洲大陸,不一定要繞滿刺加,大明沿海向東都可以。”

“從大明到美洲大陸需要在海上航行多長時間?”王廷相興致盎然的問道。

這就不好說了,胡萬里很清楚,西班牙人從呂宋順著黑潮北上倭國,然后才折向東,好像是要四五個月時間,才抵達美洲,回程倒是要快一些,二三個月時間就足夠了,不過,這話他卻是不敢說的,當下便笑道:“這就不清楚了,要派出船隊探索航線,估計數月時間是要的。”

這年頭交通不便,幾個月的路程在后世會嚇傻人,但在這時,卻是極為正常的,遠的不說,從漳州到京師,若是走陸路,至少就的幾個月時間,因此,聽的只要幾個月時間,王廷相是頗為驚訝的,微微沉吟,他才道:“派船隊探索航線,應該花費不菲吧?”

“花費不會很大,不過需要時間。”胡萬里隨口說道,說著伸手禮讓王廷相落座。

見幾人都還站著,王廷相微微一笑道:“都無須拘禮,今日不談公事,隨意閑聊。”說著便緩緩落座,含笑道:“美洲大陸真是數倍于大明疆域,不僅是無主之地,而且還盛產金銀?”

聽的這話,正為幾人斟茶的蔡克廉不由大為詫異,他在農學院,早就從胡萬里口中知道,農學院引進的種子都是來自美洲,卻并未聽胡萬里詳細提及過美洲的情況,當即便道:“長青兄,美洲是無主之地?怎會培育出如此多的作物?”

“培育農作物的是當地的土著,文明程度不高,處于半開化狀態。”胡萬里信口胡謅,對于美洲的歷史,印第安人歷史和生存狀況,他也不清楚,不過,南北美洲有多大,盛產金銀,他卻是很清楚的,西班牙人在美洲大發橫財的這段歷史,他是很清楚的。

呷了口茶,他才接著道:“這些都是從弗朗機人口中聽聞的,說是西班牙人已經繞著美洲航行了半圈,地域遼闊,至于盛產金銀,西洋各國都已傳遍,西班牙的船隊都被稱為黃金船隊。”說到這里,他瞥了王廷相一眼,這家伙怎的對美洲如此感興趣?

不等王廷相開口,蔡克廉便連忙問道:“長青兄,美洲既然盛產金銀,而且地域遼闊,為何弗朗機人不去美洲,卻前來大明?難道貿易之利,還高過對金銀的開采?”

這個問題有點難度,也有深度,王廷相、孫光輝都齊齊看了過來,胡萬里含笑道:“金銀雖然值錢,卻是饑不能食,寒不能衣,要成為貨幣,流通才能夠體現價值,咱們大明的瓷器、絲綢之類,南洋的香料等在西洋都是奢侈品,弗朗機人海貿利潤本身并不低,這是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弗朗機——實際上是叫葡萄牙,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洋兩個航海大國,在開辟新航線之后,兩國訂有協議,以美洲的巴西為界,東邊是西班牙的地盤、西邊是葡萄牙的地盤,咱們大明遠東這一塊是屬于葡萄牙的。”

孫光輝驚愕的道:“他們兩國就這樣將地盤瓜分了?”

胡萬里輕笑道:“國與國之間,講究的是實力,大明若是有足夠的實力,根本無須理會他們的什么協議,很簡單,一個字,搶!沒實力,就等著被搶!”

微微一頓,他便斂了笑容,道:“隨著航海能力的大幅提高,一條條航線會相繼被開拓出來,就說美洲至大明的航線,東興港在準備開辟,西班牙也必然會開辟,隨著海貿的發展,船只建造亦將越來越大,商船隊的規模也會越來越大。

當然,海上戰艦同樣會越來越大,裝載的火炮也會越來越多,咱們大明以后的外敵,將不再局限于西北的韃靼,那些遠在萬里之遙的西洋海上強國也可能成為大明敵人,大明的水師、海防,都應該未雨綢繆了。”

聽的這話,王廷相不由頜首道:“長青這話確是見微知著。”說著,他身子微微前傾,道:“在南京之時,長青就曾暗示老夫上疏革新朝廷兵制,想來應該是有些心得吧?不知長青對海防和水師有何建言?”

胡萬里含笑道:“浚川公對兵事亦有獨到之見解,小子豈敢獻拙。”

“長青不必謙遜,論及海戰,朝中只怕無人能及長青。”

幾人看似閑聊,但胡萬里清楚,這些閑聊的話語都會稟報到嘉靖、張璁跟前,他之前的話語看似隨意,實則都有目的,在不斷的強調東興港的志向,強調東興港存在的必要,主動提及兵制和海防,自然也有目的。

“小子不過是依仗火炮之利罷了。”胡萬里謙遜了一句,這才斟酌著道:“朝廷在沿海遍設衛所、巡檢司、烽堠墩堡,實則是著重于防,欲效仿長城,在下看來,看似固若金湯的防線其實形同虛設,不堪一擊,以東興港艦隊之實力,任選一處,皆可毫不費力的突破。

這條海防線的最大作用,不在于防御海上之敵,而在于厲行海禁,維護這樣長的一條海防線,朝廷每年的開支應該不菲,竊以為,這是得不償失。

俗話說只是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其實朝廷無須建立海防線,選取幾個點,建立水師大營,以主動攻擊代替被動防御,其效果要遠遠強于建立海防線,最重要的是,一旦遭遇海上外敵入侵,有一戰之力。

毫不客氣的說,朝廷水師面對東興港艦隊,根本沒有一戰之力,因為艦隊在海上航行,機動靈活,隨時可以主動出擊......。”

微微一頓,掃了三人一眼,他才笑道:“諸位心里可是想著,集結閩浙粵三省之水師戰船,東興港艦隊未必能夠抗衡的了,可你們想過沒有,真要開戰,東興港艦隊會不會給三省水師集結的機會?而且就算能夠集結,東興港艦隊也可以采取游擊的方式,遠遠的dǎ了就跑,無須多長時間,二日,最多二日就能將集結的戰船dǎ的干干凈凈。

葡萄牙、西班牙也有艦隊,艦隊規模遠不是東興港如今的規模能夠相提并論的,據悉,僅是西班牙,就有一百多艘戰艦,號稱‘無敵艦隊’,只不過,他們的艦隊主力都在西洋爭奪海上的霸權,無暇抽身前來大明,但大明的富庶,西洋各國早有耳聞,大明的瓷器、絲綢茶葉等獨有的商品都是西洋的奢侈品,完成海上霸權的爭奪,他們就會大舉前來大明,來的是商船還是戰艦,就要看大明的海上實力了。”

王廷相三人誰也沒想到,胡萬里會借題發揮,那東興港艦隊做實例說事,這番話,無疑表明了東興港早就做好了應對朝廷集結水師圍剿的最壞的結局,而更讓三人驚心的是,弗朗機、西班牙居然擁有如此龐大的戰艦規模,僅是西班牙一國就擁有多達一百多艘東興港那種戰艦,真要傾巢而來,大明如何應付的過來?

這小子是不是在虛言恐嚇?王廷相瞥了他一眼,暗忖錦衣衛怕是有的忙了,微微沉吟,他才道:“早就聽聞東興港戰艦火炮之利,天下無雙,老夫等能否登艦領略一番戰艦之威?”

想登戰艦?門都沒有,胡萬里微微一笑,道:“浚川公要登艦領略火炮之利,本不該推卻,然如今情形未明,戰艦火炮乃屬機密,還望浚川公海涵,一俟招安事宜塵埃落定,在下定會讓浚川公一嘗夙愿。”

蔡克廉不由暗贊了一聲,厲害,居然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這王廷相不僅為列九卿,而且在文壇上也堪稱大豪,胡萬里也太狠了!居然就這么直愣愣的回絕了!

王廷相倒是臉皮厚的很,呵呵一笑,便自找臺階下,“老夫倒是太心急了,東興港招安一事,應該不會再生波折,那就等一段時間再說。”

“但愿不要有什么波折。”蔡克廉插話道:“若是不能招安東興港,月港必然要被封禁,真要如此,大明最后一個對外的窗口都關閉了,對大明而言,未必是好事。”

胡萬里贊賞的看了他一眼,這家伙話不多,卻都能說到點子上,窗口!月港這個私港,朝廷不是不知道,要關閉月港,對朝廷而言,根本就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朝廷是不是也是有意留著月港這么一個對外的窗口?就想后世的大陸,不論是香港、澳門,還是臺灣的金門,在新中國成立時,都可以收回,卻一直沒回收,就是為了留下一個對外的窗口和交流紐帶。

微微沉吟,他才含笑道:“道卿兄無須擔憂,即便朝廷不同意招安,也不會封禁月港,朝廷如今以銀元和銅錢為貨幣,白銀和銅,特別是白銀,大明的產量太低,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需要依靠外來的白銀流入,白銀流入,無非是兩個地方,倭國白銀和美洲白銀。”

居然還牽扯到錢法?王廷相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不是小問題,得特意提醒嘉靖、張璁。

在月港呆了三日,胡萬里便返回了小琉球,從漳州到京師,縱使是五百里加急,往返一趟,也須一個多月,他自然不會在月港耗著,雖說對于招安,他是比較樂觀的,但還是要做好兩手準備,嘉靖不是善茬,也不是眼里能揉沙子的主,東興港聽調不聽宣,等若是割據小琉球,他未必肯點頭。

萬里港本就是一個天然深水良港,經過幾個月的修筑,成Y字狀的兩個長碼頭已有了雛形,胡萬里的座艦進了港灣,順著航道緩緩前進,一路上不時看到海船漁船進出,偌大的港灣里零零散散的停泊著不少海船,轉入正在修筑的航道,胡萬里眼睛不由一亮,但見兩邊碼頭上,到處都是人頭攢動,四五里長的兩邊碼頭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少說也有三四千人,他不由納悶,趙長福這家伙從哪里招來如此多小工,工匠?這動靜鬧的也太大了點!

戰艦緩緩的在最里面已經修筑好的碼頭停了下來,胡萬里一行人一踏上碼頭,早就在碼頭上恭候著的趙長福就迎了上來,滿臉堆笑的一揖,道:“屬下見過少爺。”

胡萬里微微點了點頭,道:“如何會有如此多人?”

“回少爺。”趙長福含笑道:“如今正是農閑,除了倭寇俘虜,新遷來東興港的不少倭人工匠子弟和農民都來這里掙銀子。”

“農閑?”胡萬里一愣,道:“農閑時,他們不開墾荒地?”

“少爺有所不知。”趙長福忙解說道:“港口做工,包吃住,小工一月還能夠落下二塊銀元,這比開荒更合算。”說著,他指了指熱火朝天的碼頭,道:“工匠的工錢更高——一天一錢銀子還包吃,不僅大米飯管飽,而且吃的也很好,漳州泉州興化福州一帶的石匠泥瓦匠木匠等工匠小工聞風而來,西邊碼頭的人都是對岸的。”

胡萬里大為驚訝,都是對岸的?他忙問道:“他們是自己乘船而來?”

“不是,都是月港的海船送來的。”

胡萬里點了點頭,不消說這是各地的海商拉來的人,估計不少都是他們的親族,也未必是沖著高工錢來的,搶地盤的因素可能更大,微微沉吟,他才問道:“對岸過來了多少人?”

“不到二千。”趙長福說著覷了一眼胡萬里的臉色,試探著道:“少爺,一眾海商都還要求往這里送人......。”

“福建的不能送了。”胡萬里輕聲道:“兩廣和江浙以及北方各省的可以收,這是一個自由商港,要給其他省份留下余地,要輻射沿海各省。”

“是,屬下明白。”趙長福忙興奮的道,說著便側身禮讓道:“這里條件簡陋,少爺先在大棚里歇息一下吧。”

“條件很快就會好起來的。”胡萬里心情舒暢的笑道,當即邁步前行,邊走邊說道:“把東興港的政策給他們宣揚一下,歡迎他們遷居小琉球,開荒的、經商的、修房的都可以申請借貸,按一分的息錢放貸,不過要有海商擔保,每戶限貸二十銀元。”

一分的息錢?那么低?趙長福還以為自個聽錯了,忙道:“少爺,只收一分的息?”

“咱們不靠放貸賺錢,主要是鼓勵他們遷居小琉球。”胡萬里不以為意的道:“本想不收息,但怕他們都來借,咱們手頭銀子也不多,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開支太大。”說著,他隨口問道:“你這里一月支出多少銀子?”

“一萬有余。”趙長福有些忐忑的說道:“不過,再有仨月,就可以大量裁減勞工了。”

“這點銀子,東興港還支撐的住。”胡萬里笑了笑,道:“西南便的平原安排勘察過了嗎?”

“勘察過了。”趙長福心情輕松的道:“不過四五十里,便是水土豐饒的平原,還有條大河。”

“好。”胡萬里點頭道:“修完了碼頭,直接修路,修一條到平原的大路。”

修路?趙長福忙道:“少爺,那處平原有條大河,水深河寬,適宜通航......。”

“萬里港需要一條道路直通后方,四五十里路,費不了多少銀子。”胡萬里一副無所謂的神情說道,一路說著來到一處類似工棚的大棚前,略微看了一眼,他便漫步而入。

一行人相繼落座,奉上茶水之后,趙長福便奉上萬里港的簡易地圖,道:“少爺,這是萬里港的簡略規劃,您看......。”

胡萬里略微看了看,便道:“既然來了,就實地勘察一下再說。”說著,他便問道:“建立海上新秩序,著你們將一眾海商的航線貿易港口都造冊登記,進展的如何?”

聽的這話,趙長福不由看了薛良輔一眼,這才謹慎的道:“少爺,登記造冊了一部分,不過要統計完全,一時間有點難,好些海商都未趕來。”

薛良輔卻是直言不諱的道:“稟少爺,朝廷對東興港的態度不明朗,有好些海商還在觀望,這事是否再拖一年?”

“趨利避害,人之天性。”胡萬里不屑的笑了笑,才道:“建立海上秩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拖一年無妨,不過,對于那些態度不堅定的海商要區別對待,將已經造好的冊子都交上來。”

“是,屬下遵命。”趙長福忙躬身道。

胡萬里接著問道:“參與經營滿刺加航線、倭國航線的海商,可已確定下來?”

“已經確定下來。”薛良輔忙欠身道:“少爺準備何時見他們?”

“后日罷,讓他們前來東興港。”

“后日是小年。”薛良輔輕聲提醒道。

“海商沒那么多講究。”胡萬里說著略微遲疑了一下,才接著道:“過年要耽擱些時日,朝廷的答復預計要在一月底,二月初才會下來,眼下情形不明,不能大意,今冬滿刺加的貿易,著他們延后,就讓他們在家過個年,正月初八來東興港。”

“是,屬下這就通知他們。”趙長福忙躬身道。

兩日后,胡萬里一行才回到東興港,小年,整個東興港都已放假,外港內城隨處可見忙著采購年貨的居民,一派假日氛圍,胡萬里一行才的碼頭,李健、楊小毛都是一臉喜色的迎了上來。

見這情形,胡萬里笑道:“怎么著,有好消息?”

“是,稟少爺。”楊小毛朗聲道:“南京來報,吳亦有兩兄弟以及被捕的一眾護衛隊兵丁都已經被錦衣衛釋放,年前應該能夠趕回東興港。”

“比預料中的慢了點,不過好在不耽擱他們回家過年。”胡萬里點了點頭,道:“都放假了,護衛隊安排好巡值任務,也放假,大家都好好過個年。”

“謝少爺。”眾人忙轟然應道。

一晃眼,便是正月初十,漳州的五百里加急也姍姍送達京師,正陪著蔣太后看戲的嘉靖聽聞稟報后,登時就有些坐立不安,能否招安東興港,對他而言,影響頗大,不僅關乎他的聲譽和威信,也關乎大明東南海疆的安危,他自然急于想知道結果。

見他心神不寧,蔣太后心知有緊要政務,微微沉吟便道:“皇帝有重要政務,就先去忙吧?孝心到了就夠了。”

嘉靖巴不得她這一說,當即起身行禮,道:“謝母后體諒,兒子先行告退。”

一路急趕著回到乾清宮西暖閣,嘉靖略微檢查了下火漆,便剪開信封,將王廷相的來信細細的看了一遍,他眉頭便皺了起來,聽調不聽宣?朝廷不得插手東興港事務,這算什么?胡萬里想割據小琉球?還要在小琉球設一府二縣?東興港有多少人口?開發程度有多大?怎的開口就要設一府二縣?火炮鑄造作坊呢?怎的一字未提?

緩緩踱了幾圈,他便反應過來,胡萬里要在小琉球設一府二縣是為了移民!是為了大規模移民!如此說來,東興港的人口并不多,想想也是,才經營五年的東興港,能夠有多大的規模?但是他的火炮鑄造作坊那么大的規模是如何形成的?是在虛張聲勢?東興港艦隊的火炮都是從弗朗機人手中購買的或是繳獲的?

“皇上,首輔張閣老在外求見。”黃錦在門口躬身稟報道。

張璁?胡萬里給他回信了?還是孫光輝給他來信了?嘉靖停下腳步道:“讓他進來。”

張璁來的很快,進門窺了一下嘉靖的臉色,便快步上前跪下道:“微臣恭請皇上圣安。”

嘉靖開口便直接問道:“孫光輝可有去過東興港?”

“回皇上。”張璁忙躬身道:“不曾去過,東興港不允準。”

不允準?嘉靖眉頭微蹙,為什么不允準,東興港是怕被探知虛實?微微沉吟,他才道:“秉用,東興港的實力或許要比展現出來的更弱。”

聽的這話,張璁心里一緊,這主子難道還沒有完全dǎ消圍剿東興港的念頭?微微沉吟,他才道:“胡萬里給微臣回信,愿意接受招安。”

“他是愿意招安。”嘉靖冷冷的道:“聽調不聽宣,不準插手東興港事務,這就是他接受招安的態度。”

暗自腹誹了一句,張璁才回道:“皇上,所謂的聽調不聽宣,不過是胡萬里為求自保的無奈之舉,他深受圣恩,卻悄然在東興港培植自己的勢力,自然沒有臉進京面圣,也擔心皇上降罪,便是微臣,他也是沒臉見的。

至于不準朝廷插手東興港事務,胡萬里在信中說的很坦然,他要將東興港,將小琉球建成一個特區,行政、賦稅、教育、兵制、律法等各方面都迥異于大明的特區,為朝廷大力推行新政,革新之前驅,而且歡迎大明的士子甚至是官員前往小琉球參與交流,一同見證。”

特區?嘉靖一怔,王廷相在信中并未提及這事,看來,胡萬里不愿意其他人知道這事,不過,這口氣也忒大了點,建立一個與大明各方面都迥異的特區,不用說,肯定是要比大明現有的各種體制制度還要好,這家伙如此大才?

撇了撇嘴角,嘉靖才道:“他既有如此雄心壯志,何不干脆在小琉球立國?”

“回皇上,胡萬里在信中提及這事。”張璁躬身道:“小琉球雖是孤懸海外,但距離福建太近,在日后以海洋為主的戰爭和海貿中,有著無可替代,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不能做為大明的藩屬國,必須完整的納入大明疆域。”

驚云破曉破曉武功隊新一輪招新

還沒有百度帳號?吧友熱玩游戲排行

熱度:1335894

熱度:653822

熱度:277494

類型:休閑競技

熱度:204278

類型:模擬經營

熱度:170484

類型:模擬經營

熱度:159560

類型:休閑競技

熱度:131060

熱度:102464

熱度:74862

熱度:72420

0回復貼,共1頁

為興趣而生,貼吧更懂你!或


上一章  |  迷茫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