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第248章 沖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迷茫大明 >>迷茫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8章 沖擊

第248章 沖擊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26日  作者:塞外流云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塞外流云 | 迷茫大明 

本章節來自于

京師一眾大小官員尚未從楊名,程文德二人被捕入詔獄的震驚中回過神來,胡萬里上疏奏請三權分立,公然支持武勛重返朝堂,支持宦官掌監督之權的消息又傳了出來,京師上下登時一片嘩然。(/

竟然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上書支持武勛和宦官分權!而且上書之人還是正經八百的進士出身的四品文官,消息一傳開,便猶如一瓢冷水倒進了滾開的油鍋里,整個京師都為之沸騰起來。

宮中太監和京師的勛臣自不必說,皆是歡欣鼓舞,欣喜若狂,嘉靖讓這道奏疏在邸報刊載,明發天下,無疑是表明了態度,傾向于支持三權分立,大小太監們在遭遇到無止境的打壓之后,終于看到了一線翻身的希望,勛臣們則是從中看到了重返朝堂再振雄風的機會,甚至還有可能入閣,打破勛臣不的干政的祖制,這叫他們如何不欣喜若狂?

京師文官則是罵聲一片,文官一家獨大的局面著實是來之不易,立國之初,是勛臣壓著文官,永樂之后,宦官勢力急劇膨脹,土木堡之變以后,勛臣雖然跨了,但宦官又壓著文官,好不容易將宦官勢力打壓殆盡,文官才揚眉吐氣,獨攬朝綱,不想,這胡萬里竟然上疏奏請三權分立,這無異于是將好不容易得來的戰果又退還給武勛和宦官,是從根子上削壓文官的優勢,是自己給自己套上兩副枷鎖,這讓揚眉吐氣沒幾年的文官如何不惱?如何不罵?

罵的不僅是官員,京師的士紳以及南來北往的商賈亦是罵聲一片,武勛對他們影響不大,但他們卻是受夠了閹禍之害。宦官不僅身有殘疾,心理也殘疾,不能人道,尤其貪婪愛財,各地的守備太監、鎮守中官以及京師的大小太監頭目無一不是搜刮能手。這幾年嘉靖帝對太監管束甚嚴,而且連番打擊,太監們才收斂不小,如今又提請太監掌監督之權,豈非是又要回到從前?

雪又漸漸的大了起來,才清掃出來的路轉眼又鋪上了薄薄的一層雪。文淵閣值守的監丞張永福眼見已快是散衙的時辰,便踱出了房間,掃了一眼又被大雪覆蓋的路,不由微微皺了皺眉頭,隨即吩咐道:“馬上叫人將路清掃出來。”

跟隨其后的長隨望了一眼紛紛揚揚的大雪,不由哭喪著臉道:“張公公體恤則個。冒雪清掃,怕是小的們背后嚼舌根。”

“讓他們冒雪清掃才是體恤。”張永福望著陰暗的天空,舒適的伸了個懶腰,這才道:“應天府胡大人上疏奏請三權分立,幾位閣老心里不快,別為這點小事觸了霉頭,快去叫人。這節骨眼上可不能有什么差池,不能讓他們借題發揮。”

聽的這話,那長隨忙躬身道:“還是張公公慮事周全,小的這就安排人手清掃。”

內閣值房里,卻是絲毫沒有散衙的跡象,“......三權分立,內閣之權必然被削弱,羅峰兄若是起復,必然是再度掌閣,豈會自削權柄?”李時說著看了翟鑾、方獻夫、汪鋐三人一眼。沉聲道:“此疏不可能是出自羅峰兄授意,應是胡萬里獨自為之。”

“這就令人費解了。”方獻夫沉聲道:“胡萬里乃二甲出身,在福建近三年,調任應天府府丞不過數月,鮮有機會與勛臣和宦官往來。何以會冒著身敗名裂之險公然支持武勛和宦官分權?這背后豈能無人指使?”

“會否是出自上意?”汪鋐輕聲道。

方獻夫微微搖了搖頭,道:“這可能不大,真若是皇上的意思,沒必要舍近求遠,京師多的是比胡萬里更適合干這事的官員。”

見方獻夫一口咬定胡萬里背后有人指使,實則就是暗指張璁,翟鑾亦頗為不耐,當下便道:“胡萬里上此疏的目的何在?有無人指使?一時之間都難以探究,當務之急是該如何應對,皇上既然已經下旨,最遲后日這份奏疏便要刊載在邸報上明發天下,可沒多少時間耽擱。”

“時辰已經不早。”李時接過話頭道:“確實不宜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休了。”

聽的這話,汪鋐看了三人一眼,有些遲疑的說道:“勛臣干政乃是大忌,皇上何以會同意勛臣獨掌軍權?這事背后是否還有別的意圖?再說了,鑒于武宗之時宦官為禍甚烈,皇上素來嚴禁太監干政,這才裁撤各地鎮守中官,又怎會同意宦官掌監督之權?”

“宣之的意思,皇上并無意推行三權分立?”翟鑾有些狐疑的看了他一眼,道:“若是如此,為何要明發這道奏疏?”說到這里,他不由一個激靈,嘉靖是否另有意圖,故意拋出這個三權分立,而后再以不推行三權分立為代價,退而求其次,推出其他的舉措?這種可能不是沒有,這位天子雖然年輕,卻是心眼頗多。

李時看了幾人一眼,道:“不論皇上是有意還是無意,也不論胡萬里是何目的,背后有無人指使,這所謂的三權分立都必須全力反對,勛臣干政,隱患極大,宦官干政,更是禍患無窮,此事沒有半分妥協的余地。”

微微一頓,他才接著道:“各位回府之后跟各部院都通下聲氣,明日一早上疏反對,事關大明社稷,朝廷格局,士人氣數,更是關系到朝中諸公的切身利益,還望以大局為重,其他的暫時都先放一放。”

“即便是反對,也必須有足夠的理由。”方獻夫接著說道:“勛臣干政、宦官干政的危害以及隱患只是其一,其二,國庫空虛,經不起如此折騰,其三,一旦三權分立,必然要新增衙門和官員,朝廷這幾年花大氣力裁撤冗員立時就會前功盡棄,諸位看看可還有何遺漏。”

“有這幾條以然足夠。”李時說著呷了口茶,才接著道:“三權分立不僅對內閣有沖擊,對各部院的沖擊亦不小,著各部院官員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加以駁斥便是,這些細節無須咱們操心。”(。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9

(炫體)


上一章  |  迷茫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