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第226章 化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迷茫大明 >>迷茫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6章 化解

第226章 化解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02日  作者:塞外流云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塞外流云 | 迷茫大明 
土木堡一役,英宗朱祁鎮率京師三大營親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遭瓦剌軍圍攻,全軍潰敗,以致英宗被俘,英國公張輔以及數十位高級武將陣亡,二十萬大軍被殺的血流漂杵,這不僅是大明的奇恥大辱,被殺的數萬士卒亦多有家眷親屬在京師。本書請訪問。

一直以來,于謙皆因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而倍受尊崇,在民間聲望極高,如今突然傳出于謙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自然是引的爭論不休,不過,很快土木堡一役的疑點便逐一傳了出來。

首先就是大軍缺糧的問題,英宗率京師三大營北伐,行軍路線是從北京至宣府,沿途不算府縣的糧倉,僅是大型軍倉就有七個之多,即便是倉促北伐,亦不存在斷糧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土木堡兵敗之后,在于謙的指揮下,這七大糧倉的糧食卻迅速的轉運回京師。

其二,土木堡之圍,何以大同、宣府兩大駐有重兵的重鎮卻按兵不動,這天下還有比救駕更大的事情?

其三,兵敗之后,見死不救的邊鎮武將,調撥糧草不力的兵部官員何以都未被懲處?有些反而還加官進爵?

最后,背負土木堡之敗罪名的太監王振,可說是其罪通天,可為何飽受官獨大是不爭的事實,皇上繼位以來與內閣關系并不融洽,勛貴們此舉,一則是爭取帝心,二則是給予皇上一個削弱文官的借口。”

李時說完,三人皆是默然無言,嘉靖本就多疑,這種事情他絕對是寧可信其有,若真是以此事為借口打壓文官,他們該如何應對?文官能有今日這種局面,實是來之不易,將近百余年時間才確立起來的優勢可不能一朝葬送在他們這屆內閣手上。

沉默半晌,方獻夫才緩緩開口道:“這份折子,內閣只能駁斥,這點是毫無疑問的,眼下的難題是如何消除皇上對文官的戒心。”

“這不是難事。”李時看了二人一眼,才道:“請二位過來,便是商議此事。”稍一沉吟,他才接著道:“皇上繼位以來,因大禮儀之爭,與朝臣關系一直頗為緊張,與幾任首輔相處亦不融洽,眼下首輔之位空懸,若想消除皇上的戒心,唯有舉薦一位皇上信賴倚重的首輔,二位意下如何?”

聽的這話,翟鑾、方獻夫不由微微一怔,李時這是什么意思?讓二人舉薦他嗎?如今是李時暫掌內閣,舉薦他是順理成章之事,不過,這未免有點趁火打劫之嫌,再說了,推薦李時為首輔就能消除嘉靖對文官的戒心?

稍一沉吟,方獻夫已是反應過來,李時指的是張璁,他是想舉薦張璁再次起復重掌內閣,他不由有些敬服,在這種情形下,李時能主動舉薦張璁復出,這份氣度就令人嘆服,不過,對于首輔之位,他也有幾分覬覦之心,當下便道:“宗易兄可是指的已致仕的張元輔?”

“不錯,二位意下如何?”李時毫不遲疑的道。

方獻夫看了翟鑾一眼,才道:“張元輔已是三度致仕,而且此番致仕,一應禮遇皆未賞賜,可見已失圣心,如何還說是皇上信賴倚重之臣?”

不待李時開口,翟鑾已是微微搖頭道:“叔賢如此說可就錯了,張元輔乃是皇上一手簡拔,入閣以來,推行新政,君臣相得,圣眷深隆,三度致仕,實是因為張元輔根基淺薄,不得已而為之,并非是失了圣眷,此番令其致仕,不給予應有之禮遇,不過是迷惑百官罷了。

張元輔致仕如今已是兩月有余,彗星卻依然在天,可見彗星三現并非是應在張元輔身上,就以此為由,拜折懇祈皇上詔回張元輔。”

見翟鑾少有的干脆,而且一錘定音,根本不給方獻夫絲毫機會,李時對他不由刮目相看,平日里他寡言少語,看似沒有主見,不料在大事上毫不含糊,他當即便笑著道:“仲鳴所言甚為有理,皇上是否有意令張元輔再掌內閣,咱們三人上一道折子,便一目了然。”

被兩人一唱一合代表了,方獻夫自然郁悶,好在他入閣時間最短,對首輔之位的期望不是很強烈,而且上個折子試一試,也不是壞事,當下便含笑道:“仲鳴兄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番見解,確實令人耳目一新,細一琢磨,卻又合情合理,既是如此,那就事不宜遲,眼下天色尚早,咱就寫好折子同定國公的折子一同送進去。”

見方獻夫沒有異議,李時不由放下心來,微微頜首道:“如此甚好。”

乾清宮,西暖閣。

嘉靖愜意的靠在椅背上聽著東廠廠督高忠的稟報,他這兩日雖然不上朝,不見人,但對京師的動靜卻更為關注,錦衣衛和東廠,都是一個時辰一報,京師文武大員的動向他都是了如指掌。

他著實也未想到,武勛會鼓搗出這么一個謠言,土木堡之敗乃是以于謙為首的文官集團一次有預謀的策劃,這還真虧他們他們想的出來,不過,說實話,他喜歡,如此一來,文武都盡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喜歡這種掌控一切的感覺。(。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閱讀。)


上一章  |  迷茫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