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第44章 新授官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迷茫大明 >>迷茫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章 新授官職

第44章 新授官職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14日  作者:塞外流云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塞外流云 | 迷茫大明 
背景色:


旭日東升

微微沉吟,胡萬里才對那小吏道:“咱們前來是看看賑濟災民的情形,并非是為了買丫鬟小廝。”說著,他對小廝劉思武道:“城門內有賣饅頭大餅的,叫他都送來,給他們一人分幾個。”

話一落音,立刻就有個稍大點的男孩跪了下來,磕了個頭道:“小的劉建求大人收留,小的兄弟三人,回去不是餓死,便是抵債為奴,還求大人給條活路。”

見劉建跪了,又有三個小孩跟著跪了下來磕頭卻是不敢吭聲,見這情形,胡萬里心里一沉,看向那小吏,道:“不是領取糧米,回鄉復業嗎?”

“大人明鑒。”那小吏從容回道:“所謂領取糧米,回鄉復業,乃是按路程遠近發放口糧,保證一路不至斷糧,至于回到原籍是如何賑災、賑饑,小的等便無力過問了。”

孫光輝接過話頭道:“這孩子說的倒是實話,饑饉之時,歷來皆是先保證青壯的口糧,其次小孩,再次老人,口糧不足,孩子挨餓乃是常事,若是借下高利貸,抵債為奴亦是常情。”

先保證青壯?不是先保孩子?胡萬里微微一怔,轉念便明白過來,若是青壯不保,孩子亦無活路,先孩子再老人,則是為了子嗣延綿,這跟平時的倫理完全調了個,不過,卻也不無道理,瞥了一眼那小吏,他才沉聲問道:“災民既是欠債,為何還會將孩子白送與人為奴?為何不賣?”

那小吏亦是一愣,顯然沒想到,白送上門的,人家居然還不領情,這馬屁可算是拍到馬腿上了,他可不想再多事,當下便躬身道:“大人,此事小的委實不知,這些孩子皆是爭著搶著自愿來的,小的只是從中挑了幾個順眼的帶來,此事與小的可沒半分關系,大人愿要則收,若是不喜,小的便將他們打發回去。”

聽的那小吏語氣強硬,胡萬里心道難道錯怪他了?爭著搶著自愿來?他不由狐疑的掃了一眼跟前的一眾孩子,這是怎么回事?

見無人說話,劉建稍微猶豫了下,才鼓起勇氣怯怯的道:“大人,賣給牙人也賣不了幾個錢,白送給大人,雖然沒錢,但卻有盼頭,若是未遇上大人們,領取了回鄉口糧,咱們也會被賣掉的,這些日子,天天都有被賣的。”

有盼頭?胡萬里微微一愣,總算是明白過來,這些個災民還真是不笨,他們肯定是知道了三人的身份,之所以將孩子白送給他們,是怕他們不要,是指望孩子能得到善待,在他們這種官宦家里,不僅不用擔心孩子生計,說不定日后還會有出息,現在將孩子白送,也為以后相認留下退路,這哪里是賣孩子,純粹是給孩子謀出路。

孫光輝亦是反應了過來,微微笑道:“還真不小看他們,這算盤打的勝過了錙銖必較的商賈,不過,這些孩子是收還是不收?”

楊獻可皺著眉頭道:“咱們千里赴任,這些孩子身子太弱了,可不方便帶。”

一聽這話,一眾孩子紛紛跪下,一個個淚流滿面,卻又不敢吭聲,只一個勁的磕頭,見這情形,胡萬里心頭一酸,慨然長嘆道:“可憐天下父母心,便是累贅,我也認了,都起來。”說著又對那小吏道:“將他們父母都叫來,不白要他們的孩子。”

說著,他便轉身快步入了城,楊獻可跟在后面笑道:“長青這是何苦?早叫你不用來的,如今倒好,平白得了一群累贅。”

孫光輝亦是搖了搖頭,道:“大明如今災荒頻頻,各地災荒接連不斷,長青一己之力,能救濟的許多?”

“眼不見,心不煩。”胡萬里頭也不回的道:“這些個孩子養幾年便能派上用場,當是行善了。”

最終,胡萬里以高出牙人四倍的價錢——二兩銀子一個簽了文書,收了十二個餓的眼睛深凹,瘦骨嶙峋的義男義女,在簽文書的同時,他要求詳細的記錄了各人的家庭成員和住址。

付完銀子,胡萬里轉過身來看了孫光輝、楊獻可二人一眼,道:“咱們先去驛站旁尋家客棧將孩子安頓好,再去城東關運河挑可意的丫鬟小廝如何?”

孫光輝指了那些孩子一眼,道:“這些孩子長青不打算分給咱們?”

胡萬里微微一笑,道:“這些丫鬟小廝分給你們,豈非顯的太無誠意?咱們去城東關運河好好選幾個。”

對于這批瘦骨嶙峋的丫鬟小廝,胡萬里確實不想分給兩人,他擔心兩人不待見他們,甚至是虐待他們,再則,象這種仆從也不是沒有好處,一旦成人必然是忠心耿耿,他也因此決定,以后收仆從,一定要收有大恩的,有親人的,知根知底的,如此才能大體保證仆從的忠心,至少他們心里會有所顧忌。

城東關運河的人市買賣丫鬟小廝跟京師的情形大同小異,孫光輝、楊獻可各自挑了一個小廝和丫鬟,胡萬里考慮到男女平衡,挑了三個丫鬟,徐州的價格遠比京師便宜,頂好的丫鬟也才五兩一個,胡萬里買的自然是心滿意足。

在徐州休息了兩日,一眾人繼續乘船南下,一路再未耽擱,于九月二十三日黃昏時分抵達南京城外三汊河附近的龍江驛,在這里,他終于等到了吏部對他的新任命,嘉靖八年十二月初八,任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知縣。

一看到仍然是福建,胡萬里不由一陣牙痛,雖說是升官了,改成了知縣,可福建那地方他實在是不感冒,不為其他的,路太難走了。

孫光輝湊過頭去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胡萬里,輕笑著道:“長青難道不滿意?”

胡萬里斜了他一眼,道:“難道是肥缺?”

“當然是肥缺,較之福建汀州府武平縣的八品縣丞,無異于是天壤之別。”孫光輝滿臉笑容的道:“漳州府所在乃福建最大的平原,氣候適宜,四季如春,境內地勢平坦,河網密布,土地肥沃,素有閩南谷倉之稱,而龍溪縣又是府治所在地,恩師待你不薄啊。”


上一章  |  迷茫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