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外掛大作戰第三四六章 買賣(含打賞1.4萬加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穿越之外掛大作戰 >>穿越之外掛大作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四六章 買賣(含打賞1.4萬加更)

第三四六章 買賣(含打賞1.4萬加更)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05日  作者:林喵喵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林喵喵 | 穿越之外掛大作戰 
搜小說


開通了,休息一下眼睛吧,聽聽書也不錯哦!

小涂氏聽了涂氏的話,不由無語地張了張嘴,道:“她腦子壞了嗎?到這會兒要求還那么多?!”

涂氏嘆了口氣,道:“都是以前當寵妃鬧的,搞的她現在眼光無比地高,誰也看不中!”

小涂氏看堂姐怒不可遏,不由有絲恍惚,暗道真是世事無常,當年,她是多么羨慕堂姐是伯爵嫡女,而她父親明明也是嫡子,只是因為不是嫡長子,襲不了爵,就成了個要依靠伯父生存的微末人物,連帶的她這個嫡女,地位跟涂氏也是天差地別,明明她們都是侯爺的孫女(她們的祖父是侯爺,到父親輩上降一級襲封的),還都是嫡出,卻如此不同,讓人心里會不平衡也很正常。

便是后來,嫁了人,她嫁的是三品奉國將軍,而涂氏嫁的卻是二品輔國將軍,那時她都是羨慕的。

但現在,卻覺得涂氏也沒什么好羨慕的。

雖然嫁的都是庶出,但自己的正經婆婆是公公的嫡妻,并不是自己丈夫的生母,因為不是親生兒子,所以對方管的有限,人家想操心,也只會把精力放在她親生的兒子身上,不會對自己管太多,雖然婆婆不是自己丈夫的生母,就不會給自己丈夫劃拉錢,但好在丈夫是正經的宗室,以后分了府,也不怕像普通人家庶子那樣分不到多少財產餓死,他們有官莊有俸祿有宅子,婆婆不給他們私房就算了,他們也不用太在乎。

至于自己丈夫的生母。又不過是個姨娘,也管不到自己這個三品夫人,所以她在誠郡王府里,只要大規矩上不錯。管自己的人不多,便是以后分府出去了,只要公公未死,那姨娘生母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到她府上住,畢竟那姨娘是公公的姬妾,哪有公公在就把公公姬妾帶走的道理,頂多是公公死后,把姨娘接過來養下老就行了,不過只要沒有意外,估計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了。至少剛開始分府時上面不會有人壓著。搞不好那姨娘還會死在公公前讓她不用操那個心呢。

哪像堂姐。雖然嫁的也是庶出,但那李太妃是有誥命的人,又是上了玉牒的。雖說起來其實也是姨娘,但跟自己家里那個沒品級的姨娘可完全不一樣,再加上老王爺已過世,李太妃不用在王府侍候老王爺,出府跟著他們夫妻一起住,在形式上,李太妃就成了堂姐的正經婆婆了,有事沒事就管著她,現在再加上一個心氣兒高還當過人庶妃又跟憎恨簡安寧的李太妃有共同語言的表妹,搞的涂氏在家里越發沒點地位。日子過的不如意,比自己可憐多了。

兩人正說著呢,就聽外邊傳來一陣動靜,小涂氏凝神聽了會,笑道:“好像是姐姐的婆婆和那個李氏回來了。”

涂氏聽了,便與妹妹走到窗邊聽著外邊的動靜。

這兩進的院子,涂氏小夫妻住在第一進,李太妃和侄女住在后面一進,此時李太妃正與侄女邊往里走邊罵著人,涂氏聽的出來,她正在罵簡安寧——明明是趙栩把她們趕出來的,但她不敢罵趙栩,所以就罵簡安寧。

“看來事情沒談好。”小涂氏悄悄地道。

涂氏點了點頭。

“你在屋里呆著,別去觸她的霉頭,免得給你氣受。”小涂氏道。

雖然事不關己就有點不關痛癢的感覺,但站在姐妹角度,還是要出出主意的,沒幸災樂禍已是她人品好了,畢竟不少人看著別人倒霉,哪怕是與己無關的人倒霉都會幸災樂禍一番,更何況一直羨慕堂姐的她了,看著堂姐煩惱,沒幸災樂禍的確算好的了。

涂氏自然不想去找麻煩,在婆婆那兒受了氣,對孩子可不好,所以她自然不會過去的。

小涂氏也怕觸了霉頭,所以看李太妃走到后邊去了,便起身告辭了,只道:“姐姐好生保重,少搭理她。”

小涂氏有預感,看李太妃對簡安寧那么生氣,而李氏又那樣高不成低不就,只怕她這個堂姐在接下來的日子有夠氣受的。

永定侯府倒臺了,最高興的人便是簡安欣。

這日簡安欣過來高興地道:“三姐,你不知道,王賤人如今可倒霉了!生意做不下去了,據說要離開京城呢,樂死我了。”

她所謂的王賤人,就是她的前夫。

她那時候還曾想著要讓騙了自己青春和貞潔的那個姓王的好看的,比如等有了錢就故意跟姓王的做一樣的生意,然后跟他打價格戰,拖死他,但等手上真有了錢,她又舍不得花在跟那王賤人斗氣上了,好在他家族親永定侯府倒臺了,往日里經常打著永定侯府名義行事的王家自然吃了大虧,生意場上的熟人因知道他們家是永定侯府的親戚,都不敢跟他們來往了,生怕受到連累,真是成也永定侯府,敗也永定侯府,那時候永定侯府發達時,借著那府上的名義,在外做生意自然沾光的很,如今永定侯府參與篡位,別人知道他們是永定侯府的親戚,自然避之不及了。

所以不過短短時間,王家生意便大大受挫。

更火上澆油的是,當初為了娶簡安欣,所以將元配許氏休了,如今許家看王家倒霉了,更是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為他們家姑娘報仇,讓本來還有可能撐過來的王家,因為雙重打擊,徹底撐不過來了,于是自然只能離開京城了。

簡安寧看簡安欣興奮不已,也替她高興,雖然簡安欣當初是荒唐了點,但是那姓王的更不是東西,不說別的了,單說他為了攀上簡府,二話不說馬上休了發妻,就不是個東西了,所以就該被收拾。

所以當下簡安寧聽了簡安欣的話,笑道:“這倒的確是個好消息。”

簡安欣點了點頭。道:“你不知道,我聽說王渣倒霉了,當即買了鞭炮慶祝,當初那樣害我啊。總算有報應了。”

簡安寧道:“哦,我想起來了,那天我嫂子曾說,那王少爺還去過簡府,不過被你爹娘他們直接打出去了,因他們是密談的,我嫂子不知道他們談了什么,但聽你這么說,估計是落難了,去簡府求助來著。”

簡安欣整天呆在莊子里。消息沒有簡安寧靈通。所以并不知道這事。這時聽簡安寧這樣說了,不由鄙視地道:“臉皮真厚,當初那樣對我。現在還好意思找上門。”又拍了拍胸口,道:“幸好我不在家,要不然爹娘看他來了,肯定又要罵我了,萬幸啊。”

兩人正說著,門上說李元娘帶著她娘過來拜訪,簡安欣聽了,不想讓李元娘看到她過的沒她如意,便馬上告辭離開了。

那邊李元娘進來后,說了兩句寒溫便直奔主題。笑道:“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兒個來,是我娘說她接到樁好買賣,娘娘要不要做?”

“怎么?”簡安寧驚訝地看向李姨媽。

李姨媽因被李元娘約束著不許在簡安寧面前啰嗦,見李元娘與簡安寧關系非常好,為了女兒自然忍住了,只上次給簡安寧介紹過一次花錢買選侍,然后她從中受益的事后,便每每動心,想著要是再有這樣的好生意就好了,吶,別人有錢沒門路,她有門路沒錢,各取所需,她能進項不少,就不用擔心家里開支問題了,所以平常也是經常鉆營的,看看可有什么簡安寧能接受的買賣,兩人合伙來點錢。

這時李姨媽一聽簡安寧詢問,便道:“您也知道,我住家附近,有不少中低級官員,如今聽說娘娘府上升親王府了,知道親兵名額會從一百名升到兩百名,于是就有人托我,問問能不能把子弟安排進來,謀份清閑的親兵差事。”

“這……王府親兵,都是些有門路的人家送來熬資歷的,將來出去了,有門路升職,所以有人會走關系送人進來還很正常,這些人家既是中低級官員,他們的子弟將來有門路出去么?如果沒門路的話,一直呆在親王府,也沒多少俸祿,那人家就算走關系,也不會出太多錢吧,要不然不劃算啊,那樣的話,怎么有買賣可談……”簡安寧道。

事實上簡安寧也不想府上全是這種熬資歷的少爺兵,所以跟趙栩商量后,也招募了不少武舉子甚至武進士,現在趙栩身手好,自然知道哪些人有兩把刷子哪些人是軟蛋,所以親自把關后,府里還是有些能人的,等期滿后,趙栩一般會幫他們說兩句,幫他們謀個好缺。

簡安寧也樂意他這樣干,一來給國家推薦些真正有能力的人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總不能整天接收那些熬資歷的少爺兵吧?二來如今王府太惹眼,府里有些有實力的人更安全些,畢竟,雖然她跟趙栩武力都不錯,但終歸分身乏術,總不能面面俱到,有時不免防不勝防,多些好手保護王府自然更好,一提到安全問題,趙栩想到他即將出生的兩個孩子,怕有歹人打什么綁票主意,自然立馬答應多選些有實力的人了。

賣妃妾頭銜無所謂,反正女子在后院,不會對朝廷有什么影響,這賣親兵名額,簡安寧就不想收那些人品太差的人進府,免得將來他們熬過了資歷,升職后禍國殃民,她知道這些人不在安平王府熬資歷,有的是門路去其他王府熬,她要不要他們,對他們沒什么影響,但最起碼,她不想看到這些人是從自己府上出來的。

所以就算是收人熬資歷,簡安寧也會關注下人品,不會什么垃圾都往府中收的,反正想進來的人太多,有的是選擇余地。

李姨媽聽了忙道:“這家的情況不一樣,這家子祖上是富商,后到了父輩便慢慢向仕途上轉,有考文舉的,也有考武舉的,如今他們府上去年秋天便考上了個武舉人,準備做官的,只是不想去軍中辛苦,聽到娘娘府上要親兵,便打算來娘娘這兒熬兩年,到時家里再花點錢,弄個官做做,不管官位大小好壞吧,總歸他們家是脫離商賈走上官途了,所以并不在乎錢方面的問題,說好如果娘娘愿意,他們可以給娘娘兩千兩銀子的。”

有幾十萬家財的人家,是不在乎花個一兩千兩跑關系的,雖然說為個混資歷的親兵名額花兩千兩銀子似乎有點多了,但想一想在王府做事零風險,另外給太少也不太合適,所以就定了個兩千兩也很正常了。當然,是她幫忙牽線搭橋的,所以對方也會給她一些門路費。

文舉與武舉不一樣,文舉要考中了舉人,找到門路,可以直接為官,但武舉的話,無論考了什么,都要先當會兵,好適應下軍中生活,之后再按舉人或進士的不同,晉升層次不一的武官。

簡安寧聽了她的話,多少有些明白了,不過仍道:“他們家既有錢,何不捐虛銜,那個也一樣啊。”

“他們嫌虛銜不好聽,外人提起來,還會說他們家是商賈,所以才這樣干的,這樣出來的官,別人就不會再說什么了。再說了,如今他們家走仕途,已有不少人考上了秀才舉人,買虛銜也要錢,有那錢何不弄來實官?”李姨媽道。

簡安寧這才明白了原因。

其實以前她不知道古代為什么那樣重農抑商,從國家層次將商人地位規定為下等,甚至連服飾顏色、使用的布料都有規定,限定他們能穿的衣服顏色,能穿的布料種類,后來才知道,因為經商獲利太快了,要像現代這樣商業發達,大家就不會種田,聰明的忙去經商,普通的跑去打工,沒誰搞土里刨食掙不了幾個錢的行當了,而古代又不像現代有機械化操作,畝產又高,如果沒幾個人種田,糧食不夠吃,天下就要大亂了,所以為了不讓人覺得經商好,因國家又不能禁止人們行商,就只好從身份上打壓,提高農人的地位,打擊商人的地位,盡量讓經商的人少一點了,如此,才有大量的人愿意留在土地上種田,免得成了賤業,被人瞧不起。

所以一般商賈有了錢后,沒能耐的向地主豪紳進軍,子弟有出息的便向仕途進軍。


上一章  |  穿越之外掛大作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