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仙凡引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道仙凡 >>道仙凡最新章節列表 >> 引子

引子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13日  作者:蘇與軒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蘇與軒 | 道仙凡 
蘇與軒

只是鴻蒙不記年,所謂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之說不知距今幾時,皆不可考。

正史中自上古黃帝始,便有廣成子布道,容成公成仙之說。史料中所載黃帝蚩尤各部逐鹿大戰,亦有風伯雨師、應龍等神仙之屬。

后又有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種種故事,廣為流傳。百姓雖不知其真假,卻也半信半疑,至此,神仙之映像算是深入人心。直至商周分邦建國,商末紂王無道,武王伐紂,改朝換代,民間又有封神之說,野史傳說混淆不清。

大周八百年,周末,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有老子出世,生來腳踩蓮花,擔周守藏室之官,傳有道家學說。()眼見大周氣運將盡,老子辭官歸隱,僅余一青牛,攜之西出函谷。函谷關尹喜好天文,眼見東方紫云聚集,其長三萬里,形如飛龍,知有圣人而過。故而夾道焚香,以迎老子。

老子見其心誠,便譜下道德五千言。后騎青牛不知所蹤,人言其教化眾生,功德無量,登仙而去。至此,神仙方士之說,更成系統。

又過數百年。

此中先有秦皇座下方士徐福,三千童男女東海求仙,后又伴漢武未央宮中玉人捧金盤接仙露之舉。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眼見周遭雷鳴電閃,生死輪回,更有非凡之人降生時伴有仙音白鶴,更對神仙之說深信不疑。

然自上古始,求仙訪道之人多如過江之鯽,不可盡數,又歷經茫茫上千年,豈能一無所得?便有福緣深厚之人遍訪名山大川,效仿黃老之法,竟真能于天地之中覓一分靈氣。雖不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卻也可延年益壽自在逍遙數百年。據傳,道法精湛者甚至已可神知九天,與神話中不老不死之真仙也僅一步之遙。即所謂半仙之軀。修道之法得來不易,豈可半途而失?便有人于世間顯化神跡,是以愈來愈多之人熱衷于此。

此些人循上古之法,謂己曰“道”。道之一教,由此而來。

早先老子教化之胡夷番邦,竟也有悟道之王子,世號釋迦牟尼。自號曰“佛”,立大教,分封諸天菩薩,各路羅漢。時至兩漢,西佛東傳,與道之一教,分邦而據。

惜乎,道教勢大,佛道相差懸殊。佛家不愿與道家相爭遂約道家同出世俗,不于凡人中傳道。道教人數駁雜,良莠不齊,而道之一法在體悟自然,悟徹諸天,雖可成半仙,卻進境較緩。佛之一法,在體悟自身,講求人之一身為三千世界,藏有無上妙法神通,三千大道,盡在己身。然如此修煉,進境雖快,卻不可成半仙。道教中一派不安祖訓慢法,暗通佛教,改為體悟己身,不再感悟自然諸天。加之,他們行事隨意妄為,不尊教條,最終竟然聯合佛教,反出了道門。于傳說中不周山腳立一大派,自號為魔。

經此一役,道門元氣大傷,遂與佛、魔兩派相約,再不在紅塵傳教,同隱于各大山川。各自礙于門戶之見,也不再探尋是否有仙。

至此,修真煉道之士遂在世俗中絕跡。雖然如此,先前佛道兩門傳道之時卻也各自有零星法訣傳下,各自演變,成了諸路武功,流傳于世。凡人習之雖不像修道之人可飛天遁地,卻也能飛檐走壁,強身健體。

悠悠數百年,到了大唐盛世,世間幾度分分合合。各路武功散于世間,極少再能聽聞神仙之說了。

我們的故事便是從大唐的玄宗年間開始的。


上一章  |  道仙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