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居田園第二百三十六章 過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珍居田園 >>珍居田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六章 過冬

第二百三十六章 過冬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12日  作者:云水之謠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云水之謠 | 珍居田園 
搜小說

報錯:、



回到村子里以后,每天貫仲跟南星兩個都會去縣城打聽消息,這樣一來,雖說珍兒他們都回來了,也不會兩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過了幾天,楚州府那邊開始慢慢的有消息傳來,先是傳出藥材不夠,從附近的幾個縣里征調藥材,再是欽差進了城,再然后就是御醫上奏治病的折子被公開了,從折子中可以看出來,疫情最嚴重的時刻已經過去了。

消息一經傳出來,棘陽縣的氣氛一下子就變得很好了,閉門了幾天的人們也開始出來透透氣了,沒幾天縣城就恢復了以往的熱鬧。

珍兒他們一直注意著這邊的消息,聽說疫情控制住了,第二天就回來縣城了。珍兒、貫仲、方海、南星還有曹葉氏五人忙了一天,把鋪子里里外外重新又洗刷了一遍,碗筷還專門用熱水煮了的。等集市上人多了起來,就又開始做包子賣了。

又等了幾天,聽說楚州府那邊已經開了一個城門,允許人員進出了,葉老爺子二話不說,收拾了東西竟是一刻也呆不住就要去楚州府。葉石韋他們現在還在大牢里關著,能跟葉老爺子一起去的只能是貫仲。

貫仲收拾好行囊,珍兒照例給了他兩個荷包,里面比上次還多裝了十兩銀子。她也是思量過的,一般有了什么事以后,最先有變化的就是物價,他們這一趟去還不知道會遇到什么,錢多傍身。

送走了葉老爺子,毛氏找阿風幫忙拖了關系,她又去大牢看了葉石韋父子。他們在牢里也還好,就是吃住差點,還有每天聽那鞭笞犯人的聲音,父子倆都有些吃不消。好在毛氏給獄卒送了銀子。獄卒拿了銀子辦事還牢靠,給葉石韋父子倆換了個干凈些的靠里的牢房,算是讓他們好過些了。

葉老爺子跟貫仲這一去就杳無音訊了,非常時期,大車店也沒有生意往楚州府跑,沒了給珍兒他們帶消息的,他們也只能在家里干著急。

前段時間疫情嚴重的時候,醉云樓的生意差了很多,不管是蘑菇還是熏肉要的都少了,讓珍兒很是煩了一下。

自從她開始收蘑菇以后。每逢下雨,村里只要是閑著的有心想掙這銀子的男女老少都上山采蘑菇去了,一時間珍兒這里是從來都不缺蘑菇的。還有野味。自從入秋以后,田地里清閑了,很多莊稼漢子都跟著村里的獵戶上山,他們也不想著獵些什么大的東西,就是山雞、野兔、狍子逮幾只都成。珍兒這里收這些東西多的都沒地方放養了。她挑了一些,有的做成熏肉,有的腌制風干了等過年的時候用。那段時間忙的她都昏天暗地的,好在有毛氏、孫氏帶著葉白薇姐妹幾個來幫忙,貫仲、方海、南星他們跟著幫忙殺雞宰兔的,還有王大娘、錢大娘幫忙清洗。要不然她這可是忙不過來的。

疫情過去以后,城里的人像是在家里關了幾天都沒吃飯一樣,都奔到醉云樓大吃大喝起來。醉云樓的大掌柜最喜歡人多。人多他們的生意就好。珍兒之前沒感覺,當醉云樓要的野味多了一半的時候,她才對醉云樓人多是個什么概念。

醉云樓多訂的不只是野味,就連熏肉也要的多了,現在天冷起來。東西也能放了,醉云樓現在五天的量都趕上之前十天的。珍兒嘖舌之余更多的是高興,她家里那些熏肉總算能賣出去了。

天兒一天天冷起來了,平時炒個菜還沒等吃完飯就冷了,珍兒他們愁得不成。還是有一回去醉云樓送貨看到他們的大鍋,珍兒才想起來,高門大院里都有一種鍋子,就是下面燒著炭,鍋里燒著湯,旁邊放些生的菜,想吃什么就把什么放到鍋里煮。

珍兒仔細想了想那個鍋子的樣式,然后照著記憶畫了出來,雖然葉白芷笑話她抹了一團墨漬,完全看不出來她畫的是什么,但珍兒的熱情完全沒被她打倒,還是興高采烈的去找鐵匠幫忙打一個鍋子。

沒想到葉白芷什么那個烏鴉嘴還說中了,她跟鐵匠講了半天,他們倆愣是都沒理解對方說什么,連找了三個鐵匠以后,珍兒才認命了,把做鍋子的事情丟到腦后去了。

這天珍兒跟柱子兩個去醉云樓送完了貨,又結了賬,一路抖著手腳回的鋪子。十一月的天兒,已經冷的不止一星半點兒了,早上看到樹上掛的白色冰柱,珍兒才察覺到冬天真的到了。

王大娘看到珍兒冷的嘴唇直抖,臉也蒼白著,忙把她領到灶門前坐著,還盛了碗大骨頭湯給她。這大骨頭湯從入秋開始珍兒就讓煮起來了,天了冷,喝湯更暖和。

王大娘心疼的看著珍兒,道:“怎么也不穿厚點兒啊?看你這冷的。”

珍兒摸了摸身上新做的夾襖,孫氏知道珍兒怕冷,給塞了厚厚的棉花,摸上去軟軟的,穿上暖暖的。可惜她這怕冷的體質,穿的再厚手還是冷的,除非手里拿著熱的東西一直暖著,要不然才熱不起來。

一口喝完了湯,珍兒把碗遞給王大娘,“沒事,其實也不冷,只是身上不熱罷了。大娘再給我盛一碗湯吧。”

王大娘轉身盛好了湯,放到灶臺上,道:“東家,之前夏大姐說那啥貴小姐成天拿在手里的那個小小香爐那叫什么來著,下回夏大姐再來我問問她,也給東家你買一個,這樣不是就暖和多了嘛。”

這樣暖暖的關心真好,珍兒笑著道:“那叫手爐,是拿在手里,里面放著炭,取暖用的。大娘,你這樣說我才想起來,可不是應該買個手爐什么的嘛,還有湯婆子,那也要買幾個,你們這成天在鋪子里忙活,還要碰水的,這手哪里受得了呀?”

王大娘笑笑,搖頭道:“我不要那東西,每天在這庖下里忙活,我一點兒也不覺得冷。我身體好著呢。可不跟你們小姑娘一樣體寒。不過你葉姑姑是得要一個,你看她每天洗那么多的碗筷,手上都裂了,這還沒到下雪的時候呢。這凍傷要是留了根兒,那以后每年可都得鬧騰一回的。”

珍兒點點頭,想著等下晌不忙了就讓貫仲跟她一起去買手爐、湯婆子這些。還有炭,前段時間正是買炭的好時機呢,葉家出了事又有了天花的事兒,也沒想起來買炭,現在去買肯定就貴了。算了。貴就貴點兒吧,誰叫這里跟他們那兒不同呢,連個炕都沒有。只能燒火、燒炭取暖了。

下晌珍兒買了湯婆子、手爐,由買了上等的銀霜炭一百斤,中等的炭二百斤,花了她將近八兩銀子。鋪子里她留了兩個手爐,一個給貫仲、南星用。一個給曹葉氏,還給曹葉氏留了一個湯婆子,她一個人睡,晚上也未必能把被窩暖熱。至于貫仲跟南星,他們倆一起睡,說是晚上挺熱乎的。珍兒就沒給他們留湯婆子。

然后又給夏嬤嬤他們送了一個手爐、一個湯婆子去,就連炭也送了三十斤。

剩下的,兩家幫工一家五斤銀霜炭。十斤中等炭。王大娘跟錢大娘拿著炭,高興的直給珍兒道謝。她們從來都沒有用過這么好的炭呢,家里每年都買那種粗炭,一燒全是煙子,熏得人直流眼淚。

要送炭當然不能少了葉家。珍兒把炭送去,毛氏說什么也不收。珍兒說了半天她才把炭給收了。這些天為了葉石韋父子、蔣氏他們,葉家的銀子都是流水一般的往外送,家里最近也是有些捉襟見肘了,除了杜云跟小茵陳,葉家其他人都沒有用炭,冷了也是在燒完飯以后,把灶里的木材撿出來扔到烘爐里,提個烘爐取暖。

至于杜云,就葉老爺子問了一回,被毛氏幾句話給回了,葉老爺子也就沒管這事了。毛氏是杜云正經的婆婆,鄉下人家雖說不需要媳婦在婆婆面前立規矩,可也不能這樣在家里發生餓了大事的時候躲回娘家的媳婦。

杜云一直在娘家等著毛氏派人去接她回來,她想著不管怎么樣,毛氏那么愛面子的人不可能連剛滿月的孫女都不管。可只等了三四天都沒見到毛氏的影子,她這才覺得問題嚴重了,收拾了東西抱著小茵陳就回來了。

對于杜云的回歸,毛氏一點異樣都沒有,就像之前杜云她娘的事情沒有發生一樣,還是照常對她照顧有加,只讓杜云感激的同時更愧疚。

珍兒覺得毛氏的定力真好,也太過寬容了,后來發現毛氏再也不會跟杜云說家里的大事了,完全把杜云當成客人一樣對待,讓杜云開始反思,并積極投身到家里,哄孩子之余還爭著搶著做家里的活兒,珍兒更佩服毛氏了。

秋天的田地里要做的事兒不多,就是得鋤草,現在雖說草不多,很多也都死了,可是還有有些頑固的草需要人去鏟除的。

珍兒覺得她不能再什么事兒都不做了,特別是自家后院那地里的草莓,更要好好照料才是,也跟著拿著頭鋤草。

怕那些草莓秧附近還有生出的小芽,珍兒跟放假兩個人鋤草、施肥的時候,格外的注意,一畝多的地他倆硬是忙活了三四天才鋤完草、施了肥。

這一轉眼就到了十月十五,珍兒去寺里給她爹娘燒完香以后,順便把虎子也給接回家了。他們初一十五休息兩天。

推薦一本很好看的書書名,鳳回書號:2790211作者:易雪心

簡介:計劃落水,意外重生,彼時,母還在,兄未亡,青梅竹馬伴身旁.鳳翎決心,以自己的雙手扭轉乾坤,大家一起幸福,只到地久天荒.重活一世,她誓要操控命運的輪回!

相鄰的書:


上一章  |  珍居田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