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發家史第九十九章 咎由自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縈索>> 地主婆的發家史 >>地主婆的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九章 咎由自取

第九十九章 咎由自取


更新時間:2013年12月06日  作者:縈索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縈索 | 地主婆的發家史 

一年前的顧氏謀反案牽連極廣,畢竟是國戚,愿意巴結顧家的大有人在。據傳大理寺為了分辨哪些是可能跟顧氏謀反有關聯的,哪些只是平常普通的“交往”,花費了足足兩個月。結果,有些人只是送了幾樣禮就同樣被關押了,有人賄賂的證明都擺在桌案了,仍舊以“無關人等”的名義放了一馬。

那段時間,大理寺昏庸沒少被人罵。罵得最難聽的,無非是說大理寺并刑部衙門上上下下的官員,都如同吃飽了的蚊子,吸血吸得走不動路!可是沒辦法,謀反大案株連九族,等閑人挨都不敢挨,更別提為案中人求情了。只能在暗地里悄悄打點辦案的人員,幫助親朋故舊了。

這一日,永安帝宣召傅之進宮覲見。當然,不止他一個,御書房內還有幾個人,分別是大理寺莊碧賢、工部曾巖、吏部徐靜波等六個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年輕,有朝氣,且在各自的部門都是挑大梁的“骨干”。除去傅之的話,更有一個特點——與八大世家無關!

傅之若不是用三年的時間真刀真槍的證明了自身的能力、忠誠度,也沒有這樣的機會。

“陛下,陸家勢大,須緩緩圖之。”

“放心,朕心中有數。這么長的時間都忍了,最后關鍵時分怎么會弄了岔子!”永安淡淡的道。然后對自己花了多年才組建的心腹團體說了他放任這段時間謠言的真正原因。

“為扳倒陸氏,顧氏犧牲極大。朕欲寬慰太后之心,決定封顧氏‘承恩侯’。”

莊碧賢暗暗皺眉,“陛下,如此做,豈不是讓陸氏起了提防之心?”

他一直是大理寺辦案人員,外人只知道他查案厲害。卻不知這次“謀反”的苦肉計全出自于他。八大世家同氣連枝,除了張家忠心耿耿,一開始就倒向皇室之外,其他世家或多或少總有些遮遮掩掩的秘密。陸氏勢力最大,四五年前因族長被迫卸任,遠離中樞朝廷,能量轉為地下,這讓一心想除去陸氏的永安,覺得比較棘手。

有什么辦法,能斬草除根呢?還要防備其他世家唇亡齒寒。相互勾結?

永安從前讀史,看到“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字句,還覺得為君者怎能這樣心胸狹窄。等到真的親政后。才知道不是當皇帝的小氣,而是任憑是誰,也無法忍受自己的政令,還得通過世家的審查后才能實施。這當中,尤其是陸氏——太過分了。簡直像八爪魚,從方方面面掌控著朝政,讓天下百姓都認為陸氏是擎天大樹,而他這個皇帝,只是擺設!

如果他是昏君,耽于享樂、不問黎民疾苦。那無法否認世家也有穩定百姓、維護社稷的功用。可是他一心圖治,一心想做個名垂千古的明君。

世家,擋著他的路了。

為什么先拿顧氏開刀?一來顧氏女封了貴妃。“殘害皇嗣”絕難姑息,算是一個合適的由頭;再者顧氏是外戚,朝顧氏動手不會引發世家勾連在一起,只會觀望著,以為他和太后之間出了什么問題。第三。顧氏真的清白無辜嗎?那幾封書信,怎么到了顧家家主的書房?還被人輕易的發現?

如果真真是被陷害的。那永安寧可放棄這個計劃!

顧氏抄家,抄出的何止是書信。更是扯出來多少兩面三刀、卑賤無恥之輩!

為了不引起陸氏的警覺,沒有直接將刀鋒對準陸氏的人,所有被抓者都是和顧氏有所關聯的。怪就怪陸氏太心毒了,陸家可能早有不臣之意,可是為了保護好自己的名聲,一直藏身母后,悄無聲息的設下埋伏下,從顧氏族人中自甘墮落的敗類中入手,若干年來慢慢經營,最終得意的將顧氏拖下水——謀反案一查,不是顧氏擋在前面,還能有誰呢?

這給永安清理的機會,一面將顧氏的女眷接到宮中保護起來,一面則將那些良莠不齊的“母族”親戚全部下了大牢。被酒色掏空身子、毫無用處的,死就死了吧,反正他們活著也只是制造麻煩。剩下活下來的,都是識時務的,不說能增添助力,至少不會三天兩頭鬧出事故,讓他和太后顏面難堪。

至于那些被陸氏當成棋子,和顧氏有牽連的,永安暗地里示意莊碧賢等新晉派,能拉攏的拉攏,不能拉攏的就打壓,一直寄希望世家能挽救他們的,一律打入死牢!先關著吧。

本以為還需要三五年時間,才能緩慢的把陸氏的人手替代出去,不讓朝野動蕩,誰曾想皇帝畢竟是皇帝,愿意效忠皇權的還在多數。這個過程,比想象的快速多了,以莊碧賢為代表的新晉派,還有一些開國的勛貴后人,達成了一致。再說世家之中,也不是鐵板一塊……

“陸氏中也不乏聰明才高之人,發現就發現吧,除非他們能找到阻止朕冊封承恩侯的法子,不然,朕的圣旨一下,他們能怎樣!”

說了幾句朝政,其他人都發表了幾句,類如“顧氏犧牲”“理應如此”的話,唯獨傅之安安靜靜的站著,他的異樣沉默,不僅顯得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更讓永安帝時不時側目。他的耳中彷佛回想了某人的聲音。

君奪臣妻?

不,不,想做明君的永安怎么會搶臣子的妻室呢?一沒成婚,再么……若是臣子主動進獻,為君者不便拒絕臣下的好意啊!

永安心里頭轉悠著。他也不清楚怎么就對顧靜媛念念不忘。仔細的想,將認識后的畫面一點一點交織起來,才明白原因——女子除了長相,性格也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顧靜媛除了生就靈牙利齒外,還是一個嚴重表里不一的人,有的時候像是一個謎,引人探究。

別人的表里不一,是外表清高,內里媚俗,或是表面和善,內里惡毒。她呢,表面大膽,內里是最謹慎不過。看似有點癲狂,其實她嚴重的冷靜從來沒有消失。聽宮嬤嬤說了她在九歲時做過的事情,簡直讓人仰慕。那時他就有好感了吧,可是對顧氏外戚的身份不敢太過親近。

后來將靜媛換成靜妍……到底是失落多一點,還是慶幸多一點?

“傅愛卿,你在北疆守城辛苦,耽誤了終身大事。朕決意為你指一門婚事,令你無后顧之憂……”

永安準備將這一屆最貌美的秀女指給傅之,哪里曉得傅之“忠心耿耿”的跪下,馬上就開始“謝主隆恩”了!

“陛下日理萬機還記掛微臣的婚事……”一臉感動,“三年前能得陛下指婚是微臣和微未婚妻的福氣。雖然這三年波折重重,她和她父親一脈被逐出顧氏,又受顧氏謀反的牽連,可如今真相大白,顧氏得以翻案,他們也是可以回歸顧氏。微臣不在意她的身份,無論她姓高也好,姓顧也罷,三年前定下婚約便在佛前盟誓,今生相守,絕不背棄,否則亂箭穿心、死無葬身之地。”

永安哽住了,他瞪著傅之半響說不出話來。

當然,他可以賴皮的當不知道三年前賜婚一回事。可是,莊碧賢等人都是他的心腹,今兒他可以厚顏無恥的奪走臣子“盟誓不能背棄”的妻子,來日他們豈不是也要擔心……跟隨的不是是一個合格的君主,而是一個貪婪好色的,為了滿足私欲不顧大局的皇帝?

在皇權大業之前,女人就是風花雪月,用來裝點業余無聊時光的消遣、愛好。是以永安帝的腦中,顧靜媛的影子很快淡去了,考量一番后果,他立刻做出最合適的姿態。

“哈哈,原來傅愛卿竟然是長情守諾之人!既然你念念不忘要迎娶太后的侄女,朕的表妹,朕當然樂見其成。嗯,朕即命人草擬圣旨,命你二人不日完婚。”

傅之磕頭行大禮,這次多少是發自內心。

顧靜媛在宮中住

您正在閱讀本章節的第1段,請繼續翻頁

隨機推薦:隨機推薦:

2013()蜀1


上一章  |  地主婆的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