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來自于
收殮了楊倩倩的尸身后,楊玲整個人渾渾噩噩的回到楊家,倒頭就睡。次日清晨,衙門負責調查的人來了,還有醬料之王的楊家。仵作驗尸的報告,證明楊倩倩是因為頸骨斷裂而死。可駕車的馬都是調、教好的,從來沒有病過,馬夫也是忠心耿耿,到底是意外事故,還是人為,須得一步步排查。
隔著屏風,衙門的人問了許多當天發生的事情,如怎么去的王家,見到了誰,說了什么話。記錄在案后,又問,“楊姑娘死前跟人結仇過嗎?”
楊玲惘然,“倩倩天天跟我一處,要么就是在家閉門繡花。我不知她有什么仇人。她平常愛笑,討人喜歡,沒什么仇人。什么人會害她呢?”一說,眼淚就嘩嘩的往下掉。
再往深處問,楊玲就搖著頭,哽咽的無法說話。
衙門的人想到楊玲才十五六歲,親眼見到好友的死亡恐怕精神上的打擊一時半會兒恢復不了,便先放下,轉而問起丫鬟。要知道丫鬟們雖然地位低下,但聽得看得,說不定能有意外的收獲呢。
無論是死者楊倩倩的丫鬟,還是楊玲的,以及王家晨星、晨曦的,所有當天的丫鬟都被問了口供。唯獨一人……小香。
眾位丫鬟都提到了她,可王家說那丫鬟不是她家的,問詳細就支支吾吾,明顯掩飾著什么。問案的人最討厭半吐半露,藏不好也你藏什么?不是增加人家的工作量?于是向王家施加壓力。畢竟,一條活生生的人命是從王家離開后才發生車禍沒了的。
晨曦本來還不想把顧靜媛拉進來,但晨星太小,經不住一詐,就說穿了。
小香是顧氏的丫鬟,而顧靜媛是顧家之女。
滿京城上下,知道王家跟顧氏有姻親關系的不多。主要是顧祈恩在外,從來沒提起過這一門親戚,房氏也不曾搭理過。往來主要是顧靜媛以晚輩名義上門看望,而王家跟劉家在通江運社得來的收益,也是避人耳目的。
知曉顧靜媛的真正身份后,楊玲更加驚懼不安了。時常午夜驚醒,短短數日,就將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折磨得不成人形。請了多少道士施法超度也不管用。沒辦法,聽了一位高人的建議,送到青莽山清修一段時間。
至于楊倩倩的親生父母,聽說查到顧氏,發生了分歧。一個覺得蜉蝣撼樹,即便是查明白了真相,還能對顧家女怎樣呢?不如息事寧人,暗地里換些好處罷手吧。另一個則不肯,好端端的女兒就這么沒了,怎能甘心?就算是太后娘家人,也不能這樣欺辱!誓死要將顧氏女扳倒,至不濟也要她付出足夠的代價。
外界紛紛擾擾中,顧靜媛仍在自家的小院里磨墨、畫畫。天高云淡,好一段悠然時光——她將關禁閉的日子當成了消遣休假了。有顧祈恩、房氏這樣的父母,可想而知她在楊倩倩死后的遭遇了。
房氏黯然神傷,一顆心兒只覺得掰成了幾瓣。為什么大女兒就不能消停消停呢?為什么她總會是牽纏出一連串讓人心力憔悴的事情中?三年好不容易培養的那點淡淡的母女情分,再這種不斷的猜忌埋怨中,又點滴不剩。
房氏命人把顧靜媛的院子鎖上,除了送一日三餐的婆子,誰也不準踏進一步。
只有第一天晚上顧祈恩過來看了一次。他的問話跟房氏一樣——不太相信顧靜媛會讓人暗中下藥給馬匹,然后害死楊倩倩。這么簡單且粗暴的方法,絕對不會是顧靜媛做得出來的。
但是,重要的不是誰是幕后真兇,那跟顧家沒有關系。重要的是,為什么大家閨秀會牽扯到這種事情來?為什么旁的人沒有?
顧祈恩希望大女兒為父親兄長的前途,為宮里的妹妹考慮考慮,日后別做事沖動,隨心所玉,害了全家。
地址
(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