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發家史第四十九章 姐妹鬩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縈索>> 地主婆的發家史 >>地主婆的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姐妹鬩墻

第四十九章 姐妹鬩墻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24日  作者:縈索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縈索 | 地主婆的發家史 

寫八股文的也未必全是腦筋迂腐、思想僵化的。()顧靜媛故意這么一說,是想看看父親還有救沒救。如果他會為高老太的死因痛徹心扉,改變思維方式,認可“手術救人”的話,她正好可以借此機會,送兩個幫手給胡大夫……外科手術必須要發展,不為別的,為自己做準備啊!

萬一將來她生孩子難產怎么辦!一尸兩命,太悲催了。

指望不上別人,只能自己提前布置了。

果然,顧祈恩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艱難的動了動嘴唇,“在肚子上開刀?非得這樣?”

“是,壞掉的一截腸子在肚子里,好比膿瘡也許能自愈,但不如提前擠破來得快。開刀看似危險,卻是唯一的辦法。當然,也不是萬全之策,術后的保養很重要,還有傷口發炎的威脅……阿婆年紀大了,恐怕受不住,胡大夫才遲遲不肯下刀——他也沒多少自信,怕本來還有幾天活頭,開了刀就連交代遺言的時間都沒了。”

解釋完了,顧靜媛看著父親消瘦的面龐,感觸頗深。

盡管這位父親有這樣那樣的不滿,但總體而言,他并不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他對父母孝順,對妻子愛護,對除了她之外的兒女都盡到了教導關愛。有那么一刻顧靜媛有點猶豫,要不要趁機跟父親和好呢?

畢竟,她討厭的是房氏,有隔閡的是兄弟妹妹,父親還沒做過什么觸犯她底線的事情。

哪知道——

顧祈恩忽然開口,聲音轉冷,“你有什么目的?”

“什么?”

顧靜媛以為自己聽錯了。目的?她能有什么目的?不就是發展醫學,將來有更多的人受益?最好受益到她自己身上?

“你到底有什么居心?從一開始,你就故意跟犯過大罪的胡不留接近,太婆早就告訴過你。胡家祖上有人被凌遲處死!即便這樣,也沒制止你。說,你的用意?你冒著大風險,總有個圖求吧?”

一字一句,都聽懂了,但是聯合起來,怎么就不懂意思呢?

任憑顧靜媛自問冰雪聰明,也是足足過了五分鐘,才明白“父親”話中的意思。嚯嚯,這是猜忌她的不懷好意呢!

是。她的所作所為,的確超出了這個時代。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再膽大包天。聽說凌遲估計也害怕得夠嗆,怎么會跟胡不留扯上關系?但她不同啊,她來自現代社會,現代社會早不流行“株連”了,不能一個人犯罪。全家人跟著坐牢吧?

顧靜媛反思,她是做了很多不符合常理的事情。

但,被親生父親用冷冰冰的言語質問用心,她還是被刺激到了。

親娘如此,親爹也是如此,她還真是夠倒霉。

蹲下來。她仔細看著父親那張熟悉的面孔,好像看待陌生人。許久許久,她才緩緩道。“父親,您學得是圣人之道,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可在我看來,您落了下乘。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您說的話自己回想回想。您是什么用心呢?您打算證明什么?”

“可笑可笑。執迷不悟,墨守舊規,不思進取,還質疑他人……算了,算我看錯了您。以后,只當我是透明人罷。不必顧忌什么‘父女’,恐怕在您心中,我早就不是您的女兒了吧。”

父女的爭吵,根本瞞不住人,很快傳到其他人耳朵里。顧祈瑞憂思連連,

“元元這是怎么了?前段時間跟房弟妹,現在又和恩弟鬧了起來?”

翁氏很不樂意,埋怨道,“弟妹什么人夫君不是不知道。她但凡對元元用點心,能讓元元有了‘二月出生’的生辰八字嗎?至于今兒跟叔叔鬧起來,元元今兒過來跟妾身都說了。她真真是一番好心!”

“呃?好心?那怎么會和恩弟鬧起來?”

翁氏譏諷,“這妾身也不懂了。妾身生嫻兒的時候是難產,九死一生。房弟妹生元元的時候也是難產。體質母女相傳,嫻兒、元元,將來嫁人后生子,難保不和妾身一樣。元元是未雨謀籌,打算先培養幾個女醫士,萬一穩婆不中用,也好有個后路。”

顧祈瑞一聽,立即點頭,“這話很是。”因嫻兒和元元都十歲了,也就三五年的時間培養女醫士,時間真真不多。提前預備著,總好過難產什么都做不了強。

“元元說,她這么做,先是為自己,為自家姐妹——有了女醫士,至少不會因為生產而一腳踩上鬼門關,姐妹陰陽相隔。其次,也是為天下女子。要是行之有效的話,咱們也不是平洲無名無姓的人家,大可以上奏朝廷,廣而推之。天底下多少女人孩子能得救?這功德,比什么造橋鋪路大多了。”

顧祈瑞連連點頭,“很是很是。”

翁氏再一嘆氣,“可惜,元元才說了一半,就被她爹問‘你什么居心’?責怪她跟胡大夫往來,壞了名聲。胡大夫祖上的確不好,但惟獨他精通金刀解剖之術,女醫士都得拜在他門下。不求他,求誰去?跟那群只能捏著金針的老大夫學嗎?他們也不懂女人生孩子呢!”

翁氏越說越氣,“可惜元元不是妾身肚子里出來的,不然這么乖巧懂事的女兒,妾身看得比眼珠子還重要些,能讓她受這種傷害!”

顧祈瑞內心也是很喜歡元元的,他不忍心讓弟弟跟侄女隔閡越來越深,父女情分都沒了,便去勸解,說了很多。可惜,顧祈恩只是不語。

顧祈恩也有心結啊,他憂慮的是“玉清道”!不知為何,總有預感,大女兒行事張揚肆意,總有一天會徹底倒向玉清道——玉清道能給她的空間太大了,而顧家,除了束縛她的手腳,讓她寸步難行外,還有什么?

與其將來為大女兒的背叛痛徹心扉,不如現在就冷冷淡淡。

高老太過世后,對原高家沖擊太大。其他人的傷痛或許能被時間治愈,但對顧祈恩一家來說,不止如此。

頭七過后,顧祈恩在雪芒山搭了個茅草屋,似有結廬守孝的意思。房氏肯定吃不得苦,但又不愿意跟丈夫分開,只好三天兩頭來一次雪芒山。對外則說,家里的孩子離不得。

靜妍從宮中回來了。祖母過世,她怎么還能在宮中穿得花枝招展待選呢?太后親自讓人送她出宮——但沒說一年孝期過后怎樣。青云之路就此斷絕,可怨不得任何人。她除了日日夜夜趴在枕頭上哭,還能有什么辦法!

整日以淚洗面,哭過了七七,顧靜妍總算振作起來,再頹喪下去,對她也沒有好處。母親天天操勞,要照顧兄長的起居,還要去雪芒山看望父親,不能再讓她為自己擔憂。

她振作之后,想得深遠,開始為前程謀劃了。進宮是不能了,而帶進宮的錢財差不多都花費光了。這筆損失不小,將來可都要算到她的陪嫁上。聽說祖母過世,留下一筆錢財?靜瑛的那份,她不稀罕。三個姑姑和小寶的幾百兩銀子,也不好要的,剩下的只有同胞姐姐顧靜媛的田地。

八百畝啊。憑什么只給了她一個?

難道只有她才是祖母的親孫女?自己不算的?

顧靜妍覺得,祖母肯定是臨終時候糊涂了,沒想到她過身自己也要守孝出宮的,不然

您正在閱讀本章節的第1段,請繼續翻頁

隨機推薦:隨機推薦:


上一章  |  地主婆的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