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發家史第三十三章 不是教育問題,是原則問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縈索>> 地主婆的發家史 >>地主婆的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不是教育問題,是原則問題

第三十三章 不是教育問題,是原則問題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06日  作者:縈索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縈索 | 地主婆的發家史 
本章節來自于

夜晚,明月高懸。()

清風苑內,房氏以帕拭淚,可委屈的淚珠兒不停滾落,讓心疼母親的守拙靜妍看了,氣憤異常。不好容易忍住心傷,房氏紅著眼,推著丈夫顧祈恩,“夫君,且不要管我,先把元元接回來是正經。不然……可真讓外人看了笑話。”

落地絹紗燈里的蠟燭爆了兩爆,顧祈恩皺著眉,渾身散發著冷氣,“無法無天了!是好是歹也分不清,夫人,為夫就去接她回來好生與你道歉。”

“道歉?”房氏的笑中帶淚,看得讓人格外同情,“妾身不要,元元這孩子從小不在我們膝下,養成古怪性情。說起來,也是我們虧欠的孩子,沒有教她辨別是非道理。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有什么坎兒過不去的?妾身、妾身會和她慢慢說。”

“只怕說也說不清吧?”這時,顧守拙突然插嘴。被父親瞪了一眼,氣呼呼的轉過頭去——孝道大過天,他和二妹小弟平時都不敢惹母親生氣。可元元,居然把母親氣的掉眼淚!不孝,太不孝了!

他已經想好了,等父親把大妹妹接過來,就要以兄長的名義好好教訓她一頓!

不提顧守拙心內的小盤算,很快,顧祈恩帶著兩個小廝就往金風送爽齋一行。顧祈瑞一家正好在花廳晚餐,一張長桌上擺滿了珍饈佳肴,而元元呢,堂而皇之坐在左首第一的位置,僅次于她大伯父顧祈瑞。身后有兩個美婢侍候,想吃什么,嘴一努,連說都不用說的。翁氏還特意把她吃的兩樣菜放在她面前,噓寒問暖,注意力就沒從她身上移開過。

這待遇,比最受重視的顧守拙和最受疼的靜嫻還要高幾分。

看著大女兒美滋滋的啃著豬蹄,而翁氏慈的讓人幫她把魚里的刺挑了。囑咐“慢慢吃,別卡到喉嚨”,顧祈恩不由得一陣頭疼。他寧愿兄嫂對元元態度差一些!不然,以后孩子一和父母有了爭持,就跑到伯父家里算怎么回事?

“大哥大嫂。()”

顧祈瑞邀請他一道用餐,不過來時已經用過了,就拒絕了,直接道明來意,“有勞嫂嫂代為照看小女。不過嫂嫂事情也多,族里、家里。這些時日怕沒有停歇的時候,元元只會添亂,房氏不放心。所以……”

翁氏立刻道,“這話聽得就不入耳了。我們元元最乖的了,哪里添亂?叔叔別怪我話說得難聽,孩子這么大了也有感覺的!你把她當成累贅、拖累,怎么能抱怨她不親。不聽你的話?”

“呃……”

顧祈恩沒有和女人辯論的經驗,看了一眼兄長,顧祈瑞居然撇過頭去當沒聽見!沒辦法,他只能低頭,

“嫂嫂教訓得是。”

翁氏其實是希望元元回到清風苑,跟她自己的親生父母在一起。不然。親生子女不跟父母住在一塊,跟伯父伯母住一起是怎么回事外界猜測起來,對元元的名聲也不好。她打算“指點”幾句,過后跟房氏拉拉家常。幫小叔子一家扭過這道彎來,一家子骨肉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可惜,她的打算很好,但有人不領情啊!

“爹爹,我回去后還要抄寫佛經嗎”

顧靜媛吃得滿嘴流油,睜著漆黑如墨的眼眸,含糊不清的問道.

這模樣,你就是想抄寫佛經,還怕你褻瀆佛祖呢!

顧祈恩忍著怒氣,“你不想抄。就不抄了!”

“哦!”

顧靜媛繼續低頭跟豬蹄“奮戰”,表面一副乖巧可人模樣。()誰知道她心底轉悠什么念頭!回家?家里只有嫌棄她的父母,和沒什么交流的兄妹,干嘛要回去!回去受氣啊?

從平洲到京城,她最大的變化不是自身,而是周遭環境。曾經的高家長房,現在的顧家四房,就是她的大本營啊,顧祈恩過來接女兒,長輩們顧忌孩子的名譽,只有“勸和”的,可下一代不一樣。

顧靜嫻是第一支持者,靠近堂妹身邊,輕輕的道,“沒關系的元元,叔叔嬸嬸讓你抄寫,你只管拿過來,我幫你呀!抄多少都行。”

顧守拙呢,想到那句“我救了伯父一家,成了滿身罪孽,那眼睜睜看著親人死掉,成了什么?”對他的影響太大!最最諷刺的是,外人還沒評論什么,自家親人反倒認同后者。這讓他情何以堪?

“元元抄寫佛經的時候,恩叔也在場嗎?是不是說,恩叔您也認為元元手上沾染鮮血,必須抄寫佛經才能化解的‘罪孽’?”

翁氏瞪了一眼兒子,“守禮,不要亂說話。你叔父嬸子也是為元元著想。抄寫佛經是壞事嗎?人家教育女兒,還輪不到你插嘴!”

“娘,這不是教育方法的問題,是原則性問題!叔嬸讓元元抄寫佛經,就是認定她有罪!可她做了什么?瘟疫大災,整個云陽都被封閉的,兒子在外聽說消息,飛奔趕來,就只能在外圍著急上火。兒子每天做夢,都夢到爹娘跟兒子訣別!一想到爹娘,還有弟妹生死不知,那心情……想來恩叔是不能體會了!”

顧守禮說著說著,有些動情,眼眶都紅了,那幾個月誰知道他遭受了什么!讓一個青澀的大男孩飛快的成熟起來,眼角都帶著堅毅。

“元元她到底做了什么?她唯一的錯,就是不該把我父母爹娘的性命放在心上。如果她什么都不做,跟其他人一樣等著朝廷賑災,等著別人研究出治療瘟疫的良藥,等著別人來收尸……她現在還會被叔嬸逼著抄寫佛經嗎?”

“不會吧?”顧守禮反問完了,笑中帶著難以言喻的悲傷,“什么是罪孽?什么又是恩德?外人如果認為元元她臟,她沾滿血腥,她叛逆不顧倫常,守禮能理解。可是恩叔,你憑什么也這么認為?您這么想,當我爹娘是什么?又當我的弟妹是什么?”

“恩叔可知道,像現在我們一家其樂融融坐在一起用晚飯,曾經是侄兒做夢都不敢想象的?”

顧守禮說完,翁氏和顧祈瑞都震動了。

顧祈瑞還想責罵兒子兩句,怎么能讓長輩下不了臺?可張了張嘴,發現自己什么也說不出來。翁氏也是,一想到瘟疫肆虐的那幾個月,她的心跟浸了黃連水,苦透了。她擔憂外出的大兒子,可大兒子何嘗不是擔憂父母弟妹?

“我的兒!”

翁氏流著淚,抱著大兒子痛哭。

嫻兒、守智也是忍不住淚花洶涌,靠在父親顧祈瑞身邊。

好么,好端端的晚餐改成家庭倫理劇了!

元元垂著頭,看著豬蹄上已經沒什么能啃的了,眼角的余光撇到親爹的臉上有些尷尬不自然,抿了下唇,等長房一家的情感發泄得差不多了,咯咯笑了兩聲。她滿手都是油啊,但是毫不避諱的拽著顧守禮的衣角,

“大哥哥,以后你可以天天做夢啦!”

顧守禮頓時哭笑不得,摸著她的頭,又看了一眼活生生的父母,弟妹,感覺可不是跟重獲新生一樣喜悅?

“是,大哥哥可以天天活在夢里!”

這頓晚飯,元元是用得有滋有味。關鍵不是在于吃了多少,而是看到親爹略有愧色的表情,十分難得啊!侄子顧守禮指出,他壓根沒把兄長嫂嫂的性命放在眼里,他當然要解釋了。

聽完解釋,元元點點頭,終于了解父母的思維邏輯了——那就是他們夫妻兩個,壓根沒有邏輯思維,也不懂什么叫因果。

事情都是有因有果啊,但人家兩夫妻不理會,他們只知道大女兒犯了忌諱,碰了死人尸體。一個清清白白的女兒家,居然跟死人啊,腸子啊,扯上關系,那將來能有什么好?婆家不忌諱么?所以才想到抄寫佛經的辦法。如果不是剛剛認祖歸宗,條件不允許的話,他們還想把大女兒送到佛堂里待上幾年。

至于救了長房一家,在他們的眼中,是完全另外一回事。

兩碼事,不能歸為一談啊!

這個解釋,至少顧祈瑞翁氏接受了,作為父母長輩,他們能體會那份對女兒前途的憂慮。可顧守禮、守智,還有嫻兒,卻越聽越皺眉了。

抄寫佛經就已經難以忍受了,怎么,還要送到佛堂里待上幾年?因為大姐姐靜娟的緣故,長房幾個孩子沒有一個對佛堂有好感的。

“元元,你別擔心。不會有那種事情發生的。如果叔嬸再逼你,你……就來我這住吧!”嫻兒拉著堂妹的手,有些憂心的說。

“呵呵,好!”元元笑得沒心沒肺,誰知道她的內心已經徹底對父母死了心。

或許,她的父母是“疼”她的,關心她的前途,也是認真為她考慮的,但很可惜,她不需要。不僅不需要,還異常反感!

把人送佛堂的“關心”,誰稀罕啊?還不如陌生人呢!

晚上,快宵禁關門的時候,顧家二房的人忽然派了個管家娘子來,說到三天后要進宮面見,要二十六娘、二十八娘準備著。

二十六娘是靜嫻,二十七是嬌嬌,二十八是元元,二十九是靜妍。

未來一場爭奇斗艷、絢麗奪目的“妃嬪”之戰,悄悄的拉開了序幕。

(九頭鳥書院)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地址/70/70092/


上一章  |  地主婆的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