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之的書信,被陸家為首的官宦拼命抨擊,說到瘟疫一事純屬子虛烏有。[]可皇帝不偏聽哪一家之言,朝堂上決定派特使過去一探究竟的時候,卻沒一個愿意了,紛紛找借口拒絕。因此去第一波擔任先鋒官去平洲的,竟然是玉清道宮的道士們。
經此一事,皇帝對自己的大臣們多了幾分了解,與兩宮太皇太后看戲消遣的時候,笑指那《迎親》上扮演梁汝真的書生戲子,“笑人容易,輪到自己就難了。這個書生手無寸鐵之力,遇到搶匪連自身都保護不了,何談妻子下人。”
梁家是已經被德祐先帝擯棄不用的人,皇帝當眾說起這話豈不是讓外人想騙了?皇太后聞言便道,“既然民間廣為傳播,言談之中多有鄙視之意,可見非是空穴來風。皇上不可一味偏聽偏心,趁了小人心思。”
小人心思?是誰?慈恩宮太皇太后漫不經心的念著桂花熏的瓜子仁,“媳婦如今身份不同了,說話也需謹慎。誰是小人?誰又是大人了?可別讓你一雙慧眼被蒙蔽了。”說罷,戲也不看,直接擺駕走人了——這位稱霸后宮四十多年了,資歷最老,威望最深,只有她給人氣受,沒人敢對她怎樣。
她走之后,小皇帝一直恭送出至外門幾步,剩下的人等看不見人影,反倒輕松了。慈心宮太皇太后,與顧太后、安皇后一面看戲,一遍商量著選妃的事情。
安皇后貌美如花,已是絕代佳人,又正值妙齡,可惜,比皇帝大六歲!自知自家能做得了皇帝的“知心姐姐”,其他的。只盼望皇帝對她能有幾分尊敬之心,等她年老色衰之時還顧念舊情。因此選妃,她比任何人都積極,生怕選了個性跋扈的,將來得寵威脅到她。
而另外兩個,則是小皇帝的親祖母、親娘,對將來能誕下皇孫的妃子更是在意,除了家世之外,德言容功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好在上京城里漂亮的小姑娘一抓一大把,有很大的挑選余地。
小皇帝回來后。發現三個女人正在熱火朝天的議論哪一家的小姑娘性子柔,哪一家的千金才情高,不由得半點興趣都沒了。
“朕是皇帝。皇帝是天子。天子不能隨心所欲嗎?怎么朝堂上要看一詐臣子兩面三刀,回到后宮,又得忍受一二三四個女人天天捉摸朕床上躺著誰!”
將大周最尊貴的四個女人,兩宮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稱為一二三四。恐怕也只有永安帝敢說出口了。他實在不喜歡做提線木偶,就借著“百姓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平洲的瘟疫……朕要等確實消息回來,再決定要不要選妃!如果有,朕要節衣縮食,怎能大肆鋪張浪費的選妃?”
一句話。將選妃的事情,跟偏遠的平洲聯系到一塊兒。等玉清道宮的道士傳信過來,確定瘟疫的爆發。永安三年年尾的選妃也泡湯了,整個新年過得都不大順暢,因為一二三四的臉色不好,外命婦進宮朝賀都戰戰兢兢的。
大年三十。
這是高靜媛在這個世界生活的第四個除夕,估計也會是最印象深刻的一次。大伯父快不行了。兩天前就水米不進,眼看沒幾天了。至于翁氏和嫻兒。況狀也沒好多少。興許前頭辦了喪事,后頭就要辦她們的。
二房三房還活著的人萬分沉痛,誰也沒有心情過節,甚至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樣子的。高二太爺隔著門墻,高呼侄兒的名字,“瑞,祈瑞,高祈瑞,你生在大年初一,你爹活著的時候就說你有福氣,一定能給我們高家帶來福瑞。可阿福他走了,現在你也要走?你能聽見二叔說話嗎?真要走,幫二叔帶幾句話給你爹,說二叔我甭管有幾天活頭,會看著這些不成器的子孫們成家了……”
沒有說完,已經是泣不成聲。
而高祈祿,平素個長房的大哥有那么多的不和睦,這會兒眼淚掉得肆無忌憚,“大哥啊……你安心的走吧!好在元元他爹不在這兒,沒性命危險。你知道他的為人,禮哥兒誠哥兒幾個,托付給他,再沒什么不放心的。我也是。要是熬不過,咱們兄弟黃泉路上再見,到時候要起了糾紛,我可不會因為你先走的,就讓著你!”
親人訣別,最讓人痛斷肝腸。
就在這肅穆的時候,突然一聲嬌喝,“快快快,愣著做什么!”
高二太爺和高祈祿都回過頭,看著月亮門外跑過來兩個丫鬟,領頭的不是元元是誰?不管平時有多疼,這種場合,大聲嚷嚷太不敬了!兩個長輩都沉下臉。
高靜媛可管不了那么多,風一般從爺爺叔叔的身邊穿過,丟下“我去給大伯父喂藥。”
經過那么多天的實驗,胡大夫終于慢慢騰騰研究出來藥方——也不知到底能不能對癥。不管了,死馬當活馬醫。
穿好防護服——全身直露出兩個眼睛,高靜媛端著藥就進了屋。如果不是實在找不到大膽不怕死的丫鬟,她也不愿意親自來。瀕臨死亡的人,身上帶著難以形容的絕望和陰暗,仿佛生了可怕觸角會把活生生的人拉進深淵。
接觸了十幾具尸體后,高靜媛不再害怕這種恐懼,她甚至想,自己是死過一次的人,所以才幸運的沒有別傳染吧?慢慢給高祈瑞喂藥后,看著對方呼吸沒有什么變化。她的心也是平靜的。
高祈瑞對她很好,有些時候比父親還好。但她能做的,也就這么多了。遵照醫囑,隔了一個時辰后又喂藥一次。連續三次,才見得高祈瑞的呼吸平穩了,似乎有了起色?
“這是真的?”
所有人都震驚了。高二太爺語無倫次,“小元元,你跟胡大夫找到了藥方?”高祈祿臉上擦掉眼淚,“二伯,這還用問,肯定是。藥方呢,趕快多抓幾步。還有大嫂侄兒侄女呢?”
“祿叔,這個不用說,元元早就叫人熬藥去了。”高靜媛看了看左右,揮揮手,長房的下人自己退下了。站在二十步外,沒一個伸頭伸腦偷聽的。
咦?什么時候起小丫頭收獲了長房下人的心?高祈祿暗暗稱奇。可還有更驚奇的等著他呢。
高靜媛讓外人走開,自己往地下一跪,垂著頭,聲音平板板,不帶什么感情的闡述了得到藥方的經過。
“爺爺。祿叔,你們知道藥方怎么來的?以后不管誰來問,元元只說是從古醫書中翻找出來。不過對爺爺和祿叔,元元不想欺騙。
元元從劉家回來后,特意去找胡大夫,因為以前媖姐吃老鼠藥自殺,我聽爺爺的話買了酒送給他。他喝多了,無意中說他祖上曾經做過御醫!所以元元想,有個御醫的后人在,也多了分指望。回到家后,胡大夫說他不知道怎么下藥——癥狀都是風寒的,可吃了治療風寒藥的不到七天就死了。他說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剝開病死之人的身體,看他們的五臟六腑,到底是哪一處出了毛病。
元元知道這是大逆不道、有悖人倫的事情。可能怎么辦呢?大伯父病著,大伯母也倒下了,嫻兒也快死了,還有爺爺,祿叔。我自己。都說云陽被官差圍起來,不準外面的人進。不準里面的人出,人快死絕了,所以元元想,死就死好了。反正失敗了,我們還是一樣。”
一番話說完,高勿爭徹底僵住了,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小孫女。而高祈祿也昏頭脹腦,顫抖著手指,“你……做了?”
“是的。我告訴陳家哥哥,說嬌嬌能無事離開,都是我的功勞。所以我讓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幫我偷了十幾個尸體,都是趁天黑偷偷運到地窖里。祿叔白天忙,晚上也要去看太婆和三叔祖父,所以不知道。”
高祈祿讀過書,中途卻去做生意了,這說明他頭腦比一般人更靈活,否則死抱著圣賢書,“萬般皆下品”,他也起不了心承包連云山的茶園了。您正在閱讀本章節的第1段,請繼續翻頁
隨機推薦: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