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升級記95、時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顏瑋>> 清宮升級記 >>清宮升級記最新章節列表 >> 95、時間

95、時間


更新時間:2013年08月03日  作者:顏瑋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顏瑋 | 清宮升級記 
››››VIP卷

VIP卷

小說:

各位親,十分對不住大家,家中停電,我現在剛碼了不到一千字,但是今天是月底最后一天,我不想失去全勤,只好放一章資料,算是防盜章節吧,正確內容稍后會改過來,已經訂閱的親明天再看吧,請各位多多體諒

二十七年戊辰春正月戊子,上居乾清門外左幕次。乙未釋服。丁酉聽政。

二月壬子,大學士勒德洪、明珠、余國柱有罪免,李之芳罷御史,郭具疏論列也。尚書科爾昆、佛輪、熊一瀟俱罷。甲寅,以梁清標、伊桑阿為大學士,李天馥為工部尚書,張玉書為兵部尚書,徐乾學為刑部尚書。定宗室襲封年例。

三月乙亥,以馬齊為左都御史。辛巳,上召廷臣及董訥、靳輔、于成龍、佛輪、熊一瀟等議河務。次日亦如之。乙酉,色楞額以按張獄欺罔論死,總督徐國相以徇庇,侍郎王遵訓等以濫舉,俱免官。己丑,以王新命為河道總督。辛卯,裁湖廣總督。丁酉,論河工在事互訐諸臣,董訥、熊一瀟、靳輔、慕天顏、孫在豐俱削官,并趙吉士、陳潢罪之。己亥,增遣督捕理事官張鵬翮、兵科給事中陳世安,會內大臣索額圖與鄂羅斯議約定界。壬寅,賜沈廷文等一百四十六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李光地坐妄舉德格勒議處。得旨:“李光地前于臺灣一役有功,仍以學士用。”

夏四月癸卯朔,日有食之。戊申,以傅拉塔為江南江西總督。己酉,上躬送太皇太后梓宮奉安暫安奉殿。其后起陵,是曰昭西陵。回蹕至薊州除發。甲寅。以厄魯特侵喀爾喀,使諭噶爾丹。戊辰,上還宮。庚午,命侍郎成其范、徐廷璽查閱河工。

五月己卯,吏部尚書陳廷敬、刑部尚書徐乾學以疾罷。甲午,以紀爾他布為兵部尚書。丙申,上謁祭暫安奉殿。

六月甲辰,湖廣督標裁兵夏逢龍作亂,踞武昌。巡撫柯永升投井死,署布政使糧道葉映榴罵賊遇害。命瓦岱佩振武將軍印討之。庚申,阿喇尼奏噶爾丹侵厄爾德尼招,哲卜尊丹巴、土謝圖汗遁。發兵防邊。戊辰,起熊賜履為禮部尚書,徐元文為左都御史。以翁叔元為工部尚書。

秋七月癸酉,以輔國公化善為蒙古都統。乙酉。湖廣提督徐治都大敗夏逢龍于應城,于鯉魚套焚賊舟,賊遁黃岡。丙戌,上巡幸塞外。戊子,南陽總兵史孔華復漢陽。庚寅,瓦岱復黃州,獲夏逢龍,磔誅之,賊平。壬午。云南提督萬正色侵冒兵,按律論死。上念其前陷賊時抗志不屈,行間血戰勞績甚多,免死,革提督,仍留世職。壬辰,上駐喀爾必哈哈達。有峰舊名納哈里,高百數十丈,上發數矢皆過峰頂,賜今名。

八月癸卯,上駐巴顏溝行圍。葉映榴遺疏至,贈工部侍郎,下部優恤。乙卯,張玉書奏查閱河工,多用靳輔舊議。

九月壬申,遣彭春、諾敏率師駐歸化城防邊。是時喀爾喀為噶爾丹攻破。徙近邊內。遣阿喇尼往宣諭之,并運米賑撫。辛卯,上還京。癸巳,復設湖廣總督,以丁思孔為之。

冬十月癸卯,移楊素蘊為湖廣巡撫。庚戌。以輔國公綽克為奉天將軍。乙卯,上大行太皇太后尊謚曰孝莊文皇后。辛酉,升太廟,頒詔中外。

十一月辛卯,荊州將軍噶爾漢等坐討賊逗遛奪職,鞭一百,官吏從賊受官者逮治,馀貸之。

十二月庚子,以希福為蒙古都統。甲辰,建福陵、昭陵圣德神功碑,御制碑文。上謁孝莊山陵。乙巳,以尼雅翰為西安將軍。己酉,進張玉書為禮部尚書;徐元文刑部尚書,再進戶部尚書。丙寅,上還京。兵部、工部會疏福建前造船核減工料銀二萬馀兩,應著落故總督姚啟圣名下追賠。上以姚啟圣經營平臺甚有功績,毋庸著追。

是歲,免江南、江西、湖廣、云南、貴州等省三十三州縣災賦有差。朝鮮、琉球入貢。

二十八年己巳春正月庚午,詔南巡臨閱河工。丙子啟鑾。詔所過勿令民治道。獻縣民獻嘉禾。壬午,詔免山東地丁額賦。甲申,上駐濟南。乙酉,望祀泰山。庚寅,次剡城,閱中河。壬辰,次清河。癸巳,詔免江南積欠二十馀萬。乙未,上駐揚州。詔曰:“朕觀風問俗,鹵薄不設,扈從僅三百人。頃駐揚州,民間結纟采盈衢,雖出自敬之誠,不無少損物力。其前途經過郡邑,宜悉停止。”

二月辛丑,上駐蘇州。丁未,駐杭州。詔廣學額,賚軍士,復因公降謫官,賜扈從王大臣以次銀幣,賜駐防耆民金。辛亥,渡錢塘江,至會稽山麓。壬子,祭禹陵,親制祭文,書名,行九叩禮,制頌刊石,書額曰“地平天成”。癸丑,上還駐杭州。閱騎射,賜將軍以及官兵大。丁巳,次蘇州。故湖廣糧道葉映榴之子敷迎鑾,為其父請謚。上書“忠節”二大字賜之。松江百姓建碑祈壽,獻進碑文。江南百姓■B6留停蹕,獻土物為御食,委積岸上。令取米一撮,果一枚,為留一日。浙江巡撫金有罪,削職遣戍。以張鵬翮為浙江巡撫。增設武昌、荊州、常德、岳州水師。癸亥,上駐蹕江寧。甲子,祭明陵。賜江寧、京口駐防高年男婦白金。乙丑,上閱射,賜。上詣觀星臺,與學士李光地咨論星象,參宿在觜宿之先,星隨天而動,老人星合見江南,非隱見也。江寧士民■B6留圣駕。為留二日。

三月戊辰朔,發江寧。甲戌,閱高家堰,指授治河方略。丙戌,上還京。聞安親王岳樂之喪,先臨其第哭之,乃還宮。丁亥,命八旗科舉先試騎射。戊子,詔靳輔治河勞績昭然,可復原官。丁酉。增設八旗火器營,副都統領之。

閏三月壬子,予安親王岳樂祭葬立碑,謚曰和。己未,上謁陵。丙午,謁孝莊皇后山陵,謁孝陵。辛酉,上還京。

夏四月乙亥朔,上制孔子贊序及顏、曾、思、孟四贊。頒于學宮。壬辰,復命索額圖等赴尼布楚,與鄂羅斯定邊界。喀爾喀外蒙古內附告饑。命內大臣伯費揚古往賑撫之。命臺灣鑄錢。

五月乙巳,以阿蘭泰、徐元文為大學士,顧八代為禮部尚書,郭為左都御史。壬戌,頒行孝經衍義。癸亥。命歸化城屯兵備邊。

六月乙亥,以佟寶為寧古塔將軍。兩廣總督吳興祚以鼓鑄不實黜官。

秋七月,以石琳為兩廣總督。癸卯,冊立貴妃佟氏為皇后。甲辰,皇后崩,謚曰孝懿。

八月癸酉,上巡幸邊外。戊寅,駐博洛和屯,賜居民銀米。

九月癸卯。上還京。戊午,以倭赫為蒙古都統,額駙穆赫為漢軍都統。

冬十月丙寅,以郎談為滿洲都統。辛未,增設喀爾喀兩翼扎薩克,招集流亡,編置旗隊。癸酉。左都御史郭以致書本省巡撫請降官。甲戌,葬孝懿皇后,上臨送。是月,岷州生番內附。

十一月丙申,上還宮。辛酉,孝懿皇后奉先殿。

十二月乙丑,詔免云南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民欠。丙寅,上朝皇太后于慈寧新宮。戊辰,以張英為工部尚書。乙亥,內大臣索額圖疏報與鄂羅斯立約。定尼布楚為界,立碑界上,以五體文書碑。

是歲,免直隸、浙江、湖北等省十一州縣災賦有差。朝鮮入貢。

二十九年庚午春正月癸丑,上幸南苑。庚申,遣官賑蒙古喀爾喀。

二月甲子。以岳樂子馬爾渾嗣封安郡王。乙丑,遣大臣巡視直隸災區流民。五城粥廠寬期,倍發銀米,增置處所。己巳,上謁孝莊山陵,謁孝陵。庚午,大雨。癸酉,上還京。甲戌,上御經筵。戊子,起陳廷敬為左都御史。

三月壬辰朔,除長蘆新增鹽課。乙未,詔修三朝國史。癸卯,命都統額赫納、護軍統領馬賴、前鋒統領碩鼐率師征厄魯特。先是,噶爾丹兵侵喀爾喀,迭詔諭解不從,兵近邊塞。至是,命額赫納等蒞邊御之。辛亥,除云南黑井加增鹽課。以張思恭為京口將軍。

夏四月丁丑,以旱赦殊死以下系囚。甲申,建子思子廟于闕里。大清會典成。

五月辛卯朔,命九卿保舉行取州縣堪為科道者。

六月癸酉,大學士徐元文免。戊寅,噶爾丹追喀爾喀侵入邊。命內大臣蘇爾達赴科爾沁徵蒙古師備御。命康親王杰書、恪慎郡王岳希師駐歸化城。

秋七月庚寅朔,以張英為禮部尚書,以董元卿為京口將軍。辛卯,噶爾丹入犯烏珠穆秦。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皇子副之,出古北口。恭親王常寧為安遠大將軍,簡親王喇布、信郡王鄂扎副之,出喜峰口。內大臣佟國綱、索額圖、明珠、彭春等俱參軍事,阿密達、阿拉尼、阿南達俱會軍前。己亥,以陳廷敬為工部尚書,于成龍為左都御史。癸卯,上親征,發京師。己酉,上駐博洛和屯,有疾回鑾。

八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撫遠大將軍裕親王福全大敗噶爾丹于烏闌布通,噶爾丹以喇嘛濟隆來請和,福全未即進師。上切責之。乙丑,上還京。丙子,噶爾丹以誓書來獻。上曰:“此虜未足信也。其整師待之。”

九月癸巳,先是,烏闌布通之戰,內大臣公佟國綱戰歿于陣。至是,喪還,命皇子率大臣迎之。凡陣亡官咸賜奠賜恤有差。戊申,停今年秋決。壬子,弛民間養馬之禁。

冬十月己未,上疾少愈,召大學士諸臣至乾清宮輪對。乙亥,以鄂輪岱為漢軍都統。辛巳,領翰林院學士張英失察編修楊撰擬佟國綱祭文失當,削禮部尚書,楊褫官戍邊入旗。

十一月己亥,以熊賜履為禮部尚書。甲辰,達賴喇嘛請上尊號。不許,并其貢。己酉,裕親王福全等至京聽勘。王大臣議上。上薄其罪,輕罰之。將士仍敘功。

十二月丁丑,上謁陵,行孝莊文皇后三年致祭禮。庚辰還京。

是歲。免直隸、江南、浙江、甘肅等省三十二州縣衛災賦有差。朝鮮入貢。

三十年辛未春正月戊申,封阿祿科爾沁貝勒楚依為郡王,以與厄魯特力戰受傷被執不屈而脫歸也。其十二旗陣亡臺吉俱贈一等臺吉,賜號達爾漢,子孫承襲。噶爾丹復掠喀爾喀。命瓦岱為定北將軍,駐張家口,郎談為安北將軍,駐大同,川陜總督會西安將軍駐兵寧夏備之。命在籍勇略將軍趙良棟參軍事。乙卯。以馬齊為兵部尚書。

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乙丑,上御經筵。命步軍統領領巡捕三營,兼轄五城督捕。戊午,厄魯特策旺阿拉布坦使來,噶爾丹之侄也,厚賚其使。比旋,遣郎中桑額護其行。

三月戊子,譯通鑒綱目成,上制序文。己酉,賜戴有祺等一百四十八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戊午,左都御史徐乾學致私書于山東巡撫錢鈺,事發,并褫職。丁卯,上以喀爾喀內附。躬蒞邊外撫綏。是日,啟鑾。

五月丙戌,上駐多羅諾爾。喀爾喀來朝。先是,喀爾喀土謝圖汗聽哲卜尊丹巴唆,殺其同族扎薩克圖汗得克得黑墨爾根阿海,內亂迭興,為厄魯特所乘。至是。遣大臣按其事。土謝圖汗、哲卜尊丹巴具疏請罪。上赦之。以扎薩克圖汗,七旗之長,飭其弟策旺扎布襲汗號,封為親王。丁亥,上御行幄,土謝圖汗、哲卜尊丹巴入覲,俯伏請罪。大臣宣赦,泣涕謝恩。賜茶賜宴賜坐,大合樂,九叩首而退。戊子。復召土謝圖汗、哲卜尊丹巴、策旺扎布、車臣汗及喀爾喀諸部濟農、偉徵、諾顏、阿玉錫諸大臺吉三十五人賜宴。諭曰:“朕欲熟識爾等,故復饗宴。”賜之冠服。策旺扎布年幼,以皇子衣帽數珠賜之。以車臣汗之叔扎薩克濟農納穆扎爾前勸車臣汗領十萬眾歸順,身為之倡,請照四十九旗一例,殊為可嘉。許照舊扎薩克,去其濟農之號,封為郡王。馀各封爵有差。傳諭喀爾喀曰:“爾等困窮至極,互相偷奪,朕已拯救養。今與四十九旗一體編設各處扎薩克,管轄稽察,其各遵守。如再妄行,則國法治之矣。”己丑,上御甲胄乘馬,遍閱各部。下馬親射,十矢九中。次大閱滿洲兵、漢軍兵、古北口兵,列陣鳴角,鳥槍齊發,聲動山谷。眾喀爾喀環矚駭嘆曰:“真神威也!”科爾沁喀爾喀各蒙古王貝勒請上尊號。不許。庚寅,上按閱喀爾喀營寨,賚牛羊及其窮困者。辛卯,遣官往編喀爾喀佐領,予之游牧。烏珠穆秦臺吉車根等以降附厄魯特,按實罪之。壬辰,上回鑾。癸卯,還京。辛亥,分會試中卷南左、南右、北左、北右、中左、中右,從御史江蘩之言也。壬子,群臣請上尊號。不許。

六月乙卯,以李天馥為吏部尚書,陳廷敬為刑部尚書,高爾位為工部尚書。

秋七月甲申,西安將軍尼雅翰奉詔督兵遷巴圖爾額爾克濟農于察哈爾,濟農憚行遁去,尼雅翰追之不及,按問論死。命總督葛思泰追討之。朝鮮使人以買一統志發其國論罪。致仕大學士杜立德卒,予祭葬,謚文端。

閏七月丙辰,葛思泰疏報濟農之弟博濟在昌寧湖,經總兵柯彩派兵剿敗,生擒博濟及前禁之格隆等,均斬之。乙亥,上巡幸邊外。

九月辛酉,上回鑾,道遵化,謁孝莊山陵,謁孝陵。乙丑,還京。庚午,以公阿靈阿為蒙古都統。甲戌,命侍郎博濟、李光地、徐廷璽偕靳輔視河。

冬十月庚寅,謝爾素番盜殺參將朱震,西寧總兵官李芳述擒盜首華木爾加誅之。癸巳,以巴德渾為滿洲都統,杭奕祿為荊州將軍。丁未,甘肅提督孫思克討阿奇羅卜藏,斬之。先是,使于厄魯特之侍讀學士達虎還及嘉峪關,為阿奇羅卜藏所害,命思克討之。至是,捷聞。

十一月丁巳,以索諾和、李振裕為工部尚書,以伊勒慎為滿洲都統。己未,詔曰:“朕崇尚德教,蠲滌煩苛,大小諸臣,咸被恩禮。即因事罷退,仍令曲全鄉里。近來交爭私怨,糾結不已,頗有黨同伐異之習,豈欲釀明季門戶之禍耶?其各蠲私忿,共矢公忠。有怙終者,朕必窮治之。”是時徐元文、徐乾學、王鴻緒既罷,而傅臘塔等抉摘瑣隱,钅句連興獄,故特詔儆飭焉。甲戌,詔曰:“欽天監奏來歲正月朔日食。天象示儆,朕甚懼焉。其罷元日筵宴諸禮。諸臣宜津白供職,助朕修省。”

十二月甲申,詔曰:“朕撫馭區宇,惟以養蒼生,俾臻安阜為念。比歲地丁額賦,迭經蠲免,而歲運漕米,尚在輸將,時切軫念。除河南已經蠲免外,其湖廣、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漕米,以次各免一年,用紓民力。”丁亥,移旗莊壯丁赴古北口外達爾河墾田。遣侍郎阿山、德珠等往陜西監賑。壬辰,諭督、撫、提、鎮保舉武職堪任用及曾立功者,在內八旗旗員,令都統等舉之。

是歲,免直隸、江南、江西、河南、山東、陜西、湖廣、云南等省一百八十八州縣災賦有差。朝鮮、安南、琉球入貢。

三十一年壬申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免朝賀。甲寅,上御乾清門,出示太極圖、五音八聲八風圖,因言:“律呂新書徑一圍三之法,用之不合。徑一尺圍當三尺一寸四分一,積至百丈,所差至十四丈外矣。寧可用邪?惟隔八相生之說,試之悉合。”又論河道閘口流水,晝夜多寡,可以數計。又出示測日晷表,畫示正午日影至處,驗之不差。諸臣皆服。庚午,上幸南苑行圍。

二月辛巳,以靳輔為河道總督。乙酉,以陜西旱災,發山西帑銀、襄陽米石賑之。丁亥,上巡幸畿甸。辛卯,陜西巡撫薩弼以賑災不實褫職。戊戌,上還京。己亥,上御經筵。乙巳,以馬齊為戶部尚書。

三月丙辰,遣內大臣阿爾迪、理院尚書班迪赴邊外設立蒙古驛站。乙丑,命府丞徐廷璽協理河工。加甘肅提督孫思克太子少保,予世職。致仕大學士馮溥卒,予祭葬,謚文敏。以阿席坦為滿洲都統。置云南永北鎮。

夏四月庚辰朔,以希福為滿洲都統,護巴為蒙古都統。己丑,發帑銀百萬賑陜西,尚書王騭、沙穆哈往視加賑。戊戌,上幸瀛臺,召近臣觀稻田及種竹。河道總督靳輔請建新莊、仲家淺各一閘,下部議行。

五月庚寅,諭戶部,山西平陽豐收,可遣官購買備荒。命王維珍董其事。癸卯,定喀爾喀部為三路,土謝圖為北路,車臣為東路,扎薩克圖為西路,屬部各從其分地畫為左右翼。

六月庚辰,以宋犖為江寧巡撫。乙未,蒙古科爾沁進獻錫伯、卦爾察、打虎爾一萬馀戶,給銀酬之。

秋七月乙亥,上巡幸塞外。

八月己丑,以翁叔元為刑部尚書,以博濟為西安將軍,李林隆為固原提督,李芳述為貴州提督。

九月戊申,噶爾丹屬人執我使臣馬迪戕之。庚戌,上還次湯泉。己未,還京。丁卯,上御經筵。壬申,上大閱于玉泉山。

冬十月己卯,詔曰:“秦省比歲兇荒,加以疾疫,多方賑濟,未積困。所有明年地丁稅糧,悉予蠲免。從前逋欠,一概豁除。用稱朕子惠元元至意。”庚辰,以李天馥為大學士。

壬午,上謁陵。曲赦陜西,非十惡及軍前獲譴者,皆免死減一等。以佛輪為川陜總督,宗室董額為滿洲都統。庚寅,上還京。癸巳,以熊賜履為吏部尚書,張英為禮部尚書。庚子,停直省進鮮茶暨賚送表箋。

十二月壬午,河道總督靳輔卒,予祭葬,謚文襄。以于成龍為河道總督,董訥為左都御史。壬辰,以郎化麟為漢軍都統。辛丑,以西安饑,運襄陽米平糶。加希福建威將軍,移戍右衛。召科爾沁蒙古王沙津入京,面授機宜,使誘噶爾丹。

請所有作者遵守國家規定,不要觸及法律,后果自負。


上一章  |  清宮升級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