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醉第四十五章 武則天的復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醉 >>唐醉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武則天的復出

第四十五章 武則天的復出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02日  作者:唐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唐遠 | 唐醉 

這消息在武則天沒來的及封鎖之前就傳了出去,一時間讓所有朝臣的心都提了起來,所有知道此消息的人都清楚,接下來朝中又將起大波瀾了。

武則天暴跳如雷,她實在不能接受,在李治駕崩后不到兩個月,自己最小的兒子李旦也因病去逝。她也不相信李旦是因病去逝的,在第一時間把陳易召了過去,惡狠狠地盤問了一番。

“陳易,你告訴本宮,相王的死與你有沒有關系?是不是你派人下的手?”武則天的眼中閃現著陳易從來不曾看到過的寒光,似能透人心度!

陳易并沒意外武則天會如此問詢,在聽到李旦死的時候就料到武則天會如此問詢他,心里早已經有了準備,當下迎著武則天的狠毒目光而視,一點都不慌張地回答道:“回娘娘,這件事與臣沒有任何的關系,相王的病情臣在一個月前就已經告訴了太后,讓你做好最壞的打算,其實那時候臣就覺得不太妙了!相王起病急,病癥兇險,要不是臣提供的那些特效藥物,可能早就已經不治了……娘娘,相王如今這樣,臣只能表示遺憾了!疾病治療的事上,很多時候非人力可以為的!”

李旦的死亡確實是疾病的原因,這一點陳易敢對天發毒誓。

如今李旦因病重而不治身亡,卻被武則天懷疑是他做的手腳,他手下加以毒害,陳易自然是滿心委屈,當面和武則天說了許多李旦病中的表現,表示他和太醫一道,盡心盡力救治相王了,只不過是相王這幾個月來太過于操勞,原本體質又不好,一病不起,遭受多重感染,用了那些最好的藥物也不見效。才導致最終結果是這樣的。

“好吧,本宮相信你所說的!”武則天口氣淡淡地說道,但眼神中透露出比的冷漠。

陳易依然不避讓地與武則天對視著,沒有一點畏懼地說道:“娘娘,在這件事上臣可以對于起誓,臣沒有對相王做出任何手段,相王真的是病重不治而亡的。如果娘娘不相信,可以讓人解剖相王的遺體,看看他體內的臟器情況是中毒還是功能衰竭的!”

陳易的這話讓武則天惱怒的同時也讓她有了觸動,但也似乎在剎那間相信了陳易所說,沒再追問什么,只是口氣淡淡地說道:“子應。本宮并不是不相信你,只是傷心于旦兒的突然病亡,心里生出一些疑惑,想召你來問詢一下而已,你既然這樣說,本宮相信你所說的就是了!”

陳易還想再解釋什么,但武則天揮揮手讓他退下了。陳易知道武則天喪子后心里肯定不舒服。論她對自己的兒子態度怎么樣都會如此的,當下也不再爭辯,在央請了武則天節哀順便的時候,也就退了出去。回去后,他也吩咐了手下人嚴防準備,時刻監視長安城內的一舉一動,一有什么風吹草動就告訴他。同時將原先自己的那些手下,還有從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那里接收過來的大部人都派遣出去。以免生亂的時候自己猝不及防。

要真是出現了非常情況,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受到了威脅,陳易覺得他很可能會采取非常手段,做出一些逆天的事來!

武則天當然不完全相信陳易所說的,李治、李弘、李賢的情況已經足夠說明要是陳易想下手做什么壞事,是讓人看不出端倪的,讓一個人死亡。也不會有太多的痕跡的,她馬上派人調查李旦的病因。因為清楚陳易施藥的方法和手段,武則天親自指示調查李旦死因的人該如何查。

不過調查的結果卻是讓武則天很奈,李旦真的是因為病重不治而身亡的。沒有其他方面的異況。

他死亡的原因當然與李弘、李賢不同,他是因為病毒累及心臟而導致出現全身多處器官的重度衰竭而死的。這是武則天親自挑選多位調查官員查探結果后得出的結論,結果是這樣,她也不得不接受,但心里依然梗著一根刺,總是懷疑陳易在其中做了手腳,因李旦的死,兩人間的隔閡進一步加深。

不過因為那些有特殊功效的藥物作用,武則天在情感上還是比較依賴陳易的,至少兩人單獨相待時候,武則天能拋除一切顧慮,投身入懷。只不過因為年歲的增長,武則天的身體免不了衰老,對陳易的吸引力大降,再加上這兩年兩人生出的隔閡,兩人即使有激情的行為,投入程度也完全不能和前幾年相比。當然主要是陳易沒辦法完全投入了,武則天因為沒有其他的情人,唯一能解身體的只有陳易,在兩人偷偷歡好時候,還是盡情地索取的。

李旦的死,最終是處死了多名為其診治疾病的太醫,杖斃了多位相王府中的侍候下人而畫上了個句號。不過許多人明白,這件事的余波依然未了,以后肯定還會有一些人因為這件事而牽扯出來的。

李治的喪期過了三個月后,宮中就除喪了。

因為乾陵和昭陵一樣,是起山為陵,掏空梁山而修建,工程浩大,修建要耗費數年的時光,因此早在幾年前李治身體不好時候不開始秘密修建,李治駕崩,剛好可以入殮下葬。

李治的遺體下葬后,宮中隨之除喪。而此時李旦也已經下葬,陪葬在自己的父親身邊,梁山附近。

武則天為自己這個最小兒子也給予了厚葬,墓地修建的十分宏偉,甚至有名上墓,實是陵的味道,朝廷給予李旦的追封也是“懿德太子”。

不過這“懿德太子”的追封贈號卻是皇帝李顯自己提出來的,武則天對此也沒有任何的異議。

也可以說,李顯在即位為皇后,唯一自己做決定拍板的就是給自己弟弟追贈的這件事上。

這件事他做的還是挺英明的,至少得到了大多朝臣們的認可。當然在這件事上做出這樣的主意,并不是李顯自己一個人的決定,有好幾個人的影響他才敢下此決定的。

李旦的病逝,消除了李顯心頭最大的一個負擔,他心里的擔心不了大半,在與自己的皇后商量事的時候,口氣都不一樣了,甚至被刻意壓抑的諸多沖動也都重被提起,他有點蠢蠢欲動了。

李旦的死讓韋氏的心情也不知道輕松了幾倍,不過這個女人心境比李顯明顯要沉穩了許多,她也時不時勸李顯,什么事都力求穩當,不要急躁,一切都慢慢來,免得再遇到挫折。

李顯暫時聽從了韋氏的主意,繼續隱忍。

宮中除喪了,武則天也從守喪的狀態中解脫出來。

不出陳易的意外,武則天在宮中除喪后,馬上就有了雷厲風行的舉動表示,她表示如今的皇帝不熟悉朝事,她要親自指導李顯處理朝事。如何指導呢?那就是所有的奏本都交由她批閱,李顯在一邊看,每批閱完一本奏本,她就交給李顯看,并詳細說明為什么這樣處理。

李顯當然只能在一邊唯唯諾諾地答應,表示會認真學習如何處理朝事,但依然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李顯沒有自己的意見,加不敢完全獨立批閱奏本,對朝臣們的意見給予獨立的回復,武則天也順理成章地代李顯處理起所有的朝事起來。

六位輔政大臣手中的權力被大大消除了,可以說,朝中的情況又恢復到了李治駕崩前,與之沒太多的區別了。唯一不同的就是在朝堂上坐朝的是李顯,而不是簾后的武則天了了。

因為李顯即位為帝,武則天再沒有名份在簾后聽朝,至少現在她沒有理由這樣去做。

武則天正式理政后,也馬上宣布了一些自己擬定的措施,當然這些措施是通過皇帝李顯的詔令向天下頒布的。朝廷下發的詔令中宣布:以澤州刺史李元嘉、梁州都督李元嬰等宗室諸王地位尊崇,加三公以慰,其他宗室王也有不同級別的封賞。

在宣慰了宗室子弟后,朝廷又遣左威衛將軍王果、左監門外將軍令孤智通、右武衛將軍楊玄儉、右千牛衛將軍郭齊宗分赴并州、益州、荊州、揚州四大都督府,與府司共同鎮守,編的那些精銳軍也都處于最高戒備狀態,以免先皇駕崩、皇即位后出現亂事。

各地駐守處于最高戒備狀態是在李治駕崩后就開始了,武則天再次插手朝事后,只不過將警備級別提高了一點,并同時對宗室王加以撫慰而已。

此時的宗室子弟眾多,計有:韓王李元嘉、滕王李元嬰、霍王李元軌、魯王李靈蘷、越王李貞、虢王李風等一大堆,總計有近二十個,論是李世民或者李治即位為皇時候,宗室子弟都有不軌的舉動的,武則天自然牢記著以前的教訓,為了避免天下起亂,先對這些人施以安慰,并準備逐步消減他們手中的實權,讓他們只任有名實的閑職。

這是他聽從了陳易的勸告,再加上自己心里原本就有這樣的擔憂而采取的。

不過還沒等武則天松口氣,朝臣們也還沒從武則天再次插手朝政而帶來的迷茫的狀態中恢復過來,又一件大事發生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


上一章  |  唐醉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