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也就是秀保抵達江戶城的當天,毛利四萬六千軍勢會師,毛利輝元再次進城面見秀賴和淀姬,強迫他們發布討伐秀保的教令,為此他還特地以諸大名在大阪城內的家眷做要挾,威脅說淀姬一天不答應就屠滅兩家,兩天不答應就屠滅四家,直到她點頭為止。
淀姬再堅強也是女人,在毛利輝元如此殘忍的本性面前,終于選擇了屈服,當天傍晚,她通過片桐且元告知毛利輝元,討伐秀保的教令按理說必須有五奉行和五大老的花押,如今城內只剩下兩奉行和三大老,即便秀賴在教令上畫押也是于理不合,況且這件事并非秀賴自愿,若是日后追究起來恐被連累。鑒于此,她要求毛利輝元說服石田三成和前田利家,待兩家簽字畫押后這教令便可生效,秀賴本人年幼,不能獨斷這等大事,一切后果都由大老和奉行承擔。不僅如此,淀姬還一再強調大阪豐臣家的居城,外藩之軍勢不得入內,毛利軍此番擅自入城已經觸犯了秀吉在世時定下的法令,即便日后成功也免不了受眾大名詬病,因此希望毛利輝元將軍勢撤出大阪,退回蒲生村駐地。
毛利輝元本意是讓秀賴畫押,可考慮到秀賴年幼且失明,為防止不必要的麻煩,他接受了淀姬的提議,轉而要求石田三成和前田利家畫押,至于大阪城內的軍隊,毛利輝元思慮再三也最終退了出去,他之所以這樣做并不完全因為大阪是豐臣氏的居所,而是出于以下三條考慮:其一,大阪城池巨大,需要眾多軍勢防守,如此一來進攻大和的兵力定是不足;其二,大阪城內只有兩千余豐臣御馬廻,并不需要太多軍勢嚴防死守。大可將城池交出駐扎城外;其三,秀賴畢竟還是自己名義上的少主,占據主公的居城于情于理都不合,若是戰后德川家康以此來削減毛利家應有的獎賞更是劃不來。鑒于這三條,毛利輝元下令撤出大阪城,將軍隊全部用于包圍宇喜多秀家,意圖將宇喜多軍勢剿滅再行東征。
三月二十二日,毛利輝元強迫保持中立的石田三成和增田長盛在討伐令上畫押,而對于體弱多病且素有威望的前田利家他卻不敢輕舉妄動,前田利家要求毛利輝元放棄對宇喜多秀家軍勢的包圍。允許其留在筱山村包圍大阪,作為交換,他會說服宇喜多秀家與他一同在討伐令上畫押。
對于前田利家的這點要求,毛利輝元起初很是不安,在它看來宇喜多的一萬五千軍勢始終是個隱患,若是不能將這個隱患除掉,今后說不定會出現什么差池。可是前田利家告訴他,若是兩人在討伐令上畫押,那便是和他在一條船上了。既然如此又怎會自討沒趣,況且以宇喜多家的實力是萬萬敵不過毛利四萬六千軍勢的,與其拼個兩敗俱傷,倒不如準許宇喜多軍駐守大阪以換取秀賴和淀姬的安心。只要大阪城內保持安定,后方自然就安全,如此一來他便可以沒有顧慮地攻略秀保本領,這般兩全其美又有什么可擔心的。
得到前田利家這番保證。加上秀保已經出兵二十余天,容不得再耽擱,毛利輝元最終答應了他的要求。放棄了對宇喜多秀家的包圍換取兩家在討伐令上的畫押。三月二十三,毛利輝元以聯席會議的名義向天下大名發出了對秀保的討伐令,同時在蒲生村留駐一萬人,其余三萬六千大軍則是殺氣騰騰地撲向大和豐臣氏的政治中心伏見,六十歲的老將青木一矩正率領五千軍士靜靜地等待毛利軍的到來。
三月二十五日,毛利元康率大軍抵達山城國高摫,休整半日后,陸續搶占了淀城、芥川城等豐臣氏的城池,目標直指伏見。
提前得到消息的青木一矩不愿固守城池,早先便命令麾下武將率領包括三百鐵炮足輕在內的兩千軍勢埋伏在伏見城西與淀城之間的指月山麓,在毛利大軍通過山間谷地時發動突襲,由于輕敵,此役毛利軍的先鋒損失了近四百人,好在中軍及時趕到,加之青木軍并不戀戰,見好就收,才沒有造成更為激烈的戰斗。
經此一役,毛利軍士氣受損,毛利元康和安國寺惠瓊也遭到了毛利輝元使者的訓斥,出于安定軍心,指月山之戰后么,毛利軍又返回淀城休整了兩日,而參與伏擊的青木軍則放棄原有陣地,退往伏見城正西不遠處的木幡山繼續埋伏,意圖再次偷襲毛利家。
與此同時,由三大老和二奉行聯署的討伐令則依靠毛利家的飛腳迅速傳遍近畿和相鄰的中國、北陸、美濃一帶,然而由于這一帶的大名大多隨秀保北上會津,而留守家臣又不敢擅做決斷,因此并未達到毛利輝元臆想中的結果,即除了北陸的丹羽一族,幾乎就沒有其他大名響應其號召出兵近畿協助攻打伏見。
丹羽長秀收到討伐令的當日便立即派使者前往金澤城面見受秀保重托防御北國的前田利政,此行的目的無二,就是希望前田利政能率軍上洛,協助毛利軍攻打秀保的本領,前田利政本來只是婉言相拒,沒想到丹羽家的使者竟以“加賀大納言身在櫻洛,若能登守不愿順天意恐有閃失”暗示前田利政若是前田家不加入毛利一方,則前田利家會有生命危險。前田利政本就是吃軟不吃硬的家伙,聽使者這么一說,頓時火冒三丈,不僅將其殺死,還以“興兵救主”為名動員領內兩萬大軍出征近畿,并且揚言,若是丹羽家不知死活,助紂為虐,只有為毛利輝元陪葬。
丹羽長重聽聞使者被殺,前田利政又口出狂言,也是不甘示弱,立即派遣青山宗勝率領兩千軍勢前去支援前田家前鋒所指的大圣寺城,自己則是準備動員六千軍勢拼死一戰。
當毛利輝元于大阪城中得知丹羽長重已經兌現諾言誓死阻攔前田利政南下時,毛利元康率領的大軍則是在木幡山打了個慘勝。由于木幡山和指月山地形相似,毛利軍此番更是小心翼翼,當前鋒行進至埋伏圈時,埋伏在北麓的青木軍勢卻被事先派去探查的使番發現,使番搖旗吶喊驚動了正在行進中的毛利軍,毛利元康見狀立即命令軍勢后撤,并用大炮轟擊伏兵。青木軍見機密敗露,所有伏兵一齊出動攻擊,雙方混戰了一整天,最終因為寡不敵眾近乎全滅,期間毛利軍戰死大將十余人,死傷三千八百人,而青木軍只有二百余人逃回伏見,包括青木一矩的侄子在內的近乎所有武將都戰死在了木幡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