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目錄
(驚見“明天的雨后”童鞋,嘎嘎多謝訂閱啦)
“不管了,命全軍直接出擊吧!”
說話的聲音中透著些無奈,卻正是此次羽林軍統帥、當朝國丈、車騎將軍董承,而方才與他對話的那一個,自然就是少年天子劉協了。
此時這董承不無奈也不行,現在這情況明擺著陷阱已經被識破,被識破的陷阱自然也就失去了本來意義,除非他們打定主意就這么隱藏起來,等對方耐不住性子,那顯然不現實,就不說他們這些人中有一國之君也有朝廷大員根本沒法做到那樣耐性的守候,就說手下那些未經訓練好地羽林軍恐怕也沒有那么haode性子和嚴守的紀律性。”小說“小說章節更新最快
龐德的警惕自然是對的,此處的確被董承設了埋伏,甚至可以說這一次與龐德軍的對決,董承也是將全部希望都放在了此處,這才是他會放棄之前在宮門前放火打擊對方的好機會。
這地方董承也之前被呂布弄過一陣子,當時沒有在意,今次聞聽對方來勢洶洶,本是打算率領羽林軍就在那宮門前死守,沒想到臨時途經此地之時,發現此處十分適合作為一個陷阱之地,當然更多的東西就沒有發現了,畢竟賈詡如此謹慎小心的人,當然是在之前就已經全部整理好,絕對讓外人看不出一絲一毫的痕跡,最多就是覺得此地實在是一個適合伏擊之地。
都說有識之士多數時候想法就算不太一致也會很趨近,董承在劉協手下也算是有真材實料的那一類人。所以當時看到一剎那就做出了決定,畢竟就在這甕城過去一直到皇帝寢宮那一邊都是一片坦途,這里是唯一一個合適阻擊的地方,再加上本身的地利優勢,只要稍加偽裝一下足以做一個bucuo的伏擊之所。
不過從發現到遭遇敵軍,中間的時間太過倉促,根本就來不及讓他有太多的時間去做什么布置,許多掩飾的事物也都沒有;而同樣在宮門這邊也一時都被龐德的悍勇睿智震懾住了,畢竟說到底董承在擺布軍事上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菜鳥,本身信心就很不足。遇到些變故就失去平常心無法合理判斷并作出正確決定也實屬正常。所以在命人斷后的時候也沒有什么章法,只故作空檔引誘對方,殊不知這樣一旦做得不好反而更容易引人懷疑,就像是現在這樣。
其實這地方附近沒什么偽裝倒也還好。這樣顯得更加自然一些。關鍵是這么一路過來。龐德他們那時一個羽林軍士兵的身影也沒有發現,然后突然就發現前面出現了這么一處地方,更大門敞開一副請君入甕的樣子。自然是很容易引人懷疑,若非如此也不至于這么容易讓龐德幾乎只是一眼就瞧出了這地方的怪異,進而派人前去試探。
其實這時候若是一個有經驗帶兵之人,如張遼這般,面對這種情形第一個想到的肯定不會是如同董承這般立刻耐不住性子主動出擊,而是會先靜觀其變,直到確定確實已經完全泄露,再行行動也不遲,畢竟此時的龐德也正在猜疑階段,這時候若是能夠在前方再稍微布置一些誘惑的手段,對方很可能還會中計。
不過萬事不在如果,董承既然已經做出了這個決定,作為現在這支羽林軍的主將和主心骨,眾人自然都是以他為首,劉協在旁邊也完全沒有意見。
于是就在那宮墻之外還在等候沖過去那三十騎己方將士的訊號傳來的時候,突然在旁邊士兵的提醒下抬頭望去,卻見到果然如自己所猜測的那樣,在那宮墻上的確正有一排精神抖擻、威風凜凜的羽林軍士卒,中間簇擁著就是那小皇帝以及國丈董承及一干大臣;而與此同時,就在面前的那宮墻大門也在緩緩閉合上,可是盡管近在咫尺,龐德卻不敢派兵上前去沖破大門,只能眼睜睜看著一門隔開自己大軍與前面三十名探路先鋒。
這里卻又是此處地形所致,龐德擔心大隊人馬進入直接陷入陷阱,而這樣一來兩邊這一次無形的碰撞卻算是半斤八兩,董承伏兵計被對方識破沒有起到作用,可同時龐德也被擋在宮墻之外,沒法再前進更不用說去俘虜天子。
董承此刻正俯視下方龐德,心中不得不贊一個驍將,可惜并非天子所用,更是自己之敵。
龐德也仰頭看向他,仿佛有千言萬語,最終只匯成一句話:“攻!”
這宮墻到底不比城墻,不止沒有城樓那般高度,也沒有那么堅實,盡管龐德這一行人馬都是騎兵,但下馬即可攻城,龐德更是看出此時上面對方從董承這個一軍主將到下面普通將士都已經開始失了方寸,這時候正是自己揮兵向上進一步打擊對方士氣的好機會,他自是不會放過。
一時間,宮墻外形成了一排排人梯而上面羽林軍的弓箭手卻被對方密密麻麻其實還未到眼前的如潮攻勢攪得心亂意麻,都有些無心戀戰,一時間竟然反被壓制住,若非是董承親自上陣砍殺了兩個攀爬上來的敵人,小皇帝也趁此時機立刻出聲高喊著呼吁眾人迎敵,才總算是稍稍穩住了陣腳,那么這第一輪攻勢之下,這脆弱無比的宮墻可能就會失守。
董承身旁那些大臣見到這一幕無不大驚失色,那一剎那卻是連身體都僵直不動,反倒沒有搶先逃跑搗亂軍心,直到墻頭上穩定下來,他們才暫時將心收回肚子里,可仍然畏懼不已,已經開始想著逃跑的事宜。
倒是未及弱冠的少年天子表現得很有勇氣,與將士們幾乎是共進退,當然多數時候都被擋在后面了,不過這也讓董承感到很是欣慰了。畢竟相比與之前一段日子,今天的劉協才是他真正想要見到的天子。
不過想到過去一段時日里這種情況雖然少見卻不是沒有,總的來說對方就是“時好時壞”,他有些擔心這只是一時興起、身處其中受環境影響才會這般,想著要這么勸說下他。
想著董承心中都是沉重,良久才凝聲道:“親眼看到今天這一幕,陛下也該想到了,當初劉家祖宗們打拼下這一份江山,該有多么不容易。
如今天下風雨不定,橫亂四起、流民失所。大漢基業危在旦夕。陛下難道忍心見到祖先打下來的大好河山就這么飄搖崩壞下去嗎?”
即便是到了現在,他也沒有放棄過勸說劉協,希望這段時日以來在他們這些內外臣工們看來沉迷酒色有往昏君方向發展的不haode跡象的劉協能夠重新被歸導進入正途。
見劉協沉默著不說話,他又繼續說道:“陛下如今剛剛成年。卻正是當值大有可為之際。難道就要將大好時光都白白浪費在那美色享樂之上嗎?如此。臣百年之后恐怕都無顏去見漢家先祖們……”
這時候的劉協無疑是處于難得的清醒狀態,自然聽懂了董承的意思,而且他也很想要解釋清楚。事情并非像對方想象那樣,可是話到了嘴邊,他卻不該怎么和董承說,更不該說什么。
照實說嗎?
且不說董承會不會相信,單說就算他告訴了董承,而他也相信了,那又能夠如何呢?
劉協現在也已經了呂布的一些用心,簡單說起來,雖然他這用的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手段,但他顯然從來沒有擔心過泄露的wenti,一個關鍵就在于從劉協中招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了隨著時日漸深,只會令自己更受其控制,而且更加難以擺脫。
因為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呂布甚至根本不擔心劉協會告訴其他人真實情況,不清醒的時候也就罷了,清醒的時候像是現在,他也能夠自己思考權衡利弊得失,他不會不說出來對自己也沒有什么好處,反倒因此而惹惱了呂布,自己還要承受不多少痛苦和折磨。
那邊董承卻不此刻劉協的心中流轉了這么多痛苦折磨的想法,見其長時間沒有回應,他本來還想感嘆,又看到劉協一副沉思的模樣,似乎真地聽進去了自己所說,已經在思考了一般,又不由得老懷大慰。
然后董承又迅速收斂心思,專注到眼前的戰局上來。
場面上看起來頗為膠著,因為本身所處的那一塊兒地方太過狹窄,周圍兩邊多是宮殿阻隔,再加上終歸是自下往上攻,天然占據劣勢,所以龐德率領的這支氣勢洶洶的馬家騎兵根本發揮不出自己應有的優勢來,反倒是羽林軍仗著自己對于皇宮這一塊兒的熟悉,盡管他們也是第一次在這兒施展,甚至還是第一次真正在戰場上相互配合,但在劉協和董承配合按壓下逐漸穩定下來后,便也發揮出了自己應有的水準,一時間雙方竟然勢均力敵陷入了僵持之勢。
而且繼續這樣下去,對于龐德軍無疑十分不利,畢竟他們此來并沒有多少準備,也沒有想過會碰到這么激烈而頑強的反抗,羽林軍后方卻擁有一整個大本營,持久戰打的就是后勤,所以再繼續下去孰優孰劣那是一目了然。
不過董承雖然這一點,臉上卻沒有多少喜色,這讓劉協看著都不免奇怪,立刻問出心中疑惑,哪董承苦笑一聲,搖搖頭道:“陛下應該也聽說了,此次入侵雒陽地,可不止這一路人馬。咱們暫時是抵擋住了他們,甚至接下去優勢還會更大,可對方不也未盡全力,另外一支隊伍至今未見有動靜么?咱們若是沾沾自喜于眼前,誰又什么時候對方會突然躥出來,與咱們致命一擊呢?”
劉協聽到董承說他應該聽說了之類的話,臉上就不免有些訕訕,也有些對自己的羞惱,在昨日昏迷之前,他連續數日神志也都不是十分清楚,對于來犯之敵也根本不關心,那時候思維都不十分清晰,也許還想著有呂布的軍隊駐扎在雒陽,又有哪個不開眼的會跑來呢。
不過尷尬也只是一瞬,接著聽到董承的詳細解釋,劉協明白過來,心中也是一沉,因為他也想到,如果按照董承這么說,主動權還是掌握在對方手上,一旦對方真正開始動手,己方恐怕都沒有還手之力。
而事實上,這時候在皇宮南門處的確有一支人馬駐守此地,同時雒陽城東門處也有一支全新的人馬剛剛趕來,他們的軍旗上,正書著一個大大的“袁”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