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呂布戰趙云(上)
“子龍、子龍……”
呂布回過頭來,見趙云停在原地側著頭一動不動,眼神還有幾分呆滯,他叫了幾聲,也沒有多想,調侃道:“莫不是還未開戰,就想退縮了吧?放心,本侯到時候會手下留情的。”
結果見趙云還是沒有反應,好像沒有聽到他的話,更好似當他不存在一樣,他也覺得不對勁了,注意到趙云似乎側著頭在看什么,他就循著他的目光也望過去,這一看,自然就一眼望見了自己丟在那偏廳的鳳凰槍。
鳳凰槍,正是之前童淵刺殺呂布失敗之后,又被呂布反殺得到的“戰利品”。
到現在為止,呂布戰利品庫中,比較有名的,有劉備的雌雄雙股劍、關羽的冷艷鋸,和張飛的丈八蛇矛,還有就是這鳳凰槍。
鳳凰槍的材質算是頂級,就連呂布的方天畫戟都有所不如,而且偏偏以鳳凰槍槍柄的堅韌度拿在手中居然感覺很是輕盈,與之相比方天畫戟都顯得笨重了,正好童淵的百鳥朝鳳槍法就是以速度取勝,招式奇詭也需要速度,鳳凰槍真可謂是絕配,可惜童淵已經死了,再難見到那般驚艷的百鳥朝鳳槍法了。
呂布將這槍帶來,本來只是想著這一次不知有沒有機會碰上趙云,到時說不定就將這槍送給他,算是物歸原主,畢竟這槍再好,在呂布自己手中也發揮不了什么作用,而盡得童淵真傳的趙云。或許才能發揮其真正威力。
不過這一次遭遇趙云太過突然,之后也一直忘記了這個事情,沒想到在他告知趙云之前,就已經被他先發現了。
可此時呂布沒有一點而欣喜之意,他感覺到了趙云的情緒有些不對勁,哪怕之前對自己很是防備的趙云,都不像是現在渾身都散發著一種冰冷疏遠的氣息。
呂布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趙云已經一字字開口道:“這槍。你是從哪得來的?”
“從一位故人手中得來,有什么問題么?”
“故人,恐怕是一位敵人吧?”
趙云的語氣很不好,呂布并不奇怪,當然也不可能低聲下氣,只是淡淡道:“說故人,是因為淵源不淺;但說敵人,也是不錯。”
“那他現在何處?”
呂布望著趙云,笑笑道:“子龍以為呢?”
“別再叫我子龍。你可知我此刻真想拿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下手也絕不會留情。”
呂布一挑眉:“你的意思是,你想殺了本侯?”
趙云冷冷道:“殺師之仇。你說該當如何?”
呂布早想到對方可能是察覺到了什么。但此時親口聽他提起直接挑明,還是心中一沉。
鳳凰槍是童淵的武器,天下無有其二,這是童淵的標志,鳳凰槍在哪里,童淵就在那里。而一旦不在,那不外乎一種情況,那就是童淵已經不在這個人世了,作為童淵關門弟子的趙云對這一點,當然是無比清楚。
而且要說這世上趙云知道的還能對他那槍神師傅產生威脅、甚至殺了他的。恐怕也就是這個虎牢戰神呂奉先了。
既然如此,看著沒有轉圜余地一樣。呂布也冷笑道:“那你也當知道,童淵是自尋死路。本侯不知董卓到底與了他什么好處,讓他肯為其賣命,在當初本侯率并州軍離開雒陽脫離董卓之際,他就曾為董卓出手攔阻過本侯。之后在并州,李彥父子刺殺本侯,童淵亦在其中,也是那次本侯殺了他,但是不得不殺。你說若是有人一心要你性命,你又該當如何?”
呂布說的大義凜然,但其中的幾分怒氣的確是他真實心境,若只是因為殺了一個一心要殺自己的人,就損失了招攬趙云的機會,他當然很不舒服。
呂布的話令趙云一愣,但他卻出乎呂布的意料并沒有進行反駁。
實際上,呂布不知道地是,童淵和趙云這對師徒的關系很有些奇怪。
在自己的三個記名弟子中,童淵最看重最寄予厚望的,就是趙云這個關門弟子,而趙云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不僅很快將他所教都學會了,甚至到最后還能結合自己的特點對他獨門絕技百鳥朝鳳槍法進行一定的改造,使其更加適合于自己的使用,畢竟他與童淵兩人也有太多不一樣的地方,不僅是身形、力量和速度這些基本素質,還有心里的想法、還在觀念上。
童淵雖然號稱槍神散人,但實際上他沒有多少真正的高人氣質,為人還比較功利,雖然不像是王越是個十足的官迷,但他是一個趨利之人卻是沒錯,否則又哪里可能被當時成為天下諸侯眾矢之的、雒陽百姓口中國賊的董卓招攬。
當初在邙山能夠他放過呂布,其實也算是趨利避害的本能,畢竟當時面對的同時還有呂布的三萬并州軍,他可不想殺了呂布之后,自己也跟著被萬箭穿心而死,如此還不如干脆賣呂布一個人情,說什么讓他擋住三招,只等于是換個方式放他走而已。
再后來在并州,一直跟著李彥父子二人,看似暗中保護,誰又知道他有沒有讓李彥父子與呂布這邊拼個兩敗俱傷,然后再趁機出手對付呂布的心思呢?而很顯然,那時候的呂布身邊的防護力量不夠,他自信在得手之后都還能夠順利逃得出去,只是沒想到一來行蹤被呂布識破了,二來卻是呂布的進步也出乎他的意料,在武藝上、在對于力量的掌控上,甚至是在最難的“勢”的運用上,最后那一擊“虓虎之怒”直接就了斷了他的性命,讓他所有謀算最終都成了一場空。
趙云雖與童淵有師徒名分,但只是承襲他的武藝,性情上與他都是完全不同,相反趙云是一個忠義薄利之人,從對待名利的觀念上,他與童淵就有著很大的分歧,這是當初還沒能夠完全出師的趙云卻毅然決然離開了童淵,投向幽州從軍的原因。
所以對于呂布所說,趙云完全能夠理解并且相信,可與公孫信的事情不同,在童淵之死的問題上,趙云不管是站在理智還是感情的角度,對呂布都是無法原諒。
呂布看了他一眼,突然道:“子龍很想報仇?”
趙云沒有說話,其實他此刻也陷入了矛盾,他相信如果可能,他殺了呂布報了師仇,可如此一來他有把握帶著公孫信從這漢昌城突圍出去么?更何況能不能夠殺得了呂布,還是一個未知數。
他沒想到呂布突然笑了笑,道:“你若真想報仇,那某可以給你一個機會,就看你能不能夠把握得住了。”
趙云抬起頭來,眼神堅定:他想要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