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幻)
大漢初平二年春,天氣陰沉的某日,美稷縣南無際平原上,黑壓壓的烏云下,是黑壓壓的人群,兩邊的軍隊對峙,自然氤氳出一種緊張的氛圍來。
一邊是肅容齊整的漢人方陣大軍,另一邊卻是匈奴人像是七拼八湊一般、連身高都十分不統一的大軍。
但在此時,他們卻是作為對手、作為敵人,漢軍有四萬三千多人,再加上呂布和殘存的數百輕騎,人數還不超過四萬五千;匈奴卻是十萬大軍,剛才被呂布那兩千多輕騎一陣沖落掃蕩所殺的不過是其中極小一部分,而這人數卻是呂布軍的足足兩倍還有余,這一點上對他們有絕對優勢。
當然戰爭并非完全靠人數,但匈奴人的騎兵也絕對不能小看,尤其在這平原地方,呂布軍也只能夠與他們硬碰硬,所幸呂布現在已經由最開始的僅有三千副到如今卻是將雙馬蹬等寶器慢慢普及了全軍,所以他麾下這些騎兵也未見得就會遜色。
此時呂布尚在休養,此次真算是自重生以來第一次將他身體徹底透支了,也可見此次處境的兇險,不過若是沒有這般兇險或許也就無法達成今日的目的,而在接下來這場大戰,卻是暫時先由賈詡來全權主持戰爭指揮。
他坐在馬上,回頭張望了一眼身后的大軍,閉目深吸口氣,再睜開眼睛之時,眼中卻全然都是堅定之色,知道呂布平安之后他心底最后也是最重一塊大石終于放下,此時卻是沒有多少負擔,也能夠與這匈奴大軍開始放手一搏了。
此刻的匈奴大軍許多軍士眼中似還有些迷茫,畢竟他們的三軍主帥至今還未有清醒過來的跡象,雖然都說生命保住了,可沒有醒過來,終究讓人難以心安,而且與呂布不一樣的是,呂布是將他奮勇的姿態留在了所有將士心間。讓他們心底充滿了勇氣和斗志;而匈奴這邊的主帥呼衍扶助羅卻是被呂布間接擊昏過去,這等差距也很容易造成彼此的心里落差,更何況還有軍旗倒塌帶來的影響。
這一切自然都是在呂布算計之內,可以說雖然今日這一戰他沒有參與,但后邊處處有他的身影和影響力在。
就在這時。賈詡淡淡道:“開始吧!”
“咚、咚咚……”預示著戰爭拉開序幕的鼓聲激烈的響起來。擂鼓的漢軍壯士光著精赤的上身,兩條黑亮粗壯的胳膊有節奏地揮舞著一對鼓槌,每一下都幾乎是與上一次疊加在一起的敲擊,讓那戰鼓的鼓面也不禁隨著起了一層淡淡的不易察覺的律動。
“殺!”這一聲仿佛是從漢軍的靈魂中嘶吼出來。也仿佛要烙刻入他們對面的敵人匈奴大軍靈魂中去。
騎兵沖鋒,講究氣勢為先,先聲才能奪人,這一點上無疑是有著統一領導和即便沖刺中也能維持著一定秩序踐行著將帥命令的漢騎占據優勢,但賈詡此刻卻是愁眉緊鎖。顯然對于這一次沖鋒對決的結果,他心中并不是那么樂觀。
實際上他并沒有真正看過南匈奴騎兵的戰斗,所知也都是從呂布、張遼和高順他們那里得來地,其中必然有其主觀因素,而且從謀士的角度與從武將的角度來看待一支軍隊必然也有很大的不同,這一次算是他真正第一次在現場見識到匈奴騎兵的沖刺,那種場面,無疑很刺激人的腎上腺激素,當然賈詡并不知道這個。但他知道此刻的自己也被眼前這一幕深深地沖擊到了,或許這將會是他這一生都絕對難以忘懷的一個場面。
匈奴人從個頭上并不能算高,雖然他們當中也有著八尺的大漢,但那只是極少數,而且多為將領層。普通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六七尺身長,但在這里卻反而成為了他們的優勢,因為身材比較矮,重心也比較低。所以在騎馬的時候他們可以更好地做出一些需要身體配合的高難度動作,這也是匈奴騎兵相對于漢人騎兵的先天條件。
不過也不是不能夠彌補。匈奴人的騎術占有優勢,但卻沒有統一的紀律性,盡管騎兵沖鋒起來似乎也不需要什么統一和紀律,但多了這一項在戰爭中未必沒有好處,至少像是呂布軍這樣以方陣來排列的層次分明、進度有序的進攻體系,對他們也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力,而且呂布軍騎兵裝備齊全,雙馬蹬簡直就是馬戰利器,不僅彌補了與對方的騎術差距,甚至還有超出,這在速度上和馬上戰斗時都會起作用。
當然光光憑借此想要沖破匈奴騎兵卻也不容易,從現在的場面上來看,呂布軍的減員速度與匈奴軍差不多,但這還只是開始,隨著雙方大軍全部匯集成了一片,開始了大混戰,這時候不管什么軍紀和秩序,雙方只顧著向前沖,只知道看到敵人就攻擊,至于什么時候背后會突然出來一道黑手這誰都無法預料,也只能被動接受。
戰爭,尤其是騎兵的戰爭,也就是這么回事兒。
呼衍扶助羅昏迷可客串起了臨時主帥的蘭忽律葉畢竟也不是無能之輩,他并沒有盲目地一股腦兒將全部的十萬大軍都壓上,而是先以同等數目的大軍與對方抗衡,而且他蘭氏的兵馬都在這其中,也讓其他將領無話可說,只能聽他安排,這便讓漢軍這里略微顧忌,擔心什么時候就讓剩下一半生力軍投入戰場,那樣隨時都可能左右戰局。
同等數目之間對決的時候,看似兩邊傷亡人數差不多,但因為士氣等方面的差異,其實匈奴軍已經落入了全面的下風,到最后眼看著就要有潰敗的跡象了,這還是在賈詡忌憚著那留守的五萬人沒有下狠手的情況下,可蘭忽律葉倒是坐得住,似乎絲毫不擔心的樣子,一直遲遲沒有將后面的五萬大軍投放進去。
旁邊的幾個將領都已經磨破嘴皮子了,基本上都是此時自己手下將士在前面場上拼殺的那些個部落頭人們,可蘭忽律葉哪管他們,至少現在支持與反對五五波,他就可以這么拖延時間下去,當然他是有自己的考慮,可不是故意。
而等到了某一刻,場上的匈奴軍都快要崩潰了,開始出現了哪怕后方有立軍威奉命后退者斬的刀斧手威懾著卻依然不斷想要往回跑的士兵,在連斬下數十人,用那活生生血的教訓告訴他們后退者的下場,軍令絕對不同兒戲,總算暫時止住了這股頹勢。
不過那邊的呂布軍卻是越戰越勇,眼見如此,蘭忽律葉終于下達了他本場戰役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大軍全軍壓上,包括那五萬生力軍,頓時人潮擁擠,即便是廣闊的平原間似乎也到處可以看到不是匈奴就是呂布軍的將士,雙方互相廝殺,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直到這時候,匈奴軍人數的優勢慢慢體現出來了,并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體現得越來越明顯,而且其中一半人在之前都是處于休息狀態,體能保存完好,對付已經被消耗了差不多精力來對付同等人數敵軍的呂布軍竟顯得很輕松。
這一次正面沖撞,毫無疑問是呂布軍落入了下風,只是可想見匈奴軍還未完全從主帥昏迷、軍旗倒下的陰影中走出來,所以才不至于讓呂布軍輸得太難看。
說白了,現在的匈奴軍還是有人指揮,而且蘭忽律葉的調度確實有一套,而那些普通的匈奴士兵們,他們的士氣雖然不行了,可他們的素質、他們的人數這些優勢都還在,再加上他們現在依然是在美稷草原上,在他們熟悉的、日夜馳騁而過的地方,能發揮的戰斗力自然非是之前的于夫羅軍可比的。
雖然早就可以預料到,雖然也可以理解,但賈詡還是免不了心中失望,繼而吐出一口濁氣,揚起手拍了拍道:“收兵!”
呂布軍以整齊的步伐向后退去,終究是令匈奴軍不敢輕易追擊,雖說方才他們占據了一頂的上風,真要趁勝追擊下來也不是不可以,但誰知道這些狡猾的漢人是不是有伏兵,剛剛又是不是故意示弱?
雖然匈奴大軍從將領到普通士兵都有著橫掃對方的信心,但與“前科累累”的漢人對決時,他們還真得要小心再小心,更何況他們現在自己內部還有傷痛,在呼衍扶助羅蘇醒過來、亦或者是另外換帥取而代之之前,他們還是無法做到統一的命令,這時候追擊便也是無意義了。
遠遠望著這一切的蘭忽律葉卻也是舒了口氣,剛才交戰的時候他還真地擔心自己這方會敗了,盡管他對自己有信心,但身邊總有那么些烏鴉在吵吵任誰也會受不了,不過現在一切總算都結束了,盡管還只是暫時的結束,蘭忽律葉相信憑借著今日這一戰,他可以在呼衍扶助羅昏迷、自己暫代這段時間初步立下自己的威儀,提升自己的聲望,之后的許多事情自然就好展開了。(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