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千里破江東
下載:
東漢的這座洛陽城整體呈矩形,南北約漢代九里﹐東西約漢代六里﹐故又稱“九六城”,與后來北京稱為九四城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與北城門不同,南城門外正好毗鄰洛河,不過南城墻長近八百丈,卻是雒陽這四面城墻中最短的,與之對應的,南城部分的整體形態則是成一個外窄內寬的倒梯形。
在城門口往里一段無疑是最擁擠的地方,當然這個擁擠其實也是相對而言,而越往里走,卻能夠感覺越是開闊。
只是前方的道路再寬闊,也已經就被華雄這頭攔路虎阻擋,而后面董越等人率領的絆腳石人數雖少,但地方也比較狹窄,沒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那么夸張,卻也正好夠他們數十人施展拳腳,如此別說想要退出城去,就算是想要接近內城下都不容易。
而華雄和董越這樣前后一下真地形成了夾擊之勢,將士孫瑞率領的這支隊伍圍困在了中間,實際上更能給他們帶來傷害的還是華雄麾下那群出籠的猛虎,但偏偏他們此時士氣已喪,又沒有退路,有些人還能夠拼起勇氣一搏,可更多的人早都放棄了希望,只不過他們放棄的不是生的希望,而是反抗的希望。
對于生命他們還是很珍視的,因此在隊伍很快里面居然有了第一批投降派,士孫瑞看到這一幕時心就涼了半截,還是在副將的提醒下才知道要將那幾個士兵殺了,“亂軍心者,死!”
這一幕自然也被對面的華雄看到了,他哈哈大笑得意萬分,繼而也對部下諸將士下令道:“繼續沖,不要停,不殺他個片甲不留誓不罷休!”
終究求生是大勢所趨,本來若是被逼到了如此絕境只要士孫瑞懂得調動一下這些士卒的士氣的話,也不足以落到現在這步境地,真要突圍出去也不是不可能,可在之前是他自己首先要求撤退,沒有退路之后抵抗之際也沒有說一些能夠振奮士氣的話,說白了這就是一個沒有統帥氣質的人,在如此人物的引領下,這支突襲部隊不敗都奇怪了。
難怪都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個以士孫瑞這等素質為將的軍隊,哪怕士兵本身再強悍,也是早就注定了失敗的結局,而見證了這一切的士孫瑞矗立在那兒,整個人就好像丟了魂兒似地,完全沒有了從前的神氣,他知道他完了……
南城城門口,華雄看到董越的時候嘴咧了咧,終究還是笑出聲來。
董越則滿臉的郁悶,自己看著自己身上再看看華雄就感覺同樣都是獨領一軍,自己怎么就顯得特別窩囊呢?
此刻的董越可是絲毫沒有方才獨挑好幾個士兵的豪氣,在華雄面前他就像一只溫馴的綿羊,實際上他一直以來就是華雄的小弟一般的角色,就象是之前的樊稠一樣,只不過此刻樊稠算是“發達”了,被董卓派去跟著李傕、郭汜等人混,顯然似乎更有前途。
“將軍、將軍……”就在這時,遠遠一匹馬卷著塵土飛奔而來,馬上一個小兵張嘴便是呼喚,這聲叫的顯然是華雄,畢竟他在這里資格最大地位最高。
等到那騎近了眼前,華雄才迎上前去,看著對方著急忙慌的模樣不緊不慢問道:“怎么回事如此匆忙?”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這人應該是在董相國身邊的,可是此時卻跑來自己這里,看樣子有什么要通報的樣子,他倒是沒有多想,等著對方的回答。
那小兵從馬上跳下來也許是因為太急了,也許是因為剛才的劇烈馳騁幾乎耗盡了他的力氣,畢竟從相國府道南城門這里距離可不近,所以跳下來的時候第一腳就沒有踏穩,整個身子都要傾斜著摔倒在地上,幸而有華雄一雙厚而有力的大手掌送過去作為支撐,總算是避免了那樣狼狽又可能受傷的遭遇。
他緊喘了幾口氣,董越等人也都跟在華雄身后圍上來,聽著他有什么好說的,看到這樣的場景他倒是不懼,只是說道:“華將軍,相國遇刺,李亭侯命你火速趕回相國府去……”
什么?董相國遇刺!
聽到這個消息,華雄身軀不由顫了顫,良久好像才反應過來,一把抓起那傳信的小兵面目猙獰怒喝道:“你方才說什么?”
那小兵被他這一抓生疼,而且他抓得地方幾乎要扼住了小兵的喉嚨,他的力氣又大又沒有個輕重,哪里是對方能夠承受得了的,還好后面及時反應過來的董越上前一步拉開了他,總算避免了一條無辜生命的喪生。
“將軍、將軍,咳咳……”那小兵好不容易逃出虎口,卻也不敢有什么異動,只是喘息了會兒緩過氣來,才又繼續道:“小人只是一個傳信兒的,具體情況并不知道,但聽說好多太醫都被召集到了相國府上去,溫侯也去了……”
華雄拳頭捏得碎崩碎甭響,良久才回過頭沖董越道:“這兒就交給你看著了,不回去看看相國,某不放心!”
“喏。”
荀爽跨上馬的時候,卻總是感覺心神不寧,他回頭望著身邊的隨從,微不可查的嘆了口氣。
旁邊隨從關心問道:“老爺怎么了不舒服,若如此干脆便不要去了……”
荀爽只手擋回了他后面的話,低聲道:“就這樣我沒事,走吧。”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突然自身后傳來,不知為什么聽到這聲音令荀爽心中的不安感迅速擴大,他沒有多余的動作反而是勒馬停下來,看上去似乎是要等著身后追過來的那些人。
這一行只有不到十個人,卻每個都是全副武裝,挾洶洶氣勢而來,令荀爽身邊的隨從也是本能察覺到不對勁,都從兩邊驅馬過來擋在了荀爽的前面。
荀爽目光死死盯著對面的人物,走出來那個人他正好認識,而且應該說還很熟悉,他怎么也沒有想到,此人竟然會出現在這里,那幾個面孔嚴肅的軍漢顯然也都是被他帶來的。
“荀司空,不知這是要去哪兒呀?”來人笑瞇瞇,全然不復當初王允壽宴時司徒府里對自己的恭敬,這讓他本能感覺到了一絲不好,對對方的語氣自然也冷冰冰:“我荀慈明去何處,莫不成還要向你通報一聲?”
“嘿嘿……”這人干笑一聲,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皺了皺眉頭,然后捂住了嘴巴不敢再咧嘴笑了,荀爽這才注意到他的嘴邊似乎還有一些青印,或許是牽到了傷口他這樣想到,至于怎么會有傷她才不會關心。
這時那人身旁的一個大漢突然對著荀爽開口道:“荀司空,廷尉有請,還請荀司空跟咱們走一趟。”
廷尉李儒?荀爽心中一沉,知道自己想過最壞的情況發生了,他制止了身邊隨從的異樣心思,下得馬來,那一刻顯得無比從容,顯示出他世家子弟、名士的氣度,只是他待走開,卻不妨身后的坐騎突然一張馬嘴銜住了他后脖子上的衣襟,腦后傳來的濕潤的感覺讓他身子一頓,不由自主的回頭望去,卻見到馬兒那雙亮麗的大眼睛,舌頭沾著津液舔過來,他沒有絲毫的排斥,還伸手去溫柔地撫摸著這匹跟了自己已經有近十年的老馬,都說畜生通人性、知人情,以前只當是笑話,今天相信了卻有一種無盡的悲涼。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可出師未捷身先死,何以英雄話悲涼?
舉報:/
如果您是《》作品的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