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幻)
此時的李儒、呂布等人又在何處呢?
從計劃展開的那一刻,兩人就已經脫離了虎牢戰場,或者更準確地說,董卓軍的首腦人物,幾乎都在那一瞬間悄然離開,而只剩下一群沒有將指揮的兵,沒有命令可依的將,一群領導階層的離開后果也很明顯,最直接就是導致了后來董卓軍的指揮徹底混亂,防守線徹底崩潰,再也無力做到有效的反擊和防御,被聯軍步步緊逼,最后直接逼下了虎牢關。
而后就是他們預料之中的潰逃開始,本來計劃之中就是如此,而聯軍猛烈的打擊也被計算在內,總之考慮了各種因素,所以看到現在這種結果,總地來說還是在預料范圍內,至于出乎意料的一些損失那就沒什么好說地了,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夠想得到,畢竟不管是李儒還是呂布,都只是人不是神。
而就在聯軍拿下虎牢關,此時的李儒和呂布等一行人,卻早就在成皋縣泗水鎮之外了。
就在這個地方,他們還提前潛藏了一部分的人馬,實際上卻是之前就特意從虎牢關之中抽出來地,又不是故意要讓軍隊在虎牢關徹底全軍覆沒,而且就算是讓敵軍看得到他們抵抗的激烈也不需要將全部兵員都放在這里當炮灰,反正聯軍怎么也不可能知道虎牢關里面確切的兵力,這就是他們可鉆的空子。
虎牢關原本楊定手下守軍就有一萬多人,后來洛陽抽調了三萬援軍,呂布率領的并州軍運糧隊也有五千人——實際上這樣的數目也帶著援軍的意思,加起來就有不下于五萬兵馬,而作為后備留在這里的就有一萬多人,包括八千西涼鐵騎(離開了虎牢關之后雖然等于離開了一層天然的壁障,騎兵自然就有了用武之地),以及三千并州輕騎,也就是說,這一萬多人基本上都是騎兵,所具備的一個最大的共同點,自然就是轉移很迅速、速度非常快,因為速度上所具有的優勢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讓李儒等從容布置。
這萬余人馬之所以會停駐在這里,除了保留有生隊伍之外,也是為了隨后一個最主要作用,那就是收攏一路而來的逃兵。
因為虎牢關地形的緣故,董卓軍的潰逃基本上是呈半弧狀,也就是從虎牢關往后退,而后呈弧形散開,而預留的這萬余人,干的就是截留這些人、而后將他們重新聚攏在一起的事情,這都是早就設計好地,潰逃什么地都是做給敵軍看地,但總不可能真的坐視損失而不做點什么,這就是亡羊補牢,大概為時還未晚。
而經過了這么一番之后,最終重新聚攏在了一起的董卓軍也有三萬多人了,有一些是在虎牢關之戰真的傷亡了,但這部分其實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大概還不超過總人數的十分之一,而剩下還有那些卻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沒有被拉回來。
不過卻也無所謂,就是現在這個人數也足夠李儒利用從容展開計劃了,在虎牢關之后一直到洛陽一線的所有布置也逐漸安排下去,一切已定,他們已經盡了自己的力做了夠多了,剩下地,卻都是看聯軍這邊的應對了……
與此對應,有關于李儒等人的去處,拿下了虎牢關的聯軍立刻在盟主袁紹升帳之后引發了諸侯的一場討論,說起來這一場勝利還是給人隱隱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雖然一切進展的順利也正是大家所希望地,可如果真和之前虎牢關守軍的頑抗表現比較起來,未免就有一些不相稱了。
而尤其令不少諸侯感到疑惑未解的是,作為盟主的袁紹,究竟是為什么能夠那么肯定董卓軍就會退而且不會是什么陰謀,他那番信誓旦旦的話可還言猶在耳呢。
本質上來說討董聯盟是一個合作性的聯盟,實際上即便是盟主也無從指揮其他人,這也是很多時候聯軍看起來無法做到令行禁止、調度統一的原因,而因為這身份地位上的平等,所以這些諸侯在面對盟主袁紹的時候也沒有什么掩飾,直白表現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心情。
這一次袁紹卻沒有故作神秘或者說也沒有辦法故作神秘了,環顧了四周一雙雙疑惑渴望的眼神,他心中一動突然大笑道:“諸君放心,可不是什么對咱們不利之事,紹之前未開口是因為大局尚未定,恐生變故,而今既然大局已定,就是說出來也無妨。”
帳內頓時變得無比安靜起來,這個秘密對于眾人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地,而且如果說剛開始袁紹成為盟主多少有點兒臨時性和互相妥協推諉才有得這么一個結果,但后來袁紹卻給了他們一個個驚喜,不管是之前滎陽輕易拿下,還是現在虎牢關的攻破他在其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讓他在諸侯們看來多少顯得神秘了一些,于是他們迫不及待要揭開他的面紗。
袁紹看了大家良久,似乎故意要吊足眾人的胃口,直到有粗重的喘息聲在其中響起來,他才淡淡一笑,不再故作神秘開口就說道:“在座都是我大漢棟梁,而今更為誅賊復漢大業走在一起,今日這個秘密出的我口,入得你等耳,不做他人想,否則后果如何,大家應該心知肚明。”
這可不是威脅,也不是乞求,而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消息傳出去實際上對于他們都沒什么好處,所以眾人都是唯唯應諾,就聽袁紹呵然一笑,然后道:“紹自然是相信諸君,既然如此……諸君想必也想得到,如今都城洛陽內情形。”
有幾人面面相覷,不知他為什么又扯到了洛陽,但如曹操等人,卻聞琴弦而知雅意,立刻就想到了袁紹將要說的一定就和洛陽城里某事或者某些人有關系。
果然袁紹緊接著就說道:“其實紹之所以能夠肯定,和洛陽城里的人有關系……”
話說到此,大家就都明白過來,明顯是洛陽城里還有一些忠漢義士,認同了他們討董聯軍,所以秘密與他們聯絡,而袁紹作為盟主且出身不凡聲望不低,自然成了他們連絡的優先選擇。
這樣一來卻是有人羨慕嫉妒恨,但也只敢藏在心里,是不會表現出來地。
就在這時,孫堅卻站出來問袁紹道:“敢問盟主,那些賊軍俘虜,該如何處置?”
袁紹一愣,旋即臉上閃過一道猙獰——于是不久后已經整合了逃散的西涼和并州軍的李儒一及呂布行人,就接到了一個令他們震驚無語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