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東西,加加減減怎么也有幾千兩了,就這么收下?”徐熹剛剛下衙,林氏就焦急地問道。
“收下吧,算不得什么。”徐熹知道崔家這是沉不住氣了,才送了貴重的禮。這要是前怕狼后怕虎地退回去或是回了相應價值的禮,這崔家恐怕就要打退堂鼓了。
“不會有人說什么吧,這崔太太這么大張旗鼓的。”林氏有些擔憂。
“她光明正大的送些東西,也不過就是幾柄扇子和一些玩意兒外加一籃子雞蛋。即便是有當朝御史彈劾,皇上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更何況我本就是御史,都察院是不會因為某些人的閑言碎語就打自己的臉面的。”徐熹笑著道。那扇子和玉石的價值還不是由著他說,又不是真金白銀制成的,誰能說什么。
“都察院中最有臉面的就是羅氏父子,他們會不會為難你?”當初在京都為著徐燕的婚事,永寧侯夫人羅氏可是與徐家結了不大不小的怨仇。而羅氏的父兄都在都察院中任御史,恰好是徐熹的上峰。
“羅大人和小羅大人都是明白人,哪里會為了私怨而把都察院的臉面拋之于外。要是真為了這點子事兒就鬧到朝堂上去,都察院可真就成了六部的笑柄,最后還是他們父子臉上無光。”徐熹又接著道,“正好崔氏敲鑼打鼓地投奔了我,也看看眾人的反應,好再做打算。”
林氏聽了徐熹的話,按下心中的擔憂,接著道:“崔太太邀我和孩子們去她家看看,你看我們去還是不去?”
“去啊,當然要去!且不說我們以后是一條船上的人,就算是為著去瞧瞧鹽商的奢靡享樂,開開眼界,你也得帶著孩子們去瞧個新鮮。”徐熹笑瞇瞇地道。
“說的好像我們都是鄉下人似的。”林氏嗔怒道。林氏自問雖不是宗室貴女,卻也是京都中的大家閨秀,因此對于鹽商的宅院并不是很瞧得上。
徐熹但笑不語,一派風平浪靜的模樣。
晚膳時石家的特意做了一碗蛋羹,說是用崔太太送來的雞蛋做的。
“您嘗嘗這成天吃著人參,白術和大棗的雞下的蛋,聽聞很是鮮美,且滋養身子。“林氏親自給徐老太爺布菜。
“確實滋味很是不同。這雞蛋如此之好,我們也這么養,怎么樣?”徐老太爺嘗了幾口,自認為味道不錯,遂起了養雞下蛋的心思,對著徐熹道。
“太奢侈了,我們畢竟不是商賈。雖不是吃不起,卻也不見得非要如此。”徐熹很顯然不同意徐老太爺的說法。
徐老太爺不過就是起了心思,也不是非要如此,聽著孫兒的意思,明顯是覺得太過驕奢了,也就歇了心思,一門心思吃飯。那雞蛋的味道麗姐兒和幾個弟弟也都先后嘗了嘗,確實是更細膩鮮美,并且一絲腥味也無,要比尋常的雞蛋更nèn滑一些。
“這崔太太做的事兒,好像是生怕別人不知道她有錢似的。”晚上,林氏才將疑惑說出來。
“崔老爺要做鹽總商,自然要眾人明白他家道殷實,資本雄厚。否則誰放著好好的韓家,卻來扶持他這個背景不如韓家的鹽商呢?”徐熹笑著給交妻解惑道。
林氏心下大了一個白,原來崔太太所做的不外乎是告訴眾人崔家有錢做鹽總商。
又過了兩天,崔太太邀請林氏的帖子到了徐熹的案頭,于是林氏就帶著幾個孩子并著丫鬟婆子同曾夫人,李夫人和劉夫人以及各家的公子小姐們去了崔宅。崔太太不僅僅邀了林氏,還怕林氏尷尬,又叫上了與林氏來往密切的幾個官太太。
一到了崔宅,崔太太就熱情洋溢地出來迎接,一派歡天喜地的樣子,再不復當初游船保揚湖時的敦厚神情。崔太太顯然是打扮了一番的,其華貴程度絕不亞于那天她來鹽院時的模樣,甚至有過之無不及的意思在。
“崔太太這支釵可真是精致。”劉氏連忙道。崔氏頭上的金剛石金釵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哪里哪里,不過一只釵而已,哪里有夫人的鐲子水頭好。”崔太太很會交際,只幾句話就把幾位夫人都巴結地很舒服,就連林氏也是笑意盈盈的。
“各位夫人肯賞臉來,可是小fù人的福氣。讀書人都說這時候該說蓬蓽生輝,可我這無知fù人哪里知道那許多,只會讓貴客吃好玩好了。”崔太太的話讓眾人都笑了起來,呼呼啦啦一眾人等進了崔宅。
崔宅也是一座園林,雖都是人工雕琢,可乍一看卻是湖光山色,景色很美。林氏仔細看了看,覺得晨園都未必有其精致。
“我們家老爺就愛這些山石,運鹽的船出去,拉回來的全是石頭。開始我還抱怨,卻不想老爺養了一批工匠藝人還算是有本事的,到底是弄出了春夏秋冬四景,看著還真像那么個意思。”崔太太沿路為各位夫人解釋著。
“造園的時候工匠看著一些石頭長的極像竹筍,就將這些筍石周圍栽上竹子,看上去就像是春筍破土一般,好似萬物復蘇的春景。太湖石則在水池邊堆疊成假山,整體好像夏季雨后的秀麗情景,看著玲瓏剔透,很是舒適。”崔太太邊走邊道,眾人則暗自稱奇,無不覺得巧妙。
“你們也是第一次來崔宅?”林氏看著眾人都在瞧新鮮的樣子,趁著崔太太忙于介紹景致就瞧了個空兒,疑惑著問道。
“可不是嘛,我們可是拖了夫人您的福氣了。雖說崔宅精巧早有耳聞,可親眼目睹還是第一次呢!”李氏笑著道。
曾氏則心道:誰不知道韓家在朝廷中有背景,即便是崔家建了個天上人間的園子,恐怕也無人來游賞。不過是崔家巴結上了徐家,而韓家對徐家又態度曖昧,徐熹有意抬舉崔家,崔家又有意讓徐家瞧瞧,否則又哪里能看到如此景致。那崔氏有心計的,說不得叫上她們這些不相干的女眷就是為了試探,從而回去吹枕頭風的。本來家里的老爺還要再看看韓家與崔家的情形的,這樣看來,果然是崔家更有錢,而且徐家似乎和朝廷聯系的更緊密,看來還是該抱住徐家的大腿才是。
曾氏打定了主意,又笑意盈盈地與眾位夫人寒暄說話。
“這座假山叫做秋山,都是黃石壘疊,很似北方的風景,氣勢磅礴,盡現北方之雄。整體都用楓樹和松柏點綴,很有秋意。這座山坐東朝西,等到黃昏之時,整座山體都是黃色的,很有意境。冬山更是費了不少手藝人的心思,愣是把石頭給弄成了《雪獅圖》一般,墻面開了幾個洞,風一吹來,就好像到了冬季。”崔太太只說了幾處園子里的妙處,卻將眾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去。林氏覺得崔老爺恐怕不是個普通的商賈,否則如此美景,肚子里要是丁點兒墨水都沒有,恐怕是想不出來的。
“看我呱噪的,夫人們都煩了吧。也是,一推破石頭又有什么好看的。我們還是去廳堂吃點東西,聽聽小曲兒好了。”崔太太笑著引著眾人往廳堂而去。
幾位夫人都面面相覷,心里卻都有各自的思量。誰都想到崔太太這么說不過是托詞,想來引著人來看石頭是崔老爺的意思。各位夫人倒是沒什么,唯有孩子們都累了,誰耐煩看什么石頭,不好玩兒。
待到了廳堂,林氏坐在首位,曾氏,李氏和劉氏依次往下坐。而麗姐兒和幾個弟弟則依偎在林氏的身旁,靜靜地坐著,時不時捏塊點心來吃。
崔太太直接擊掌,不過兩聲就有三四個女子或抱琵琶或抱琴或拿著蕭進了廳堂,給每位夫人都行了禮之后就吹拉彈唱起來。麗姐兒不耐煩聽這種靡靡之音,更專注于吃點心,對著桂花藕粉糖糕和桂花栗子糕大塊朵頤,不管不顧的。
“少吃些,小心積了食。”想來林氏也是不耐煩聽這些曲子,于是把注意力轉
您正在閱讀本章節的第1段,請繼續翻頁
隨機推薦:隨機推薦:
2013()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