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姐兒早上醒來之后就一直覺得不舒服。()別人不知道,可她心里清楚,她這是昨夜里的湯圓吃多了。那東西不好克化,可她到底還是沒忍住。她從沒發現鮮肉餡的湯團是那么美味,令人停不下口來。
林氏到底是把白女醫請了來給孩子們看診,結果弟弟們都沒事,她卻要喝上一大碗消食湯,著實丟臉。
“讓你再貪吃,丟丑了吧!”林氏在一旁打趣麗姐兒。
麗姐兒充耳不聞,用牙箸夾了一只羊肉水餃來吃。
“剛剛看白女醫的神情,像是一夜沒睡,可是外面情形不好?”徐燕既轉移了話題,免得麗姐兒難看又詢問了她想知道的。
“白女醫可不就是一夜沒睡。聽說外面沒了的人沒有一百也有五十,不是被踩踏的,就是被火燒的,被煙嗆的,要不就是突發意外身子受不住去了的。聽說還有不少找不到的,受傷的,丟了孩子的,親人失散的。總之外面是一團亂,這大正月里的,造孽啊。”林氏一陣唏噓。
“昨夜到底是哪里著火了?”麗姐兒問道。
“聽說是用一萬盞花燈堆砌起來的燈樹因為看的人多,太過擁擠,一時不慎著火起來的。”林氏把打探到的消息說給眾人聽。
“一萬盞花燈!”麗姐兒又有點后悔沒看到堪稱奇跡的巨大的花燈樹。
“也不知是誰想出的噱頭,結果釀出了大禍,官府還在善后呢。”林氏覺得那花燈樹是禍根。
“昨天是上元燈節,沒有宵禁,又是走百病的日子,普羅大眾自然都出來賞玩了,沒想到卻是禍事一樁。”徐燕感嘆。
“昨天那么特殊的日子。自然要小心火燭,衛所也應當早做了準備,怎的還是出了那么大的亂子?”麗姐兒疑惑。
“這卻是不曉得,恐怕得繼續打探著。”林氏對昨夜的混亂場面有些后怕。
這件事到底是驚動了皇上,還沒出正月就雷厲風行地處置了幾個官員,又開了國庫安撫百姓。世人皆說君主仁慈,可麗姐兒感受到的則是皇上的收買人心。
又過了幾天,等到京都一切平穩下來之后,沐恩伯蘇宣就送了個口信給徐老太爺。這個口信得到了徐老太爺和徐熹的高度重視,二人在書房中密談了將近一個時辰。
蘇宣帶來的口信是永寧侯夫人羅氏之所以傳謠言抹黑徐燕是為了發泄私憤。順帶著給徐家一個教訓。而她之所以清楚這么多徐家的事情并不是她有心腹在蜀州,而是有人從蜀州帶來了消息給她。這個人是個武官,還曾經是蔣云飛部下。現在這個人依附于永寧侯府。還沒有什么職位。
徐老太爺對于羅氏的報復雖然在意卻不及那個從蜀州而來的武官。他最怕的就是此人在蜀州與夏家有什么聯系,進而清楚徐燕的身份,給徐家帶來大麻煩。畢竟蘇宣已經知道了這個人的存在,他若是再查探下去,說不定會查出些蛛絲馬跡。人確實不能有謊言。因為他需要不停地制造謊言去遮掩其他的謊言。于是徐老太爺打算仔細查探這個人,再看看他到底是為了什么棄蔣云飛這樣的大將軍,皇上眼中紅人而來京都。
祖孫二人忙著,林氏那邊也沒閑著。雖還沒出正月,可是給徐燕挑陪嫁丫鬟和陪房人選的事情卻再不能脫了。這天林氏找到了徐燕,問起了此事。畢竟是將來要伺候徐燕的。總得徐燕點頭那才行。
“圓月是必要跟著我去的,剩下的就由嫂子您幫我選吧。”徐燕笑著道。
“那就讓芳菱并在她手下的六個小丫鬟都跟著去吧。湊足了八個,你那里還可以緩緩。”林氏想的周到。畢竟圓月和芳菱的年紀都漸漸大了。再過個一兩年,就要配人了。芳菱平時看著不聲不響,謹慎有余,靈活不足。可燈節那天芳菱說的話,做的事經由麗姐兒的口再到林氏的耳。卻是渾身的通泰。那丫頭是個穩重性子,會教導小丫鬟。給徐燕作丫鬟會對其有所助益。
“全憑嫂子吩咐。”徐燕對此沒有想法。
“今天就你我兩人,嫂子有些話總得提點。貼身的丫鬟,再怎么看好都不能給姑爺收房,可知道?”林氏把當年何氏對她的訓導用在了徐燕的身上。
“貼身的丫鬟知曉你的一切,萬一被姑爺收房,又有了兒子,再好的情分也會被利益驅使所消磨掉。嫂子的意思,你可明白?”林氏就怕徐燕拎不清,到時候給了圓月做踏腳石。畢竟圓月的精明,大家都有目共睹,她要是不安分起來,可是徐燕的大麻煩。
徐燕垂目思索了片刻,到底點了點頭道:“圓月與我曾是共患難的姐妹,我是不忍心她做妾的,將來必然會給她一個好前程。”徐燕的雙眸閃亮,眼中透露出的堅毅是毋庸置疑的。
“嫂子說的你已然明白了就好。你要嫁的人是個勛貴,別看他不像個勛貴,可骨子里的東西是變不了的。將來你所出的兒子會襲爵,這是不容他人覬覦的。遠的不說,你就看那永寧侯府就知道,勛貴之家,多少齷齪,不是我們書香世家能比的。羅氏確實狠辣,可她狠辣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對于小妾庶子什么的,千萬別心軟。將來姑爺要納妾,就讓他納,不過人選得是你挑,這才行。身份低,好拿捏,選這樣的做妾才能在你的掌控之中。”林氏親昵地拍了拍徐燕的手,笑地輕松。
徐燕聽的認真,可心里不舒服。雖說林氏說的很有道理,可哪個女人不是要一生一世一雙人的。
“妹妹,你若是不想姑爺納妾,那就好好抓住他的心。女兒家的心思都一樣,嫂子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你得有個思量,別到時候落了下成。”林氏接著道。
徐燕這才抬頭,看著林氏道:“嫂子,你說的話,妹妹都聽到的,必然緊記在心。”
“你好了,就是我們家好了,我們是榮辱一體的。你放心,娘家總會給你撐腰,彼此照應。”林氏說的真心實意。
徐燕心里酸酸軟軟的,覺著這世上有個人對你如此掏心掏肺,也算是不枉在這世上走一遭了。
“御下之術我已經給你講過多遍了,想來你心里有思量,只記著千萬別偏聽偏信,到時候你沒了臉面,威信就立不起來了。”林氏最后還是有些不放心圓月。
“嫂子說的話妹妹都明白。”徐燕雙眸閃過一絲狡黠。
“聽的明白是最好不過了。”林氏笑著道。
徐燕又思量了一會子,到底是開了口道:“按理說,妹妹不該開這個口,可是妹妹一想到廖太太就有些為難。所以妹妹想向嫂子借個人。”
“誰啊?”林氏疑惑。
“聽說趙嬤嬤過了正月就要脫籍與兒子去京都郊外的莊子上落腳,可是真的?”徐燕問道。
“妹妹想要趙嬤嬤?”林氏驚訝。
“趙嬤嬤畢竟是見多識廣,又是在內宅呆了一輩子的,所以妹妹想讓嬤嬤提點提點。當然,等過了兩三年,妹妹在伯府站穩了腳跟,自然要重賞趙嬤嬤在將其送到莊子上與家人團聚的。”徐燕生怕林氏不同意。
“嫂子還是先找嬤嬤問問,如果不行,嫂子必然再找一個好的與妹妹,可好?”林氏道。
“自然好。”徐燕笑著應了。
“那就說說陪房吧。陪房的人選是祖父定的,是兩家人,一家姓王,一家姓劉。其中一個是在莊子上當差的,另一個
您正在閱讀本章節的第1段,請繼續翻頁
隨機推薦: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