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樂文小說
熱門分類:
草綠花紅本章:137
蜀州城的天氣和山中有很大的不同,這時節蜀州城要比山中暖和一些,秋風更柔和一些,天高云淡,陽光也更耀眼一些。
林氏帶著兒女和其他人在客棧睡了一整天,直到了掌燈時分才醒來用膳填飽肚子。只不過客棧中的膳食實在是太過不堪,就連不挑食的麗姐兒都有些吃不下去。最后丹桂出去打探才知道蜀州城物資匱乏,實在是找不出什么像樣的糧食,城中的人都只能吃這些粗米,粗面。趙嬤嬤看著實在不像話,就把紅泥小火爐拿出來熬上一鍋燕窩粥再配著餡餅,包子之類的干糧來充饑。
“幸好帶了些米面藏在行李中,要不然一家都得餓肚子了。”林氏對于徐老太爺的細心深感佩服。
“夫人可要好好吃,您還要奶小少爺呢,小少爺金貴著,可不能委屈了。”趙嬤嬤深恨現在手邊沒有牛乳和雞蛋,只有米面和補品,就怕林氏沒有奶喂歡哥兒。
“對了,爺還沒回來?”林氏問趙嬤嬤。
“還沒呢,想來祖宅那邊忙著,說不定夜里就宿在那邊了。”趙嬤嬤說。
“也對,他說過會忙一陣子,得了空來看我們。”林氏放下擔心,又和眾人說笑一番,囑咐了幾句,就帶著孩子們睡了。
而另一邊的徐熹卻愁眉緊鎖,不知所措。原來徐壽到了祖宅之后就發現了幾具尸體,其實那些尸體并不難猜測,一定是流民。原因無它,只看他們衣衫襤褸,更甚者是衣不附體就能猜出來。想來那些流民是在徐宅空了之后就躲了進去,或是找吃的,或是尋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后來也許是因為找不到食物餓死或者因為疾病而死掉都有可能。徐壽看著這些或已經腐朽或依舊冒著臭氣的尸體搖了搖頭。府中并不是一針一線都藏起來或者帶走的。可是他們都沒有好好的利用,最后的下場是如此凄慘。這些都不算什么,每人五兩銀子一副質地中等的棺槨徐家都能承受的起,哪怕是為了積德徐家也犯不上和幾具尸體計較。關鍵的是這幾具尸體中竟然有一具身著銀甲的尸體,明顯的裝束透露出那具尸體生前是蔣云飛大軍中的一員,而且看銀甲的質地,恐怕官職還不小。而且那銀甲兵士的尸體明顯的和其他人不同,一看就是這幾天才死的,沒有明顯的外傷,看著也不像病死。整體說不出的詭異。這真是麻煩找上門,想躲都躲不了。
“那幾個流民的棺槨老奴已經請了人埋了并做了道場,只是這人老奴實在是拿不了主意。”徐壽愛莫能助。這個擔子太重,他的脊背承受不了。
徐熹本能的想要是祖父在身邊就好了。可是轉念一想,祖父不可能永遠都陪在自己身邊,現在這樣的事情只能自己處理。是時候要獨當一面了,自己也是有兒有女的人了。不能再依靠他人了。
徐熹靜下心來仔細想了想,覺得這件事還是主動找蔣云飛說說,可又怕外人說徐家是想攀龍附鳳,這名聲壞了就不好了。所以徐熹就打算直接報給衙門官府,實話實說就是了。反正徐家祖宅空了幾年大家都知道,而且幾天前徐壽張揚的進城大家也都清楚徐家要回來了。這蔣云飛聽人說不是廉明公正嗎?既然如此。就理直氣壯的去說,反正自家又沒什么可心虛的。
想到這里,徐熹放下心來。又看天色已晚就和徐壽,徐福草草吃了干糧,和衣宿在了老宅。
第二天一大清早,徐熹特意換了一身干凈的寶相花暗紋杭白綢直裰,顯得低調不突兀。徐熹先是去了悅來客棧看了妻子兒女。在那里用了早膳就打算直接去州府衙門準備報案。可剛要出門,徐熹轉念一想。去官府報案少不得要把徐家這些年不在蜀州城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既如此,莫不如就和妻子對好口供,免得中間出了紕漏。
“徐叔在祖宅中發現了一具身穿銀甲的尸體,看樣子像是蔣氏大軍中的兵士。那人看起來死了沒多久,我和徐叔打算直接把這件事捅到州府衙門,把自家撇清。”徐熹不敢把話都一口氣說完,生怕林氏撐不住。可林氏卻比想象中淡定的多,除了臉上一絲惶恐的神色之外就鎮定下來。
“相公,你說那死了的人會不會是來窺伺地道中的財物的?”林氏近乎耳語的疑問把徐熹嚇了一跳。雖說徐熹不能斷定那銀甲兵士是覬覦家中的財物,可是自從進了蜀州城怎么都沒有聽說官府或者蔣氏大軍在找人呢?蔣云飛是帶兵的,隊伍里突然沒了一個軍職不低的兵士,他怎么會不找呢?不是說他治軍嚴謹嗎?還有祖宅中的財物,他因為昨日的焦頭爛額,所以就忘了地道中家財的事,所以也沒有查看,難道真出了什么事不成?一想到這里,徐熹滿頭大汗,心緒煩躁。
“現在不能考慮那么多了,只能去州府報案才能分辨一二,我們不做虧心事自然能去擊鼓鳴冤。”徐熹想了一盞茶的功夫,最后還是決定按原計劃行事,等到夜深人靜在進地道看看情況。
“記得,我們是因為蜀州城中流民太多怕生了民變才出城逃難而去。這幾年我們都在鄉下的徐家產業里的莊子中避禍的。前段日子因為聽說了天下太平,才又回來的。”徐熹仔細囑咐林氏,又道“旁人若是再問你別的,你就說內宅婦人不知道男人們在外面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徐熹囑咐的仔細,林氏也鄭重地點點頭。
徐熹走了之后,林氏把所有人都叫過來,吩咐了再吩咐,眾人都點頭應答才罷休。
而徐熹則獨自一人去了州府衙門,遞了帖子,等了兩盞茶的功夫才見到了唯一在坐衙的官員,六品州同夏左。
徐熹感嘆人間際遇,這夏左正是夏雪如的父親。不想他歷經吳光地,榮和王世子還有蔣云飛三代蜀州當政者,竟然在州同這個位置上坐的還這么穩,屹立不倒,可見他是極會鉆營,即便不是八面玲瓏,想來也是左右逢源,長袖善舞。
再細看夏左,只見他頭戴烏角烏紗,身著六品青色杭羅盤領右衽袍公服,衣飾花紋是一寸小雜花暗紋,腰著素銀帶,腳蹬黑靴,端的是英挺勃發。再對比夏雪如的相貌,同夏州同果然也有五六分的相像,尤其是一雙眉眼,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夏州同的氣色不大好,整張臉陰沉著,頗為不善,使得原本俊美的風儀變得不倫不類。
徐熹見到夏州同,趕忙起身,禮儀周到。夏州同是蜀州城本地人,自然知道徐家是蜀州數一數二的書香門第,世家望族;而面前的徐熹更是乙亥年的探花郎,功名在身,不是泛泛之輩;又因為徐熹穿著不俗,相貌俊朗,所以夏州同隨即換了表情,溫和中帶了一絲親昵。夏州同的變化令徐熹戒備,心里暗道這夏州同是個勢力的,看人下菜碟。
接著徐熹就說明了來意,將徐家避禍以及歸來一帶而過,重點講那具銀甲尸身。不想還不待徐熹說完,夏左就迫不及待地派人過去把尸身抬了回來。徐熹看到這里,隱隱有些明白其中的蹊蹺,連忙道:“還請大人明察秋毫,在下實是不知這其中緣故啊。”徐熹面色要多冤枉有多冤枉。
“只要仵作驗過尸身,定了案子,自然不會連累到探花郎。”夏左臉色愈發的好了,和之前灰敗的臉色截然不同。
徐熹不想管這尸身的蹊蹺,他要的就是撇清自己。他也是在官場混過的,用腳趾頭都能想到這是夏左和蔣云飛之間的齷齪。無非是蔣云飛治軍不嚴,出了人命;而夏左想最先找到證據將蔣云飛一軍,想來這夏左又要更進一步了。真是沒想到這夏左精明到這種程度,看來夏雪如的事情還得再考慮考慮。為了以防萬一,徐熹還特意讓徐福去茶館官衙之間打聽打聽,看看事件中的利害是否會影響到徐家。
當天晚上,夜黑風高,徐熹親自下了地道查看家財,沒有一件缺失,令徐熹大感萬幸。隨后的兩天城中就傳出消息,說是蔣云飛手下的一名武官因為被毒蛇所咬,死于荒野,而六品州同夏左卻生重病請辭。
徐熹一聽到消息就知道蔣云飛不是受人威脅的人,這夏左的如意算盤沒打響恐怕還會把命折進去。果然不到三天,就聽說夏左病逝的消息,而這時,徐老太爺和趙老虎也趕著最后兩輛裝滿糧食的馬車進了蜀州城。
一家團圓之后徐熹就將此事詳細地和徐老太爺說了一遍。徐老太爺拈須沉思,只覺得這事不是自家能揣測的,裝糊涂最好,也就囑咐徐熹再不要提起此事,只當不存在。
如果你對并對137章節有什么建議或者評論,請后臺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