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地主婆第三百七十一章生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婼瀾>> 農家地主婆 >>農家地主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一章生辰

第三百七十一章生辰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22日  作者:婼瀾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婼瀾 | 農家地主婆 

書名:

日子沒過幾天就到了春分,春分來臨,萬物復蘇,春分過后天氣越發的暖和起來了,身上的棉襖也可以脫下,只要穿一兩件薄薄的衫子,就不覺得冷了。

春分一過,這清明節就要快到了,清明沒過之前,惠娘就開始把在余州買來的玉米還有西瓜等種子給浸泡了,沒過幾天,種子發了芽,惠娘帶著馮三一家,就開始點種。

沒點種之前,戚嬸還問了惠娘這清明沒過,這些東西就種下了,會不會太早了,惠娘只是笑笑,沒有回答戚嬸,殊不知她要的就是在別人之前種下這些,以后也好搶先在別人的前面收獲。

西瓜種子全部點在了屋子后面收拾出來的空地上。惠娘家屋子后面的地,收拾出來也有十來畝左右,這買來的西瓜種子,只夠點五六畝左右的模樣,剩下的一半就用來點了草莓,余下的二三畝,點種了其他的蔬菜,十來畝的地,一點都沒有剩下。

不過就這十來畝的地,惠娘一家就點種了三四天左右,好在終于在清明之前,把該種的就全部給種下了。古代的清明是在春分后的第十五天,也就是三月初六的這天,由于這里不像現代,有個專門準確的日期去給親人掃墓。

所以這里都是按照春分來算這清明的,而這之后的二十天左右,都是清明,初六這天,范銘一家吃過早飯,就帶著自己買的紙錢,一家三口往范家的正屋去,和范老頭等人匯合,由范老頭親自帶著家里的兄弟姐妹以及子孫后代上山給祖先掃墓。

到了范家的老宅,這人差不多都到齊了,范老頭吩咐了幾句,讓范繼民家的人和自家的幾個兒子把帶來的紙錢全部放在一起,整理好,由幾個兒子和侄子拿上山。

這里的清明節和現代的清明也沒有什么兩樣,范老頭先帶著幾個兒子和侄子,先把范家老祖宗以及老祖宗身邊的墳墓上的雜草和石頭給收拾了,又挖了不少的新鮮泥土堆在這墳墓之上。

這樣做,也是防止祖宗的墳墓的泥土因為日曬雨淋被沖平了,等這老祖宗的墳墓堆的比之前高了許多,范老頭才叫李氏和江氏二人擺好帶來拜祭的東西,香,紙錢,瓜果蔬菜,酒和酒杯,還有鞭炮這些都必不可少。

而惠娘這些兒媳和范繼民的幾個兒媳,都在一旁等候,過了十多分鐘左右,范老頭見李氏和江氏二人把東西擺好了,把自己手里的鋤頭給放在一旁,帶領范家眾人一道拜祭祖先。

這拜祭的事情,一直持續了兩天,終于在第二天的下午,拜祭完范家最后一位親屬,這清明節掃墓才算告一段落,柳家的掃墓,惠娘就沒有回去,倒是送了紙錢回去。

這天秦朝有個習俗,已經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回去給自己娘家的祖宗掃墓拜祭的,當然這紙錢還得在沒到清明前的一兩天就得把這紙錢給送回去,惠娘雖然不明白這么做的原因。

還是按照之前,前身的記憶,早早就把紙錢給送了回去,清明一過,就到了播種的日子,先前在水里經過多日浸泡的稻谷種子,現在已經發芽,只等播種。

稻谷種子一播,就快要迎來了惠娘在這里的第一個生日,三月十五,苗苗的生日就在惠娘生日后的第三天,三月十八,這些日子雖然說不上多忙碌,但對于一直對自己的事情慢半拍的惠娘來說,是不記得這個日子的。

這些日子以來,惠娘一直在想賺錢的新點子,年前買了地,年后又買了果樹,還建了圍墻,這些大工程,算來一下子就用掉了三百一十兩的銀子,還別說請人用的工錢,外加之前上余州還有慶州的花費,這林林總總,怎么也算用了三百三十多兩的銀子。

除掉惠娘手里之前在余州賣菜方子的三百兩,惠娘手里如今的錢,只有四百多兩左右,眼看這錢又回到原點了,后面她還打算開個店面,還有加工廠,惠娘心里不著急才怪呢?

這一系列的動作,惠娘自然沒有注意到范銘和平日里有些不一樣,等她擦覺到過來的時候,轉眼就到了三月十五,她生日的那天。

這幾天惠娘除了想著銀子少了之外,還琢磨著這油豆腐和豆腐皮這些東西怎么做,別看這些不起眼,但做這些成本又低,到時候肯定能賺到銀子的,只可惜她不會做這豆腐,再加上做豆腐的老王頭惠娘一家也不熟悉。

不過要是能合作的話?應該是可行的,但就看老王頭同意不同意了,惠娘把自己想到的先記在一本冊子上,想通之后,又去想第二個問題。

這稻谷也播種了,眼下第二步,就是得把田用牛給犁好,如今這里的犁,惠娘都見過,都是最簡單的,行動不快不說,而且一次不能全部擺平,還得用牛犁兩次,又費時費力不說,速度實在慢的可以。

上回惠娘偶然見瞧見村子里的人犁田,看的那心都揪起來了,恨不得自己下田,立馬把這點小事情給解決了,再個這時候還沒有曲轅犁,腦門當即一閃,惠娘腦子里頓時有了主意。

拿出紙擺好,唰唰的把自己腦海中的圖紙給畫了出來,還特意注明了上面的細節,別的惠娘或許不是很會,要說她畫的這個,那是她從小見到大的,如今終于在這古代有了用武之地。

惠娘畫完圖也感覺有些累了,剛伸了個懶腰,戚嬸就上來叫惠娘去吃飯,把畫好的圖紙和寫好的東西擺好,惠娘就下樓了,一下樓,惠娘就察覺到今日的氣氛有些不對,范銘和苗苗還有小雪等人都沒在。

好奇之下,惠娘便問道:“戚嬸,阿銘和苗苗都還沒回來嗎?”早上不是說上鎮上了,難道去了這么久?

戚嬸笑而不語,沒給惠娘答案,就去了廚房,就在惠娘的疑惑中,坐在了吃飯的桌前,沒多久廚房那邊就傳來一陣小聲的說話聲。

當范銘和苗苗兩人合力端著戚嬸一人做的生日蛋糕時,惠娘頓時一愣,還沒反應過來,直到范銘父女倆還有馮三一家對生辰快樂的時候,她才后知后覺的想到,遠來今日就是她二十一歲的生辰。

惠娘紅著眼對著許了愿,吹了蠟燭,這才開始分配蛋糕,而范銘又從廚房里端出一碗模樣丑丑的面條時,惠娘頓時樂了,不用說她也知道是范銘做的。

范銘撓了撓頭,臉色窘迫道:“媳fù,那個你別嫌棄,我的手藝也就這樣?要是難吃的話,我再去廚房給你做一碗面條來。”

惠娘知道范銘對做面條不在行,但看到他為自己做的一切,心里哪里會不感動,當即拉著他的袖子道:“這還沒吃呢?你怎么就知道不好吃,好了,你別去了。”

哪怕是再難吃,她還是會吃下去的,戚嬸笑道:“是啊,老爺,你就別去了,太太,你趕快吃吧,這長壽面就要涼了。”

“娘,趕快吃面條,吃完我有禮物送你。”苗苗閃著烏溜溜的大眼睛,認真的看著惠娘道。

惠娘嗯了一聲,按下心底的激動,慢吞吞的開始吃面,好幾次想把面給咬斷,可每一次做這動作時,戚嬸就會提醒惠娘,“太太,這長壽面不能斷,要一下子全部吃完。”

當惠娘吃完這碗長壽面時,肚子早就脹鼓鼓的了,放下筷子當即端著放在自己手旁邊的茶,一口而盡。

范銘以為是自己做的面太難吃了,在一旁安慰惠娘,殊不知不是范銘做的太難吃了,而是放的太咸了,吃壽面的這一幕很快就過去,苗苗拿出她準備了多日的小禮物,一個皺巴巴的荷包,眼巴巴的送給惠娘,嘴上道:“娘,我送你的這禮物怎么樣?這可是我自己做的呢?”

苗苗的雙手在身后對著手指,明顯的一副快來夸我的模樣,惠娘那里會說不喜歡,當即接過好好的打量了一番,把苗苗給夸贊了一番,得了夸獎的苗苗得意的不行,嚷嚷著要范銘拿禮物。

范銘送的是一個木雕,木雕只有巴掌大小,粗略一看的話,這木雕或許沒有特別之處,但只要用心去看了,就會發現那木雕之上刻得是正是一個人。

惠娘正是注意到了這特別之處,紅著眼道:“阿銘,謝謝你,這木雕我很喜歡。”

惠娘這一說,苗苗就有些不樂意了,注意到苗苗不對勁的小雪提醒道:“小姐,我看老爺的木雕上面雕刻的是太太呢?”

“真的?”苗苗有些狐疑,仔細的打量一番,還真覺得有些像,抿著小嘴不高興了,心里有些郁悶,就她的禮物送的最丑。

范銘送了禮物,戚嬸和小雪也沒落下,兩人都拿出了自己準備了已久的禮物,大家都給惠娘送了禮物,就剩下馮三一個人沒有了,這時候馮三也反應過來了,看著戚嬸道:“上回你說的這東西要送人的是送給太太的?”

戚嬸點了點頭,馮三聽完臉色不好的低聲對戚嬸說:“那你怎么不早說,害的就我沒準備東西?”

這女人居然這么大的事情都不告訴他,害的他還以為自己的婆娘是給那個其他沒干系的人送的呢?所以為了這事情還跟她嘔了幾天的氣,這下才知道是給太太的,真是什么面子都丟光了。

馮三把戚嬸一陣埋怨,沒有禮物,馮三只能現學現賣,來了一段他們家鄉的段子,以作為給惠娘的禮物。RS!。(去讀讀www.qududu.cm)


上一章  |  農家地主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