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山脈,還要在四象山脈往西稍稍偏北,足有兩萬余里的地方。
當然,凌蕭要趕去的位置,并不是在九鼎山脈中的。
所以他也只需要到九鼎山脈的東面,足有數千里外,丹鼎門的勢力所覆蓋的外圍即可。但即便如此,也足有萬余里之遙。
論起距離來,并不差于更南方的御靈宮。
不過,由于沿途的人煙還算稠密,也沒有陰氣太重的區域,所以并不像黑沼澤中那樣妖獸密布,很難從其中穿行。也因此,雖然去往丹鼎門的距離,還要稍遠了一些,但其實一路上反而要安全許多。
以凌蕭此時的遁速,若是全力施展,只怕最多幾天的功夫,便也足以趕到了。
只是,凌蕭想起鬼冢中的記載里,龍羿宗主也是步入筑基十層后,在竹湖那里,才僥幸突破,結成金丹的。
凌蕭此時仍只是筑基七層的修為,距離筑基十層,可還差著不短的一段距離。換句話說,即便他現在感到那里,多半也未必能有多大作用。
所以自然不需太急,大可以放緩速度,慢慢過去。
也因此,凌蕭干脆放下所有心思,優哉游哉地徒步走著,向著西偏北的方向而去。
每日的白天,他就如同世俗凡人一樣,徒步遠行。若是碰到有人順路,便也搭伴同行,天南海北地暢聊著。從那些他平素已經很少接觸的凡人口中,聽到了許多有趣的東西。而有馬車時,他也會欣然搭乘,沒有時便徒步前行,也自怡然瀟灑。
甚至,同一伙販馬的行商同行時候,他還欣然學會了騎馬。不需任何法訣,不需半點兒真氣……只靠著雙腿的力量,駕馭住馬兒奔跑。
讓凌蕭大感有趣,他便也很花了一番心思,琢磨了一番那些行商騎馬的技巧。
當然,他雖只是第一次騎馬,但畢竟身為修士,還是筑基七層的修士,即便不動用任何真元、神識,想要駕馭一匹駿馬也不是什么難事。所以并沒有花了多久的功夫,他便輕松掌握了騎乘方法。
于是樂此不疲地騎在馬上,驅使著馬兒忽快忽慢、忽行忽止地動作,技巧之嫻熟,已經恕不遜色于此中老手。
他騎馬的“天賦”,自然也讓那些行商大為震驚,直呼“不可思議”。
凌蕭當然只是一笑置之。
不過,這些世俗凡人的種種技巧,也讓他大為贊嘆。
不需絲毫真氣,更不用神識,只需要那一點兒微不足道的肉身力量,就能借助種種技巧,馴服和駕馭力氣遠勝自己的駿馬,其中所蘊含的智慧,也并不簡單。
凌蕭小時候雖然也是在世俗間長大,不過一則他那時年歲太小,二則又是在山林中,所以那時候并沒有機會接觸這些。
而等開始修煉之后,練氣四層就可以御器飛行,速度已經遠勝奔馬,自然也就沒有必要騎馬了。
所以直到此時悠閑下來,才體悟到這其中蘊含的智慧。
而除了騎馬之外,與林林種種世俗凡人的交往中,凌蕭也見識了更多的東西。馴養的獵犬、飼養逗弄的毒蛇、一些街頭賣藝人訓練的猴子……甚至,他還見到了可以學人說話的鸚鵡……
所有這些,都并未涉及到仙家手段,用的只是世俗凡人的一些馴養技巧而已。
凌蕭對于御獸之道,了解并不多,但也能體會到,這些世俗間人的智慧。回想他當時面對墨魚時候,著實連這些世俗人也大大不如。
此時閑暇無事,他索性將這些世俗技巧,都一一前去琢磨了一番。馴犬、舞蛇、逗猴、喂鳥……
以他修士的神通手段,想了解這些,自然有的是辦法。
所以一路向西而行的時候,凌蕭對于這種“御獸之道”,竟是另辟蹊徑的,頗多了一番了解。
而每日的夜里,凌蕭則繼續勤勉修煉,增進修為,也鞏固以往的所得。
借助著充足的丹藥,一點點精進著真元、神識、肉身力量。雖然限于時間尚短,一時并未能再有突破,但依然都大為鞏固,并且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悄然進步著。他私下里揣摩一番,若按照這個速度下去,只怕最多十余年內,他便很可能會步入筑基十層,修煉到筑基圓滿了!
這份修煉的速度,即便凌蕭私下里想起來,也頗覺驚訝。當然,這也只是他的推測而已,具體能否做到,此時當然任誰也難準確預料。
而且,修為精進速度快,總也是一件好事,所以凌蕭在驚訝之后,自然也就化為濃濃的欣喜了。
修煉的閑暇,凌蕭也鞏固了一番所得。
各種法寶的運用、各種法術神通、各種輔助手段……
都在此時的悠閑的心態下,閑來無事地耍弄中,慢慢沉淀著。多么巨大的精進,短時間內當然還談不上,但卻也頗多了幾分熟悉。
特別是血靈。
原本凌蕭對于血靈的運用,只是如同一種真氣一樣,只是起著一種輔助的作用,只是借助了血靈的詭異伸縮變化而已。但若拋卻了血靈的詭異變化的性質,其實說起來,凌蕭對于血靈的運用,就太粗淺了一些。
而此時,也不知是因為運用熟練之后,慢慢升華的緣故;還是此時悠閑的心態下,一時頓悟;甚或者世俗間馴養動物的手段,給了他啟發……
總之,凌蕭對于血靈的運用,倒是頗多了一層理解。除卻當做真氣使用,也多了一些變化。
可以分作數部分使用、可以衍化成各種形態、可以將部分如法寶一樣放出體外……
如此一來,血靈能夠發揮出的威力,勢必更加驚人。
于是凌蕭推衍出更多用途之余,也是不由欣喜。
隨著他修為的精進,這血靈已經開始發揮出越來越多的用途。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血靈的潛力同樣是很難估量的!
而血靈潛力的無限,自然也就意味著,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會給他極大的幫助。
除卻血靈之外,意外有精進的,卻是煉丹和煉器。
原本隨著凌蕭真元的雄渾、神識的精進,在加上一直以來勤勉的修煉、和萬象門中長老的指點……所以他的煉丹術和煉器術,一直在緩慢但卻穩定地精進著。雖然未必就有多么驚人,但卻也足夠滿足他需要的。無論丹藥抑或法寶,保證了他都不大缺。
不過,雖然如此,但其實他也可以算得上是遇到了瓶頸——雖然都不大缺,但其實也并未高明到什么程度。
所以歸結起來,就是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狀態。
但這個狀態,卻在此時,意外被打破了……
原因就是那兩種火焰!
凌蕭曾經在萬象門的地火根源處,收下的那種火苗妖獸的火種;以及邱萬空長老,在凌蕭離開萬象門時候,贈送他的那團金焰蓮火。
雖然凌蕭由于體內那古怪火焰的關系,并不能夠將這兩種火焰,收入自己的丹田中用真氣溫養。
但由于兩種火焰,本身就質性不俗,頗多妙用,所以也天然就有著不錯的威力。
當然,最初凌蕭也并未想到這些,他也只是將兩種火焰收起來,打算等日后再想辦法處理。只是由于這些日子,他一直行走在世俗間,所以一次想要煉丹時,竟發現無處去尋覓需要的地火。
所以此時,他才忽然想起那兩種火焰來。拿出來一試,登時就發現了驚喜。竟讓他停滯不前的煉丹術、煉器術,都大有精進。
原本凌蕭煉丹、煉器,所用的都是地火。其他火焰只是偶爾之下,才會嘗試一二。
此時被逼無奈,去改用了另外的火焰煉丹、煉器,登時開始體悟到了,不同的火焰性質,對于煉丹、煉器的不同幫助。他驚喜之下,繼續琢磨、比較,也就漸漸對于煉丹、煉器,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當然,想來這也是因為,凌蕭曾經跟隨邱萬空長老許久,厚積薄發的緣故。
但不論如何,煉丹術、煉器術都大有精進,自然是好事。
雖然這些很難去跟人比較,不過凌蕭私下里自付,以他此時的煉丹、煉器的水準,只怕應該已經不輸于,絕大多數金丹之下的修士了。
四階丹藥,已經基本都可以成功煉制;再借助著體內的那古怪火焰,成功率也根本不是問題。
品質上,基本可以保證至少是中品;除卻一些要求很高的丹藥,上品也有些把握。
甚至五階丹藥,凌蕭也可以嘗試著煉制一些。
雖然品質可能會稍差一些,大都只是下品、中品。但以他僅僅筑基七層的修為,就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是很驚人了。
煉器方面,如果選用的材料足夠,凌蕭也基本能煉制出中品法器。若是運氣稍好一些,上品也有一定的把握。至于極品法器,則就要看一定的運氣了。
但僅僅如此,也已經是極難得的了。
要知道,就算萬象門以煉器為長,但筑基期弟子中,能有把握煉制出上品法器的,又能有幾人?
隨著凌蕭的這些不斷進步的時候,他也漸漸西行,越來越遠離了萬象門的勢力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