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日王牌第五二八章 盟軍的逆襲(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殺日王牌 >>殺日王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二八章 盟軍的逆襲(一)

第五二八章 盟軍的逆襲(一)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26日  作者:濕吻拜淚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濕吻拜淚 | 殺日王牌 

截止6月是旬,印度洋上的戰斗基本上停止了,盟軍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全面從南亞大陸和印度洋撤走,進入到南太平洋。隨著這個戰場的塵埃落定,這結果的得失,雙方心中也幾乎有桿秤。可以說,在別動軍未參戰前,盟軍方面,在南亞戰徹是占些上風的,雖然領地損失了一些,但部隊的傷亡,卻比軸心軍少不少。可是,自從別動軍突然參戰之后,盟軍便迅速的開始走下坡路了,因為,別動軍這股新銳力量,不是一般的強大,而且是以全盛時期來針對已經有些疲乏的盟軍,幾乎是勢如破竹的改變了戰斗的進程。

在旁遮普邦的戰斗,更是給了盟軍以沉重打擊,也正是這一戰斗結束之后,綜合的分析了一下利益得失的英國人,準備放棄印度了,于是才有了后面的大撤退。盟軍在大撤退之前,部隊近乎有三百萬,其中的白種人部隊也有兩百一十萬以上。而盟軍方面經過考慮,選擇只撤退白種人部隊,也就是說,有兩百萬左右,哪怕在后面由于要阻擊別動軍的進攻抽走了幾十萬,也有一百六七十萬的兵力。這種龐大的撤退,考慮的因素甚至比前世敦克爾刻大撤退還要復雜,而且還不是在他們熟悉的歐洲地區。何況,這世由于葉蘇的到來,直接改變了敦克爾刻的結局,讓這種讓人振奮的撤退工作,根本就沒有機會進行,這樣。盟軍就沒有一個好的借鑒,從這里看,盟軍在一開始的準備和考量,就有些不足,他們只想著,如果留下來,將全部覆沒。所以,必須得撤走。

可是,對于別動軍來說。他們清楚得卻比較多,葉蘇還特意的分析了一下前世敦克爾刻盟軍能夠成功撤退的因素,然后自己再站在進攻方考量一下。規避了曾經希特勒所犯的錯誤。首先,別動軍以閃電攻勢發起了龐大的攻擊,甚至為了加快進度,不惜和已經成不了什么氣候的印軍合作,同意他們的一些條件。隨后,別動軍將陸海空三軍的戰斗協作,淋漓盡致的發揮了出來,一邊派出海軍部隊在印度洋上堵截,一邊利用手中的力量,在印度大陸集中一點。猛烈攻擊。正因為這種快節奏,才打破了蒙巴頓的撤退計劃,讓他不得不分兵回援救急,導致很多士兵根本就來不及上船而全軍覆沒。在海上,葉蘇似乎有些不惜結果。居然直接從南太平洋上抽出一支潛艇部隊前來圍剿盟軍從印度洋撤走的部隊,給盟軍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可以說,撤退的進展和結果,令丘吉爾很不滿意。果不其然,別動軍戰斗的的輝煌,比前世德國人在敦克爾刻表現的強多了。

最后的結果是。盟軍方面,至少有一百六十萬以上的部隊參與了撤退,而最后,能夠回到澳大利亞的,卻只有八十余萬,幾乎一半的人損失在這次撤退的戰斗中,重武器全部遺失,各輕型武器也沒剩多少。這個結果,不說是多么大的失敗,但至少,卻讓人不那么容易接受。如果這支部隊沒選擇撤退,在最后給別動軍和軸心軍臨死一擊,也許會給別動軍和軸心軍造成不小的影響,可現在又選擇了撤退,雖然有八十多萬人的保留,但損失卻又這么大。總之,這次的撤退對于盟軍來說,有利也有弊,而他們幾方,幾乎一致的選擇了規避這個話題,不再提了。

南亞戰場落幕了,整個世界的形勢自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歐洲地區,除了幾個中立國,整個歐洲,都被法西斯德國和意大利(德國自然占絕對的大頭)納入囊中,中亞大部分地區也成為他們的附庸和占領區,至于東南亞地區、西太平洋地區和部分南太平洋地區,則基本為日本人所占。至于別動軍,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所占領的地區最少,主要在蘇聯的遠東、中部地區,現在還加上整個印度,因為,在盟軍被趕走之后,德軍和日軍便自動的將他們所占領的地區給讓了出來(不包括已經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

當然,別動軍在東南亞南太平洋也是有些領地,基本上還是當初從日本人那里拿過來的那些,還有斐濟和湯加等幾個小地方,現在依舊被別動軍控制。雖然盟軍在幾個戰場是一敗再敗,丟失了不少的領地,但是,對于他們來說,也不全是壞處,至少,兵力更加集中了,不需要分兵作戰,特別是像現在全世界戰場的最核心:南太平洋戰場。如今的南太平戰場,無可厚非是整個世界的焦點,從別動軍今年二月份參戰以來,以美英為首的盟軍一方,和以中日為首的別動軍、軸心軍一方,在這里整整的戰斗了四個月。

四個月以來,雙方的投入不可謂不大,特別是海軍力量,可以說,這里幾乎集中了全世界至少一半的海軍實力,每次戰斗損失的船只噸位,都至少是萬噸級,甚至幾十噸萬級的損失,也不時的能夠見到。

“南太平洋地區,這海底世界,都快要成為鋼鐵世界了……”這是丘吉爾所說的,他是在感嘆,沉沒在這一地區的艦艇,是多么的龐大的基數啊,可見戰爭的慘烈。

雖然戰爭很慘烈,但奇怪的是,雙方都沒能取得壓倒性的優勢,似乎實力相差無幾似的,雙方控制的區域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如今,雙方交戰的重心,還是在所羅門群島一帶,當初,盟軍也是差一點就從別動軍手中將所羅門群島拿走了,大量的盟軍部隊都已經登上了岸,但最后還是功虧一簣,被別動軍又給反攻送下海了。從這次失敗以后,幾個月中,盟軍沒有再組織這么大的登陸作戰了,因為這種消耗,實在是太大了,美國人還扛得住,但英國人,卻要謹慎不少,在勝率沒有達到心中預期的話,他們不敢冒險行動。

不過,這次,卻是英國人主動提出的要從新實行登陸作戰,丘吉爾也拍板了,因為,他們找到了一個有利的時機。話說,這時間還得往回倒退半個月左右。當初不是南亞戰場的戰斗到了尾聲了嗎別動軍從南太平洋抽走一部分海軍力量去印度洋追殺盟軍敗兵,讓南太洋上的形勢,有了些許微妙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英國人更清楚南太平洋上的具體訊息,雖說這幾個月的戰斗,雙方的損失差得不是很多,但關鍵是,有些部隊的損失,是可以迅速的補充回來的,而有些,則不那么容易補充了。比如日軍的聯合艦隊,曾經號稱世界巨無霸,與英國都不逞多讓,也一度創造過不少的輝煌戰績,打了不少的惡戰,有勝有敗,前后損失的航母數量,差不多有十艘了。如果這個損失放到底蘊強大的美國人頭上,他們頂多也只是心痛一下,可放到日本人頭上,這個物資貪乏的國度,幾乎讓他們都快郁悶死了,補充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損失的速度。幸好當初日本人把別動軍引到南太平洋,不然,他們早扛不住這種消耗而崩潰了。

“現在,日本人手中能夠拿得出手的航母數量,也就三艘,加上別動軍的兩艘,再算上別動軍的護航航母,他們總共也才不到十五艘的航母。而我盟軍方面,美軍一家都不止十五艘航母,還有我大英帝國的三艘航母,在澳大利亞南部還隱藏了一艘,現在也可以拿出來,數量上,我們完全可以壓倒對手……”這是丘吉爾的考量,所以,在別動軍抽走一部分力量到印度洋時,他便發現了這個戰機,雖然這股力量并不大,但這似乎是一個信號。丘吉爾認為,這是葉蘇錯估了南太洋的形勢和盟軍的實力,這才在關鍵時刻還抽調一部分潛艇去了印度洋,所以,盟軍就要在此時抓住這個機會,趁別動軍方面有所松懈,奮力的打其一個出奇不意,如果能夠重創別動軍的海軍力量,日本人,一邊兒玩去吧。

羅斯福也認為,盟軍要有所表現了,在各處戰場一敗再敗,不管是對整個同盟陣營的抗擊信心,即使對部隊的士氣,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盟軍,需要一場大勝來挽回一些顏面。更重要的是,別動軍和軸心軍在南亞戰場取得大勝,再過一段時間,他們肯定會把一些力量調到南太平洋來,到那時,留給盟軍反擊的時機更不多了,所以,眼下反而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趁對手大勝而有所松懈時,集中一股強大的力量,打一個反擊,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戰術。

丘吉爾的建議得到羅斯福同意,羅斯福表態后,美軍很多高層也深表同意。于是,這項被盟軍稱為“霸王”的作戰指示,迅速的開始啟動了。這項行動分成兩個部分,第530章中海軍主要力量重創別動軍和日軍海上力量;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取得一定戰果后,迅速的實蝕攻,預定攻占目標有所羅門群島、斐濟、湯加,以及新幾內亞部分地區……(歡迎您來


上一章  |  殺日王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