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松茂治的第一一師團是守光華門的,被別動軍突破進城了,這時又收到撤退的命令,他根本就不相信,一遍又一遍的詢問指揮部,當確定命令是真的之后,整個人仿佛一下子被抽空了——/“帝國怎能如此舍棄我們……”末松茂治真有種被拋棄的感覺,他不怕戰死沙場,也不怕局部作戰失利,但這種付出重大代價守衛的核心城市,又做出撤退的舉動,對于一個武士來說,是一種污辱,是一種根本性的失敗,這和第一一四師團被覆滅沒有什么兩樣。很多日軍中的好戰派都有末松茂治的想法,局部失利的戰斗他們可以承受,但是,南京可謂是他們統治的核心之一,是他們重點守衛的地方,投入那么多人力和物力,雖然損失比較大,但還沒到敗亡的時候,還可以繼續作戰。而這種直接棄城而走的舉動,在他們看來,和投降沒有多大區別。想想前世美軍反攻的時候,每支守衛各地的日軍,哪個不是戰斗到最后,幾萬人逃跑的舉動很少出現,在最后時刻,已經證明整個日本國敗亡了,美國也扔了原子彈,但他們依舊不認輸。這就是那些頑固派好戰分子的武士道精神,打死不認輸。“我們沒有失敗,所以不會撤退,直至戰至最后一兵一卒……”末松茂治沒有下令撤退,他的部下也有不少軍官他,何況他們也知道,現在即使要撤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說不定又會重蹈幾年前的情景,自己消耗自己的實力。沒有太多廢話,末松茂治直接帶領第一一四師團的殘余找中隊決戰。隨著畑俊六的一道命令下來。一向秩序井然的日軍,也出現了混亂,各將領在接到命令后的反應不一樣,有些人按照命令下令撤退,而有些人,則不拿命令當回事,依舊堅守著陣地,企圖同中隊戰至最后一兵一卒。此時的山脅正隆狼狽異常。雖然很不想承認,但他也必須得承認,他殘余的第三師團,甚至連偽中央軍都打不過了。人數急劇消耗到一千人以下,即使他們殺傷的汪中央軍的人數更多,但卻改變不了接下來的命運。“哈哈……小鬼子快沒人了……想不到,我們也能夠干掉小鬼子一個主力師團。”“就是,他們的天昭大嬸恐怕都會氣哭吧……”似乎能夠感知到汪中央軍低層士兵的奚落。山脅正隆不忍心親眼見到自己的部隊被低微的汪中央軍滅掉,在親自燒到軍旗后,痛苦而悲鳴的切腹了。隨后不久,第三師團的英魂便下去陪伴他了。至此,第三師團終于葬送在了汪偽中央軍手中。雖然第三師團的主力不是他們所消滅,但起碼這最后一口氣是他們斷掉的。這將是日軍戰史上最屈辱的師團吧。當晚,畑俊六和一干司令部高層,以及汪偽政府核心人物,分乘汽艇從江上離開,沿江北上至上海。筱冢義男則帶著殘余的幾千人,終于甩開任援道的追擊,逃出了南京城,然后開始向鎮江方面潰退,一路之上,不敢有絲毫停歇,可是悲催的他們,在鎮江迎頭撞上了別動軍的裝甲師,已經泄掉了大半生機的第十師團,直接被一個沖擊沖垮,除了極少數散兵逃掉之外,其余的全部殞亡,筱冢義男朝自己太陽穴開了一槍,第十師團也完了。末松茂治的第一一四師團呆在南京寧死不退,最后被攻城的大軍層層包圍,他本人當場戰死,第一一四師團也隨之覆滅。久誠納一的第十八師團見機得早,果斷的脫離戰斗,然后從中山門逃了出去,久誠納一為人也很精明,先派出大量的偵察兵在鎮江一帶偵查,企圖避開已經進入鎮江的別動軍裝甲師,最后加上一些運氣,在別動軍裝甲師徹底切斷鎮江之前,從包圍圈中跳了出去。另外,還有一些零零散散逃掉的一些日軍,最后進入到上海匯合的保衛南京的日軍人數,只有三萬四千余人,十多萬人便葬送了,傷亡數字甚至比當初守衛南京的還要多很多。隨著日軍的完敗,南京自然被別動軍迅速的占領,大量的日本難民也被控制了起來,部隊能逃,他們這些沒有戰斗力,而且又拖家帶口的,怎么逃?南京!南京!有多少勢力成也南京,敗也是南京,這次南京會戰,同樣是慘烈異常,這座古城再度遭到了洗禮,幾前年的創傷再度上演,大片的城區變成了廢墟。雖然城市被毀,但廣大的南京市民卻歡呼異常,當然,他們不是歡呼南京被毀,而是歡呼南京終于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們從此也不需要再提心吊膽的生活在日本人的陰影之下了,畢竟城市毀了可以再建,但精神文明毀了,那可就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再建的了。“抓漢奸嘍……”雖然像汪精衛那樣的大漢奸有路子可以逃出南京,但更多的漢奸卻沒能逃出去,他們以各種形式企圖蒙混過關,卻逃不過人民群眾雪亮的眼睛,還有別動軍無處不在的搜尋。“凡一切鐵桿漢奸,殺無赦……但有功的漢奸,可以抵一定的罪……”這是別動軍的方針,主要是宣傳給華北和東北等日占領區的漢奸們看的,就是逼著他們造日本人的反,先亂日本人的陣腳,為以后進入華北和東北打下一定的基礎。任援道等以前的鐵桿漢奸在這次的攻城戰中,是有些功勞的,別動軍并沒有立即殺他們,而是在南京進行公開審判,看他的功是不是能抵一定的過。至于大量的汪偽中央軍和其他偽警察之類的,第一時間被繳了械,然后押到后方進行進一步審查,如果在做偽軍期間沒做什么大壞事的,基本上會被別動軍吸收,大惡者,最慘的自然是要被槍斃,其他的,也要被判各種徒刑,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都由大別山管理委員會處理。這次日本守南京,也沒有較好的規劃,也是半守半丟的,徐州和杭州的日軍,在南京崩盤后,也各自得到了命令,徐州所剩的七八萬日軍全部撤入山東,與山東的日軍聯合一起在江蘇和山東交界駐防,以防備別動軍北上。至于杭州的日軍,自然是立即進入上海了。終于,在板垣征四郎殞亡的第三天,華中,華東地區連成一片,除了上海,全部歸入中隊的掌握之中。別動軍大勝的消息如風一般迅速的席卷全國,然后再度猛烈的吹到國外。(。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月票,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請大家每天一次,我們的發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