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全文免費閱讀_(8jzw)
_全文免費閱讀_來自()
雁門郡。繁時縣城下,穿著羊皮襖子的劉武周軍,正團團包圍了城池。
雁門郡都尉高楚,看著那定揚可汗的狼頭大纛,心知是來到城下是劉武周本人。
昨日劉武周激戰一日拔下了崞縣,兵鋒十分銳利,才休息了一日就轉攻繁時縣,隨即兵臨城下。現在對于高楚而言,繁時縣乃是雁門重鎮,自己經營已久,并數度在此城下擊退劉武周,若此城一旦失守,那么整個雁門即可不保。
現在劉武周大軍齊集,志在必得。
而雁門副都尉王智辨率領三百鄉兵駐守在五臺縣,自保都不暇,根本無力支援繁時縣,至于靈丘縣自聽說附近出現馬邑騎兵后,則已是斷絕了消息。靈丘縣乃是飛狐道所在,乃是上谷郡援兵進入雁門郡的唯一通道。
劉武周此舉顯然是要斷絕飛狐道,之后甕中捉鱉,將整個雁門郡拿下。
嗚嗚!
牛角號的聲音,將高楚的思緒扯回,突厥可汗親賜的狼頭大纛,在大風之中抖動。
城外黃土山坡之上,劉武周的騎兵一隊排列至山上,顯得兵強馬壯。隨著幾十人吹響牛角號,山坡下大軍密集向前前進。
城下劉武周的大軍,一片展開,準備攻城。刀槍如林,劍戟如山,大軍緩緩移動。
高楚看去,他現在所在城池的東面,這里城墻略微低矮,劉武周在此布置了六千多人馬,顯然是強攻這里,而城西,城北也有數百騎兵游弋,唯有城南沒有布置人馬,此乃是正常圍三闕一的攻城法,讓守軍不生死守之志。
而城中高楚只有一千五百名鄉兵駐守,雙方兵力相差懸殊。高楚雖有擅守之名,但劉武周這么多人馬來攻,心底也不由忐忑。
劉武周的前方騎兵盡數下馬,士卒們扛著皮盾,背著土袋,開始填平城下的壕溝。士卒一隊一隊的抵達城下,開始列隊,等待壕溝填平之后,就準備翻越羊馬墻登城。
高楚當下親臨城池的東面,對于劉武周攻打城墻低矮一些城東,他有預料。
繁時縣兩年來經營,早就給高楚修筑得如鐵桶一般,他曾與部下言道,守城五失一是壯大寡小弱眾;二是城大而人少;三是糧寡而人眾;四是蓄貨積于外;五是豪強不用命。
攘外必先安內,高楚先下令,城內各坊早就關閉了坊門,坊內從外緊鎖,不需任何人出入。而縣內文官吏員,以及黨長,鄰長維持城內秩序,擅闖走動者一律格殺勿論。
至于衙役捕快,皆是征,他們負責將城中揀出一千民壯,為城墻之上,搬運土木箭矢。還有兩百婦女燒飯做菜,醫治傷員。高楚布置之下,城內一切井井有條。
高楚親率三百鄉兵駐扎城東,將三百人埋伏于藏兵洞之內,還有三百人則于城門后。城中設有旗樓,一旦戰局不利,可以揮動旗幟,從城內各處調兵增援城門。
見對方大軍集結,高楚指揮民夫,連夜在城東臨時搭蓋起三個敵棚。敵棚五丈見寬,用堅木搭蓋,外面涂上火漆,內開口五個窗子,可以容納十二名射手在內。
三個敵棚,加上兩層高,每層可容納二十人的箭樓,加上兩個馬面墻,城東防御立即上了一個層次。
劉武周軍迅填平了第425章要沖城劉武周軍中。
城門前,本以為城破,劉武周的兩百攻城士卒,正一并往前沖去,結果被釘排,夜叉擂侯得正著。城下一片哀嚎,前仆后繼的劉軍士卒被砸得正著。兩百多人的沖鋒陣勢,仿佛被數道鐵犁狠狠的碾過一半,留下了一片血泥。
高楚又喝道:“倒熱油,滾木擂石,都給我砸到城下。”
城上滾木擂石,熱油一直都未動用過,而這一次一蓋傾斜而下,夾在城墻與羊馬墻之間,準備攀城的劉軍士卒紛紛抱頭鼠竄。高楚動用了所有的后手,就是要將攻城劉軍士氣挫敗。
劉軍的士卒們當下不顧軍官的阻攔,從羊馬墻翻滾而出,全線崩潰。
而尚留在城頭的上百名劉軍士卒,除了少數悍勇之輩負隅頑抗外,其余亦是紛紛從城樓上,遠處跳下。這又反踩中了城腳下布的地澀、謅蹄、鹿角木。
士卒們紛紛抱起腳,哀嚎悲叫,劉武周軍士用強弓壓制了城頭一陣后,這才接應五六十名歸營,其余盡數被殲滅。
劉武周這一度攻城之戰,慘敗告終,士卒僅陣亡就達兩百多人,負傷更達三百多人,攻城的銳氣喪盡。而高楚守城的鄉兵傷亡卻不足百人。
守住劉武周這一輪攻勢后,高楚立即重新封堵城門,又修補城墻破損之處,安置傷兵,這一日攻城雖挫敗了劉軍,但守城的物資已使用了七七八八。
之后三日,劉武周再度率軍攻城,這一次劉武周軍調整戰法,變得更加謹慎小心,兩軍互有勝負。
到了第五日黃昏,又是一天戮戰,當劉武周又是一日徒勞無功之時,正要下令收兵回營時,聽到屬下稟報,卻陡然大驚失色。
夕陽下,無數騎兵從四面而來,將劉武周的軍營重重包圍。
這騎兵正是幽州軍中消失已久的草原番騎。
英賀弗騎著一匹西域進貢的良馬,行進于大軍之中,他遠遠望向被包圍在亂軍之中的劉武周,微微冷笑。
但凡每次幽州出戰,劉武周必來攙和一腳,已是幾乎成了慣例,數度襲擾后方,但劉武周一貫有突厥照拂著,幽州故而盡管數度可以滅了對方,卻沒有機會出兵。
但這一次竇建德攻打幽州,劉武周再度絲豪也不意外的,再度出兵攻打雁門,殊不知李重九早就安排好了天羅地網等他來鉆。
_全文免費閱讀_更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