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平天第七十八章 離君山 夜吟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一劍平天 >>一劍平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 離君山 夜吟誦

第七十八章 離君山 夜吟誦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26日  作者:西襄子  分類: 仙俠 | 奇幻修真 | 西襄子 | 一劍平天 
搜小說:

»»»第三卷江湖行

第三卷江湖行

李莫愁隨即下床,拭干凈了眼淚,整理了下凌亂的衣衫與發絲,下樓而去。

臨下樓時回身恨恨瞧了尹治平一眼,心下暗恨地道:“早知如此,就該剛才一劍殺了他,哪怕我活不成,也好過被他這般相對。”忽覺下身那私密處濕膩膩地,不禁臉上一紅,心中一蕩,忙回頭匆匆去了。

尹治平目送了李莫愁下樓而去,又從窗戶中瞧見她步履匆匆地回到對面竹樓,這才微微一笑,收回了目光。轉身走到桌旁,從食盒中取出早已涼了的早飯,對湊著吃了。

約摸過了有半個時辰后,之前那名來送飯的丐幫弟子又回來收拾碗筷,取走了食盒。

這名丐幫弟子才走不久,又有一名丐幫弟子前來。卻是昨晚魯有腳所命,叫打火把送他們回來的那名四袋弟子。這名四袋弟子前來,是為魯有腳傳話的。

原來魯有腳一早忙于處理幫務,卻是無暇過來招待尹治平與李莫愁。所以命這名四袋弟子過來傳話,讓尹治平、李莫愁二人可自行到君山其他地方四下游覽,到晚間他再設宴賠罪,招待兩人。并說需要的話,可叫傳話的這名四袋弟子相陪,給他二人做個向導。

尹、李二人中自是以尹治平為首,這名丐幫弟子也沒去找李莫愁過來,讓二人一起來聽,直接就把話帶給了尹治平。

尹治平聽完了魯有腳叫這名四袋弟子所傳的話后,叫他稍待。他則出了門,過去對面竹樓,問了下李莫愁的意向。

若放在平時,尹治平是不需在意李莫愁的意見的,經常獨斷專行,自己便做主了。只是今rì對李莫愁做了那般事,卻覺心下有些歉意,因此才征求下她的意見。

問過之后,李莫愁說不想去。

沒有美人相伴,尹治平自覺無趣,一個人便也不愿去了。回到自己的竹樓,向那名四袋弟子道:“我莫師妹今rì身子不適,不愿出門,我自己一個人,也就不去了。煩你向魯長老回話,就說我們師兄妹謝過他的好意,叫他不必麻煩,專心處理幫務才是要緊。晚上抽不出時間來,也不必特意招待。我們今rì就在房中靜修,明rì若要出去游玩,自行去便是了,也不需勞煩你了。”

這名四袋弟子用心記住了他說的話后,又說了兩句客氣話,也未多留,便自告辭離去。

送了這名四袋弟子離去,尹治平回房攜了自己的銀龍劍,走到丐幫駐地外的那一大片竹林深處,獨自練習劍法。

入夜不久,魯有腳遣人來請尹治平與李莫愁赴宴。

尹治平與李莫愁隨魯有腳所遣的丐幫弟子到得昨晚魯有腳宴請他們的大廳,但見魯有腳正在門口處相候,見到他們,立即笑著迎了出來,口里連聲抱歉,說招待不周。

尹治平道:“魯長老你是丐幫的大長老,幫務繁忙,自當以幫務為重,不須在意我們兩個小輩的。若因我們而耽誤了貴幫的幫務,卻倒是我們的不是了。”

魯有腳笑道:“其實也沒什么大事,都是些瑣碎小事,我們黃幫主不耐煩打理,都推給我這老叫花子。”

尹治平道:“這也是能者多勞,黃幫主知道魯長老你有本事。若是交給沒本事的,哪能處理得來。”

兩人客套了幾句,一起進得廳中,分賓主坐定。

坐下不久,魯有腳從身旁的坐位上取出柄連鞘長劍,站起身向李莫愁遞過去道:“莫道姑,我昨rì說是上了君山要送你柄劍的,可昨rì上島后事多,我也一時老糊涂,竟是給忘了。幸好今rì想了起來,來,拿著。”

尹治平昨rì已是代她答應過的,李莫愁站起身來客氣了句,稱謝接過。

魯有腳道:“咱們丐幫是群窮叫化,也送不出什么好東西,這也就是把尋常的精鋼長劍,你別嫌棄。”

李莫愁道:“哪里,晚輩以前所用的,也是尋常的長劍。”

魯有腳笑道:“不嫌棄就好,來,吃飯。”

今rì的晚宴仍是素宴,不過尹治平與李莫愁也沒什么吃不慣。倒是魯有腳平rì挺愛吃肉,連著兩晚陪他們吃素,卻反倒有點不慣,吃得不太多。平rì能吃三大碗飯,這兩晚都只是吃了兩碗。

宴罷又如昨晚那般喝茶閑話了一番,待得天色晚了,兩人起身告辭,回去睡覺。

第二rì,魯有腳卻是抽出時間來,親自陪尹治平與李莫愁游覽君山美景。

尹治平很感激魯有腳的熱情招待,不過這么一個老叫化子陪著,這美景游覽起來,也未免有些不大美了。讓魯有腳陪了一上午,到得下午,尹治平以魯有腳處理幫務要緊,不必特意陪他們兩個晚輩為由,謝絕了魯有腳的熱情相待,勸了魯有腳回去處理幫務,他則與李莫愁在君山四下里悠然閑逛。

南方天氣本就比北方炎熱,這又是倒了夏季。為防尸體腐爛,丐幫中那rì被韓無垢與圣因師太所殺死的幾名弟子,只停靈了三rì,便即下葬。

尹治平與李莫愁參加完了幾名丐幫弟子的葬禮,又在君山盤桓了兩rì后,便即告辭離去,重新上路。

尹治平所雇的那條雙桅的中型船只,這幾rì都一直停在君山岸邊的碼頭。這一rì用過早飯,尹治平與李莫愁在魯有腳率領一眾丐幫弟子的相送下,重新登上這艘雙桅船,揚帆而去。

當rì,船便離了洞庭湖,重入長江。

兩rì后,船行到荊州境內。這一晚入夜,降帆停泊處的岸邊卻是沒有人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不過,尹治理與李莫愁一路乘船行來,基本上都是宿在船上,遇到這種沒有人煙處,卻也沒什么影響。倒是附近卻也有幾艘船正趕到這時候,與他們一樣都在此入夜停泊。

今晚明月當空,用過晚飯,尹治平攜了李莫愁一起出來,坐在船頭賞月。

明月當空,涼風拂面,江水滔滔,佳人相伴。

此情此景,尹治平只覺頗為愜意,忽然想起首詞來,覺得頗為契景,便即開口吟道:“滿載一船明月,平鋪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明rì風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

這是首《西江月》的詞,名為《黃陵廟》。這首詞并非他前世所記得,也不是原本的尹志平記憶里所有。而是那rì在岳陽樓上,轉輪王張一邙與那位何姓文之前談論詩詞時,曾有談到此詞,那何姓文士開口吟誦,他當時聽得后,便記下了。

當時兩人談論,還曾說起此詞乃是宋孝宗皇帝時紹興二十四年甲戌進士第一名的狀元郎張孝祥所作。這詞是張孝祥離開湖南長沙,前往荊州任職時的路上所作。

張孝祥當時所走路途,與他們現下一樣,都是走的長江水路,而且也是從湖南行往荊州。而且這個時節,夏rì將盡,也已到入秋了,當真是地點相合,時節亦合,契景得很。

他這邊方吟罷,忽聽得一聲長笑,“錚”然琴聲響起,有人開口吟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卻是在吟誦蘇東坡的那首《水調歌頭》。

第三更到,求會員點擊與推薦票。

再謝書友100101202635649的打賞,內牛滿面,終于得有三大弟子也。


上一章  |  一劍平天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