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書閣簡介
正文
因這天吃飯是互相竄門“蹭”吃,溫氏也就沒有在意孩子們是否來常家吃飯。好兒跟著常樂去了村長萬友田家吃。
萬家的菜是相當的豐盛,雞鴨魚肉齊全,味道也做的不錯,男人們一席,在外屋,女人和小孩一席,在里屋。萬家五個孫子女,最大那個十歲,最小的兩歲,兩個雞腿被剁成好幾塊,丁氏拿著筷子在雞肉盤里翻了一會,把雞腿肉全夾到了幾個孫子女碗里,最后給好兒夾了一塊雞肉。
好兒微笑著說聲“謝謝”。抬眼間,忽見萬家二兒媳把沾了調味汁的筷子放嘴里吸了舔,伸向那盆蘿卜白菜豆腐湯里,攪了攪,夾起一塊豆腐。好兒頓時覺得嘴里的雞肉沒了味道,食欲全無。
好兒用最快的速度扒完碗里的米飯,萬家大兒媳問還添飯不,好兒忙說吃飽了,萬家大兒媳又問喝湯不,好兒急忙搖著小手說自己不愛喝湯。那樣一盆湯,她哪喝得下去?
好兒禮貌地對全桌人說聲“我吃飽了,大家慢慢吃”,站起身,離開飯桌,走向外屋。
外屋,男人就著一桌子菜,喝酒說笑,吃的比較慢,常樂看見好兒走出來,拉她過來問道:“好兒,你咋出來了?這是吃好了?”
好兒笑著點頭說吃好了,又跟大家說句“叔伯們慢吃”,最后對常樂說去找娘親。常樂忙道:“好兒,樂叔叔送你回去。”好兒太小,他不大放心個小娃兒自個走路。
“樂叔叔,你安心吃飯喝酒,我會小心走路的,再說萬伯伯家也不遠。”好兒說完,揮揮小手,蹦蹦跳跳出了萬家院門。
萬友田笑道:“這小娃兒看著可比別的娃兒乖巧懂事。”
好兒走在村路上,邊走邊想兩個哥哥會在哪家吃飯,等到了常家,常家午飯還沒吃完,好兒一看哥哥們不在常家吃,也不見四兒和六兒,跟溫氏說一聲到村里玩,就又走出常家大門。
吃午飯的時間,村里就連轉悠的狗兒都不見了蹤影。好兒不可能挨家挨戶去找哥哥們,她想了想,覺得這個是最好機會,不如回破廟去,進她的空間。
好兒走出村,穿過一片莊稼地,走過那條小木橋,遠遠地看見籬笆小院里冒出青煙,不由心中好奇,一陣小跑回去,看見阿旺、小樹、四兒、六兒在小灶前忙活,小樹燒火,阿旺抄鍋鏟,四兒站旁邊看,六兒正把洗好的菜掰成幾節。
“好兒,你咋回來了?你吃飯了沒有?”六兒一看見好兒,立即笑呵呵地迎上前去。
“妹妹。”小樹也轉頭笑道。阿旺轉頭笑笑,沒有開口。
“我在村長伯家吃過了。”好兒驚訝地往里走,說道,“你們怎么想起要自己動手做飯了?”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四兒笑露一排雪白牙齒,看向好兒說道。
“四兒,那你干嘛站著不幫忙?”好兒好笑地說道。四兒摸摸下巴道:“人手已足,阿旺手藝也比我好,就讓阿旺表現表現了。”
阿旺正把生菜倒入鍋里翻炒,聞言暗自翻個白眼,他和小樹直奔回破廟,決定不去任何一家吃飯,就自己動手在家煮吃,孰料小哥倆才摘菜切肉,四兒六兒就來敲門了。
小灶頭上擺了兩盤扣著菜碟的菜,好兒小心揭開一看,是蒜炒臘肉,蔥炒雞蛋。阿旺說還有一盆蘿卜骨頭湯,灶頭小,放不下,已經端進屋里了。
這生菜轉鍋幾下就熟,陣陣清香撲鼻,幾個娃兒都吸了吸鼻子。阿旺倒水洗完鍋,四兒和六兒把小矮桌搬到小院子里,今天太陽燦爛,無風,曬著暖暖的太陽吃飯正好。
好兒喝了小碗湯,逐個菜品嘗,對阿旺豎起拇指贊道:“哥哥,你炒菜好吃。”
四兒和六兒也跟著稱贊說好吃。阿旺笑得很是開心。好兒忽然看到阿旺的手背破皮,忙問道:“哥哥,你的手怎么了?”
阿旺忙把衣袖往下扯了扯道:“切菜時不小心碰到的,沒事,明天就好了。”
“噢。哥哥,你怎么把衣服給換了?”好兒又問道。進來開始,她就注意到了,阿旺一身新衣褲都換成了早前買穿的舊衣服。
阿旺臉上閃過一絲慌亂,避開好兒眼睛,“我、我舍不得穿,所以換下來了。”說完低頭扒飯。
小樹垂下眼皮吃菜,四兒若無其事,六兒嘿嘿笑兩聲,感覺有點兒假。好兒狐疑地掃眾人一眼,轉身跑進屋里,翻開阿旺和小樹的床鋪,看見那套衣服上面的污點線頭棉絮,像是明白了什么。
“妹妹。。。”阿旺出現在門口,向好兒走來,一臉懊惱不安道:“我、我不小心摔了跤,把衣服弄壞了,你不要告訴娘,我吃過飯,就用針線縫好,洗干凈。”
好兒仰頭看著阿旺好一會,抿嘴笑道:“哥哥,不要擔心了,娘才不會為這樣的小事生氣。哥哥,你快吃飯去,我幫你縫衣服。”
阿旺一愣:“妹妹,你會縫補?”他還從沒見過好兒拿針線呢,何況她還那么小。
好兒狡黠一笑:“讓我試試看嘛。哥哥快去吃飯。”說著把阿旺往門外推。
“那,妹妹你要小心,別扎著手。”阿旺不放心地說道。
“知道啦,我會很小心的。”
好兒找出針線和剪刀,脫了鞋,爬到床上,拉過棉被蓋著小腿,拿過阿旺的衣服,就著溫氏原來縫制的痕跡,一針一針慢慢縫補。
阿旺擔心好兒針扎手,匆忙吃完放下飯碗,就往屋里走。看見好兒窩在被子里,低著小腦袋,極其認真地拉著針線,那動作是相當的熟稔。感動瞬間涌上心頭。善良溫柔的娘,乖巧懂事的妹妹,這才是他真正的家人!
“妹妹,讓我來吧。”阿旺在床邊坐下,笑著接過好兒手中的針線和衣服。
“哥哥,你也會縫補衣服?”好兒看到阿旺動作熟練利索,驚訝地說道。
“我娘不在后,我的衣服爛了,沒人幫我縫補,隔壁嬸娘就幫我,可是不好總麻煩別人,我就跟著學會縫衣服了。”阿旺邊縫邊說,口氣中有淡淡的傷感。
外面,三娃兒吃完了飯,小樹收拾碗筷,四兒走到門口往里看了看,又走出來,對小樹六兒道:“小樹燒點暖水,六兒把碗筷裝進洗菜盆,一會我幫你洗碗。”
“謝謝四兒哥。”小樹忙跑去生火,六兒收拾碗筷,擦桌子,四兒把燒水鍋放上,從木桶里舀了滿滿兩勺水倒進去,蓋上鍋蓋。
“阿旺,你居然會女紅?!”四兒晃進來,像是發現新大陸地叫道。
阿旺眼皮兒都沒抬,只專注手中的衣服和針線,好兒笑瞇瞇看著他道:“四兒,你知道新好男人不?”
“什么新好男人?”四兒也在床沿坐下,拉過一角被子蓋著手,好奇地問道。
“新好男人,就是出得廳堂,下得廚房,舞得刀劍,拿得針線,吟得詩詞,做得文章,扛得鐵鍬,種得莊稼,上知朝廷,下知家庭,忠心愛國,專一愛家。”
四兒聽得目瞪口呆,就連阿旺也針線一頓,險些兒扎到手。這四字口訣,簡單易懂,一聽就明,四兒是進了學堂有三兩年而聽得懂,阿旺是品盡人情冷暖過早成熟聽得懂。
好一會,四兒才從發懵中反應過來,上下打量好兒,一副若有所思地探詢表情,“好兒,這是誰教你的?還是打哪聽來的?”
這可跟夫子教導的太不一樣了,夫子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有考取功名,才能報效朝廷,只要有功名,富貴如云來。
不過,這最后一句“專一愛家”,是指什么?
饒是阿旺和好兒共處這么久,知道她年紀小小其實挺有想法、主意,此時也忍不住驚異和好奇。
“是我偶然從一本書上看來的。”好兒回答。
“那本書呢?叫什么?讓我看看。”四兒忙說道。
好兒撇撇嘴道:“那些書都被我叔伯拿走了,我不認得書面上的字,但我聽大人說過,叫什么孤本藏本的。”
四兒奇道:“那你怎么認得書里的字?”
“我不認得啊,這是我娘念了,我覺得好玩,就記住了。”好兒回答得自然而又滴水不漏。
四兒嘀咕道:“好兒你念的這幾句話,好像跟夫子教的不一樣。”
好兒裝作沒聽見。
這時代士農工商,雖是這樣說,有多少官宦人家不是明里暗里地經商,不然光靠那些田地莊子的收入,哪能承得起奢侈的消費?再說商人,地位排最末,但他們有大把錢財進賬,生活無憂,不少事情用銀子就可以搞定。唯有農民,靠天吃飯,還要擔負頗重的苛捐雜稅,遇天災,沒收成,被迫變賣土地房子,淪為佃農甚至賣身做下人,看似地位排第二,實則是過得最窮困最受壓制的群體。
待燒好暖水,四兒果真挽袖子洗碗筷,小樹摸了摸洗過的碗,不油膩,挺干凈。四兒挑挑眉,“可別小看我,我沒念學之前,喂雞燒火割喂豬草都沒少干,后來念學了,家里不讓我干了,我才少干了許多。”
阿旺剛好抱著縫補好的衣服出來,聽到這話,不禁看了看四兒那白凈微胖的臉,心里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觀。
阿旺洗衣服,四兒就在旁邊跟他嘮嗑,六兒想拉小樹去玩,小樹卻叫好兒教他寫字,六兒只好跟著一起,用樹枝在地上寫字。好兒瞭眼六兒,嘴角翹了翹。
“阿旺,今年你確定上學嗎?”四兒問道,同時側頭往那邊的幾個小娃兒看了看。
“我娘說了,今年我和小樹都念學去。”說到去學堂,阿旺臉上露出笑意。
“那你進學堂后,可就成我學弟了。”四兒帶著幾分得意。
好兒脆脆的聲音傳過來:“四兒,我哥哥絕頂聰明,刻苦努力,一年時間,一定可以跟你一個班。”
作者的話:吃飯那個,是我親身經歷,在一親戚家吃,現在我還記得,那頓飯我吃個半飽,回到家讓我媽給我下面條
如果覺得這篇小說好看,請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