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帝王傳奇第402章 論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之帝王傳奇 >>穿越之帝王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2章 論戰

第402章 論戰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01日  作者:菜無心不活  分類: 歷史穿越 | 不堪風雨的南宋重新走向世界之巔 | 菜無心不活 | 穿越之帝王傳奇 

聽到李庭芝的分析,我突然想道,歷史上的襄陽城能夠堅守五、六年之久,除了城池堅固,呂氏兄弟盡力以外,或許還有忽必烈故意拖延時間,等待宋軍來救援之故吧,呂文德說得對,我和忽必烈的想法很有可能是一樣的,圍點打援,都想在襄陽城外乘機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這樣一來,襄陽之戰說不定比我想象的要艱難一些了。

不過,這樣也好,省得我還要想辦法讓忽必烈重兵圍襄。

“你要戰,我便戰。”就讓襄陽城外成為我朝火器的試驗田吧。

我收回心思道:“各位,現在假設白河城也被藍軍所占,李愛卿、夏愛卿,除了插在沙盤上的旗幟外,旁邊的每一面小旗幟代表五百名士卒,稍大些的旗幟代表二千名士卒,最大的旗幟代表一萬名將士,紅藍旗幟都一樣,四位愛卿,你們可以開始了。”

在沙盤上進行模擬戰,對于呂文德等人來說,還是第一次,盡管我也知道,這種模擬戰的出入可能會很大,或許根本不能代表什么,但我還是讓他們試上一試。

李庭芝、夏貴均是當世名將,特別是李庭芝,深得當年的孟珙元帥器重,而呂文德、呂文煥也是身經百戰之人,不然也無法堅守襄陽長達六年之久。我讓他們進行模擬演練,一來是想看看他們對襄陽之戰的做法,二來也是想看看李庭芝和夏貴之間的默契度。雖然在安豐之戰中,夏貴對李庭芝派出其麾下最精銳的破虜軍相助頗為感激,但如果我下令李庭芝擔任江淮軍區司令,資歷為尊的夏貴表面上一定會說是,然而在戰爭的實際進程中,我卻擔心廬州軍難免會出現陰奉陽違的情況。

古代的通訊落后,戰爭爆發后,一旦沒有明確權力,在發生矛盾時,就很有可能會出現誰也不服誰的情況,等到我收到他們的戰報再來做出決定時,為時已晚也。

歷史上的襄陽之戰,宋朝軍隊各自為政,即使有上下從屬關系也不聽調遣,乃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我自然不會重蹈覆轍,讓后來的學者哀嘆不已。

夏貴和呂文德較為性急,又都對襄陽一帶的地形頗為熟悉,搶先在沙盤上動作起來,手里不停地變換著旗幟。雖然速度很快,卻也不失章法,顯得有條不紊,足以可見兩人對排兵布陣的熟練程度。夏貴和呂文德、呂文煥乃是同鄉,都是淮南西路安豐軍(今安徽壽縣)人,呂文德從軍后跟隨的是趙葵,而夏貴從軍后則在趙葵之兄趙范麾下任職,兩人都是因為軍功累積,從底層一步步升上來的,又加上常常協同作戰,所以相互之間十分熟悉。

李庭芝和呂文煥則不動聲色,只是安靜地看著沙盤上旗幟的變化。

夏貴分出三萬藍軍守在鹿門山和白鶴城,另有兩萬士卒圍住襄陽,但并沒有發起攻擊,作為主攻部隊的是七萬大軍,其目標直指樊城,剩下的三萬士卒則在襄陽城外待命。

從樊城中的紅旗數量可以看出,守軍有一萬五千人。樊城位于漢水北岸,比起襄陽城小了許多,城池之堅固度也遠遠不如,兩城之間有一座浮橋相連,可以互相支援。

夏貴的目的十分明顯,佯攻樊城,誘使紅軍從襄陽出兵增援。

呂文德當然明白夏貴的意圖,各城門緊閉,只從浮橋上來回支援,倒也讓藍軍無所作為。

“要拿下樊城,當首先燒毀漢水上的浮橋,水師,水師的重要性就在這里。”夏貴小聲嘀咕道,“李大人,有何高招?”

李庭芝笑笑:“夏大人,這襄陽城號稱鐵打的襄陽,藍軍強攻,勢必會殺敵八百,自損三千,以一倍至兩倍的兵力強攻襄陽,難以獲勝,樊城地小,七萬大軍人數過多,根本無法施展開來。在下認為,在正常情況下,只能圍而不強攻,先在鹿門山、白河城以及百丈山建筑工事,采取步步為營的方式,縮小包圍圈,將紅軍困在襄陽、樊城之中。同時,著力打造戰船,阻斷水路樞紐,徹底封鎖襄陽與外界的聯系,等襄陽城中糧食、軍需等物資用盡之時,又加上長期得不到外部的消息和援助,其內部就會出現問題,心里必會產生一種絕望的感覺,到那時,再集中兵力,先取樊城,最后逼迫襄陽投降。”

夏貴想了想道:“李大人言之有理,先利用鹿門山、白河城等堡壘,圍點打援,消滅紅軍的外援,并讓城內的紅軍長期孤軍奮戰,最后自行崩潰。”

歷史上的襄樊之戰,其經過和李庭芝的預測基本一致。

首先,蒙古人在襄陽外圍設置了榷場,這就導致了蒙

古人在襄樊地區很快站穩了腳跟,后來又在榷場修筑土墻,最終使襄陽城成為一座孤城,可以說戰事未起,宋朝已經輸了一招;其次是宋廷指揮無力,前去救援的部隊各自為政,先后有張世杰、夏貴、范文虎等人奉命援救襄陽,卻都不敵而退,后李庭芝奉命再度援助,卻因范文虎不聽其號令,也致敗退而歸。

當然,襄樊大戰的失敗,歸根到底就是宋廷的無能,這點是無容置疑的。

我見差不多了,便道:“這場戰爭勝負的根本不在于襄陽城本身的得失,而在于襄陽城外的包圍與反包圍。”

呂文德道:“請陛下明示。”

“自忽必烈發表南征公示以來,朕與軍務院、兵部進行了長時間的商議,決定以襄陽為餌,在襄樊一帶展開一場包圍與反包圍的消耗戰。既然是餌,那就要給蒙古人一點甜頭,這就是為何朕容忍蒙古人在襄陽城外設立榷場的原因。各位都知道,蒙古軍隊的長處,在于其騎軍,號稱野戰無敵,而在陣地戰時,戰馬的作用卻不再突顯。當然,作為誘餌的襄陽自會陷入苦戰之中,這點呂愛卿要做好思想準備。”

呂文德見我將榷場之事攬在身上,感激地看著我道:“陛下盡管放心,哪怕襄陽成為一座孤城,臣也可以保證,十年八年毫無問題。”

“呂愛卿,不需這么久,朕估計頂多三、五年而已。”我笑笑,指著地圖上的襄陽道,“各位請看,對于即將發生的襄樊大戰,朕的想法是,由襄陽軍區六、七萬正規軍以及兩城的團防、精壯百姓等固守城池,朕會親自率領臨安軍區、御林軍及水師前往襄樊增援,一定要在襄樊城外盡量多地消滅蒙古人的有生力量。”

第一次聽我說要御駕親征的陸秀夫急忙勸道:“陛下乃是萬金之軀,怎可輕易前往前線,臣認為在朝中選一良將掛帥出征即可。”

范文煥和呂文德立即附議道:“陸大人說得對,陛下不可涉險。”

“陛下不可涉險。”夏貴等人也道。

“怎么?莫非你們認為我朝將士保護不了朕嗎?”

陸秀夫道:“不是,臣不是這個意思。”

“這事暫且不議。”我手一揮,說道,“對于襄陽之戰,朕很有信心,當然,朕也不會盲目的沖動,如果蒙古人除了中路軍的十五萬人之外再有援軍的話,朕也會從揚州、廬州軍區抽調援軍的,總之,朕會以樂觀的態度,謹慎的方式來對待這場戰爭的。下面,我們再來商議另一件事,那就是在戰爭爆發后,朕估計也就是后年吧,朕打算將揚州軍區、廬州軍區合并為江淮軍區,這事你們意下如何?”

李庭芝和夏貴相互看了看道:“臣等贊同陛下的決定。”

我點點頭,直截了當地將問題拋了出來:“合二為一自然是為了戰爭期間的統一指揮,這一定是利大于弊的,但讓朕一直猶豫不決的是,江淮軍區該由誰來擔任制置使呢?是李愛卿?還是夏愛卿?又或是從朝中另派他人?”

夏貴不加思索地言道:“陛下,臣年歲已高,江淮軍區今后會擔負起北伐重任,因此老臣推舉正值壯年的李庭芝李大人出任此職,臣定會無條件地支持。李大人熟悉江淮地形,文武全才,實為不二之人選。”

沒想到事情竟是如此簡單,我問得直接,夏貴回答得也很爽快。

夏貴為官多年,自是人老成精。從夏青、夏松那里,夏貴早就知道,我在登基后秘密創建了龍牙組織,而李庭芝乃是最早加入龍牙的軍界大腕之一,可謂我在軍中的第一寵臣。雖說夏貴能感覺到,我對他也頗為重視,但和李庭芝還是無法相比的。

朝中歷來便有成立江淮軍區的呼聲,在前來參加會議之前,夏貴和其子夏松認真商議過此事,如果朝廷提出兩大軍區合并之事,就順水推舟。

陸秀夫道:“李大人文武雙全,又深得孟珙大帥的真傳,臣也贊同。”

賈似道也道:“老臣也贊同。”

“好,在戰爭爆發后,揚州、廬州軍區合并,成立江淮軍區,由李庭芝出任制置使,夏貴出任副制置使。”

揚州、廬州兩大軍區合并后,人數可至十萬人以上,絕對是大宋朝最大的軍區。

“臣李庭芝、臣夏貴遵旨。”

“恩,李愛卿,昔年孟珙元帥征戰沙場多年,卻沒能留下傳人,你也算得上是其半個徒弟了,朕想,你能否將孟帥的技藝傳承下去呢?”


上一章  |  穿越之帝王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