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帝王傳奇第369章 龍虎山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之帝王傳奇 >>穿越之帝王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9章 龍虎山下

第369章 龍虎山下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2日  作者:菜無心不活  分類: 歷史穿越 | 不堪風雨的南宋重新走向世界之巔 | 菜無心不活 | 穿越之帝王傳奇 
下載:


吳均含微微一笑:“大人,請恕均含直言。以往的大人雖然權傾朝野,威風一時,但整日里都在算計著朝中之人,同時又要防備著被別人計算,實為不易。所以,均含以為,大人現在的這種悠閑生活似乎才算最好,大人,您現在上午上朝,下午做學問(研究蟋蟀),晚上呢,則飲飲酒,聽聽小曲,好不悠哉。更何況,大人在朝中依舊是百官之首,皇帝陛下對太師信任有加,何樂而不為呢?至少,在均含看來,現在大人臉上偶爾露出的笑容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笑容。”

“悠閑是不錯,但信任有加嘛,卻只是表面現象,趙家小子自是看在老夫當年擁立其上位的原由上,才盡行著表面之事,什么太師,國公之類的,都只不過是毫無實權的虛職而已。”

吳均含想了想道:“大人,屬下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均含,講吧。”

“大人,這天下終究是趙家之天下,縱觀我朝歷史,再強勢的相權也只能維持一時,相權是無法取代皇權的,除非心有他想。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當今皇上之強勢遠遠超過了我朝歷代先帝,無論是政務院還是軍務院,其設置的目的都很明顯,那就是皇上親政,希望一手攬權,以維護其趙氏皇權的威勢和地位。大人,既然上位有此心,且又有此能力,不如借此良機急流勇退,就像大人所言,權勢只不過是過眼云煙。而今,宋蒙大戰一觸即發,勝負難料,今后的煩心之事會多不勝數,俗話說,退一步則見海闊天空,大人又何須再去糾纏其中呢?”

賈似道沒有言語,只是默默地喝了一口杯中之酒,也不知是贊同還是反對。

從信州府南下,經渺灣村便是當日我們前往大理之路,出信州府北門,則是通往龍虎山之路。

龍虎山坐落于信州貴溪縣境內,長長的瀘溪河貫穿其中,整個山區風景秀麗,山水天成,美輪美奐。經過大自然億萬年的滄桑變遷、精雕細刻,成就了今日龍虎山千峰競秀、屏矗墉回、燦若朝霞的丹霞絕景。一江翡翠般清瑩碧透的瀘溪河水在神奇雋美的群山之間靜靜流淌,山清水秀,宛若一幅天然國畫。順著瀘溪河遠遠看去,只見不少人乘筏漂流,似是樂在其中,又見兩岸風光神奇迷離,令我等恍若置身于夢中的世外桃源。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在開篇第一回這樣描繪了龍虎山: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蘿倒掛;虎嘯時風生谷口,猿啼時月墜山腰。。。。。。

今日一見,方知的確如此。

文璋在龍虎山住過一陣,張全一也到過此地,兩人一馬當先,帶著我們向龍虎山核心地帶進發。越接近目的,越覺得山水相映之風光宜人,龍虎山各處的山峰雖然都不高,卻是空氣異常清新,用后世之言來形容,這里就是一處天然大型氧吧,眾人邊走邊看,均覺心曠神怡,無不為大自然的神工傾倒。

行到半路的一個岔口,文璋勒住馬韁道:“公子,前面直行就是龍虎山的前山,往右則是通往后山之路,屬下曾在后山下面的瀘溪村住過,我們是去前山還是后山?”

“文璋,龍虎山論道之地在何處?”

“公子,論道是在前后山交界處的上清宮,因此從前山或者后山上去都是一樣的,從山下直上,以我們的腳程,最多只需兩個時辰便可到達。”

“那就去瀘溪村吧,正好你也故地重游。”

“好啊,公子。”

方靈道:“文璋,那瀘溪村有何特產嗎?”

“有啊,瀘溪村出產的松糕遠近聞名,松軟可口,好吃呢。”

方靈點點頭道:“哥,時間也不早了,我們今晚就在瀘溪村住一晚,明早上山正好。”

“行,走吧。”

自打到了大宋之后,這一次是我第三次離開臨安,也算是最為舒適的一次,能夠在緩慢趕路的同時,欣賞到祖國的大好河山。

沒走多久,方靈又道:“文璋,這龍虎山看上去規模壯大,想必有很多傳說故事,你怎么知道得如此之少呢?”

文璋訕訕笑道:“方姑娘,等見到我師傅,讓他給你講吧,我雖說是龍虎宗子弟,但大部分時間都隨師傅在外,所以對龍虎山的典籍趣聞知道得并不多。”

我邊走邊問道:“文璋,從這里到瀘溪村沿途有何勝景?”

“公子,沿著瀘溪河行走,到達瀘溪村之前有兩處古跡,一是即將看到的崖墓,二是位于村落旁的真仙觀遺址。”

方靈奇道:“崖墓?是什么墓?”

“前面就是了。”文璋指著前面的懸崖道,“公子,方姑娘,大家往上看,那千仞懸崖之上是不是有不少棺材?”

我眺目向上,果然看見有少許棺材,懸置于插入懸崖絕壁的木樁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縫內,或半懸于崖外。

文璋道:“那就是崖墓,也叫做懸棺葬。”

“咦?”方靈驚呼一聲道,“哥,這些棺材是怎么放上去的呢?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山勢陡峭,常人根本無從攀登其中,莫非古人都是輕功高手?”

張全一道:“是啊,福建的武夷山也有這種懸棺,當時我還問過師傅,卻也是不知。”

田修顏接著道:“我們苗家也有這種懸棺,安置方法也是無人知曉。”

懸棺葬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葬式,流行于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懸置越高,表示對死者越是尊敬。依據后世考古工作者所發現的文獻及實地考察,在四川、云南、貴州、廣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區,均有此種葬俗。江西貴溪龍虎山、福建武夷山、四川忠縣臥馬函、奉節縣夔峽、風箱峽、珙縣麻塘壩螃蟹溪山崖等地,都曾發現過大批戰國至秦漢之際的古代懸棺葬遺物。

據后世考證,眾多的懸棺葬中又以龍虎山懸棺最為久遠,據說是2600年前古代越人所崇尚的葬習。越人所留下的崖墓文化直到后世也沒能探明,只有許多千古未解之謎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沒人知道魂系何方的古越族人為什么要將仙逝者安葬于千仞懸崖之上?在那個刀耕火種的年代又是如何完成這一壯舉?古越族人在2600年前曾創造了怎樣的文明?這種種疑問讓人皓首窮經,百思而不得其解。

“這種葬式的安置法據說有四種方式,一說,鑿巖為路,待棺柩安放停當和崖畫繪制好后,再把路毀掉;二說,先用土填埋崖壁,爾后再挖去填土,三說,搭廂架;四說,從崖頂放繩索。這四種方式都有可能,但卻都有缺失,所以也沒有個定論。”

“啊?哥,這個你也懂?”

文璋笑道:“那是,公子是神人也。”

“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卻也無人弄得明白,等見到道法大師時,可以問問,看看他們龍虎宗的典籍記錄上有沒有有關的答案。對了,你們都是武功高強之士,如果以你們的輕身術,能做到嗎?”

方靈等人聽罷,均自想道,自己可沒這種能耐。于是,眾人的目光齊齊看向當中武功最高的袁棘。

袁棘看著上面的懸棺道:“如果僅是安置一兩具棺木,借助繩索,或許勉強可以做到。”

“這上古越人的武功不會個個都像袁先生般高明吧?”

“靈兒,那是不可能的。”

方靈道:“那越人的這種習俗又是為何呢?”

我想了想道:“這個可能和古人的原始崇拜有關吧。所謂生不落地,死不落土,他們認為,人的生命雖已結束,其部分靈魂會升入天堂,另外一部分則會守護著自己的親人,懸棺所處之地,正好位于天地之間,不算上也不算下,如此可方便其靈魂的上下往來。不過,也有另一種傳說,人死則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巔崖,以先墮者為吉。”

文璋反對道:“這個不會吧,辛辛苦苦地將棺木安置上去,就是為了讓它早點掉落下來?這古人也太不著邊際了吧。”

我笑笑:“文璋,你認為古人的想法十分愚蠢,那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已經不認同古人的觀點了,或許我們現在的做法和想法在千年之后,又會被后世之人所恥笑。”

張全一突然說道:“不上不下,就是無根之意吧,沒有根,也就是沒有脈絡可循,虛實相間,這和太極拳理倒是有些相通之處呢。”

袁棘贊道:“君寶,說得不錯,太極一道,無始無終,也就是無根可循也。”

文璋道:“全一兄真乃武癡,從這懸棺上也能悟出武學,我不及也。”

我也沒有想到,這張全一竟然能聯想起武學。張三豐流傳至后世的著作中,有一部以《無根樹》為標題的詩篇,這些詩文包含了張三豐的全部修真理論和方法,或許,這本著作的標題和今日之事有著一定的關聯吧。但我轉念一想,《無根樹》是原來歷史的進程,我穿越之后才有了今日龍虎山懸棺之行,這其中又有什么關聯?我似乎越想越亂,干脆不去想了。

“繼續前行。”我道。

舉報:/

如果您是《》作品的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穿越之帝王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