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嫁第四百二十七回 生變(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覓嫁>> 覓嫁 >>覓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七回 生變(2)

第四百二十七回 生變(2)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0日  作者:水清若云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水清若云 | 覓嫁 
正文第四百二十七回生變(2)

第四百二十七回生變(2)

延平王終究是挺了過來。網全文字廣告界面清新書友首選請:。

少主臨朝,忠臣輔政,是時,朝中無事,天下宴然。

然而,興平二年二月,安帝驟然病逝,打破了這一穩定的朝局。

安帝無子,又由于去得突然,生前沒有留下遺詔,致使皇位空虛,安帝崩逝,百日內,皇太后夏氏與三位顧命大臣定策禁中,決定過繼景王之孫為安帝嗣,迎為新君。

武帝有十五子,其中十子長大成人,因昭懷太子案,燕王賜死,后來,武帝末年,諸王爭儲,慶王福王囚于西苑,寧王遭武帝厭棄,后世子孫不得離開封國。

景王為武帝第八子,自小體弱,天佑末病逝,留有一子,興平元年去逝,景王一脈,只余下嫡長孫一人。

朝中委派宗正寺寺卿李滿和大鴻臚應翔前往景王封地,接新君入京,并奉皇太后懿旨,新君入繼,藩國親屬與舊臣屬皆不得入朝。

時年,新君年不過七歲。

朝中改朱批,行藍批,一切軍政之事,委交于三位顧命大臣,改年號永泰,尊皇太后夏氏為太皇太后,安帝皇后應氏為太后,新君由嗣母應氏撫養。

至此,這場皇位空懸的變故,算是告一段落,經過三個月的折騰,一切塵埃落定后,朝堂之上好似又回到了興平之治。

“……十叔流放塞外,肅王榮王正值壯年。既然是要過繼給安帝為嗣,武帝諸王中,現今也只有景王的孫子最合適了。”李璟淡淡道。

此時,會客堂中。龍莊主坐于上首,坐在李璟對面的那位老者,一身長袍,鬢角微白,便是楊宥。

只聽龍莊主鼻子里發出兩聲哼哼,并未立即說話。

一旁的楊宥卻是笑了,“公孫丞相是懷著一顆忠君維穩的心,只是新君年幼,怕就怕兩宮太后想不到一塊兒去,聽說先帝在時。應太后就常與先帝參與政事。”

本朝并無后宮不得干政的明訓。皇帝年幼。太后臨朝聽政景帝時就有過,應太后比安帝年長四歲,出身大族淮陽應氏。父親又是明帝留下來的三位顧命大臣之一,安帝去逝,應太后迅速控制了宮中,才使得沒有發生任何動亂,因而,應太后未嘗不會沒有這樣的心思,新君甫一入京,她就提出要親手撫養。

自開國起,大成朝皇后或是出自勛貴,或是望族。唯有明帝皇后夏氏,因明帝娶親時,武帝正大力打壓勛貴豪強,為討武帝歡心,才娶了出身普通小吏之家的夏氏為妻,使得夏氏也成為有大成一朝母家身份最低的皇后,及至安帝繼位,夏家才得了一個承恩侯的爵位。

朝中皇位更替,李璟遠在休陽,并未多留意,不過是關心新君即位后的大赦,為這事,特意向京中去了一封信,只是最后,延平王依舊不在赦免范圍內。

只是看似平淡的朝局,卻是暗流涌動。

永泰元年,人勝日,百官朝賀,恭請太后臨朝聽政。

榮王留守京中。

三月,臥病五個月之久的公孫丞相,帶病走上朝堂,上疏肯請太后臨朝理政,三請而后應諾。

四月,地陷西南,蜀地地動。

五月初五,端陽。

久病于床的左丞相公孫梁聯合北衙禁軍統領神策將軍文如淵,連夜以太皇太后的名義控制內廷,禁閉宮門,令五城兵馬司指揮使曹安國分頭捉拿右丞相應勤及其黨羽,并迅速清除動亂,次日清晨,百官入宮,近半年不曾露面的太皇太后夏氏臨朝,聲稱天降示警,怒斥太后應氏失德,不應再掌權柄,爾后,右副御史章和上陳十二條,斥數右丞相兼國丈應勤更改體制、竊弄威權等種種行為。

廷議后,皇上奉太皇太后懿旨,發布詔書,太后應氏此后幽居北宮,榮王返回封地,后世子孫不得入京,罷免右丞相應勤,并責令還鄉,相附黨羽流放崖州。

后三月,應勤病逝淮陽。

這一年,是辛丑年,因此,這場政變,史稱辛丑之變。

從此,公孫丞相大權獨攬,同年十月,開始推行武帝年間夭折的天佑新政。

京中十月就開始飛雪,一夜的鵝毛大雪,城外積雪沒膝,北城門口通往白云觀的官道上,一大清早北城兵馬司就開始清掃積雪,等太陽出來時,那條官道早已清掃完畢。廣告太多?有彈窗?界面清新,全站廣告

因天氣極寒,進城與出城的人都極少,因而,有行人或是轎子通過,都是極顯眼的,何況這頂轎子規格比較大,這一隊人,除去抬轎子的十六人,跟隨的護衛就更多了,場面極為浩浩蕩蕩。

轎子的主人便是如今權力滔天的丞相公孫梁,但此刻,坐在轎子里的公孫梁卻是愁眉不展,在他右手邊的不是別人,是大理寺寺卿史修,今日逢休沐日,倆人一起結伴去白云觀找孫牧之,也就是白云觀的現任觀主虛無子。

史修望著公孫梁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想起朝堂上這近一個月來的新政,推行的并不順利,“關于新政,各部各衙都已經執行了,況且,任何一件新政,阻力是免不了有的,但依照如今這樣的進程,三五年便能見效,前些日子,我隱隱約約聽兵部的張侍郎提起,北邊的柔然又開始蠢蠢欲動,到時候,朝廷對北邊用兵,也不用再擔心國庫了。”

公孫梁聽了這話,抬頭望向史修,呵呵一笑,搖了搖頭,“我倒不是擔心這個,朝中的那些保守派不足為慮。”

“那是為了什么?除了這件事,你如今還有什么可愁的。”史修這回倒是猜不到了。

這一問,公孫梁明顯沉吟良久,遂后,長嘆道:“撰與,我不想人亡政息。”

史修心底猛地一驚,怔怔的許久不言語。

古往今來,以史為證,多少新政,隨著當權者的逝去,新政也就隨之消亡。

又聽公孫梁道:“新政,是為了國富兵強,是當年革新派的心血,但是哪怕是先生重新召入朝中,也不敢再提,如今因著這個機遇,我著手推行,但是我更想讓這次新政,長久地執行下去,畢竟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計。”

“要不讓皇上現在就開始在旁聽政?”說這話時,史修帶著幾分試探地語氣,目光注意著公孫梁的神情。

他說這話,倒沒有旁的意思,只是想著若是小皇帝認可,將來也就不怕人亡政息了,如今雖是公孫梁大權在握,但這權力終究有一天要還給小皇帝的。

卻也不想公孫梁想太多其它的。

公孫梁大約也是留意到史修的小心,忙伸手拍了拍史修的肩頭,笑道:“如果連你我都無法完全信任,哪我還能信誰,你就是謹慎太過了。”

史修略放下心,問道:“那你覺得我這個建議怎么樣?”

“如果沒有應太后的事,我會考慮這個建議,但是……”公孫梁刻意頓了一下,“有句話叫養虎為患,最近我想了許久,我不能給應太后復出的機會。”

“你是想換……”史修饒是跟著公孫梁經歷了五月份的那場政變,此刻依舊心有余悸,自古廢立天子,可是件大事,伊尹霍光之功,不是人人能得的,也不是那么好得的,況且小皇帝并未失德。

史修根本不敢多想,唯有一個念頭,就是希望丞相能打消這個念頭。

神色嚴肅地打量著公孫梁,頭一回,他從公孫梁身上感覺到了如今令朝中人膽顫的那股威權。

史修深吸了口氣,對公孫梁道:“今上并未失德,年紀尚在稚子,猶如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聽章太傅說,天性聰敏,假以時日,定能成為一塊不世美玉。”

公孫梁聽了,只笑了笑,并未接話,而是用手指沾了茶水,在一邊的桌子上,寫了個字。

史修有片刻啞然,直想搖頭,不甚贊同。

又聽公孫梁輕聲道:“我今日來找虛無子,就是為了這個事。”

原來,他已經決定了,史修心里暗忖。

公孫梁知道史修不易接受,并未再多說,他今日不過是向史修透個底,這件事,自從應勤淮陽病逝后,他就有了這個念頭,想了好幾個月,才下定決心。

他熟知歷史,自古以來,權臣又有幾個有好下場的,他既已踏上了這條不歸路,不如放開手腳,再跋扈一場,即如一位古代權臣所說:縱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丑萬年。

成敗一瞬間,他在賭。

這件事他還沒有和任何人說起過,今日和史修說,是讓他心里有個準備。

見史修沒有說話,公孫梁也沒有再說什么。

一路之上,兩人同坐一轎內,卻是難得的沉默了下來。

直到轎子抵達白云觀停了下來,公孫梁下了轎子,披了件白狐大氅,站在白云觀的觀門前,俯首望去,只瞧白茫茫的一片,好一個白雪冰封的世界。

“今年冬天特別冷呀,瑞雪兆豐年,是個好兆頭。”公孫梁進觀前,望著史修,富有深意地說了這么一句話。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許久不更了,都不敢上來發文,慚愧許久,才硬著頭皮上來。。。。。;


上一章  |  覓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