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號18863)
第三百九十二回退婚書
第三百九十二回退婚書
今年是大比之年,又逢三年一度鄉試科考
皖地考生齊聚宣城,一時間,十分的熱鬧陸家人進城之時,恰逢放榜之日,宣城南墻一公布,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進城第二天,岑先生就打聽到,李皓白參加了這次鄉試,中了舉,并且是前十名的好成績
原宣州知府李大人,在年前的時候就已平調至淮南任知府,但李府在這邊的宅子并沒有處置,一直有人看守,這回李皓白回宣城參加鄉試,柳氏還特意從淮南趕了過來,自李皓白中舉的消息出來后,李府擺了三天的流水宴
程氏聽了這消息,頓時感慨不已,古來俗話,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這話從來不會錯,又直念叨陸辰兒沒福氣,終是讓林叔備了份禮送去李府,并沒有去參加宴席
卻是后來,李皓白上了一趟門,拜訪了程氏
回宣城后,陸辰兒沒有讓人收拾回月閣,一直陪著程氏住在梨香園,李皓白上門來給程氏請安時,陸辰兒只待在內室里,并沒有出去見他
再到后來,京中的消息傳來,太后逝世,延平王下獄,刑部會同大理寺都察院,進行三司會審后,延平王如同上一世一般,奪爵流放塞北,唯有不同的是,安定公府平安無事,太夫人也平安無事
程常棣和上一世一樣,此案結后,因趙相大力推薦,越級提拔為大理寺少卿,成為大成史上,最年輕的少卿
而陸辰兒他們得到消息時,已是兩個月以后正值宣城雪花飛舞
岑先生進來和程氏說起此事時,還特意贊嘆了一下,直說后生可畏,又嘆數十年朝堂上難見此景了
陸辰兒不知道上一世,程常棣的越級提拔,趙相出了多少力,畢竟那時趙雅南還沒有嫁給程常棣,但這一世,趙相的推薦卻是實實在在的美人溫雅
朝堂紛紜,岑先生這里都能及時得到消息但是這些消息,只字不曾見到李璟的任何信息,陸辰兒曾讓岑先生和林叔派人去休陽打聽幾個月過去后,卻好似從人間消失了一般,杳無蹤影
甚至去過休陽泗石山附近的龍家莊園,卻說他們沒這個人
陸辰兒得到這樣消息,當時疑惑不已按說地方沒錯,還是當初李璟和她說過的,怎么會沒這個人
還是云錦在一旁提醒,“奴婢記得,當時六少爺告訴姑娘,柳姑娘在龍家莊園時還給過姑娘一塊白色透明玉玦,那塊玉玦大約是憑證”
陸辰兒聽了,一時恍然大悟想起那塊玉玦,當時李皓白要去龍家莊園看柳束兮,她直接給了李皓白,就再也沒有要回來了
想到這,望向云錦道:“等會兒你去吩咐端行讓端行去一趟松林書院,找謙哥兒請謙哥兒向淡之要回那塊玉玦,然后,讓端行帶著那塊玉玦去一趟龍家莊園”回宣城一個月后,匡山長來信,謙哥兒便去了松林書院,但愿李皓白手中還留有那塊玉玦,希望李璟回了龍家莊園,或者從那邊能得到李璟的消息
自從京城的一切按照前世的軌跡往前運行時,陸辰兒的心頭就一直籠罩著一股不好的預感
剛回宣城時,玉嬈就去了趟仁方堂,仁方堂接了玉嬈的信,卻一直沒有回信傳來,正常情況下,李璟不會這樣不告而別,不會不留任何消息
至少,陸辰兒不認為,李璟會氣惱成這樣,剛開始一兩天或許還有可能,可這都有四五個月,再大的氣惱,也該歇了才是
只聽一旁的云錦忙地答應,“姑娘也不必太過擔心,且不說六少爺自己有一身武藝,他身邊有余丙秋和乙夏兩人照顧,也不會出什么事”
若是尋常,當然不會出什么事?
只可惜,兩世的經歷加起來,陸辰兒心頭總隱隱覺得,李璟的這次消失,是和延平王案有關,但每回猜疑到此,又盡量勸自己別多心
她也希望,這只是她多心,不是真的
“但愿”陸辰兒淡淡道,她希望,李璟是因為氣惱她呢,才一直不給消息,想及此,心中就不夠曬笑
十一月的天氣,哪怕是在南地,也已經是雨雪紛飛了
端行這一趟出門,再回來時,已是年關將近,因而,和謙哥兒同行一起回的宣城
那塊玉玦,李皓白一直留著,端行找過去時,李皓白因去過龍家莊園,聽了端行說明來意,還特意向書院請了假,陪著端行去了趟龍家莊園,然而,帶回來的消息卻是不好,李璟并沒有回龍家莊園,龍家莊園也有半年沒有得到李璟的消息
端行還見到了那位龍莊主
這算是最后的線索都斷了,一時間,陸辰兒只覺得茫然,無措
才憶起從前,好似每回都是李璟主動來找她,而且,兩世的記憶加起來,對于李璟的事,她也知之甚少
琳姐兒聽謙哥兒提起,陸辰兒在尋李璟后,反而跑過來勸慰陸辰兒,“你是太過關心了,所謂關心則亂,六哥哥向來行無蹤跡,從前在府里時,我常常是一年半載見不到六哥哥一面,也沒有六哥哥的任何消息,或許這一次,他亦是如此,阿姐放寬心好了”
陸辰兒對著琳姐兒無奈地笑了笑,她也愿意相信琳姐兒的話,可卻控制自己胡思亂想火鳳凰:庶女遮天
自前年,他離開京城后,他們一直就有書信往來,而在京時,也會時常見面,縱不見面,也有玉嬈或是余丙秋來往傳遞消息,斷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形,如今算來,自濟州城后,都快有大半年了
今年是寒冬,近年關時,宣城連下了幾場大雪,厚厚的積雪,在京師待了幾年或許不覺得,但在南地,這樣的雪已是罕見了
元興十一年,無論前世,還是這一年,都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注定了不能平靜
積雪堆積中,爆竹聲聲,進入了元興十二年
陸家因還在孝期,除了祭祖掃墓外,這個年,過得十分的清淡,甚至感覺不到一絲年情味,凡有上門拜訪的,程氏統統拒絕了,而謙哥兒也沒有出門拜訪
到了元宵過后,謙哥兒又重去松林書院,這一回,程氏讓琳姐兒跟著一塊兒去了,寫了封信,囑托匡家老夫人照顧琳姐兒,但想著匡家到底人口眾多,就一如陸辰兒和李皓白當初在松林時那般,重置了宅子,撥了三家人口隨他們過去松林那邊服侍
待到二月初時,岑先生接到宣城仁方堂送過來一個包袱,打開后,岑先生嚇了一跳,趕緊找了程氏
“這是什么意思,這是要退婚?”程氏拿著手中的婚書,蹙眉望向岑先生,這張婚書,當時是李璟收著的
岑先生點頭,“應該是這個意思,夫人請看,里面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字跡很是潦草倉促,但老夫還是隱約能察覺到,這是六少爺的手跡”
程氏低頭一看,上面寫著,這張婚書是私下訂立的,又未經過媒人及官府,退回來,不會有任何問題,請程夫人私下毀了,當初的承諾,他不能兌現了,只能說抱歉了
“這怎么能行?”程氏看完,一時氣惱,這小半年來,自濟城不告而別后,回宣城姐兒讓岑先生和林平去打探李璟的消息,她也是知道的,不過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這些年來,姐兒很難得關心一個外人,她原想著有這份婚書作保障,可如今這婚書退了回來,雖說當時,姐兒不知道這事,但瞧著姐兒的關心,只怕這回是真上了心了……想到這,她就心頭就是怒不可遏
程氏的情緒變化,岑先生看在眼中,心里不由嘆了口氣,陸姑娘太過任性了,偏當初的陸老爺和程夫人又太縱著了,后來,有了李璟這號人,他也盼著他們倆能修成正果,這樣,九泉之下的陸老爺也能安心,不想會是這樣的結果
只聽岑先生緩緩道:“夫人,您看這事,您還是找個時間和姑娘說說,既然六少爺這邊有了消息,我們也不用再這么忙著找人了,姑娘也正好可以放下心”
“可我就擔心,她放不下心”程氏說著,又無奈道:“這小半年來,姐兒的掛心,我們都看在眼中”
岑先生自是明白程氏的心情,可如今又有什么辦法,端行去了休陽也沒有,在京中,也并沒有打聽到什么消息
整個人消息得無影無蹤
京中?等等,岑先生突然拿起那張紙條,字跡潦草倉促,絕非在正常情況下寫的
岑先生總覺得這份退回來的婚事,有些太過突兀了,這包袱是仁方堂的掌柜送過來的,或許,他該去仁方堂問問,如果能聯系到李璟,見上一面就好了
想到這,岑先生心里生了主意,望向程夫人道:“這事,夫人暫時別和姐兒,我們找到李璟問清楚了再說”
這是我對婚書的處理了,把它當作一個媒介,希望,大家能接受
小說,來自彩虹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