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261章 “黎塞留號”戰列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61章 “黎塞留號”戰列艦

第1261章 “黎塞留號”戰列艦


更新時間:2013年08月07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黎塞留號”戰列艦在性能上不遜于當時世界上最好的的戰列艦,如德國的俾斯麥級與英國的“英王喬治五世”級,堪稱世界上最好的戰列艦。

“黎塞留號”戰列艦在法國投降以前,在艦長馬贊上校的率領下,搜集了土倫港的全部能找到的彈藥,油料和備件,(也真是夠可憐的,此時的他們就像是個沒娘的孩子了)起航抵達法屬北非殖民地塞內加爾首府達喀爾港。現在的英國人對其很不放心,怕該艦落入德國人手中,于7月出動航母艦載機對港內“黎塞留號”戰列艦進行魚雷攻擊,但是卻沒什么效果。

“黎寒留號“艦隨即矯正了錨泊點,被港內數座240mm和140mm炮臺拱衛著,8門主炮對準港外。9月英國人出動“巴勒姆”號和“決心”號戰列艦與“皇家方舟”號航母展開二次攻擊,并請來了“自由法國”領導人戴高樂將軍對當地“維希法國”駐軍進行游說。

這是戴高樂的第一次出場,不過他是自己偷偷地跑到英國去的,剛剛被英國人消滅了自己的軍艦的法國人,他們怎么會去聽英國人的驅使,其實就連戴高樂將軍本人也明知道勸說是不會成功的,但是他既然是要在英國借助于英國人的力量對抗德國,搞“自由法國”運動,那就不能不聽英國人的,只好是跟著英國人來到了達喀爾。

不過法國人卻是根本就不聽他的,誰也不尿他那一壺,甚至有很多的法國人在罵他是“法奸”。

英國人的威嚇和戴高樂的勸說,遭到當地的法國總督郎的爾達上將的拒絕。英國人有了上一次的勝利,他們也在自己的心中自我膨脹起來。他們又以為自己是老子天下第一了,英國海軍指揮官坎寧安勛爵隨即命令艦隊開炮,達喀爾海戰開始了。

法國人也馬上開炮還擊!法國這一次是早就有了準備,他們和上一次的米爾斯克比爾大海戰不一樣,上一次他們還是把英國人當成了是自己的盟友呢。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英國會對他們開火。現在英國人那吃人不吐骨頭的嘴臉,已經徹底的暴露出來,在米爾斯克比爾讓法國人大失臉面,讓法國海軍的艦艇幾乎全部完蛋。這一次法國人他們使出了全部的力量,連吃奶的勁頭都使出來了。

既然是早有準備,那就是他們在早些天,“維希法國”政府就從土倫調來“蒙特卡姆”號和“喬治萊格”號兩艘輕巡洋艦(9700噸,9門152mm炮)增援達喀爾。達喀所有軍隊全部投入了準備,這當然是說能使的上力氣的,比如說就有空軍在內。

“蒙特卡姆”號和“喬治萊格”號兩艘近一萬噸的輕巡洋艦,他們在戰斗中表現的異常出色,他們懷著對英國人的滿腔怒火,以猛烈而準確的炮火壓制了英國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海岸炮臺的240mm海岸炮(炮彈單發重150公斤)多次命中英國皇家海軍的“巴勒姆”號戰列艦。

“黎塞留”號的8門380mm主炮的巨型炮彈也對“巴勒姆”號戰列艦形成跨射!命中了一發炮彈!就是這一發巨大炮彈的命中,馬上就讓“巴勒姆”號戰列艦退出了戰斗,他們來的目的是消滅法國人的軍艦。而不是讓自己的軍艦前來受損失的。

法國總督郎的爾達上將同時命令自己的陸軍所屬的空軍,也開始了對英國人的打擊,雖然沒有什么出色的飛機登場,但是也是給英國人的進攻增添了一些麻煩,一些軍艦還是受到了飛機的攻擊。

港口內的法國潛水艇“貝韋奇爾”號也乘機出航。它們悄悄地接近了“決心”號戰列艦,用魚雷對“決心”號戰列艦偷襲得手!英國指揮官坎寧安勛爵一看,他可是不敢再打下去了,自己的兩艘戰列艦已經全部受損。他怕再遭受更大損失,于是急急忙忙地草草收兵。殺羽而歸了!

這次海戰是法國人最揚眉吐氣的一次海戰經典!一舉血洗上一次的米爾斯克比爾慘敗之恥。英國人的兩艘戰列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創傷,兩艘驅逐艦受到打擊被毀。不過他們引以為傲的戰列艦“黎塞留”卻也是受到了重創,這樣英國人的面子上還算是說的過去了,終究是把心里的那一塊病給除了去了。英國不再面臨來自法國的海上威脅。

米爾斯克比爾戰役和達喀爾戰役,經過了這兩次的海上大決斗,也使英法這對昔日的盟友反目,法國海軍視英國海軍為宿敵。

法國人的“黎塞留”號戰列艦在戰斗中還是受到了重創,可是在達喀爾卻是沒有合適的設備對它進行維修,后來他們在美國人的建議下,把戰列艦開到美國去進行大修了。(回到歐洲后正趕上勒克萊爾將軍光復巴黎,法國復國,“黎塞留”號戰列艦參加了在土倫舉行的閱艦式,隨后加入英國東方艦隊(哈哈,老冤家又要并肩作戰了!),前往印度洋和太平洋投入到對日作戰!與該艦隊的英國“聲望”號是航速最快的戰列艦型,雙雙打主力。)

由于在這一次的達喀爾的海上戰斗中,英國人弄了個灰頭土臉的,就連英國皇家海軍的指揮官坎寧安勛爵,也是弄了個老大的不高興,相比于上一次的在北非的米爾斯克比爾大海戰中,以薩默維爾海軍中將為首的改革派取得了很好的作戰成績,下面的關于海軍的變革也就容易推動了。

不過雖然他們現在想要進行改革了,德國人現在卻是不給他們這個時間了,在北歐輕而易舉的勝利使希特勒的欲望無限膨脹起來,他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東方,準備向蘇聯發動進攻。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希特勒希望能與英國講和。他相信,英國人已經被自己給打怕了,只要他一進行戰爭恐嚇,敵人就會不戰而降,和談當然是英國人求之不得的。

因此,在1940年5月至7月這兩個月里,希特勒并沒有定下進攻英國的具體計劃,而是在草擬對英國的“和約”。他通過當時中立的瑞典國王和梵蒂岡的羅馬教皇,向倫敦試探和談的可能性。德國的特種兵部隊還企圖綁架取道西班牙和葡萄牙前往巴哈馬,就任總督的英王的兄、嫂溫莎公爵夫婦,妄圖以重金收買,為其溝通和談渠道。

然而,此時擔任英國首相的已不是那個軟弱無能的張伯倫了,現在已經是以“好戰”著稱的原海軍大臣丘吉爾。英國人民對政府過去執行的綏靖政策早已經深厭痛絕,他們不能容忍政府的一錯再錯。

丘吉爾首相在他的就職典禮上,代表內閣全體成員發表了演講:“……你們問:我們的政策是什么?我說,我們的政策就是用上帝賦予我們的全部力量,在海上、陸地和空中發動戰爭,向黑暗可悲的、人類罪惡史上沒有先例的獸性暴政發動戰爭。這就是我們的政策!”以丘吉爾為代表的新政府,代表英國人民向萬惡的納粹公開表明了戰斗到底的決心

英國人的抵抗決心使納粹德國的誘降計劃徹底破產。于是,惱羞成怒的阿道夫希特勒決心以武力征服英國。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發出了準備進攻英國的16號指令,即“海獅計劃”。“海獅計劃”總的戰略意圖是:在從拉姆斯格特到懷特島以西的廣闊戰線上,進行一次突然的軍事行動;以部署在挪威、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的3000架飛機去摧毀英國的防御體系,在空戰中消滅英國空軍,并用火力壓制住英國海軍,奪取制空、制海權,然后派25到40個師登陸作戰,一舉占領英國。

“海獅計劃”明確規定:在8月5日前后開始對英國進行空中攻勢,然后根據空中攻勢的結果決定登陸日期。因此,“海獅計劃”成敗的關鍵將取決于空中戰役的結果。希特勒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他的親密戰友,空軍司令戈林的身上

德國空軍司令戈林1893年1月生于巴伐利亞,其父與鐵血宰相俾斯麥關系親密,曾受俾斯麥委派出任德屬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總督。戈林1911年畢業于德國的“西點”軍校——大利希特菲爾德軍事學院,然后轉入空軍學習飛行,一戰中曾任著名的里希特霍芬飛行中隊的最后一任指揮官。

一戰結束后,落難的戈林結識了希特勒,成為希特勒的最得力的助手之一,為希特勒組建自己的隊伍,奪取政權立下汗馬功勞。1935年,戈林又受命組建了獨立的德國空軍。在戈林的扶植下,德國空軍迅速發展,至1940年初,已擁有各類飛機4000余架,另外每月還能新增戰斗機475架、轟炸機265架。

根據希特勒的指示,戈林元帥組成了攻擊英國的空軍集團。該集團由第2、第3、第5航空隊組成,分別部署在法國西北部、比利時、荷蘭、丹麥和挪威,從而形成了對英國的半月形攻擊態勢。(。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

閱讀提示: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