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164章 路經武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64章 路經武漢

第1164章 路經武漢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20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進入了湖北以后也就進了山了,不過了可以看的出這里的農民是不缺少燒火的柴禾了,山上有的是柴草,不過李振華還是可以看見,這里的農民在自己的家里存放著許多的玉米,掛在了屋子前一串串的,有的則是一垛垛的。≮全文字閱讀≯

很專列就到了長江邊上的武漢市,在漢口沒有停留,直接就從長江大橋上通過,在這里專列的車是二十多公里,內燃機車從大橋上平穩地通過,幾個人一起看著滾滾的長江水向東流去,李振華說道:“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王欣和金熙鳳說道:“皇上的詩興大,一定有好的東西想出來了,那就說一下吧。”

李振華的肚子里可沒什么貨,但是今天是陪同自己的老婆出來玩的,自然是要讓她們高興的,于是他就把后世偉人的詩詞搬了出來,不過這時間也太長了,有些地方已經記不住了,拿著一支筆想了半天也沒想好,不過這時候專列已經到了武昌站。

事先沒有通知湖北的官員們,自然也就沒有人前來迎接了,此時兩個女人對于詩詞的興趣沒有了,到了一處地方自然是要領略一下這里的美食了,湖北的地方菜自然有它的特色,不過這武昌魚是一定要吃的,幾個人從專列上下來,黃鶴樓他們是要到上面去看一下的,汽車已經從專列上下來了。自然有對這里熟悉的警衛來作向導。

幾個人到了黃鶴樓前,又走了一段距離才到了樓前。前面有一處牌坊,上面有“極天楚目”幾個大字,進了樓以后,幾個人一起向上面爬上去,總共是五層,在上面倒是可以看一下遠處的長江,而整個的武漢市可以盡收眼底了,幾個人對于詹天佑設計的這一座黃鶴樓還是非常的滿意的。

下來以后,王欣覺得有些餓了,他們就近找了一處地方吃飯。在當中的大廳里。他們點了武昌魚,和其它的一些菜,飯店的老板看他們說話的姿態不俗,主動地為他們上了一壺茶,李振華看到店里的意不太忙,就請老板坐下來在一起說說話兒,向他了解一下當地的民情風俗,老板已經七十多了,他很是健談。他說自己原來曾經中過進士,于是就和他們在一起說起來。

武漢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武漢的地理特征可以概括為這樣幾句話:一線貫通。兩江交匯,三鎮雄峙,四海呼應,五方雜處,六路齊觀,七星高照,八面玲瓏,九省通衢,十指連心。其中。“一線”即京廣線,“兩江”即長江、漢水,“三鎮”即漢口、漢陽、武昌,“五方雜處”則指的是“此地從來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漢口竹枝詞》的武漢市民構成。其余幾句,大體上是說武漢地處國中,交通便捷。人文薈萃,具有文化上的特殊優勢云云。

何況武漢還有那么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決非那些干巴巴光禿禿的工商業城市可比。東湖秀色,珞珈青巒。琴臺遺韻,紅樓倩影,既有歷史遺產,又有的傳統。登黃鶴樓遠眺,江城景色一覽遺。晴川閣下,枝歷歷;鸚鵡洲上,芳草萋萋。一橋飛架南北,三鎮通達東西。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集了四海英雄豪杰。登此樓,觀此景,你會感嘆:江流浩蕩,大地蔥寵,湖山俊秀,人文斐然,天下之美,于此矣!

的確,武漢文化東西結合、南北雜糅的特征十分明顯。即以飲食為例。武漢人嗜辣似川湘,嗜甜似江浙,清淡似閩粵,厚重似徽魯,其代表作“豆皮”即有“包容”、“兼濟”的文化特點。武漢人在體格、性格上也兼東西南北之長。他們比南方人高大,比北方人小巧,比成都人剽悍,比上海人樸直,比廣東人會做官,比山東人會經商,比河北人會作文,比江浙人會打架。總之是能文能武,能官能商。

武漢三鎮的城市格局,也是官商并存,文武兼備。三鎮中市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漢口,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而且也和上海一樣,曾經有過租界。它是我國中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口和接受外來文化的主要門戶。作為一度獨立的城市,它也是以上海為代表的一類型城市中重要的一員,在中國城市的近代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得風氣之先。

相對遜色的漢陽,則有著中國最早的軍事工業,漢陽兵工廠就在這里,他也曾名馳一時。至于“文昌武不昌”的武昌,歷來就是湖北甚至中南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湖廣總督府曾設立于此,湖北省政府也至今設立于此。在武昌,還集中了眾多的高等學府,論數量還是水平都居于全國前列,而且名牌大學就有兩所,那還是張之洞先建立的。

珞珈山上的武漢大學,是中國最早的幾所國立大學之一,其樸素學風,素為學術界所看重。其他幾所理工科大學,在各自的領域內,也都卓有盛名。武漢的學術事業,尤其是人文學科,曾號稱與北京、上海成“鼎足之勢”。一個老資格的開放口岸,一個高水平的文化重鎮,再加上一個前途量的后起之秀,武漢三鎮,難道不是一種最佳的城市組合?

聽著老板的介紹,這菜也很就上來了,這武昌魚味道確實不錯,肉質細膩,味道鮮美,比運到北京去的魚自然是鮮了許多,不過各種菜都有辣味,而且這辣和其它地方不一樣,那可是真的叫辣呀,人們形容愛吃辣的人,有三種“一是不怕辣,二是辣不怕,三是怕它不辣。”大概這里的人就是屬于第三種人吧。

到了這一會兒,李振華的魚也吃了,他的那一詞也想了起來: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