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125章 解決戰俘問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25章 解決戰俘問題

第1125章 解決戰俘問題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31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也幸虧是蘇俄軍的紀律嚴酷,否則的話,這手下的軍隊就不會剩下多少了。現在自己的手下只是剩下了一些騎兵,后勤工作的部隊,再有就是一些駐防在最西面的步兵部隊了,其余的大部隊已經讓他們全部給包抄消滅了,現在要是同對面的那些鋼鐵巨獸進行戰斗,自己的軍隊是沒有一點的實力的。

除了有幾個政委要求死戰以外,其余的部隊主官們卻是沒有一個人發言,他們是知道這鋼鐵巨獸的歷害的。二十五師師政委兼師長的富爾曼諾夫說道:“各位我作為二十五師的師長兼政委,我是知道這戰爭是怎么回事的,我們原來的師長恰巴耶夫你們都是知道的吧?”

“就是那樣一個紅旗勛章的獲得者,他也沒有能夠在同對面的敵人戰斗時取得過一點的勝利,而我們其它的同志就不要說了,我們不能光是說去戰斗,我們也要考慮到我們戰士們的生命,對面的那些坦克,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對付它們,在整個的世界大戰中,也沒有人能夠對付的了那些坦克的,也就只有中華帝國的軍隊能對付他們。””“小說章節

“我的意見是馬上把情況報告給最高蘇維埃,請他們決定下一步的具體行動。”

聽了富爾曼諾夫政委的話以后,別人還沒有說話,伏龍芝卻是說話了:“我非常同意富爾曼諾夫同志的話,我們馬上向最高蘇維埃報告我們當前的情況,請上面為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進行指示。”

一聽伏龍芝這決定性的話,別人也就不能說什么了。于是伏龍芝馬上就向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進行報告:“今天我們受到了烏拉爾大公國的兇猛反擊。部隊損失很大。現在我部已經退守烏法一線,請根據我昨天的報告進行指示。”

克里姆林宮的回電很快就到了:“脫離接觸,準備談判!”只有八個字,電報很簡單。同時也很明確,伏龍芝一看就明白,這是昨天自己的報告產生了作用了,上面已經準備與對方進行談判了。打不過就進行談判這是一個政治家最起碼的常識,他相信以列寧為首的政治局會考慮到這一切的。

但是對于這個“脫離接觸”就又是一個問題了,怎么樣才算是“脫離接觸”,怎么樣才算是接觸,這都是有學問的,他覺得富爾曼諾夫是一個比較明智的人,那就不妨請他來在一起商議一下吧。

于是伏龍芝就和富爾曼諾夫在一起進行了一番的商議,兩人決定,脫離接觸,馬上就向后方撤退。不和他們面對面的對持,那就算是脫離接觸了。

于是伏龍芝馬上就下達了命令。很快命令就得到了那些部隊的快速地執行,因為大家都從心里害怕他們了,就連那些政委們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是怕死的,雖然他們的嘴上在喊著要死戰,但是他們知道要是真的打起來他們也不能保證自己就不會受到傷害的。

追到了烏法城外烏拉爾軍隊,他們馬上就派出了幾輛坦克和裝甲車對烏法城進行了偵察,同時軍官們也讓下面的部隊進行一下補充,同時對所有的裝備進行檢查。

很快地前出進行偵察的坦克和裝甲車就報告說:“現在的烏法城里已經進駐了大量的軍隊,他們大部分是今天剛剛來到的騎兵部隊,據當地的老百姓們說,敵人的騎兵部隊只是剛剛的到達這里,他們的部隊都是很狼狽的,沒有了往常那種盛氣凌人的樣子了。”

部隊馬上向后撤退了五公里,裝甲部隊和騎兵分開進行駐扎,各自負責守衛自己的宿營地,兩部隊的主官命令部隊嚴密地注意敵人,防備他們夜間的突然襲擊。同時他們把自己所處的情況向總司令李建進行了報告。

李建的工作現在是非常忙的,前面是戰爭的準備工作,而后面則是戰爭結束的各項工作,敵人又從這里退回了烏法,馬上在那里就會出現一次新的大戰,這一次應該是已經把他們給打痛了,現在光是落入到自己手中的俘虜就有六、七萬人,再加上死傷的最少要消滅了他們十幾萬人,另外他們自己逃散了的部隊就不用計算了,那他們的損失最少也有將近二十萬人了。

接到了自己的部隊的電報以后,李建對他們的指示就是:注意防備敵人的夜襲行動,不要讓敵人在這時候對我們進行偷襲,給我們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現在主要的問題就是要如何地處理好眼下的這幾萬人的俘虜,在他們當中有一些蘇俄軍的政治工作人員,這些人是不會在這當中起到什么好作用的,于是李建就讓下面的部隊,把那些蘇俄軍中的政治工作人員給找出來,然后把他們集中進行關押。

這些人形同于政治犯,他們是經過了布爾什維克洗過腦的,現在也沒必要去改變他們的信仰,但是不能讓他們影響到我們對俘虜的教育和利用,把他們分出去以后其它的工作也就好說了。

從當天開始就對下面的那些被俘虜士兵們進行思想教育,由于原來蘇俄軍的上面對他們也進行了一些恐怖的教育,但是當他們和那些烏拉爾的士兵們在一起一接觸,他們就知道那完全是騙人的,他們也就不再信他們了,要找出一些人參加當地的建設工作,戰爭以后的創傷是嚴重的,這善后的工作有的是,我們也不能白白地養活你們吧,在對他們作工作以后,那些農民們都愿意到一些地方去工作了。

修建鐵路、公路、機場、還有一些工廠都需要人去工作,對他們說的是:“誰如果愿意自己去參加工作,那就可以得到一份口糧和一些相應的工資。”

而工資發的是華元而不是他們的盧布,這華元在他們那里也是可以流通的,他們也知道這華元的價值,于是先后就有人報名前去工作了,在哪兒也是干活吃飯,既然有了工作的地方,也可以吃的上飯,那自己自然是要去的了。

不過對于那些布爾什維克的黨員來說,他們可就有些不好說了,雖然他們也是一些失去了土地的農民和工人,但是他們卻是有著自己的一種信仰的,那就先解決了你們的的信仰以后再說吧,反正我們這里是不允許你們的活動的。

不過一周以后,那些人也就真心地愿意和人們在一起工作了,那些原來的工人們在他們一起說著這里那些美好的情景,這讓他們也對這里產生了好感,他們也愿意在這樣的一個沒有人壓迫人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的。就是現在的蘇俄那里,一是生活物資貧乏,人民生活貧困,再一來在那里還是有些分明的階級的,在這里那生活就不一樣了,人人有一個美好的工作環境,工作的收入是很高的。

這樣的收入養活一家人沒有問題,還有那些熱情、美麗大方的姑娘們,她們可還有好多的人是沒有丈夫的,要是自己的工作表現出色,得到了姑娘的芳心,那就可以組織一個小家庭了,在這里每一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的住房,他們的家庭可是十分地幸福的。

當那些俘虜們了解了這里的情況以后,他們都愿意留下來,從心里講他們是真的不愿意再回去了,這擺在眼前的幸福生活,可是讓那些的俘虜們可是非常的向往的,他們的工作根本就不用去作了,他們都愿意有這樣的一個幸福的小家庭的。

他們能夠很快地進行轉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里的人大部分也都是俄羅斯族人,他們也是一個共同的信仰,都是信仰的東正教,那些神父們也會在他們的身邊出現,同時他們也可以到這里的教堂里去的。

為了分化他們的隊伍,李建就連神父都動用了,不過這一招卻是出奇地好用的,那些神父們一出現,就讓那些俘虜們都跪下了,在神父們的解說下,他們最后的那一點的信仰也都沒有了,完全的開始向烏拉爾方面靠攏了。

進入到烏法的裝甲部隊,他們在第二天又繼續派出部隊去對對方進行偵察,但是他卻是撲了一個空,烏法的城里已經沒有一個蘇俄軍的士兵了,原來他們在夜里已經把部隊向后撤退了五十公里,現在他們整個的部隊都已經是快速部隊了,大部分都是騎兵,再加上一些汽車,只有少量的步兵。

裝甲部隊開進了烏法的城里,同時他們馬上再一次地向總司令官李建發出了報告:敵人已經在夜間再次地撤退,具體的地點不詳,但是方向是西北方向,我部正在進行偵察,請指示。

很快他們就得到了李建的回電:“敵人已經在五十公里外的小鎮進行駐扎,你部在當地進行駐防,作好安民工作。”

原來那是空軍的偵察機發回的報告,李建想道:“看來他們是要在烏法與我們進行談判了,好了我們達到目的了,以后我們可以好好地進行經濟方面的建設了。”(。)

無彈窗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