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12章 北洋水師的“要命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2章 北洋水師的“要命折”

第112章 北洋水師的“要命折”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1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李振華點了一下頭,這可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了,他沒想到李鴻章居然會到威海來見他,原本以為自己要到天津去才能見到他呢,他可不知道他現在的身份可是不得了啊,帝王家的額駙、可以隨便到處跑的云南將軍,在太后和皇上手里那可是紅人啊,沒有人敢得罪的呀,可是李鴻章對他可不全是怕,更多的卻是敬佩,說實話在這個大清朝來講,能讓李鴻章敬佩的人可不多啊。現在他卻是從天津專程跑到威海來見李振華,真也算是不容易了。

李振華明白這些事理,鄧世昌又向他請示,是不是要向李鴻章鳴放禮炮,李振華說道:“要的,這是北洋水師的創造者,我們是應該尊重他的。”軍艦馬上鳴謝禮炮向李鴻章致意,這讓李鴻章從心里感覺李振華對自己的熱情。

軍艦一停好,李振華和鄧世昌兩人從軍艦上下來了,到了李鴻章的面前,不等李鴻章拱手,他們二人已經向李鴻章行了一個舉手的軍禮,同時又向丁汝昌也是行了軍禮。丁汝昌要給李振華下跪,李振華馬上抱住了他,對他說道:

“丁軍門,你要是看的起小弟,以后咱們就是弟兄,咱們別搞那些了,我不習慣。”他又對李鴻章說道:“李中堂,我就這個脾氣,你也別見怪,咱們也算是神交已久,我看咱們也就別客套了好吧。”

李鴻章聽了以后馬上哈哈大笑起來:“早就聽說李將軍是個快人快語之人,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今天咱們就隨便吧。”

李鴻章抄起了李振華的手,丁汝昌也抄起了鄧世昌的手,四人向丁汝昌的北洋水師議事大廳走去。

李振華馬上又說道:“我家屬還在軍艦上啊,讓她下來吧,不過咱們就誰也別行禮了,她也不喜歡這個。”

李鴻章和丁汝昌二人一楞,但是沒人說話,人家是額駙,想怎么著就怎么著,別說是軍艦,就是想上月亮上去別人也管不著啊,于是他們又親自將雅琦格格接下來了。可是整個北洋水師也沒個女人陪她,不過李振華笑了一下說道:

“也別讓別人陪她了,就讓她跟著我們吧,你們兩位老人都是她的長輩,沒什么的。”

“不敢,”丁汝昌馬上說道:“格格乃是金枝玉葉,我等可不敢自稱長輩。”

李振華說道:“好了,不說了,就讓她跟在我們的后面吧。”

于是格格就跟在了后面,一起到議事大廳而去。

李鴻章已經和李振華拉上了:

“一開始聽說將軍時,我還真沒覺得有什么,但是自從將軍狠狠地教訓了法國人以后,我可是立馬對將軍佩服不已啊。”

“中堂大人,小的可不敢在您老面前充人物,那只是碰巧而已。”

“將軍,對我提醒說要防備日本人的間諜之事,從搜查出來的那些東西,那可真是把老夫嚇了一跳啊。”

“日本人的茅頭可是一直對準我們的,對他們是不可不防啊。”

“還是的謝謝李將軍,幫助我們解決了炮彈裝藥的問題。”

幾人說著已經到了大廳,隨從們上了茶自動退下,丁汝昌問道:“將軍,我怎么看到你的軍艦上有剛剛戰斗過的跡象啊?”

在李振華的示意下鄧世昌就先開口了,他把在黃海上巧遇日本海軍之事,向二人說了一遍。聽的那李鴻章、丁汝昌已經已經完全楞住了,他想不到他們只是一艘巡洋艦就可以和自己差不多的兩艘軍艦單挑,而且還是把他們全都給滅了。他都有些不相信了,但是一看到鄧世昌的神態,他自己就知道這是真的,因為鄧世昌的臉上現在還有一股子殺氣,而且在剛才見到的軍艦上還有戰斗過的痕跡。

李鴻章再聽說是自己送給李振華的那種水下機船立了大功,自己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那玩意在自己的倉庫里一呆就是幾年,可到了人家的手里,馬上就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再聽說是鄧世昌指揮打的這一仗,李鴻章有些后悔把鄧世昌給了李振華,不過他沒有想像一下,要是鄧世昌還是在他的手里,他能發揮出這么大的作用嗎?

兩人正在楞神,李振華又說道:“這一次我們到威海來就是要告訴你們,我們必須要對日本人加強警惕,防備他們的突然襲擊。”

面對日本人灼灼逼人的態勢,我們不可不防啊,可是李鴻章卻是拿出了一份奏折:這就是那一個在清末近代史上有名的《請停購船械裁減勇營折》,它就是出于那位兩朝帝師翁同和之手,為什么李振華對他沒有好看法,這是最主要的一點,拿過了這份奏折李振華認真地看了起來:

“臣自光緒十四年初執戶部以來,惟感蒙圣主倚畀之隆,每于公余之際,反復籌維,即為國理財,自當通盤籌劃,計出萬全,方為國家久遠之圖。(先是表示自己出于公心。)

現值國家元氣未充,時艱猶巨,政多叢脞,民未敉安,興業未半,諸事待舉。然部庫空虛,若多事并舉,用度浩繁,過于鋪張,恐有始基不慎之虞,正所謂欲興利轉以滋害,貽誤曷可勝言。計惟有在諸事中,擇其最要者,逐漸舉行,持之以久,力戒虛糜,以求實際。而次第之事,宜當認真布置,徐徐圖之,待府庫充盈之時,再行續辦,如此諸事得以相濟,經費可以周轉,百姓可得生息。(事情的輸要有先有后,也算有理了。)

自光緒十年上諭大治水師以來,數年間廣籌方略,悉心經理,行之以漸,雖靡費千萬,然終有所成。依北洋前奏,海軍之戰備,就渤海門戶而論,已有深顧不搖之勢,畿輔根本之地,頗現久遠可恃之象。且今海疆無事,海軍之事,似可稍緩。且陸防亦為國之根本,今勇營積弊日深,軍鋒轉弛,非至計也,亟應整頓。加以武備多系舊式,款項支絀,似宜另圖改建,汰弱留強,歸并訓練,方能得力。(先說成績,后說存在問題,慢慢露出了他的本意。)

故臣奏請南北洋購炮船只機器暫停兩年,待限滿后再行藉資彌補。并一體裁汰不堪用之勇營,所省價銀,解部充餉,如此措置較周,府庫之虞,猶可解免,可為持久之方。”(最后才是他的本意,卻是葬送了北洋水師了。)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