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07章 李鴻章的三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7章 李鴻章的三策

第107章 李鴻章的三策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1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埃斯米爾居然也上前把李振華給親吻了一下。這讓大家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不知道是趙虹燕有意識的,還是她給疏忽了,當把一切都結束之后她才說道:“下面請來賓翁同和先生給大家宣讀皇上和太后的賀信。”

聽到趙虹燕的介紹,這位翁師父更是不滿了,應該是說宣讀圣旨的,怎么給說成了是宣讀賀信了?但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說別的只好站到了臺前,從懷中拿出了那黃色的圣旨,看了一下前來參加婚禮的所有來賓,這里面似乎沒有一個人想要下跪下的想法,他只好是在心中嘆了一口氣,沒有辦法,自己這一生中為官幾十年,也只有這一次的差是最難辦的了,他只好是自顧自搖頭晃腦地給大家宣讀起來。

這次的圣旨意思和上次差不多,主要是明確了額駙的身份,二是繼續封他為云南將軍,但是沒有說讓李振華固定在云南和廣西,那意思明顯就是放寬了對李振華的限制,而是讓他可以到處去了,另外還有一些賞賜。

李振華也沒心情去聽他的圣旨,反正自己是不聽他們的,自己想去那兒就去那兒了,儀式完成,大家開始吃喝。李振華和兩位新娘到各個桌子那里去給大家敬酒。到了那些官員那里,全體起立齊呼:“給將軍道喜。”李振華只是和大家說了一聲:“歡迎大家遠道而來,大家要吃好喝好。”

眾人齊聲回答:“謝將軍大人!”

到了那些商人們的桌子前,李振華:“首先是對大家表示熱烈歡迎,同時祝大家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眾商家齊聲回答:“以后請大人多關照!”

到了那些軍人們跟前,李振華則對大家說:“希望弟兄們軍事技能和身體素質更上一層樓,在以后保衛國家的戰斗中爭取立大功。”

官兵們全體起立:“祝賀將軍早得貴子!”

婚禮完成以后,翁同和終于算是完成了任務,在李振華的安排下,他和小山子從防城直接坐船回到了天津,然后走旱路到北京,太后和皇上馬上召見了他,他向太后和皇上作了詳細地匯報,由于李振華一直沒有把翁同和當成一盤菜,所以也就和他結下了仇恨,用慈禧太后的話講,翁同和是個有能力的人,但是氣量過小,當他匯報以后,因為太后對他有了這個印象,所以對他所說的話,并不是太在意。

翁同和走了以后,太后把小山子留下,又和他拉起了南方一行的情況。小山子沒有多說什么,只是說將軍很高興,不管他如何,以后要是有敵人入侵,他不會不管的。另外雅琦格格在那里好像是有些水土不服,同時有雅琦格格給太后的一封私人信件,太后打開仔細地看了起來。

意思很明顯,那就是雅琦想要到北方來,李振華也同意,他們兩口子看上了山東黃河口南邊的那塊不毛之地,準備以后到那里長住,也便于以后向太后盡孝道。太后看了一下皇上,光緒皇上倒是同意,給了他算作是嫁妝算了,可是太后卻想了很多,李振華要是到北方來,倒是有好處,便于管他了,可是他來了那要是南方有事,再讓他去是不是好使?他的兵是很能打的,他也是很能用兵的,要是來了北方,他再帶著大批的兵過來,可就有些不安穩,可是要是他以后每年能向朝庭進上幾萬兩銀子的糧食也是不錯的。于是太后決定第二天的早朝時問一下大臣們,聽一下他們的意見,然后再作定奪。

第二天早朝,太后把雅琦格格的信讓太監給讀了一下,眾大臣們開始議論起來,首先進行反對的就是翁同和,現在的他根本就不管這事好與壞了,只要是你李振華提出的我就反對,他以李振華身為云南將軍為名反對他到北方來。

但是有些人卻是執歡迎的態度,海軍總辦大臣慶親王奕劻,兵部尚書孫毓汶就是這一部分人。他的意思是:那里反正也是不毛之地,就是給了他們,他們也不會在那里生活的,肯定是要到北京來,那就不如讓他們回來,讓格格平時多給太后盡一些孝道,也是好的,另外李振華要是到了北方不也好管理了嗎。

李振華回京以后可以幫助訓練一下我們的新軍,幫助開發一下武器,這都是對我大清的江山社稷有好處的事情,是不應該反對的。

但是朝堂上翁同和爭執的很歷害,他死咬住了云南將軍不可離開的話不放,說是李振華在南方有一套,但是到了北方他就不一定行了,他是說要黃河口的地方,說了要給朝庭銀子,但是萬一他的生產不行,不是要讓額駙為難嗎?

雖然翁同和在扯著嗓子和別人狡辯,可是就連他自己陣營的人,也就是那些“清流”們,也都在小聲地說:“還嚷嚷什么呀,不見連圣旨都沒說,不讓他出云南、廣西嗎,那就是讓他隨便了,愿意上哪兒就去哪兒了。”

朝堂上爭的不可開交,這讓太后很是不滿意,她回來以后,想起了她的小叔子恭親王,于是她把雅琦的信給他送過去了,她想聽一下他的意見。

沒想到恭親王馬上就回信了,他說此是國家之事,自己是賦閑之人不好多說,但是他帶來的口信是讓太后聽一下直隸總督李鴻章的意見。

太后心中說道,你這是不說話嗎?讓我去問李鴻章,那李鴻章有個不愿意嘛,他恨不能馬上見到那個李振華呢。

圣上的旨意到了天津,李鴻章看了以后,他沒有猶豫,馬上就對太后和皇上說了幾點意見,意思是李振華到山東的好處。

一、李振華在云南是天高皇帝遠不好管理,他要是到北方來了,不就好管理了嗎?其二、既然可以使國庫增加收入何樂而不為呢?三、李振華要在山東種地,可以使北洋水師的側翼有了良好的保障,因為他是一個懂軍事的人,不會對國家不利的。根據以上幾點,對于李振華的要求要盡可能的滿足他,可以讓他五年內不拿糧食,等到他有了收成以后再和他要。李鴻章冠冕堂皇的三條理由,唯獨沒有說出他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如果有了他在山東,自己的威海就會安全多了,要知道那里與日本可是一衣帶水的啊。

看了李鴻章的奏折,太后心中說道:“那個李中堂看問題就是和別人不一樣啊,他的說法應該是最好的了。”

于是太后和皇上決定,馬上頒旨:“……對于額駙和格格所要求黃河口土地之事,照準,讓額駙在五年內可以不用上交銀子,待以后有了收成,再作商議,格格和額駙現在也可以在京城居住,也可以在云南居住。”他們沒有提山東,因為他們覺得李振華是不會在山東那塊不毛之地居住的。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