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64章 抗法英雄馮子材(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章 抗法英雄馮子材(二)

第64章 抗法英雄馮子材(二)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1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64章抗法英雄馮子材(二)


幾個人高興地喝了一場,臨走時,李振華很大方地讓人送給老人兩支勃朗寧手槍,三支新式步槍和幾枚手榴彈,老人沒有要其它的。只是要了兩支勃朗寧手槍,其它的沒有要,說是讓士兵們帶著它去打法國人去。

他看著那些新式武器和那一門迫擊炮對李振華說道:“李將軍自己制造的這些武器,乃是世界最先進的,有了它們我們的膽子可就壯多了,唉,只是……”言外之意就是這個滿清政府是真讓人不敢恭維呀。

馮子材又對李振華說道:“我的兩個犬子,歲數也大點了,李將軍要是不嫌棄,就讓他們去給你去當兵吧。好歹也是上過戰場的,別的不說,我保證他們遇上敵人不怕死。”

李振華馬上說道:“太好了,就讓兩位將軍去我們的教導隊吧。幫助我去培養出一批合格的新兵,只是老人家年事已高,身邊沒有人服侍,不太合適吧。”

李振華這明顯就是在照顧老人家,清政府在職的官員收入也不算多,老人的生活很是清苦,現在又有了兩個軍人,李振華的軍隊收入是比較高的,而且教導隊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安全的,所以李振華就痛快地答應了老人,但是考慮到老人家的情況,還是覺得要是留下一個比較好。

馮子材馬上說道:“我就另外找人照顧吧,讓他們到軍隊去一展所長,他們也是高興的。”轉身對兩個兒子說道:“還不快謝過李將軍。”

馮相華、馮榮華二人馬上又要給李振華磕頭,李振華攔住了他們,對他們說道:“我們那里是不興磕頭的,軍人嗎,我們是要行軍禮的。男人的兩條腿是用來打仗的,不是用來給人磕頭的。”

馮子材老人馬上說道:“說的好,就應該這樣。”

李振華讓他們二人年后到防城去,由他親自給他們安排工作。李振華的意思是由馮相華作為教官去軍校,馮榮華幫助組建一個參謀處,由他以后來負責軍事方面的事情,自己以后就可以解脫出來了,這是仿效德國人的作法的,有什么事情以后自己再拍板就可以了。

李振華走了,馮子材和唐炯二人都向太后和皇上上了折子,把最近李振華在安南大敗法軍的事情說了一下。

回到防城,安排自己過年的事情,就是把有關的部門,讓他們自己安排放假就行了,像部隊什么的,那是不用考慮放假的,但是人們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要讓那些基層的軍官照顧好自己的士兵,另外也可以讓一些離家近的,崗位不是很重要的官兵,也讓他們輪流回家去看一下的。

李振華年前還要請那些外籍的洋人們在一起吃頓飯,自己手下的那些科技工作者們也要在一起搞個聚會,大家在一起歡樂一下,活躍一下氣氛也是很好的。那些有家屬的也都一起請來,一年一次,怎么折騰也不算事,他們的積極性發揮出來了,那創造出的價值可是沒法說的呀。

忽然有人來報告說:“廣東巡撫倪文蔚,廣西巡撫徐延旭,前來求見。”這事都作反了,李振華乃一價平民,這些封疆大吏反倒來求見這一介布衣了。李振華一聽腦子一轉,好吧來了就來了吧,“請!”

兩位封疆大吏被人請了進來,李振華也急忙迎上前去:“兩位父母官,久違了,到此何干啊?”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他們可是知道,這位商人可是連皇上和太后的面子也不給的,不過他就是喜歡錢財,這次自己來這里,可別碰了釘子。但是一看李振華的臉色也不像是不高興的樣子,倆人就對李振華說道:“聞聽將軍定婚了,我二人不知道,現在特來賀喜。”說完送上了禮單。

常言道,官不打送禮的,李振華急忙招呼二人坐下,拿著禮單看了起來。作為地方官,又是在這種邊遠的窮地方,地方官也沒什么太大的油水,但是用于送禮的銀子是不能少的,李振華一看沒什么好東西,就把禮單放下了,二人一看,這主不好對付,但是自己來是有求于人的,怎么也得把話說完了吧。

要知道這位李將軍可不是一般的富啊,光是防城一地的稅銀就不少了,達到了以前的幾百倍(廢話,以前根本就是沒有,有也就是一些漁民的一點收入。)怎么著也得讓他在自己的地盤上多給弄幾家企業吧,要是能有一些開礦什么的不就更好了。所以兩位大員聽說了李振華定親的事情以后,真是恨自己以前和李振華走的太遠了,光是怕李振華對自己不利,但是現在一看人家唐炯和李振華走的多近乎呀,什么事情都是他向皇上和太后進行匯報的,讓他在皇上和太后面前也有了說話的資本,不行自己以后也要和這位李振華走的近一些,那樣就可以多沾一些光了。

于是二人就對李振華說道:“李大人,您看我們這里是窮山惡水的,非常的貧窮落后,請李大人以后在我們這里多進行一些投資,讓我們這里富裕起來,這對國家對百姓可是大有好處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他們沒有說自己有油水。

李振華聽了說道:“我是個直腸子,是不是對兩位也大有好處啊。”兩人的臉一下子紅了,李振華又接著道:“這事是直接關系,百姓們富了自然地方官也就富裕了,這沒什么不對的。”

“對,對,對,”二人急忙接道:“百姓們富了,我們也可以跟著沾光的。”

李振華正色道:“既然兩位都是這個意思,那我的丑話可就說在前面,百姓們是可以富的,你們也可以富起來,但是事情不要作的太出格了,要是百姓們看你們不像話了,可是要反對你們的,到時候,可就誰也救不了你們的。”

“是,是,是,大人的話下官一定牢記在心,一定要廉潔奉公,決不能貪贓枉法。我等一定要以民生為重。”

“這樣就好,我現在正好有一事要找你們,你們來了咱們就在一起商議一下吧。”

幾個人高興地喝了一場,臨走時,李振華很大方地讓人送給老人兩支勃朗寧手槍,三支新式步槍和幾枚手榴彈,老人沒有要其它的。只是要了兩支勃朗寧手槍,其它的沒有要,說是讓士兵們帶著它去打法國人去。

他看著那些新式武器和那一門迫擊炮對李振華說道:“李將軍自己制造的這些武器,乃是世界最先進的,有了它們我們的膽子可就壯多了,唉,只是……”言外之意就是這個滿清政府是真讓人不敢恭維呀。

馮子材又對李振華說道:“我的兩個犬子,歲數也大點了,李將軍要是不嫌棄,就讓他們去給你去當兵吧。好歹也是上過戰場的,別的不說,我保證他們遇上敵人不怕死。”

李振華馬上說道:“太好了,就讓兩位將軍去我們的教導隊吧。幫助我去培養出一批合格的新兵,只是老人家年事已高,身邊沒有人服侍,不太合適吧。”

李振華這明顯就是在照顧老人家,清政府在職的官員收入也不算多,老人的生活很是清苦,現在又有了兩個軍人,李振華的軍隊收入是比較高的,而且教導隊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安全的,所以李振華就痛快地答應了老人,但是考慮到老人家的情況,還是覺得要是留下一個比較好。

馮子材馬上說道:“我就另外找人照顧吧,讓他們到軍隊去一展所長,他們也是高興的。”轉身對兩個兒子說道:“還不快謝過李將軍。”

馮相華、馮榮華二人馬上又要給李振華磕頭,李振華攔住了他們,對他們說道:“我們那里是不興磕頭的,軍人嗎,我們是要行軍禮的。男人的兩條腿是用來打仗的,不是用來給人磕頭的。”

馮子材老人馬上說道:“說的好,就應該這樣。”

李振華讓他們二人年后到防城去,由他親自給他們安排工作。李振華的意思是由馮相華作為教官去軍校,馮榮華幫助組建一個參謀處,由他以后來負責軍事方面的事情,自己以后就可以解脫出來了,這是仿效德國人的作法的,有什么事情以后自己再拍板就可以了。

李振華走了,馮子材和唐炯二人都向太后和皇上上了折子,把最近李振華在安南大敗法軍的事情說了一下。

回到防城,安排自己過年的事情,就是把有關的部門,讓他們自己安排放假就行了,像部隊什么的,那是不用考慮放假的,但是人們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要讓那些基層的軍官照顧好自己的士兵,另外也可以讓一些離家近的,崗位不是很重要的官兵,也讓他們輪流回家去看一下的。

李振華年前還要請那些外籍的洋人們在一起吃頓飯,自己手下的那些科技工作者們也要在一起搞個聚會,大家在一起歡樂一下,活躍一下氣氛也是很好的。那些有家屬的也都一起請來,一年一次,怎么折騰也不算事,他們的積極性發揮出來了,那創造出的價值可是沒法說的呀。

忽然有人來報告說:“廣東巡撫倪文蔚,廣西巡撫徐延旭,前來求見。”這事都作反了,李振華乃一價平民,這些封疆大吏反倒來求見這一介布衣了。李振華一聽腦子一轉,好吧來了就來了吧,“請!”

兩位封疆大吏被人請了進來,李振華也急忙迎上前去:“兩位父母官,久違了,到此何干啊?”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他們可是知道,這位商人可是連皇上和太后的面子也不給的,不過他就是喜歡錢財,這次自己來這里,可別碰了釘子。但是一看李振華的臉色也不像是不高興的樣子,倆人就對李振華說道:“聞聽將軍定婚了,我二人不知道,現在特來賀喜。”說完送上了禮單。

常言道,官不打送禮的,李振華急忙招呼二人坐下,拿著禮單看了起來。作為地方官,又是在這種邊遠的窮地方,地方官也沒什么太大的油水,但是用于送禮的銀子是不能少的,李振華一看沒什么好東西,就把禮單放下了,二人一看,這主不好對付,但是自己來是有求于人的,怎么也得把話說完了吧。

要知道這位李將軍可不是一般的富啊,光是防城一地的稅銀就不少了,達到了以前的幾百倍(廢話,以前根本就是沒有,有也就是一些漁民的一點收入。)怎么著也得讓他在自己的地盤上多給弄幾家企業吧,要是能有一些開礦什么的不就更好了。所以兩位大員聽說了李振華定親的事情以后,真是恨自己以前和李振華走的太遠了,光是怕李振華對自己不利,但是現在一看人家唐炯和李振華走的多近乎呀,什么事情都是他向皇上和太后進行匯報的,讓他在皇上和太后面前也有了說話的資本,不行自己以后也要和這位李振華走的近一些,那樣就可以多沾一些光了。

于是二人就對李振華說道:“李大人,您看我們這里是窮山惡水的,非常的貧窮落后,請李大人以后在我們這里多進行一些投資,讓我們這里富裕起來,這對國家對百姓可是大有好處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他們沒有說自己有油水。

李振華聽了說道:“我是個直腸子,是不是對兩位也大有好處啊。”兩人的臉一下子紅了,李振華又接著道:“這事是直接關系,百姓們富了自然地方官也就富裕了,這沒什么不對的。”

“對,對,對,”二人急忙接道:“百姓們富了,我們也可以跟著沾光的。”

李振華正色道:“既然兩位都是這個意思,那我的丑話可就說在前面,百姓們是可以富的,你們也可以富起來,但是事情不要作的太出格了,要是百姓們看你們不像話了,可是要反對你們的,到時候,可就誰也救不了你們的。”

“是,是,是,大人的話下官一定牢記在心,一定要廉潔奉公,決不能貪贓枉法。我等一定要以民生為重。”

“這樣就好,我現在正好有一事要找你們,你們來了咱們就在一起商議一下吧。”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