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083章 俄羅斯的內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83章 俄羅斯的內戰

第1083章 俄羅斯的內戰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1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老沈陽)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萬一英國人把自己制造的軍艦也一起給弄走了,那自己軍艦上的一些不能讓他們知道的技術,也會泄密的,于是劉海上校就決定派出軍艦去追趕他們,。

于是一艘速度最快的護衛艦就開始追趕他們的軍艦,德艦是以巡航速度在前進,也就是每小時十六、七節的速度,而護衛艦的速度卻是已經達到了了三十多節,現在他是在全速前進,他要全速進行追趕了。

德國人已經走了五個小時,也就是已經拉開了八十多海里的距離,以每小時追趕十三節的速度,大約需要六個多小時的時間,作為巡洋艦編隊的司令官劉海上校,同時也把這個情況報告了自己的艦隊司令高翔。

高翔出于地自己地軍艦的關心,他計算了一下,覺得要是那一艘護衛艦高速行駛六個小時,也不太好,要是發生一點故障什么的,也是有可能的,于是他就給劉海發了一個電報告訴他,艦隊派出一架偵察機去追趕,要比護衛艦強多了,于是,他就派出了一架偵察機出去追趕德國人的軍艦,同時劉海上校也命令護衛艦返回了艦隊,。

前后雙座的偵察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以后,他們向著德國人的軍艦追了上去,他已經知道了德國人軍艦是走的冰島與英國之間的航線,在加上飛機上已經裝備了雷達,對他們來講搜索兩艘軍艦并沒有什么問題。

兩個飛行員一前一后。兩人每個人都有一架望遠鏡,很快就在雷達上發現了德國人的兩艘軍艦了,兩個亮點出現在了屏幕上,這應該就是德國人的軍艦了,幾十公里的距離,那飛機還不快嗎?很快兩艘軍艦就已經出現在前面下方的大海上了。

很快地飛機就追上了他們的軍艦,在軍艦的上方超低空轉了兩圈,德國人看到是中華帝國的金龍的標志,他們馬上就慢了下來,飛機在他們的軍艦前方扔下了一只專門用于傳達信息的彩色玻璃瓶子。里面有一個條子:“據可靠情報,英國人已經把德港的軍艦全部扣留,你們回去的事情不妥,建議你們返回我們的艦隊,再作商議。”

下面的軍艦慢了下來,他們把軍艦上的一只小艇吊了下來,去撈那個瓶子去了,飛機就在他們的上空盤旋著,等候他們看了信以后的結果。德國人沒有猶豫,他們馬上就開始向回返航。重新回到中華帝國的艦隊去,明知前面就是陷阱,誰還會去呀,那樣的事情只有傻子才會干的。

回到了中華帝國在法國領海的艦隊以后,他們直接就到了高翔的航空母艦上,高翔對他們說道:“情況你們也已經知道了,我就是要征求一下你們的的意見,如果你們愿意,那我們就從現在開始起對你們的的軍艦進行扣留了。不過我們可是把你們當成了是朋友的,雖然和他們一樣也是扣留,但是情況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兩位德國巡洋艦的艦長一起向高翔將軍敬禮,表示了他們的感謝,而高翔對外面說的是我們是中立國的艦隊,但是有兩艘德艦卻是靠近了我們的艦隊,以圖對我們的軍艦進行刺探情報,。他們的行動違反了對待中立國的有關規定,現在已經被我們給扣留了,具體的事情需要在戰爭結束以后才又能夠解決的,這一下子。就把事情給推到戰爭以后去了。

雖然以后英國人多次向中華帝國要這兩條軍艦,但是中華帝國方面卻是說軍艦上有一些秘密,你們英國人是不應該知道的,以此為理由一直也沒有把軍艦交出去。一直到他們不再提這個事情了,才把軍艦還給了德國方面,不過那時候那個小胡子已經上臺了。

一樣的要不是小胡子上臺,德國人還不能夠擁有海軍,同樣地也不能擁有大型的軍艦的。

當薩振冰向皇上說起這個事情時,李振華說道:“這事兒他們干的不錯就應該這樣辦的。”

風玉清向李振華報告說,我們的一個情報人員在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堡,發現了俄羅斯他們關押在那里的人,他們推測可能是俄羅斯原沙皇一家人,他們被蘇維埃政府給弄到了那里的一處別墅里,現在我們的人已經到了那里了,不過那里的警戒情況是很嚴格的,他們現在繼續在了解情況,有了的情況他們馬上就會進行匯報的。

現在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雖然和德國方面簽定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暫時地從對德國的戰爭中抽出了身來,但是他們的這一行動卻是激怒了許多的方面,國內的孟什維克和一些原來的貴族們認為布爾什維克是德國的代理人,他們當然要反抗布爾什維克的政權了。

國外以英國、法國為首的協約國,也是開始發難了,俄羅斯列寧的布爾什維克黨在取得革命政權以后,因為連著進行了三場大起義(1905年12月,1917年7月和11月)國內蕭條,軍隊厭戰,蘇俄準備退出一戰,可是協約國方面卻是不同意的,俄羅斯只好單方面和德國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在幾經波折后,承諾賠償近323萬平方公里和60億馬克,俄羅斯才從這一場惡戰中得以脫身。

(德國戰敗后,于11月11日同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蘇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廢除此條約,使得該條約的內容實際上成了一紙空文,。到了1922年,蘇聯與德國魏瑪政府簽署了拉帕洛條約。兩國借此宣布放棄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及一戰后向對方提出的領土和金錢之要求。)

可是事情沒有這么容易完的。正因如此,協約國一是心痛喪失了牽制德奧的東線戰場,二是心痛令人心驚膽寒的社會主義政權在世界上的出現,他們挑唆被整批整批的招安的原白俄軍隊對蘇俄宣戰。

很快在俄羅斯的境內就形成了幾處新的戰場。

東部戰線:德國(帝國)、皮爾蘇斯基的白色波蘭、烏克蘭中央拉達、白俄羅斯中央拉達,

高加索戰線:奧斯曼帝國(土耳其)、英國、以及受英國支持的高爾察克和綠軍,喀山戰線:英國支持的高爾察克,

彼得堡戰線:芬蘭、瑞典、荷蘭、英國、法國、意大利,

烏里揚諾夫斯克戰線(列寧故鄉):捷克斯洛伐克叛軍、英國遠征軍;

高加索戰線的總指揮為:斯大林、伏羅希洛夫、布瓊尼;

喀山戰線的總指揮為:列寧、托洛茨基;

烏里揚諾夫斯克戰線的總指揮為:列寧、托洛茨基、斯大林。

這一下子新生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局勢馬上就惡化了,由于在布列斯特的對德國人的談判中,托洛斯基最終是投了棄權票,保證了列寧的簽約一派才能成功得到多數票,可是也因此也把自己的外交人民委員職務給掛了起來。現在大敵當前,列寧馬上提議免除了托洛斯基的外交人民委員的職務,轉而提議讓他擔任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

(1918年9月改組為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讓托渾身是膽斯基主持建軍工作,指揮紅軍與協約國入侵軍隊與白黨軍隊作戰,擔任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和軍事人民委員,具體負責組建紅軍和指揮軍事作戰,。

國內戰爭期間,托洛斯基一直乘坐指揮專列巡回于俄國各戰區,為紅軍的組建和壯大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成為國內各條戰線上勝利的“唯一的組織者”,“紅軍的締造者”、“紅軍的領袖和組織者”,被外界譽為“紅色拿破侖”,當時連斯大林也不得不認同托洛斯基在軍事上的領導能力。但因行事嚴酷,也遭到譴責。

其實不然要用中華帝國的話來說,那就是亂世用重典,當時的俄羅斯的形勢那樣的亂,要是不嚴酷,那樣的軍隊能打的了仗嗎?在前線他曾經親自下令槍斃了一個團長和一名政委。

眼前的俄羅斯的局勢是相當的混亂的,在遠離彼得格勒的地區,原來的舊俄軍官他們組織了起來,反對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他們在各地組成了許多的政權,形成了軍閥割據的局面。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攻陷斯大林格勒,一度差點打進莫斯科的鄧尼金將軍(戰敗后流亡美國,善終),著名的哥薩克集團領袖克拉斯洛夫將軍(1947年由于叛國和支持德國納粹,被蘇聯政府處以絞刑),幾乎占領列寧格勒的,波羅的海的尤登尼奇將軍(戰敗后流亡美國,病死),還有以殘暴著稱的殺人魔王,高加索的弗蘭格爾將軍(戰敗后流亡西歐,病死)等等。

最主要的一個就是高爾察克,他是一個純粹的軍人,他從基層干起,最后成為了海軍上將,后來在一戰結束時宣誓效忠于臨時政府。

當時的舊軍官很自然地也就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投入了紅色政權,不過他們的下場也都不怎么樣,在斯大林以后的大清洗中,大部分的人被清洗掉了,一部分的人則成為了割據的軍閥。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