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080章 凡爾賽和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80章 凡爾賽和約

第1080章 凡爾賽和約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09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歷史軍事我看書齋


不過從見到《和約》的那一刻起,德國代表團的七個人的臉上全是一臉的憤怒,從這時候起,對法國人的憤恨就已經產生了,不過法國人一開始沒有感覺到而已,不過林玉瓊已經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了:“有朝一日,我們一定還會打回來的,一定會讓你們簽屬一個比這個和約還要苛刻的條約的。”

對德國人的和約名為《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也稱為《凡爾賽和約》,條約的內容是這樣的:

《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

《凡爾賽條約》共分15部分,440條。根據條約規定,德國損失了10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關于德國的疆界

在宣布停戰時,就已經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恢復法國在普法戰爭前的疆界。北石勒蘇益格經過公投,回歸丹麥。

凡爾賽條約后的德國領土形勢

承認波蘭獨立,并給予波蘭海岸線。把原屬波蘭的領土歸還,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東上西里西亞給予捷克斯洛伐克。

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為但澤自由市。割讓尤本及薩爾梅迪給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給立陶宛。薩爾煤礦區由法國開采15年,其行政權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

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它合并。承認盧森堡的獨立。所有的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分配。一共喪失13的領土。

軍事方面:

萊茵河西岸的領土由協約隊占領15年,東西岸50公里以內德軍不得設防。

陸軍被限制在100,000人以下,并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取消德軍總參謀部的設置。

不得擁有海軍,艦船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噸的戰列艦,不準擁有潛水艇,不得組織空軍。不得進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額外征收26的費用。不得生產、儲存化學武器。

為了限制接受軍事訓練的人數,廢除義務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長到12年、軍官25年。在凡爾賽和約中,規定戰敗國德國不能生產重機槍。但是其他國家卻紛紛仿效德國,開始研制和發展重機槍。

戰爭責任問題:

德國必須承認全部戰爭責任,承認對協約國平民犯罪。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審判為戰爭罪首犯。部分德軍被審判犯有戰爭罪,其中一些被判處死刑。

假如威廉二世要是出席審判的話,估計他也一定會被判處死刑的,但是他的那位親戚。荷蘭的威廉明娜女王卻是拒絕引渡威廉二世出席審判,盡管是協約國方面給了她很大的壓力。但是她也沒有同意,結果威廉二世也就躲過了這一劫。

戰爭賠款:

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且以黃金支付,合9.5萬噸黃金,后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1921年賠償金額確定為499億英鎊,即1320億馬克,這也是四萬噸黃金了。

一般認為這筆沉重的賠償給德國經濟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鎖,并間接導致了納粹黨在德國的崛起,但對此觀點史學界仍有不同評價。

一般認為雖然一戰西線戰事絕大部分發生在法國。法國因此遭受了重大損失,但喬治克里孟梭的政策仍過分激進,對德國過分苛刻。而且條約是勝利者強加于失敗者的和平,是對德國的一種羞辱。時至后世史學界對此仍有這樣的觀點。

也有觀點稱德國在條約中獲益匪淺,如史學家格哈德溫伯格在其著作《手邊的戰爭》中提到,由俾斯麥一手建立的德國政治體系不但未被摧毀,反而得以保存。而且德國避免了戰后被戰勝國大規模軍管。

也有的人認為:協約國對于德國是仁慈的,與他們和俄羅斯簽定的條約相比:對比《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俄國失去了1/3的人口,一半的工業。90的煤產地以及50億馬克的戰爭賠償。

而巴尼特同樣認為德國在簽訂條約后的戰略態勢較1914年更好,以前在德國東方可以起到平衡德國作用的俄羅斯帝國和奧匈帝國消失,而且德國和新生的俄國之間有波蘭作為緩沖。

而在他們的西方只有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人口都不如德國的法國和比利時。巴尼特還認為英、法兩國應通過一種徹底摧毀俾斯麥一手創立的統一的德國,并使其重新分裂為多個較弱小的政治實體的方式,實現歐洲大陸的永久和平,只有這樣做才能徹底解決德國給歐洲帶來的麻煩,但英國并未達成自己參戰的目的。

北京的北海,李振華的小會客廳里,帝國高層的官員們在一起研究著這一份和約,就連馮國璋在內,大家都對這一紙和約產生了不滿,認為協約國的這些家伙們也太黑了。

李振華卻是對大家說道:“其實說起來,他們還真的是不如德國人黑,你們看一下德國人和俄羅斯人簽定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就知道了,不過很快這個《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也就要失效了,因為德國人就又要用到俄羅斯了。”

“不過你們的應該注意一下這兩個人的話。”李振華用手指著法國的那兩個人說道。

法國喬治克里孟梭總理:“這個和約,正如其它的和約一樣,只不過是戰爭的延續而已。”

協約國聯軍總司令法軍元帥福煦:“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

李經方看了一下說道:“他們倆說的話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沒有什么問題呀。”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