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037章 海難事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37章 海難事故

第1037章 海難事故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6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老沈陽)


我們為什么在北海上打,就是為了讓他們以為是德國人又在發瘋了,他們一定會出來的,我們的海軍航空兵就可以狠狠地教訓他們了,在加上我們的潛水艇狼群,用幾個小時消滅他們個七、八艘的戰列艦,我們就是勝利了。

然后艦隊馬上回到大西洋上,對我們陸軍部隊的運輸船只進行護航,同時配合陸軍在陸地上對英軍和美軍的戰斗。陸軍在法國的北部地區登陸以后,繼續打擊英國人的陸軍部隊,在這時候要等候美國人的部隊對他們進行支援,那我們的主力就是負責打援了,最好是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消滅他們的幾個主力師,讓他們感覺到痛了,他們就會知道,他們不是我們的對手,那我們就此機會,促成世界大戰的停戰。

其它一些小地方的行動,只是為了增加我們的利益,其它對英國人的打擊并不嚴重,像是在香港和新加坡,他們才有多少駐軍啊,只要是在主戰場上把他們打痛了,在其它的地方消滅他們的部隊,那就是和玩一樣了。

下面就需要任命一位遠征軍的司令官了,大家商議了一下,決定任命上一次戰爭中打的最漂亮的聶青來擔任,海軍的司令官就讓他們的航空母艦戰斗群的司令官高翔擔任了,陸軍方面的司令官就由蔡鍔將軍來擔任,他在德國的第二集團軍就打的不錯,那就還是他吧。

1917年7月4日。一艘中華帝國的遠洋貨輪“遠方號”,靠上了印度孟買的港口碼頭,他們把需要卸下的貨物很快的就處理完畢,然后他們馬上就啟航了,他們的最終目標是波斯帝國的港口。

“遠方號”貨船的速度很快,后面印度的海岸線已經離的遠了,船員們開始放松了下來,突然“遠方號”上傳來了一聲巨響,很快就從機艙內冒出了滾滾的濃煙,船員們趕快的進行了自救行動。但是顯然他們的搶救沒有成功,一個小時以后,貨船沉入了印度外海處的海水中。

在此之前“遠方號”船長向外面發出了遇難請求救援的電報,凡是在附近航行的中華帝國商船,軍艦一起向出事地點趕來,別說是自己人出事了,就是別人出事那一定也是要救援的。

“遠方號”上的兩條救生艇在海上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漂流,他們被一艘經過的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的商船救了上來,商船順路把他們送到了波斯的一處港口。電報迅速地傳到了中華帝國的交通運輸部,外交部積極地參與了進來。他們馬上就開始了對商船發生海難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當時負責調查的單位有帝國的外交部、運輸部、保險公司,另外還有孟買的港口船務監督等部門。

“遠方號”上的這一次海難事故,船上的四十三名船員有十二人遇難,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三千多萬元。很快調查人員的視線開始盯住了孟買海關的三名官員,他們當中兩名是英國人,一名是當地的印度人,在商船停靠孟買期間,只有這三個人以檢查的名義曾經上了我們的商船。

但是這一條線索馬上就斷了,三個人中有兩名意外死亡。另外的一個人卻是離奇地失蹤了,而帝國情報人員提供的消息說,這三個根本就不是海關人員,而是當地的英國情報人員,他們上船的行為很是令人懷疑的,他們的檢查應該只是限于貨物,但是他們卻是進入了商船的輪機艙。

停靠碼頭的期間輪機艙內只有一個人在值班。據他的回憶說:他們三個人進來以后,他們當中的一個人把一個盛放機油的桶給踢倒了,那個值班的船員急忙收拾機油,在這期間。他不知道這三個人在機艙內作了什么手腳,開船以后不到一個小時機艙內就發生了劇烈的爆炸。

當時在機艙內的兩名船員當場死亡,引發的大火,又讓其它的多名船員死亡,讓孟買方面的人懷疑的地方就是,那死亡的十幾個人當中大部分卻都是新的船員,有幾個人甚至是第一次上船的新手,但是人已經死了也就沒有什么懷疑的意義了,于是他們也就沒有再追究。

這十幾個人卻是從帝國的監獄中提出來的一批死刑犯,只不過他們在臨死以前卻是又為國家作了一點貢獻,他們的家屬接到的通知是:該犯人在服刑期間,因為搶救監獄中突發的大火而死亡,決定給予他記功表彰。

事情到了英國人的情報部門的頭上,這問題也就好說了,帝國外交部馬上就向英國發出了抗議照會,決定要對英國人的軍艦(不是民用的船只),實施報復性行動。同時在抗議中還說道,我們的報復性行動只是限于英國方面,不包括協約國的其它國家,因為大英帝國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對中華帝國政府發出了挑釁,對于他們的挑釁性行為,我們不能再這樣無動于衷,我們要奮起捍衛自己的尊嚴,向英國人討回一個公道。

霎時間,中華帝國和英國間的關系就已經降到了冰點,中華帝國政府的外交照會發出以后,他們卻是沒有了任何的消息,只有各地的老百姓們開始示威游行,對英國人的野蠻行徑進行抗議,但是這一次的游行示威活動,卻是沒有再發生什么沖突,中華帝國的老百姓們表現出了良好的素質。

但是中華帝國的那些小兄弟國家卻是一致發出了聲音,要求中華帝國政府不要停留在口頭上,要對英國展開真正的報復性行為,蘭芳共和國卻是喊聲出了帝國政府膽子太小了,從現在開始他們要與英國人進入戰爭狀態,英國人的軍艦以后不得在我的海域內行駛,商船進入我的水域一定要提前報告,否則則視為侵略行為。

朝鮮方面也提出了,我國政府保持和中華帝國政府一致的行動,波斯的軍隊開始向南方行動,與印度的軍隊直面相對,利比亞地區的游擊隊也開始向英國人控制下的蘇伊士運河一線集結。

中華帝國所屬經濟圈的國家輿論與行動,讓英國人的壓力馬上就覺得大了起來,雖然美國軍隊已經在法國登陸,但是由于約翰潘興將軍的堅持,他們的軍隊還一直沒有大的行動,這就好像是給在戰爭中累的奄奄一息的英國人打了一針強心針,但是和中華帝國關系好的這些國家的一致呼聲,也讓英國人慌了起來。

喬治勞合首相急忙地召開了他的內閣會議,商討有關對于中華帝國的政策問題,但是由于中華帝國在發表了抗議照會以后,他們又沒有了聲音。這讓那些英國高層的決策人們又產生了一種僥幸的心理,這又是中華帝國人的老一套了,他們這是雷聲大雨點小,這個東方的大國是不敢輕易的發動戰爭的,他們那么大的一個國家要是發動了戰爭,那一定會是一個可怕的局面。

國防大臣基欽納,他是代表陸軍的,在當時來講他是最害怕中華帝國方面加入戰爭的,他已經被德國人給打怕了,由于美國的加入他剛剛地緩過一口氣來,現在對于中華帝國方面要是加入了戰爭,那自己的日子一定是會更加的難過的,因此他是不愿意讓中華帝國方面加入到戰爭中來的。

不過這中華帝國的部隊還沒有進行調動的意向,那他們也就可能是不運用地面部隊了。就是他們的海軍也沒有看到動靜,看來人們說的還是有道理的,那就是他們一直還沒有打算真正的出兵呢。

不過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卻是不怕這些的,因為英國人的皇家海軍艦隊,現在名義上還是世界海軍的老大,兇狠的德國人已經讓杰利科上將的大艦隊給打敗了,他們現在根本就不敢出來,成了一個真正的“存在艦隊”。而且要說中華帝國方面的實力也比德國人強不了多少,而且他們根本就沒有什么戰列艦,要知道現在的戰列艦那可是海上的霸王啊,而中華帝國卻是從來就沒有戰列艦的,也不知道他們為什么就不生產那玩意兒,可能是他們技術不行?也可能是他們沒有錢吧?反正他們是不生產那玩意的。

而中華帝國卻是說要拿皇家海軍的軍艦開刀,就不知道他們這是怎么一回事了,看來這也就是他們的“精神戰術”吧,不過不管怎么說那是一定要對中華帝國提高警惕的,首先是我們的軍艦不會到遠離自己國土的地方去,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看家護院的,我們就是要封鎖德國人的海軍就達到目的了,我們不遠離自己的地方,你們就不會對我們的大艦隊的軍艦如何了。所以這也是丘吉爾不怕中華帝國的主要出發點。

還有一點就是中華帝國方面并沒有停止對英國人的軍用物資的出售,貸款也增加了一些,大家在一起經過了分析認為,中華帝國只是在嚇唬人,他們根本就沒有出兵的意圖。因此所有的人也就放下了心來了,中華帝國只是在語言上在欺騙自己的國民,他們根本就沒有打算出兵。

閱讀提示:

如果對小說列表作品內容有意見,建議發送郵件或站內消息告訴我們!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